南岳衡山_南岳衡山释疑范文.docx
7页南岳衡山_南岳衡山释疑 摘要:作为五岳名山的南岳,已有四千多年的历史,但历史时期曾有南岳是湖南衡山还是安徽霍山之争为搞清其脉络原委,必须对南岳是衡山之说和南岳霍山之说进行分析其结论是以汉武帝元封五年为界,此之前南岳为衡山没有争议,之后南岳为霍山有一定争议但隋开皇九年隋文帝诏定南岳为衡山后,南岳复为衡山,而且以后一直未变更过� 关键词:五岳名山;南岳;衡山;文化 南岳,又名衡山,习称南岳衡山历来就是天下名山五岳之一,还是著名的中华寿岳今天的中国人对这些概念可能谁也不会怀疑!但历史时期就出现过“南岳衡山”,还是“南岳霍山”之争为此,清代的罗汝怀,曾写过“南岳衡山论” 加以辨析因为其文为古文,今人一般难以读懂为此,肖平汉教授又撰写了“南岳衡山析疑” 一文为了有一个更加清晰脉络,特研究前人成果的基础上,加以进一步辨析� 一、“南岳衡山”的由来� 南岳即“五岳”中之最南者南岳”一词,最早见之于成书于西周至春秋之间的《尚书?尧典》,说帝舜曾巡狩四方,“东巡狩于岱宗,南巡狩至南岳,如岱礼考地志家纪,除《禹贡》、《周礼・职方氏》、《尔雅》、《山海经》对南岳均有类似记述外,唐道士李冲昭有《南岳小录》,宋李芾有《南岳记》、钱景衍有《南岳胜概》,张隐有《南岳要录》、僧文正还有《南岳胜游录》、道家有《南岳证胜录》,于是陈田夫合之为《总胜集》,他们皆宋代人。
其中,李冲昭之《南岳小录》与明彭簪之《南岳志》被收入《四库全书》但其所指均是现今湖南省的南岳衡山徐灵期所著《南岳记》说:“衡山者,五岳之南岳也,名朱陵太虚之天,距离宫之乡,赤帝馆其颠,祝融宅之阳,故名为南岳表明南岳之说较由来久远� 衡山之说也很古老据《周礼》、《春秋》、《星经》记述,是因其位处星度二十八宿的轸星之翼,“度应矶衡”,象衡器一样,可以称量天地的轻重,能够“铨德钧物”,所以定名为衡山,乃至南岳大庙中同治帝御书匾额,也为“铨德钧物”我国最早留下来的几本典籍对衡山均有记述《尚书・禹贡》说:“荆及衡阳,为荆州”,《周礼・职方氏》说:“正南日荆州,其山镇日衡山”《山海经・海内经》说:“南海之内有衡山”《水经注》载:“衡山在其湘南县南”《尔雅・释山》有“河南华,河西岳,河东岱,河北恒,江南衡”的记载晋郭璞在“江南衡”注道:“衡山南岳” 明确提出“南岳即衡山”的也很普遍,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一是《诗经・大雅崧高》说:“崧高维岳,骏其于天”,这里的“岳”字《诗经・毛传》解释:“岳,四岳也东岳岱,南岳衡,西岳华,北岳恒”这里的南岳指的是衡山二是汉司马迁作《史记》,多次提到岳,《封婵书》说:“五月巡狩至南岳,南岳,衡山也”。
这是我国史书上第一次具体指出衡山即是南岳而且这时衡山的位置,即在今湖南境内的衡阳盆地之内� 二、“南岳衡山”之说及其缘由� 从以上的各种说法,“南岳衡山论”应令人信服,且偏偏还有一个“南岳霍山”的说法,而且围绕南岳到底是衡山还是霍山,同时有了四种说法,即一是霍山为南岳;二是衡山为正南岳,霍山为副南岳;三是霍山又名衡山,是一山而有二名;四是衡山为南岳除衡山是南岳外,其余流传最广的是“霍山为南岳”之说,究其原因主要是西汉时期的《尚书大传》就曾说过“南岳霍山”的话,由此断定其说由来已古东汉班固撰《白虎通义・巡狩》说:“南岳霍山者何?霍山之言护也言太阳用事,护养万物也因此《太平御览》―引崔灵恩《三礼义案》的话,又在此基础上加以发挥;“”南岳谓之霍,言阳气用事,盛夏之日,护养万物,故以为称“此后的《说文解字》、《风俗通》、《水经》等书都相继称霍山为南岳,其中影响最大的是晋代郭璞所著《尔雅》,其《释山・第十一》:“泰山为东岳,华山为西岳,霍山为南岳,恒山为北岳,嵩山为中岳”说的人多了,信以为真的人也就多了其深层次原因是,因为汉武帝元封元年(公元前12022)冬泰山封禅后,又南巡狩至盛唐,登礼潜之于天柱山,“号日南岳”(《史记?封禅书》)。
当地人后来也一直称此山为南岳,也有称南岳潜山的,潜山即霍山为什么汉武帝不去登湖南的衡山而登上了霍山呢?主要有秦始皇的前车之鉴秦始皇二十八年(公元前219年)巡视全国,从山东琅雅山泛彭城,西南渡淮水,到衡山郡、南郡,浮长江至洞庭湖,想溯湘江上衡山祭南岳,船到湘山祠,“逢大风,几不得渡,上问博士曰;‘湘君何神’?博士对曰:‘闻之尧女舜之妻葬此’于是始皇大怒,使刑头三千人皆湘山(君山)树,赭其山,上自南郡由武关归”(《史记・秦始皇本纪》)这里所说衡山,即今湖南衡山秦始皇到了湘山也具有很大的真是性,至今湘山(君山)确有“二妃词”、“二妃墓”,在其岛东崖上当年秦始皇所盖的“封山印”至今仍清晰可辨而成为一大名胜 但岳阳君山离衡山却还有七百来华里路程,而且都是上行水路,去那里的路途确实较艰险汉武帝嫌衡山太远,道隔长江洞庭,故而舍远求近登上了安徽的霍山(潜山)的主峰天柱山并运用帝王的威权将“潜之天柱号为南岳”既然皇帝开了金口说了南岳是霍山的“御言”,谁又敢违抗呢?而司马迁所用之“号”字,十分准确而贴切,它清楚地表明,这个地方本非南岳,而是汉武帝加以命名的至于其他所有的说法,都是真真假假围绕这一真实事件而编制出来的谎言,不足为信。
改革开放以来,胡耀邦、朱�基、江泽民等党和国家领导人都到过南岳衡山足见当代党和国家领导人对南岳衡山之说也坚信不疑� 三、隋文帝诏定衡山为南岳� 汉武帝之前的南岳为衡山,不仅有史籍为证,而且还有衡山最高峰祝融的名字为证祝融”一名来自原始社会部落首领祝融氏,《国语・郑语》说:“黎为高辛氏火正,以淳耀敦大,天明地德,光照四海,故命之日祝融祝融氏又称火神,据说祝融氏死后葬于衡山最高峰,祝融峰因此而得名北魏郦道元《水经注》记载湘江时指出,南岳祝融峰上有古祝融冢所以,刘宋时期的徐灵期所著《南岳记》说:“衡山者,五岳之南岳也,名朱陵太虚之天,距离宫之乡,赤帝馆其颠,祝融宅其阳,故名为南岳因此,自汉到魏、晋、南北朝,正史、野史,仍多以湖南的衡山为南岳如晋书《地理志》记载:“衡阳郡为湘南县,衡山在县南古今所谓‘南岳,今属湖南衡州府衡山县也’”北魏郦道远《水经注》在“湘水又北经衡山县东”,下注云;“山在西南,有山峰,一名紫盖,一名石困,一名芙蓉……《山经》谓之岣嵝,为南岳也言辞确凿,因此,隋统一中国后,于隋开皇九年(公元589年),“诏定衡山为南岳,而废霍山为名山”(《读史方舆纪要》),衡山因此而复归“圣名”,至今再也没有变化过。
・ 概括起来,以汉武帝元封五年登潜霍山之举为分界线,其前的南岳为今湖南的衡山;元封五年至隋文帝诏定南岳的695年间,南岳为安徽的霍山;隋开皇九年后,南岳复为衡山整体上,南岳衡山或衡山的历史元从未间断,故而,清康熙帝御书“永峙南维”匾额,特悬挂于南岳大庙 参考文献:� [1] 南岳志编委员会. 南岳辑要[M].湘衡准(2022)71号.� [2] 肖平汉,南岳衡山析疑[M].衡阳师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87,(4):12022―113.� [3] 杨载田.湖南旅游研究[M].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22.�� 基金项目:湖南省衡阳市社科2022年基金项目(2022B02022) 作者简介:胡志华(1956―),湖南衡阳人,男,经济师,主要从事区域经济发展研究 7。

卡西欧5800p使用说明书资料.ppt
锂金属电池界面稳定化-全面剖析.docx
SG3525斩控式单相交流调压电路设计要点.doc
话剧《枕头人》剧本.docx
重视家风建设全面从严治党治家应成为领导干部必修课PPT模板.pptx
黄渤海区拖网渔具综合调查分析.docx
2024年一级造价工程师考试《建设工程技术与计量(交通运输工程)-公路篇》真题及答案.docx
【课件】Unit+3+Reading+and+Thinking公开课课件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pptx
嵌入式软件开发流程566841551.doc
生命密码PPT课件.ppt
爱与责任-师德之魂.ppt
制冷空调装置自动控制技术讲义.p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