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心理咨询理论与实务复习.docx
12页第一章 概述1、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的共性与区别心理咨询: 是指咨询师采用心理学专业化方技术, 通过与当事人建立具有咨询意义的人际关 系,支持、陪伴、启发、当事人,促进当事人自我探索,领悟和行动,促进其良好的社 会适应自我完善的专门活动, 在这个过程中, 有赖于当事人积极主动的活动, 必要时给予提 示、解释或指导,但咨询师并不代替当事人去做结论和行动心理治疗: 是主要通过言语方式来达到治疗的目的, 即用心理学方法以使情绪、 人格或行为 发生改变的治疗方法一般是对有心理障碍的人而采用的方法⑴共性:① 都是本质相同的专业助人活动, 通过专门的帮助关系来使当事人发生心理和行为上的改变;② 依凭同样的心理学理论,共同的理论基础,如精神分析理论、行为理论等;③ 应用同样的策略技巧,如倾听、提问、评估、解释、支持等⑵不同(同中有异):①对象:正常人——病人②内容:生活问题、心理困扰 ——心理疾病、心理障碍③时间:短期——长期④模式:发展型——治疗型⑤目标:短期目标——短期和长期目标相结合解决即时关注的问题——帮助来访者克服特定的心理障碍, 改良人格⑥方法:预防性方法以及咨询策略 ——有些涉及意识与无意识过程的策略⑦环境:学校、社区、教堂、心理健康门诊一一医院、心理康复中心、私人诊所C I -I <■ eA4Pn-r■ ■ T 凤JW暫'fiA', T't* : 11) m露二 徉亩丸"忡绘立悄h, U)幣幷上豎丁打(*; ?r at行肉卒科$林托 ^*I5A b (clirx.r f aja島上 St 生 liJ 4-rt * A' 12) t Cffi-bM* It =1. .tr(l:番询种 心呻ehrl - SF 輩期訓割咚林嘴为爭垃nr甩Dlfi肿弄医战才i$肉*埒,詡人X:汛 «A4 u. i w* y Ma,舟辱叱畳凶H.卩勒 供冷「有#5祖17怎事4 *1社现箍力常切行比初对斟点 trt di 4 AJS性的怦用.fc W■卄巾祥用一 £«VIA 翔甜巧・k帯槿斜 啊战力■册脈僵切白匕的隆■•庄鬥超五, 以-冼如故十朮牛耳2、心理咨询的产生和发展过程关键人物产生: 20世纪初㈠职业指导运动:⑴原因:①美国的社会问题(童工问题;年轻人从面临的求职、就业和职业适应等问题)、 ②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退伍军人的就业安置⑵内容:职业指导;改善学校教育⑶时间和关键人物:1898 年戴维斯建立了教育职业指导中心,重视职业态度、敬业精神的教育1909 年帕森斯出版了《选择职业》,有关怎样做职业指导1913 年美国的全国职业指导协会宣告成立20 年代,职业指导扩展到青少年的学校适应㈡心理卫生运动发起人: 1908 年美国比尔斯《寻找回的自我》,激起公众要求对精神病患者以人道对待和科 学研究心理疾病的呼声发展:⑴30 年代心理测量运动,指导运动变得心理学化、专业化,具有现代咨询的雏形⑵40~50年代指导运动向当代咨询转变,结果是从指导运动和心理卫生运动中整合出心理咨 询专业。 原因:政府推动、罗杰斯的人本主义咨询理论的兴起⑶40 年代中期到 50 年代中期咨询专业完善学科建设,使咨询师的专业训练正规化,是咨询 的专业地位获得学术界与社会确认 1946年成立咨询心理学分会⑷60 年代前后,心理咨询开始在世界范围内发展第三章 咨询目标健全人格: 是引导一个人行动的方式, 人在其智慧以及对生活的尊重的指引下行动, 从而使 其需要得到满足,使人在觉悟、胜任力、以及热爱自我、他人和自然的能力方面得到发展1、咨询目标的分类⑴一般目标和个别目标 一般目标:是指某一流派或某一流派的治疗家所持的、被认为适用于所有当事人的目标 个别目标:是指针对某位特定的当事人所确定的目标⑵终极目标和阶段性目标终极目标:是咨询最终所要达到的目标, 即健全人格、自我实现 阶段性目标:是终极目标的具体化,即走向终极目标道路上不同阶段具体的目标⑶矫正的目标和发展的目标 矫正的目标:主要着眼于消除临床症状,克服消极的、不适应的行为, 目的是实现人的适应 发展的目标:重在学习新经验、开发潜能,目的是促进人的发展第四章 咨询关系咨询关系: 是存在于需要心理帮助的人与能给予这种帮助的人之间的一种独特的人际关系, 它有助于当事人的良性改变。 工作同盟的操作性定义:心理治疗中当事人和治疗师之间合作关系的性质与强度 包括三种成分:目标一致、任务一致、情感联结助长条件 :指咨询师在咨询关系中的个人特点和行为特点 包括三项:同感、积极关注和真诚积极关注: 指的是咨询师不以评价的态度对待当事人, 不依据当事人行为的好坏来决定怎么 对待当事人 把当事人看做是一个具有价值和尊严的人, 无条件从整体上接纳当事人, 予以 关怀、赞扬和尊重真诚: 是咨询师在咨询关系中“做真实的自己”、不特意取悦对方,不因自我防御而掩饰或 修饰自己的想法和态度,不文饰、不回避自己的失误或短处1、助长条件的三项内容 助长条件指咨询师在咨询关系中的个人特点和行为特点,包括三项: 同感、积极关注和真诚㈠同感: 是咨询师体认当事人内部世界的态度和能力设身处地、感同身受、换位感受,准 确表达当事人的想法和情绪⑴同感的内容,包括:① 简 述当事人叙述的内容,着重于当事人所谈的认知性内容 (事实 )的反应;② 为当事人所经验到的情绪,着重于对当事人情绪、感受的反应③ 类似会谈倾听技巧的释意以及情感反映技术的联合运用⑵类型:① 初级同感:主要运用倾听技巧,重在了解并反馈对方内心体验和想法,容易为当事人接受, 因为与当事人意识到的内心活动一致。 适用于咨询初期,或良好咨询关系未建立之时① 高级同感: 不仅是运用倾听技巧, 而且常结合使用一些影响性技巧, 回应的内容是来访者 叙述中 “隐含”的感觉与想法 它传递咨询师对来访者的了解,也协助来访者了解自己未知 或逃避的部分,当事人会有一种顿悟的感觉适用于咨询中、 后期, 或在建立了良好咨询关系之时 因为有助于来访者了解自己未知或逃 避的感觉与想法,有较强的影响力, 但出错率较高否则容易引起当事人的防御, 使会谈陷 入僵局,增加治疗过程的风险㈡积极关注: 指的是咨询师不以评价的态度对待当事人, 不依据当事人行为的好坏来决定怎 么对待当事人 把当事人看做是一个具有价值和尊严的人, 无条件从整体上接纳当事人, 予 以关怀、赞扬和尊重⑴伊甘分析积极关注的四种成分:① 承诺: 是咨询师对当事人的一种态度, 意味着咨询师愿意与当事人一起工作, 并对此感兴 趣② 理解:咨询师愿意努力去理解、了解当事人,传递着对当事人认真和重视的态度③ 非评价的态度:是促使当事人自主自立,并最后达到"自重”的重要治疗条件④ 能力和关怀㈢真诚: 是咨询师在咨询关系中“做真实的自己”、不特意取悦对方,不因自我防御而掩饰 或修饰自己的想法和态度,不文饰、不回避自己的失误或短处。 ⑴真诚的态度:① 走出角色 (以人的方式而非以咨询师角色的方式来面对当事人, 不带着咨询师面具来沟通, 不过分强调咨询师角色的权威地位和完美形象 )② 不设防(避免角色的防御反应、承认自己的有限性、不高估自己的能力范围、承认不熟悉 的领域、客观看待当事人的期待、理解他的情绪 )③ 自发性(少一点瞻前顾后,可以顺其自然、 无拘束地表达自己;自发性不是让咨询师说出 任何想法或情感,尤其是负面情感,要注意表达的方式和时机 )④ 一致性(表里一致,咨询师的言行和情感相辅相成、保持一致; 不要掩饰自己的不舒服和不同意)⑤ 自我暴露 (恰当地分享咨询师自己的感受、 想法和经验, 同时要注意自我揭示的内容对咨 询关系的影响)第五章 咨询过程结构化 :是咨询师向当事人说明、解释、交代有关双方在咨询过程中反应定向的一些约定、 规则或要求,并就当事人与此有关的态度和情绪进行处理的工作1、咨询的基本阶段㈠进入与定向阶段 (建立关系 ) 核心工作任务是通过初步的了解,决定是否接受一个求助者进行正式的心理咨询⑴主要工作:① 建立咨询关系② 收集资料(界定问题的主要作用是明确治疗需要,并据以评估咨询的预期效果;弄清是谁的问题 )③ 作出接案决定 (或转介 )④ 作出咨询安排 (获得定向:结构化 )⑵当事人的态度和情绪:① 期望(注意当事人不切实际的期望)② 畏难和顾虑 (心理不正常是难堪不光彩的事,害怕暴露隐私 )③ 抗拒(对求助的文化偏见、害怕改变、害怕揭露内心、害怕面对陌生人 )⑶咨询师的关注点:① 了解当事人的求助途径以厘清求助动机 (主动 OR 被动、被强迫;委托咨询的目的?如何 动员?)② 了解当事人的态度和情绪③ 了解当事人的预期和反应准备④ 明了自己对求助问题的知识和接待经验⑤ 调整出平和的情绪和心境,集中注意力⑥ 初始会谈,真诚自然,简单介绍自己,以开放式话题引入正题㈡问题 个人探索阶段 (评估与诊断 )⑴主要任务:① 建立良好的咨询关系② 收集相关资料③ 进一步界定和理解问题④ 协助当事人进行自我探索,以深入了解当事人⑵当事人的反应特点:① 平静理智的腔调② 缺少情绪和情感的认识③ 谈论他人式的非个人化④ 非具体非细节的概况和笼统随着互动的深入:①非个人化 个人化② 认识 情感③ 非此时此刻 此时此刻⑶咨询师的反应要点:① 处理好“问题”与“人”的关系 (从当事人的角度看其问题,注重当事人构建世界的方式 和自我)② 处理好“张”与“驰”的关系 (处理好会谈互动中的压力,质对还是抚慰鼓励? )③ 处理好“领”与“跟”的关系 (咨询师以“跟”为主,以“领”为辅,多运用倾听反应 )④ 处理好咨询师“理解当事人”和当事人“自我了解”的关系 (对当事人的透彻理解,解释 当事人的行为和反应不能妨碍当事人的自我探索 )㈢ 目标与方案探讨阶段 (形成咨询目标 )⑴咨询师的关注点:① 激发当事人改变的动机② 处理好当事人的期望与目标的关系③ 咨询师要明了现有的干预手段和自己能力的局限④ 咨询目标的确定要以当事人为主,咨询师起辅助作用应当介绍不同的治疗方案,双方各自的角色,风险与获益,时间与成本 ) 评价方案的标准(有效性、可行性、经济性; )(共同参与,当事人为主,咨询师为辅 )确定方案㈣行动/转变阶段 (干预与解决问题 )维持较长时间,容易反复咨询师的关注点:避免让当事人变成一种被动、接受、依赖的角色 保持治疗策略和方法的灵活性,及时修正、替换 要注意治疗收获在实际生活中的迁移应用情况 行动/转变阶段要经常进行评估,即根据已确定的目标,看治疗和咨询实际取得的进展。 ㈤评估/结束阶段(终止与跟踪)⑴结束咨询关系的三种情形:① 咨访双方一致认同咨询目标达成,结束咨询关系② 咨询目标尚未达成, 由咨询师一方主动提出终止咨询关系 (自感专业能力不足; 或不适合 此类型当事人)③ 当事人提前终止咨询关系 (对治疗的阻抗而逃避;对治疗没有达到预期感到失望,脱落 )⑵主要任务:① 评估目标收获 (咨访双方的总结性评价,依咨询目标的回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