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然辩证法—在工程中的理论与应用 第6章自主创新与中国创新体系建设.ppt
10页自然辨证法——在工程中的理论与应用东北大学文法学院科技哲学研究中心第6章自主创新与中国创新体系建设•国际竞争力与国家创新体系•中国创新体系的演变及其问题•自主创新与建设创新型国家国际竞争力与国家创新体系•国家创新体系的内涵与结构•知识在现代经济中的重要作用和意义•知识和其它生产要素的区别:•非消耗性;知识可以屡次、无损使用,而且使用得越多,其表达的价值越高•共享性:知识不具排他性,可以供多人同时使用,很少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非稀缺性:知识在使用的过程中还能产生出更多的知识•知识容易复制、传播和处理•普遍性:知识渗透到其他各产生要素中而提高劳动生产率•知识的生产和知识的传播、应用之间存在着复杂的联系•新的经济形态——知识经济:建立在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分配和使用之上的经济•知识的生产和运用在不同主〔客〕体之间起到整合和互动的作用•知识作用于劳动者,改造劳动者素质;知识渗透于劳动资料中,为社会创造新的生产力;知识的开展,使劳动对象范围不断扩大•知识减少了人们对原料、劳动、时间、空间和资本的需求,使其自身成为新的经济系统中最主要的资源国际竞争力与国家创新体系•国际竞争力与国家创新体系建设——Freeman国家创新体系企业企业R&DR&D政府政策政府政策产业结构产业结构教育培训教育培训国际竞争力与国家创新体系•国际竞争力与国家创新体系建设——伦德瓦尔国家创新体系企企 业业学学 习习政府部门政府部门研发机构研发机构产业结构产业结构国际竞争力与国家创新体系国际竞争力与国家创新体系建设——OECD国家创新体系企企 业业知识流动知识流动政府部门政府部门中介机构中介机构大学与研发机构大学与研发机构我国国家创新体系(结构功能表)核心部分核心部分其他部分其他部分主要功能主要功能知识知识创新系统创新系统国立科研机构国立科研机构教学科研型大学教学科研型大学其他高等院校其他高等院校,企业企业R&D部门部门,地方科地方科研机构研机构,基础设施基础设施知识的生产、传播知识的生产、传播及转移及转移技术技术创新系统创新系统企业企业(大企业、高新大企业、高新技术企业技术企业)政府部门、其他教政府部门、其他教育机构、科研机构、育机构、科研机构、中介机构等中介机构等学习、革新、创造学习、革新、创造新技术、使其商品新技术、使其商品化化知识知识传播系统传播系统高校系统、职业培高校系统、职业培训系统训系统政府部门、其他教政府部门、其他教育机构、科研机构、育机构、科研机构、企业等企业等传播知识、传播知识、培养人才培养人才知识知识应用系统应用系统社会、企业社会、企业政府部门、政府部门、科研机构科研机构知识、技术的实际知识、技术的实际应用和管理应用和管理国际竞争力与国家创新体系•体制转型过程中中国创新体系的问题•企业尚未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自主创新能力亟待提高——中国企业设否拥有创新自主权利和动力?•产学研紧密结合的机制未能形成,科技〔知识〕与经济脱节——“产学研〞VS“官产学〞?自主创新与建设创新型国家•自主创新战略•自主创新战略是一种新的“资源战略〞概念,其“资源〞概念的核心是“人〞;•自主创新战略需要以对核心技术创新具有重要支持作用的技术引进为支撑,但不能为“引进所替代〞;•自主创新战略不仅关注“原创〞创新,也重视“消化吸收〞,在当前以及未来相当长的阶段里,“消化吸收〞根底上的再创新可能仍是“自主创新〞的主流。
自主创新与建设创新型国家•自主创新与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关系•创新型国家的指标:•科技对GDP增值的奉献率在的70%以上;•科技研究和开展投入R&D占GDP的2.3%以上;•教育经费占政府支出的10%;•职业培训投入占GDP的2%以上;•自主产权技术依赖70%以上•我国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主要任务•确立企业的自出创新主体地位,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完善政策支持——!?•建立知识和技术资源有效流动和整合的机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