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科学研究方法论整体答案.doc
4页导论1.社会科学方法论的性质与特点性质:社会科学方法论是从事社会科学研究的方法论是关于社会科学研究的一般方法,既研究社会科学一般研究方法中各种方法的特点、操作程序、作用及其限度,又研究这些方法之间怎样发生有序联系和整体作用特征:1)遵循马克思主义方法论原则,具有自身特点2)仅涉及社会科学领域具有普遍意义的一般方法3)社会科学方法是逻辑与历史相统一、描述性与规范性相统一的方法论4)社会科学方法论与自然科学方法论逐渐趋同,但强调主体在科学研究中的地位和作用2.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基本内容与基本原则基本内容:马克思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既是其世界观,又是其方法论在此基础上,具体化为从实践出发的方法、社会主体研究方法、社会系统研究方法、社会过程研究方法、社会矛盾研究方法、社会认知与评价方法、世界历史的研究方法等基本原则:1、客观性原则——按照人类社会的本来面目来认识和理解人类历史这是任何社会科学方法论的首要前提⑴坚持认识论的实践标准;⑵坚持历史观的生产力标准;⑶坚持价值观的人民利益标准;⑷反对任何一种形式的主观主义2、主体性原则——要求我们⑴从人自身的内在要求出发,全面认识和评价社会历史客体;⑵要注重把真理原则和价值原则结合起来;⑶坚持群众史观,反对英雄史观。
3、整体性原则(1)人与自然:从系统的观点来观察人与自然的关系,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2)个人与社会:从系统的观点来看待人个与社会的关系,处理好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的和谐关系3)局部与整体:要处理好局部和全局的和谐关系4、具体性原则(1)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2)真理是具体的,而不是抽象的因此,一切要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否则我们就无法作出正确的判断5、发展性原则(1)我们用运动、变化和发展的观点去观察和分析问题,反对用静止和孤立的观点去观察和分析问题2)批判性是发展性原则的必然要求在认识社会现象的时候,要善于从合理性中发现不合理性,从不合理性中发现合理性3.如何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一)坚持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的指导地位马克思主义科学方法论具有独特的价值,为人类认识作出了重要贡献在社会历史领域,我们不能撇开马克思二)对待马克思主义包括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一要坚持,二要发展,坚持是发展的基础,发展是最好的坚持三)要反对“过时论”和“僵化论”两种错误倾向第一章1.如何理解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第一,实践是社会关系形成的基础在实践中,特别是物质生产实践中,人与自然的关系和人与人的关系相互制约,共生于物质生产实践中,同时人与其意识的关系也生成于实践活动中,实践结束时得到的结果,在这个过程开始时就已经在实践者头脑中以观念的形式存在着,而这个目的又决定人们活动的方式和方法。
实践以浓缩的形式包含着全部社会关系,即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以及人与其意识的关系,而这些关系又构成了基本的社会关系,即物质的社会关系和思想的社会关系第二,实践形成了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人们通过实践活动改造自然、改造社会和改造人自身,形成了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即社会的物质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领域在整个社会生活过程中,物质生产实践具有基础和决定作用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第三,实践构成了社会发展的动力人既是历史的“剧中人”,又是历史的“剧作者”物质生产实践构成了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改造社会的实践推动着社会历史的变迁和进步在阶级社会里,阶级斗争构成了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总之,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实践的构成社会的人是从事实践活动的人,推动社会运动的力量是千百万人的社会实践活动社会生活的全部内容就是不断进行的社会实践一)实践是社会关系形成的基础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二)实践是人类社会与自然界相互沟通的桥梁和中介天然自然与人化自然自然世界与人类社会(三)实践是人类社会自我认识的手段和方法人与人的关系 人的本质认识 人的自我认识2.为什么说原则不是研究的出发点而是研究的结果?1)研究问题要坚持唯物主义,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
2)理论原理必须从既有的事实出发原则不是研究的出发点,而是它的最终结果;这些原则不是被应用于自然界和人类历史,而是从它们中抽象出来的;不是自然界和人类去适应原则,而是原则只有在符合自然界和历史的情况下才是正确的3.如何在实践中检验理论和发展理论?1)在实践中检验理论:社会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实践标准具有确定性与不确定性确定性:只能以实践结果论是非不确定性:实践不可能完全证实或证伪一切认识要把实践标准的确定性与不确定性统一起来被证明是正确的认识,要加以坚持;被证明是错误的认识,要及时纠正;尚未被实践证实或证伪的东西,要在实践中继续研究和探索2)在实践中发展理论不存在永恒的真理实践是发展的,理论也是发展的,要防止思想僵化应该以实践为基础,不断总结经验,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有所前进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不断总结经验,在实践中谱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篇章第二章1.如何理解社会系统的复杂性?马克思主义从社会生产实践出发,把人类社会看做是一个由人口系统、自然环境系统、生产力系统、生产关系系统、上层建筑系统组成的复杂大系统,而作为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相统一的生产方式与人口、自然地理环境构成了对社会意识具有决定作用的社会存在。
马克思深刻揭示了社会大系统各个要素之间的复杂关系,并由此对唯物史观作了一个经典表述:“人们在自己生活的社会生产中发生一定的、必然的、不以他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关系,即同他们的物质生产力的一定发展阶段相适合的生产关系这些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社会的经济结构,即有法律的和政治的上层建筑竖立其上并有一定的社会意识形式与之相适应的现实基础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不是人们的意识决定人们的存在,相反,是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这一论述为社会历史研究提供了根本的方法论指导,同时也对社会这个复杂的大系统的主要构成要素及其相互关系的研究提供了根本指导2.为什么说社会是有机体?1.社会有机体是对辩证法联系原则的体现社会就是一切关系在其中同时存在又相互依存的社会机体,不同要素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2.社会有机体是对辩证法发展原则的体现社会是一个能够变化并且经常处于变化过程中的有机体3.社会有机体思想体现了社会系统组成要素中生产力、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关系,使社会系统成为一个具有内在结构和自身形态,并具有自我调节、自我控制、自我发展能力的有机整体3.试述研究社会系统的原则。
一)整体性原则1.社会系统的各个组成部分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形成系统的整体性能2.社会科学研究必须重视对社会的整体研究,阐明各种社会要素之间如何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做到统筹兼顾二)结构性原则1.系统的结构决定系统的功能:社会系统的性质和功能不但决定于要素的性质和功能,而且决定于要素之间的结构2.结构的变化决定功能的变化:社会科学研究必须重视对社会结构的研究,通过结构的调整和优化,实现系统功能的优化三)层次性原则1.层次是指在系统中不同的组成部分的等级关系人类社会是一个由众多层级构成的复杂系统2.社会科学研究既要研究各级系统的共同规律,又要研究每一系统的特殊规律,在共同性和特殊性的统一中研究系统3.进行社会系统的层次分析,重点在于研究系统各个层次上的特有属性和特殊规律,研究各个层次上质的差异性这样才能达到系统各个层次协调有序、功能优化四)开放性原则1.系统只有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能量、信息交换,才能维持和更新自身的结构2.系统处于不能正常与外界进行物质、能量、信息交换的情况下, 将不可避免地导致结构解体和混乱无序第三章1.如何理解社会矛盾的普遍性与矛盾分析方法的关系?(一)社会矛盾的普遍性1、社会矛盾无处不在: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中。
2、社会矛盾无时不有: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矛盾分析方法是社会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二)社会的基本矛盾社会基本矛盾既贯穿于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又贯穿于社会发展的始终、决定社会的性质和面貌、规定社会发展的方向,是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社会科学研究必须紧紧抓住这个基本矛盾和基本规律,抓住了它就抓住了理解人类社会矛盾全局3)社会主义社会仍然充满矛盾1.社会主义的基本矛盾仍然是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它们不但表现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而且贯穿于社会主义社会的始终,是推动社会主义社会不断前进的根本动力2.自觉认识和解决社会矛盾,是社会主义社会优越性的表现,社会主义改革正是以承认社会主义社会存在矛盾为前提的2.为什么说具体问题要具体分析第一,理论基础:不同事物的矛盾具有不同的特点,同一事物的矛盾在不同发展阶段有不同的特点,矛盾的双方各有其特点矛盾的特殊性是事物千差万别的内在原因因此,要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第二,重要性:是人们正确认识事物的基础;是人们正确解决矛盾的关键第三,重要地位: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重要原则,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最本质的东西,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活的灵魂3.试述利益分析方法与阶级、阶层分析方法的区别与联系1)利益问题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永恒主题。
分析研究各种利益矛盾,探求解决各种利益矛盾的途径,成为马克思主义研究社会矛盾的基本方法2)利益矛盾是阶级矛盾的根源,根本利益对立的阶级之间的矛盾表现为阶级斗争,阶级分析方法是认识阶级社会的基本方法3)社会历史发展的不同阶段,有着不同的社会阶层结构同一社会阶层的人,会产生共同的利益诉求、利益关切和利益驱动不同社会阶层的人,会产生阶层之间的矛盾因此,进行社会科学研究,不仅要重视阶级分析,还应当重视阶层分析4)阶层分析,从一定意义上说,是社会阶层中的利益分析,是利益分析方法在社会分层研究中的具体运用5)阶层分析与阶级分析是互补的关系在有阶级存在的条件下,只有把阶级分析与阶层分析结合起来,才能全面观察和正确认识社会阶级阶层结构的变迁和现状,为认识各类社会现象、解决各种社会矛盾提供必要的基础6)利益分析、阶级分析和阶层分析,都是研究社会矛盾的重要方法第四章1.如何理解人类社会是一个过程?1)世界是过程的集合体:事物的过程→社会的过程→思想认识的过程1 一切事物都是暂时的,不存在任何最终的、绝对的东西;2 人类社会的发展是一个历史过程凡是在历史上产生的东西,最终都要在历史上消亡一切历史状态都只是人类社会由低级到高级的无穷发展进程中的暂时阶段。
3 人的认识也是一个过程,如历史不具有最终的性质一样,认识也不具有最终的性质2)社会历史过程是连续性与非连续性的统一:世界是无数的事物发展过程的集合体,这些过程之间既是连续性的,又是非连续性的3)社会历史过程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既要反对历史循环论,又要反对历史直线论要坚持新生事物不可战胜的历史辩证法,牢牢把握历史发展的总趋势;同时在实践中自觉走曲折前进的道路2.试述社会历史过程的客观规律性与主体选择性1)社会历史过程的客观规律性:实践的客观性决定社会的客观性 人的选择受到现实的生产力状况的制约历史是自然的历史,人类活动的规律要服从自然的规律,要将思维规律和自然规律相统一历史是一个合力2)社会历史过程的主体选择性:自然界的发展是自发的、盲目的、无意识的,社会发展是自觉的、有意识的二者的区别,集中表现为社会发展的主体具有选择性主体选择是否正确,对于实践活动的成败具有决定性意义3)社会历史过程是合目的与合规律的统一:人们只有把握客观规律才能实现自己的目的社会历史过程是客观规律性与主体选择性的统一,是必然性与偶然性的统一,是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3.试述研究社会历史过程的方法(一)历史主义的方法1.后人在认识既往的社会历史时,必须从特定的历史时代、历史条件和历史环境出发,把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放到具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