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机电人才培养方案精品.doc
9页附件:贵阳职业技术学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格式机电一体化专业人才培养方案适用对•象:2012级招生对象:普通高中毕业生以及中专、技校和职业高中毕业生标准学制:学分制,标准学制三年一、专业培养目标面向制造业信息化、智能化应用的需要,培养造就大批掌握机电一•体化专业 技能应用型人才,为机电一体化装备制造和生产流水线应用企业服务,能从事机 电一体化装备的制造、安装、调试和技术支持工作;能从事自动生产线的运行操 作、管理和维修工作专业培养规格(-)本专业毕业生主要就业方向1、 机电产品组装与调试2、 机电设备的安装与调试3、 机电设备的管理、维护与维修(二)职业岗位1、 机电设备部件组装与调试2、 机电设备整机组装与调试3、 机电产品生产的质量检验与质量管理4、 机电设备安装与调试5、 机电设备正常运行与维护6、 机电设备故障诊断与维修7、 机械零件的更换与系统精度恢复8、 机电设备的营销(三)专业知识和技能要求1、掌握机械制图和电气制图的基本方法和标准,具有识图的能力;2、 掌握机电一体化装置的基本概念,明确机电一体化装置的构成,明确各 部分的作用;3、 掌握机电一体化设备中常见元器件的构成、特点、应用和安装方式;4、 能根据设备要求选择元器件;5、 掌握典型机电设备的操作、安装与调试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6、 能够根据提供的控制回路、接线图、装配图等完成典型装置安装与调试;7、 能够判断机电一体化装置的常见故障,并能对安装类故障进行调整;三、学生应修学分和应取得的证书应修学分占合计总 学分比例应取得的证书公共必修课3932. 2%1. 特种作业(电工)证2. 维修电工(中级、高级)3. 装配钳工(中级、高级)大类专业必修课1814. 9%专业必修课2419. 8%选修课6%集中实践课34%必修环节体验性实习(社会实践)形势与政策、安全教育等毕业设计/论文合计121100%学年学期课堂教学集中实践期末考试其它合计军 训岗习 顶实其它 集中 实践■・..172120154120二—-118120四118120—五2020六2020合计54240204120U!I、各教学环节总体安排五、专业主要课程内容介乡1. 机械制图与计算机辅助绘图本课程主要讲授机械制图和计算机辅助绘图(CAD),公差配合和国家制图标准的基本知识。
重点讲解三视图、零件图、装配图绘图 与识图,公差配合和国家标准知识强调机械零件图、装配图的识读 能力的培养,使学生正确地阅读和绘制机械零件图和中等复杂程度的 装配图能查阅机械零件手册和有关的国家标准,学会尺寸、公差配 合与表面粗糙度等符号的标注方法熟练运用一种典型的绘图软件绘 制二维工程图达到中级制图员的能力水平2、机械设计基础讲授工程力学基本知识及常用机构、通用机械零件、简单机械传 动装置的基本知识和设计方法通过课堂教学大型作业等,学会按给 定要求正确选择机械零件具有设计简单机械和机械传动装置的基本 能力3、电工电子技术主要讲授交、直流电路的基本原理及分析方法、电磁场的基本知 识,讲解线性电路过渡过程的基本原理;熟悉常用电工仪表的基本原 理,掌握主要电量的测量方法讲授电子技术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线路, 包括半导体元件基本放大电路、场效应管及应用、运算放大器及应用、 基本功率放大电路、数字电路基础、逻辑电路、触发器、脉冲产生与 变换、基本D/A、A/D转换电路(侧重数字电路)4、 液压与气动技术讲授液压传动、液压元件、气动元件和回路的基本知识,使学生 掌握液压与气动传动基本知识,能阅读机械设备说明书中液压与气动 传动系统图,并具有分析、排除故障的初步能力。
5、 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主要讲解机械零件的几何精度及其相互配合的基本知识,选用合 理的公差配合,儿何量测量技术的初步训练6、 机电一体化技术及系统“机电一体化技术”是机械技术与电子技术的有机结合,它包括 机械、电子、自动控制、传感器、计算机等技术本课程着重介绍机 电一体化技术的系统理论,分析方法和工程运用,并紧密结合工程实 际,使学生建立工程系统的整体概念,并在掌握基本理论和基本技术 的同时,了解该技术未来的发展和实际工程应用范例7、单片机原理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和掌握单片机结构、原理及 其扩展系统的组成掌握单片机在实际应用中软件系统与硬件系统 的设计思想结合实验课教学,增强实际动手能力,使学生能够应用 单片机进行简单的单片机应用系统的开发为今后在各种机械中应用 单片机系统打下较牢固基础,也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奠定一•定基 础,为学生毕业后能尽快的适应工作,成为应用性专门人才,打下一 个良好的基础8、 电气控制与PLC本课程为机电专业自动控制方向的专业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强、 应用广泛的课程尤其是PLC控制技术,将成为工业自动化的三大技 术支柱之一其任务是使学生熟悉常用的电器控制技术,可编程序控 制器组成的逻辑控制技术。
本课程从工程应用出发,主要介绍:常用 低压电器的工作原理及使用,电路控制线路基本环节设计的原则和方 法,典型生产机械电气控制线路的分析,可编程序控制器的组成结构、 工作原理、指令系统、编程方法、PLC控制系统的设计与维护、应用 实例等9、 工程材料及机械加工基础本课程是根据机械类专业培养目标而开设的一门技术基础课,是 机械类专业学生进行工程素质培养的重要课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 使学生熟悉常用工程材料的成分、加工工艺、组织结构与性能间的关 系及其规律;初步掌握常用机械工程材料的性能和应用,并初步具备 选用材料的能力;初步掌握选定i般机械零件热处理方法及其工序位 置的能力掌握主要加工方法的基本原理和工艺特点,具有选择毛坏、 零件加工方法及工艺分析的初步能力10、机电设备故障诊断与维修本课程内容分为机械系统动态信息处理和状态识别、典型机械零 部件的故障诊断以及其它常用的状态监测技术三部分具体内容包 括:故障诊断技术的发展前沿;机械图象时域、频域及时频分析方法 及其建模与识别;转轴组件、滚动轴承和齿轮的失效形式及其诊断方 法;转子动平衡理论与方法;声学监测诊断技术;润滑油样分析等 通过课程的学习,旨在使学生理解和掌握机械监测诊断领域的基础理 论和方法及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提高独立解决工程实际中设备运行 维护与维修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科研创新能力11、数控编程与加工实训在教学过程中实施探索工学交替、任务驱动、项目导向、课堂与 实习地点一体化等行动导向的教学模式,并开展素质教育,改变了以 往的以讲授为主,以教师为主的传统的教学模式。
具体体现一是教学、 生产相结合:以专业发展规划为目标,以校内实训基地为条件,以校 外实训基地为重要补充,校内校外有机结合,构建全方位的产学合作 平台在具体专业课程教学中,采用任务驱动、项目导向的教学模式 二是技能、素质相结合:在教学过程中,将人文素养有机地贯穿到专 业教学和实践过程中,使学生技术和素养并重,具备良好的职业素养积极探索“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 在所有专业课程的教学中,结合每个不同学习情境的学习和训练内 容,适当地运用了角色扮演教学法、引导文教学法、分组讨论教学法 等,有效地调动学生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积极思考、乐于实践,提高 了教学效果高度重视教学手段的改革,大多数课程采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各 门课程广泛采用多媒体课件教学、仿真教学、模拟教学、答 疑等多种现代化教学手段,试行网络辅助教学,取得了较好效果六、集中实践教学环节序 号主要教学设备名称型 号规 格台(件)购入时间1钳工实训室80工位2焊丁.实训室16工位3机械拆装实训室14套4CAD实训室50套5电工基木技能实训室100工位6PLC/单片机实训室48工位7电了电气实训室40工位8电了工艺实训室42工位9维修电工高级技师考核实训室48工•位10电气控制综合实训室6套七、课程设置及学时分配常规课程序 号课程类型课 程 代 码课程名称学 分学时学时分配学年、学期及周学时学时 分配 比例理 论 教 学实践教学・ 1—1234561院级公共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 础332院级公共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44院级公共形势与政策1111113院级公共心理健康教育2212院级公共贵州省情113院级公共公共外语1444院级公共公共外语233FALSE5院级公共大学语文336院级公共应用文写作227院级公共体育与健康1228院级公共体育与健康2229院级公共高等数学4411院级公共计算机文化基础(鉴定)6414院级公共职业生涯发展规划1115院级公共就业指导11小计39000211522001大类专业《CAD》(鉴定考证)817212052642大类专业《机械基础》464422240.133大类专业《电工技术与实训》348341444大类专业《测量技术与互换性》34834144小计183322301021专业课电子技术与单片机348341442专业课5966828443专业课电气控制与PLC348341444专业课高级维修电工技术与实训47250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