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电缆敷设安装方案.doc
11页工程电缆敷设安装施工方案批 准:审 核:校 核:编 写:一、概况:1、为保证电缆线路安装工程的施工质量,促进电缆线路施工技术水平的提高,确保电缆线路安全运行制定本施工方案;2、本方案适用于额定电压为500kV及以下的电力电缆线路敷设及其附属设备和构筑物设施3、依据及引用文件:《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GB 50168-2006《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缆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217-1994《电力工程电缆设计规范》DL/T 5161-2002《电气装置安装工程质量检验及评定规程》主要作业内容YYYN施工条件施工准备一般规定质量检验下接电缆安装工序Y敷设方式分解Y二、作业流程图: 三、作业内容:3.1、本工序作业前施工条件3.1.1、任务单,根据本单位实际设置内容(包含本项工作)本工序施工负责人,经审批3.1.2、施工图,已通过图纸会审审批3.1.3、施工措施、安全技术交底(项目部级)根据需要办理涉及进入工作场所的手续、证件,经审核有效3.1.4、确认上一工序检查合格:3.1.4.1.预埋件符合设计,安置牢固3.1.4.2.电缆沟、隧道、竖井及人孔等处的地坪及抹面工作结束。
3.1.4.3.电缆层、电缆沟、隧道等处的施工临时设施、模板及建筑废料等清理干净,施工用道路畅通,盖板齐全3.1.4.4.电缆沟排水畅通3.1.4.5.检查电缆路径转弯处弯曲半径不小于电缆最小允许弯曲半径3.1.4.6.对设计图指定的排管和过路孔进行疏通检查,所用管孔应双向畅通3.1.4.7.电缆桥架转弯处的转弯半径,不应小于该桥架上的电缆最小允许弯曲半径的最大者3.1.4.8.金属电缆支架、桥架全长均应有良好的接地3.1.4.9.桥架(托盘)在每个支吊架上应固定牢固;桥架(托盘)连接板的螺栓应紧固,螺母应位于桥架(托盘)的外侧铝合金桥架在钢制支吊架上固定时,应有防电化腐蚀的措施3.1.4.10.当直线段钢制电缆桥架超过30m、铝合金或玻璃钢制电缆桥架超过15m时,应有伸缩缝,其连接宜采用伸缩连接板;电缆桥架跨越建筑物伸缩缝处应设置伸缩缝3.1.4.11.钢绞线及电杆无锈蚀、没有松股、交叉、折叠、断裂及破损等缺陷3.1.4.12.钢绞线应满足荷载要求,并全线有良好接地,在转弯处需打拉线或顶杆3.2、施工准备3.2.1、根据工程量的大小配备足够施工人员:施工现场明确施工负责人、技术负责人、质安员、安装施工作业人员组织到位。
3.2.2、施工内容相对应的设备:电缆型号、电压、规格符合设计要求,应检查电缆盘和电缆外护层的质量对电缆质量有怀疑时,应取样检验或测试,并做好详细记录收集电缆出厂证件、技术资料3.2.3、施工内容相对应的机械:工器具及仪表,工器具:施工电源盘、电缆滑轮、放线架、盘轴、装卸电缆的钢丝绳、牵引钢丝绳、千斤顶、通管器、电缆盘制动装置、安全带、登杆工具、梯头、防捻器、入水槽、退扭架、潜水设备、车内胎、电缆牵引套、管口保护喇叭、绳索、皮尺、钢锯、抽排风机、手锤、凿子、对讲机、彩旗、销子、安全文明施工用具等机械:卷扬机、吊车、大车等、敷设施工船、履带牵引机、埋设机、高压水泵等仪表:入水角测量仪、测距仪、长度记录仪、DGPS定位系统等根据现场情况使用的工器具、机械符合相关要求钢丝绳荷重,需保证其安全系数,根据吊车臂角度确定荷载,不得超载使用3.2.4、技术准备:敷设前应按设计和实际路径计算每根电缆长度,合理安排每盘电缆,减少电缆接头接头位置应选择在直线部分,与管口的距离应在3米以上,应避免设置在道路交叉口、有车辆进出的建筑门口、电缆线路转弯处及地下管线密集处计算电缆牵引力,制定牵引方向及牵引方式3.2.5、危险源辨识及控制措施、识别环境因素和环境影响。
现场施工负责人参照本单位的“电力工程危害辨识清单及风险评价、控制措施”和施工方案、现场情况制定控制措施;根据本单位的“识别环境因素和环境影响的控制措施”和施工方案及现场情况制定可行的危害环境的相应预防控制措施3.2.6、完成开工程序向项目负责人报开工,由项目负责人完成向监理单位开工报审手续作业程序四、一般规定4.1.电缆盘就位可用起重机或人工将电缆盘放置指定位置,电缆在装卸的过程中,设专人负责统一指挥, 指挥人员发出的指挥信号必须清晰、准确4.2.采用吊车装卸时, 装卸电缆盘孔中应有盘轴,起吊钢丝绳套在轴的两端,不应直接穿在盘孔中起吊人工移动电缆盘前,应检查线盘是否牢固,电缆两端应固定,线圈不应松弛,电缆盘只允许短距离滚动,滚动时滚动方向必须与线盘上箭头指示方向一致4.3.根据电缆长度和截面,选用的牵引绳长度比电缆长30~50m牵引绳连接必须牢固其连接点应选用防捻器布放电缆滑轮,直线部分应每隔2.5~3m设置直线滑轮,确保电缆不与地面摩擦,所有滑轮必须形成直线弯曲部分采用转弯滑轮,并控制电缆弯曲半径和侧压力电缆类型允许最小弯曲半径单芯多芯交联聚乙烯绝缘电缆无铠装20D15D有铠装15D12D油浸纸绝缘电缆铝包30D铅包有铠装20D15D无铠装20D4.4.电缆敷设时,不应损坏电缆沟、隧道、电缆井和人井的防水层。
4.5.电力电缆在终端头与接头附近宜留有备用长度4.6.并联使用的电力电缆,如设计没要求时,其长度、型号、规格应相同4.7.电缆敷设时,可用人力拉引或机械牵引,电缆应从电缆盘的上端引出,不应使电缆在支架上及地面磨擦拖拉对于较重的电缆盘,应考虑加装电缆盘制动装置电缆走动时,严禁用手搬动电缆及滑轮4.8.敷设电缆时,机械敷设电缆速度不宜超过15m/min,并监测侧压力和拉力不超过允许强度在较复杂的路径上敷设电缆时,其速度应适当放缓机械敷设时电缆最大允许牵引强度不宜大于下表数值牵引方式牵引头钢丝网套受力部拉钢导体铝导体铅护套铝护套塑料护套允许牵引强度(N/㎜2)704010407电缆允许最小弯曲半径应符合下表规定在关键部位应有专人监视(如;转弯位、管口、与其它管道交叉的部位)注:D表示电缆直径4.9.电力电缆在切断后,应将端头立即做好防潮密封,以免水分侵入电缆内部4.10.若电缆沟内并列敷设多条电缆,其中间接头位置应错开其净距不应小于0.5米4.11.垂直敷设或超过45°倾斜敷设的电缆在每个支架及桥架上每隔2米处;水平敷设的电缆,在电缆首末两端及转弯、电缆头的两端处;当对电缆间距有要求时,每隔5~10米处;应将电缆加以固定。
4.12.电缆敷设后,应及时排列整齐,避免交叉重叠,并在电缆终端、中间接头、电缆拐弯处、管口等地方的电缆上装设标志牌,标志牌上应注明电缆编号、电缆型号、规格与起讫地点4.13.沿电气化铁路或有电气化铁路通过的桥梁上明敷电缆的金属护层或电缆金属管道,应沿其全长与金属支架或桥梁的金属构件绝缘4.14.敷设完毕后,应及时清除杂物,盖好盖板必要时,还要将盖板缝隙密封在施工完的隧道、电缆沟、竖井、电房出入口、管口进行密封五、敷设方式分解:根据不同敷设方式除符合一般规定外,还应注意各种敷设方式的特点、技术要求直埋敷设:电缆直埋敷设施工除符合一般规定外,还应注意以下几点1.沟底距地面的距离不应小于0.7m,穿越农田时不应小于1m2.电缆沟底应平整,并铺上100㎜软土或沙电缆敷设完后,上面应盖一层150mm软土或沙,盖上保护盖板也可把电缆放入预制钢筋混凝土槽盒内填满砂,然后盖上槽盒盖3.电缆之间,电缆与其他管道、道路、建筑要求,不得将电缆平行敷设于管道的上方或下方,最小允许净距(详见表2-1)4.电缆与铁路、公路等交叉以及穿过建筑物时,可将电缆穿入电缆管中,以防止电缆受到机械损伤,同时也便于日后拆换电缆。
管子距轨道底或路面的深度应不小于1m,电缆管的两端宜伸出道路路基两边各0.5m以上;伸出排水沟0.5m;在城市街道应伸出车道路面5.在电缆路径的土壤中,如发现有化学腐蚀、电解腐蚀、白蚁危害等,应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6、人工敷设电缆;电缆的人工拉引一般是人力、滚轮和人工相结合的方.,这种方法需要施工人员较多,特别注意的是人力分布要均匀合理,负荷适当,并要统一指挥电缆敷设时,在电缆盘两侧须有协助推盘及负责刹盘滚动的人员为避免电缆拖伤,可把电缆放在滚轮上,敷设电缆的速度要均匀7.缆在直线段每隔15~30米处、电缆接头处、转弯处、进入建筑物等处,应设置明显的方位标志或标桩排管敷设:排管敷设电缆施工除符合一般规定外,还应注意以下几点1.对设计图纸规定的管孔进行疏通检查,清除管道内可能漏浆形成的水泥结块或其他残留物,并检查管道连接处是否平滑,以确保电缆传入排管时不遭受伤必要时应用管道内窥镜探测检查2.试牵引,经过检查后的管道,可用一段3米长与本工程电缆规格相同的电缆作模拟牵引,观察电缆表面的磨损是否属于许可范围3.电缆进入排管前,可在其表面涂上与其护层不起化学作用的润滑物管道口应套以光滑的喇叭管,井坑口应装有适当的滑轮组,以确保电缆敷设牵引时的弯曲半径,减小牵引时的磨擦阻力。
4.一条管道只能敷设一条电缆电缆沟敷设:电缆沟敷设电缆施工除符合一般规定外,还应注意以下几点1.电缆沟敷设电缆可用人力或机械牵引,见直埋电缆牵引方式2.敷设前,要用抽风机进行排气3.电缆在支架敷设时,电力电缆间距为35㎜,但不小于电缆外径尺寸;不同等级电力电缆间及控制电缆间的最小净距为100㎜4.当电缆支架间的距离设计没要求时,平行距离不小于100㎜,垂直距离150~200㎜5.电缆敷设完后,在电缆沟支条排列时按设计要求排列,金属支架应加塑料衬垫如设计没有要求时应遵循电缆从下向上,从内到外的顺序排列原则桥梁敷设:桥梁敷设电缆施工除符合一般规定外,还应注意以下几点1.桥梁敷设应取得桥梁管理部门认可,电缆和附件的全部重量在桥梁设计允许承载范围之内2.在桥梁上敷设的电缆和附件,不得低于桥底距水面的高度,不得有损桥梁结构和外观悬吊架设的电缆与桥梁架构之间的净距不小于0.5米3.敷设在长跨距桥梁上的电缆与附件,应具有适应安装环境性能,如耐震动、耐热机械力、耐腐蚀、外护套具有一定的绝缘性能4.在敷设牵引时,在桥堍处应有必要技术措施,使电缆承受的牵引力、侧压力、弯曲半径,都在允许值范围内,并经计算确认。
5.电缆桥梁敷设,除填砂和穿管外,应在桥墩两端和伸缩缝部位电缆应留有裕度隧道敷设:隧道敷设电缆施工除符合一般规定外,还应注意以下几点1.敷设前,要用抽风机进行排气2.使用机械敷设时,应有可靠的通信联络措施、(如;在隧道增设对讲差转机等)照明设施、通风设施3.使用机械敷设时,电缆从工作井引入时,搭建适当的滚轮支架,确保电缆不与地面及井口摩擦,并控制电缆弯曲半径、扭转力和侧压力防止电缆铠装压扁、电缆绞拧、护层折裂、绝缘破损等机械损伤 4.牵引钢丝绳如需用滑车转向,可选择隧道内位置合适的拉环5.除以上四点,隧道敷设电缆可参照电缆沟敷设方式6.在电缆隧道中应有必要的防火措施架空敷设:桥架敷设电缆施工除符合一般规定外,还应注意以下几点1.敷设电缆可用人力或机械牵引,见直埋电缆牵引方式见图2-11)2.桥架水平敷设时,应将电缆单层敷设,排列整齐不得有交叉,拐弯处应按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