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瑞替普酶中国专家共识解读.ppt
43页《瑞替普酶在STEMI溶栓治疗的中国专家共识》解读,《瑞替普酶在STEMI溶栓治疗的 中国专家共识》专家团名单,共识起草专家胡大一 张抒扬 史旭波 核心专家团(按姓氏汉语拼音排序)陈步星 付 研 傅向华 高传玉 何 奔 侯子山 胡大一 华 琦 李 易 李丽君 李占全 廖玉华 陆士娟 陆一鸣 孟庆义 浦晓东 秦 俭 商德亚 史旭波 孙艺红 孙跃民 田 野 吴书林 肖传实 徐 岩 严晓伟 杨 萍 杨光田 杨丽霞 杨天伦 姚 震 于学忠 袁祖贻 张 明 张敏州 张抒扬 赵洛沙 赵兴胜 郑 杨 郑强荪 朱继红,2,2011年8月,STEMI血栓学说,1910年 苏联Obraztsov和Strazhesko首次描述5例AMI,3例尸解发现冠状动脉有血栓形成直至70年代,血栓的作用意见不一1980年 Dewood等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发表的文章 具有划时代意义发生时间 血栓检出率4h 87%12-24h 65%不稳定斑块破裂、血小板激活、血栓形成,STEMI,STEMI治疗演变,4,,消极治疗阶段卧床休息大内科 60年代以前病死率高达30%,被动治疗阶段治疗心梗并发症CCU的建立 仪器使用 老药新用病死率下降到15%,主动治疗阶段血流再灌注急诊/心内科 溶栓 PCI CABG,,,随着药物及技术改进、逐渐成熟,病死率降到5%以下,,,,,STEMI现代治疗目标,恢复心肌再灌注 尽早、充分、持久,Yusuf S, et al. Circulation. 1990;82(suppl II):II-117-II-134. Schröder R, et al. J Am Coll Cardiol. 1995;26:1657-1664.,5,,,STEMI,STEMI再灌注方法,优点:快速、有效、经济、简便易行、无需特殊设备及技术,易于广泛推广,7,溶栓治疗,证实梗死动脉血栓栓塞是STEMI主要原因,溶栓开始用于STEM I,急诊PCI的出现使溶栓临床应用有所下降,溶栓治疗概况,溶栓治疗概况,8,,链激酶首次 用于治疗血栓 栓塞性疾病,溶栓广泛应用于STEMI,8,国外仍有近40%患者接受溶栓;国内CREATE研究(2001-2004年中国)11.5%患者接受PCI, 52.5%溶栓,37.6%未行再灌注,溶栓药物的选择,9,F. v. d. Werf, Eur Heart J 1999; 20:1452,10,理想的溶栓药物,起效快速 高效 (TIMI 3级血流比例高) 再闭塞率低 半衰期较长,可静脉推注 具有较高纤维蛋白特异性 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出血发生率低无抗原性,过敏反应少见 性价比高,溶栓药发展历程,,,,,,,,,,,,,,,第一代,第二代,第三代,链激酶和尿激酶,无溶栓特异性 开通率较低 出血发生率较高,阿替普酶(rt-PA),特异性溶栓药 半衰期短 给药不方便,瑞替普酶(rPA),特异性溶栓药 渗透性溶栓,溶栓速度更快 半衰期较长,可静推给药,,11,注:a.体重<60kg,剂量为30mg;每增加10kg,剂量增加5mg;直至体重>90kg,最大剂量为50mg.,不同溶栓药物的比较,12,瑞通立的作用机理,纤维蛋白,,溶栓,瑞替普酶(rPA)主要通过激活纤维蛋白溶解酶原(PLG)形成纤溶酶(Pm),继而溶解纤维蛋白,成为可溶性的纤维蛋白降解产物(FDP),达到溶栓的目的。
纤溶酶原,r-PA,切除后可渗透到血栓内部,渗透性溶栓,,去除糖基化结构,进一步延长半衰期,,切除后降低了肝细受 体亲和力,从而延了 半衰期,溶栓更快速 给药更方便,瑞替普酶与阿替普酶的分子结构对比,,,(阿替普酶),(瑞替普酶),14,15,瑞替普酶与阿替普酶药理学特性比较,,,,,RAPID-1,临床研究,国内Ⅱ期临床研究,RAPID-2,临床研究,,给药方式,,瑞替普酶15 MU(单次静推) 瑞替普酶10 MU+5 MU 瑞替普酶10 MU+10 MU 阿替普酶100 mg(第一小时60 mg,其中6-10 mg静推 其余1小时内静滴完,而后以20 mg/h静滴2个小时),,研究方法,,多中心、随机、平行的临床研究(606例) 18-75岁,急性心梗自症状首发时间<6小时,,试验目的,,-瑞替普酶三种不同给药方式和阿替普酶标准用法治疗STEMI疗效的评价,RAPID-1,(血管造影期Ⅱ期国际瑞替普酶剂量探索研究),Smalling RW et al. Circulation. 1995;91:2725-2732, with permission.,rPA(瑞替普酶) 10 MU+ 10 MU静脉推注,是最佳的给药剂量,RAPID-1有效性结论,开通率%,时间,r-PA给药 剂量组:,Smalling RW et al. Circulation. 1995;91:2725-2732, with permission.,瑞替普酶三种给药剂量血管开通率(TIMI 2与3级)对比,19,rPA溶栓作用强于rt-PA,RAPID-1有效性结论,开通率%,时间,Smalling RW et al. Circulation. 1995;91:2725-2732, with permission.,瑞替普酶最优给药剂量与阿替普酶血管开通率(TIMI 2与3级)对比,Smalling RW et al. Circulation. 1995;91:2725-2732, with permission.,20,rPA最优给药剂量与rt-PA TIMI 2与3级和TIMI 3级对比,RAPID-1: 60分钟和90分钟开通率,rPA:10MU+10MU;rt-PA:3-h静脉滴注;†P<0.05 vs rt-PA,*P<0.01 vs rt-PA,†,*,开通率%,60min,90min,rPA(10 MU+10 MU)溶栓作用强于rt-PA,78,85.2,66.3,77,,,瑞替普酶组:10 MU+10 MU,隔30min静推一次 阿替普酶组:100 mg,静滴90min,研究方法,,多中心、随机、平行的临床研究(324例) 18-75岁,急性心梗自症状首发时间<6小时,,瑞替普酶静脉推注与加速型阿替普酶静脉滴注 对STEMI梗塞动脉再通的疗效比较,RAPID-2,,试验目的,,给药方式,(心肌梗死时瑞替普酶与阿替普酶治疗冠脉再通率比对研究),Bode C et al. Circulation. 1996;94:891-898,RAPID-2有效性结论,rPA(瑞替普酶)静推的疗效明显优于加速型阿替普酶静滴,尤其是60min内的开通率,Bode C et al. Circulation. 1996;94:891-898,开通率%,81.8*,66.1,83.4†,73.3,60min,90min,r-PA:10MU+10MU;rt-PA:加速给药法100mg/90min*P<0.01 vs alteplase † P<0.05 vs alteplase,,†,,†,rPA与链激酶死亡率的比较,23,INJECT试验 (n=6010),International Joint Efficacy Comparison of Thrombolytics多中心、随机、平行对照临床试验,受试者为发病12h内AMI患者。
试验组予r-PA:10MU+10MU; 对照组予链激酶:150万U静点/60min,,,,瑞替普酶组:10 MU+10 MU,隔30min静推一次 阿替普酶组:100 mg,静滴90min,研究方法,,随机、开放,随访30天合1年; 15059例AMI患者,自症状首发时间>30min,,比较瑞替普酶与阿替普酶治疗AMI患者的疗效差异,,试验目的,,给药方式,GUSTO-III,(全球应用链激酶和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开放阻塞性冠状动脉研究-Ⅲ),Topol EJ,Ohman EM,et al.Circulation. 2000;102:1761-1765,GUSTO-III 试验结果,30天死亡率:rt-PA组: 7.2% r-PA组: 7.5% (P=0.54) 卒中发生率: rt-PA组: 1.64%r-PA组: 1.79% 结果:两组疗效和安全性相当,25,Topol EJ,Ohman EM,et al.Circulation. 2000;102:1761-1765,,瑞替普酶Ⅱ期临床研究,,,,瑞替普酶Ⅱ期临床研究,国内Ⅱ期临床研究—有效性,开通更早:rPA的60分钟内临床判断再通率比rt-PA高11.6%,两组间出血发生率及严重程度,P=0.913,无统计学差异,国内Ⅱ期临床研究—安全性,瑞替普酶安全性与rt-PA相当,发生率%,两组间溶栓后7天、35天内死亡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瑞替普酶安全性与rt-PA相当,国内Ⅱ期临床研究—安全性,瑞替普酶特点,更方便:两次静推,使用方便,更快速:治疗时间35分钟,更快给药;渗透性溶栓,更快开通犯罪血管,更经济:价格便宜,更安全: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尿激酶、链激酶!,更有效:80%以上开通率明显高于尿激酶、链激酶!,32,STEMI患者溶栓适应证,发病12h以内到不具备急诊PCI医院就诊、 不能迅速转运、无溶栓禁忌证的患者应进行溶栓发病12~24h仍有进行性缺血性疼痛和至少2个胸前导联或肢体导联ST段抬高>0.1mV的患者,若无急诊PCI条件,在经过选择的患者也可溶栓患者就诊早(发病≤3h)而不能及时进行介入或虽具急诊PCI,但就诊至球囊扩张时间与就诊至溶栓开始时间相差>60min且就诊至球囊扩张时间>90min,应优先考虑溶栓对再梗患者,如不能立即(症状发生后60min内)进行冠脉造影和PCI,可给予溶栓,33,溶栓绝对禁忌证,(1)既往任何时间脑出血病史 (2)脑血管结构异常(如动静脉畸形) (3)颅内恶性肿瘤(原发或转移) (4)6个月内缺血性卒中或TIA史(不包括3h的缺血性卒中) (5)可疑或确诊主动脉夹层 (6)活动性出血或者出血素质(不包括月经来潮) (7)3个月内的严重头部闭合性创伤或面部创伤,34,(1)慢性、严重、没有得到良好控制的高血压(收缩压≥180mmHg或者舒张压≥110mmHg) (2)心肺复苏胸外按压持续时间>10min或有创性心肺复苏操作 (3)痴呆或已知其他颅内病变 (4)3周内创伤或进行过大手术或4周内发生过内脏出血 (5)2周内不能压迫止血部位的大血管穿刺 (6)感染性心内膜炎 (7)妊娠 (8)活动性消化性溃疡 (9)目前正在使用抗凝药物 (10)终末期肿瘤或严重肝肾疾病,溶栓相对禁忌证,35,瑞替普酶在STEMI中应用流程图,*备注:普通肝素60U/kg(最大量4000U)溶栓时静推,随后500-1000U/h维持APTT于50-70秒,最多48h;或依诺肝素溶栓时30mg静推,15分钟后1mg/kg皮下注射,随后每12h一次,1mg/kg皮下注射,可用至8d;或磺达肝癸钠溶栓时2.5mg静推,2.5mg皮下注射,每天一次,可用至8d。
36,瑞替普酶溶栓法使用方法,18mg(10MU)+18mg(10MU)两次静脉注射 每次推注2分钟以上,间隔30分钟注射时应使用单独的静脉通路,不能与其他药物混合给药 两次静推给药期间以生理盐水或5%葡萄糖维持管路通畅,37,瑞替普酶溶栓辅助用药,抗血小板治疗 溶栓前立即口服水溶性阿司匹林或嚼服肠溶阿司匹林300mg,继以75-100mg/d长期维持 氯吡格雷负荷量300mg,随后氯吡格雷75mg/d,建议用至1年 在双重抗血小板治疗及有效抗凝治疗的情况下,GPⅡb/Ⅲa受体拮抗剂不推荐溶栓时常规应用38,瑞替普酶溶栓辅助用药,抗凝治疗(以下方法任选一种) 普通肝素:溶栓前先静脉注射普通肝素60U/kg(最大量4000U),继以12U﹒kg-1﹒h-1(最大1000U/h),使APTT值维持在对照值1.5~2.0倍(约50~70s),最多应用48h 低分子量肝素:由于低分子量肝素的制作工艺不同,抗凝疗效亦有差异,因此强调按各自说明书使用典型低分子量肝素,依诺肝素的用法:静脉推注30mg,随后1mg/kg皮下注射,1次/12h,可使用至8d;≥75岁者,不用静脉负荷量,直接0.75mg/kg皮下注射,1次/12h,可使用至8d。
无论年龄,肌酐清除率<30ml/min者,给予1mg/kg皮下注射,1次/24h 磺达肝癸钠:溶栓前静脉注射2.5mg,随后每天皮下注射1次(2.5mg),可用至8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