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家口马铃薯.docx
2页张家口是我国北方重要的马铃薯主产区,海拔和纬度较高,属于冷凉型气候,并且病虫 害少、传毒媒介少,与其他地区相比,具有种薯退化慢等优点,是进行马铃薯遗传改良和 种薯繁育的天然良好基地近年来,我国马铃薯科技事业蓬勃发展,科技成果不断涌现,并很快地应用于生产, 促进了马铃薯生产的不断发展张家口立足得天独厚的农牧业资源禀赋和优越的环京津区 位优势,把马铃薯产业确定为全市农牧经济四大优势产业之一,采取多种手段促进马铃薯 产业发展,全市马铃薯种植面积一直保持在150万亩以上,产量在200万吨以上,马铃薯 种植面积和产量均占到全省种植面积和产量的60%以上机械化种植程度达到世界水平, 以坝上地区为主的马铃薯种植主产区,拥有世界领先的马铃薯灌溉系统,指针式喷灌圈达 400多个,单圈控制面积在300亩至1000亩之间,高效节水基地面积达20多万亩,水资 源有效利用率达到95%以上,单产达到3吨以上耕地、整地、浇水、播种、施肥、打药、 收获、贮藏实现了全程机械化,拥有从德国、美国、荷兰等地引进的全球一流的现代化农 机设备2013年,沽源县被评为“中国马铃薯之乡”张家口市马铃薯产业虽具备诸多优势,但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 下几个方面。
马铃薯的综合利用层次低,附加值小张家口的马铃薯利用,40%外调,用于种薯、 鲜食及加工原料;30%自用,用于鲜食、本地留种;15%左右用于本地传统型淀粉粗加工, 另有15%左右属劣质等外品,用作饲料或腐烂损耗张家口因其独特的区域优势,被辛普 劳、百事等公司发展为种薯、原料薯基地,但都是以原料的形式进行交易的,马铃薯的加 工用途有几百种,张家口却没一家成规模的粗加工企业,更谈不上深加工种薯生产繁育体系不健全,缺乏相应的检测保障张家口脱毒薯生产始于1976年, 当时采取的是科研所脱毒生产原种,县、乡、村四级繁殖推广体系但随着农业政策的调 整和经济效益利益的驱使,不具备技术水平的县、乡,甚至个体农民也组建了组培室,繁 种以农户分散经营为主,一村、一户同一块地既有种薯田,又有商品薯田,而且品种多样, 致使种薯纯度、质量难以保证基于张市本地铃薯产业虽具备诸多优势与存在的不足,我产生了以下几点马铃薯产业 化开发的设想与建议1.重视马铃薯生产,加强专用型、多用途品种的开发和利用基于马铃薯生产的现实 性,大力发展马铃薯产业直接关系着山区农村的脱贫致富工程、城乡人民的菜篮子工程乃 至张家口整个社会的工业、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优化等问题。
因此,各级领导应充分认 识到马铃薯产业化的地位,高度重视其发展,在稳定面积的基础上,提高单产,加强专用 型,多用途品种的开发力度利用张家口坝下、坝上的地势差异从东向西,从南向北,形 成一条马铃薯主产带,使马铃薯收获期从7月一直延伸到10月,收获时间由现在的一个 月发展为4个月,既可以缓解现在因生产过分集中而导致的产品积压滞销,又可以弥补7〜 9月,全国众多厂家原料缺乏而停产的不合理局面,使张家口的马铃薯真正实现高产、优 质、高效2.建立龙头加工企业,实现最大限度的加工增殖马铃薯实现产业化的龙头作用,根 本出路是产品加工,只有加工才能提高产值虽然我们近年来为美国辛普劳、百事等公司 提供商品薯,并且成为他们的生产基地,这固然是好事,但我们销售的产品都是原料,没 有经过任何加工,张家口的马铃薯产业结构中根本没有加工业我们只能被动的由市场牵 着走,不能驾驭市场,看着别人用我们的财富发展他们自己的产业,带动了他们当地经济 的繁荣张家口作为全国一个马铃薯生产重要产区之一,更应及早谋划马铃薯的加工业, 使马铃薯成为张家口经济腾飞的龙型产业综上所述,马铃薯产业化是市场农业的基本经营形式,是以市场为导向,农户为基础, 企业加工为依托,经济效益为中心,全方位多种服务形式并存,产、供、销一体化的经营。
只有全面的发展,才能实现最优的效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