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外形尺寸.doc
4页汽车知识:汽车外型尺寸介绍一、外形尺寸参数 汽车设计中由设计师去弥定的外形尺寸包括:长、宽、高、轴距、轮距、前后悬长和离地距等.各参数的含义见下图: 二、各级汽车的尺寸标准 弥定汽车尺寸所要考虑的因素主要是机械布局和使用要求,其中机械布局视乎厂家各自的设计方案有所差异;使用要求则主要由汽车所针对的目标市场级别而定.下表是根据经验总结的各主要级别(主要乘用车)的常见尺寸范围:单位:米长度 宽度 高度 轴距 典型代表 欧洲、亚洲轿车:小型两厢轿车36-4 17 15 22—2.5 夏利 小型三厢轿车44 15 23—2.6 丰田COROLLA 中型轿车47 1.7-1.8 13-1.5 26—2.8 捷达 中大型轿车49 1.7—19 13—1.6 2.7—29 日产CEFIRO 大型轿车 4.8—5.2 18-2 16 22 奔驰S-CLASS 其他车种: 中型越野车 4.5—49 1.7—2 1.7-2.0 2。
5—2.8 三菱PAJERO 中型MPV 44-4.8 17—1.9 15-1.9 27—3 丰田PREVIA 中型皮卡(pickup)4.7-5 1.6-18 14-1.6 27-2.9 丰田HILUX 特殊规格: 日本轻自动车(K-CAR) 〈3.7 〈15 不限 不限 奥拓 美国标准大型房车 55 18-2.1 1.3-15 28—3.3 林肯TOWNCAR 美国标准多用途车(SUV) 5-55 1.8-22 1.8—2.2 28—3.2 别克GL8 一级方程式赛车 4.2—44 <1.8 09—1 28-3.1 其中我们看到美国车的尺寸比欧、日的标准大很多,这主要是因为美国地大车少,油价低廉,对于汽车空间的要求远大于对省油性能的要求日本则正好相反,为了改善道路拥挤情况,日本政府对汽车的税收等级是以外形尺寸(主要是占地面积长*宽)来划分的,车身越大使用费用越高.因此日本汽车造型设计所追求的是“空间利用率”,即在有限的车身尺寸下争取最大的内厢空间。
可以说日本车造得紧凑的目的是为了符合法规;欧洲人也热衷于小型车,但他们造小车的主要目的是省油和使用方便;而美国人的生活环境决定了他们用不着把汽车造得太紧凑三、如何弥定具体尺寸 确定汽车尺寸首先要服从机械布局,然后要满足各项应有的功能,如必须具备载客、载货的空间等下面详谈各尺寸的具体确定方法:1、长度 长度是对汽车的用途、功能、使用方便性等影响最大的参数因此一般以长度来划分车身等级车身长意味着纵向可利用空间大,这是显而易见的;但太长的车身会给调头、停车造成不便4米长与5米长的汽车在驾驶感觉上会有很大的差异,一般中小型乘用车长4米左右,接近5米长的可算作大型车了2、宽度 宽度主要影响乘坐空间和灵活性对于乘用轿车,如果要求横向布置的三个坐位都有宽阔的乘坐感(主要是足够的肩宽),那么车宽一般都要达到1近年由于对安全性的要求,车门壁的厚度有所增加,因此车宽也普遍增加日本车对宽度的限制比较严,大部分在1.8M以下,欧洲车则倾向增大车宽但是车身太宽会降低在市区行走、停泊的方便性,因此对于轿车来说车宽2M是一个公认的上限接近2米或超过2米的车都会很难驾驶道路用车(大货车、大客车)的车宽一般也不能超过2.5米. 对于车外倒后镜不能折叠的车辆,规格表上的宽度一般把外伸倒后镜也包括在内,因而有些欧洲轿车规格表上的宽度接近甚至超过2米(例如FIATMULTIPLA宽度为2010mm),各位明察即可。
3、高度 车身高度直接影响重心(操控性)和空间大部分轿车高度在15米以下 ,与人体的自然坐姿高度相比低很多,主要是出于降低全车重心的考虑,以确保高速拐弯时不会翻车MPV、面包车等为了营造宽阔的乘坐(头部空间)和载货空间,车身一般比较高(16米以上),但随之使整车重心升高,过弯时车身侧倾角度大;这是高车身车种的一个重大特性缺陷此外在日本,香港等一些地区,大部分的室内停车场都有高度限制,一般为16米,这也是确定车高的重要考虑因素小型车为了在有限的占地面积内扩大车厢空间,近年有向上发展的趋势,如丰田的YARIS(高1500mm)和标致206(1430mm),以及一批超过17M的日本K-CAR级RV(如铃木WAGONR),车身都比传统的小型车高出很多,重心升高导致的主动安全性下降是必然的 4、轴距 在车长被确定后,轴距是影响乘坐空间最重要的因素,因为占绝大多数的2厢和3厢轿车,乘员的坐位都是布置在前后轴之间的长轴距使乘员的纵向空间增大,直接得益的是对乘坐舒适性影响很大的脚部空间在行驶性能方面,长轴距能提高直路巡航的稳定性,但转向灵活性下降,回旋半径增大因此在稳定性和灵活性之间必须作出取舍,取得适当的平衡。
5、前、后悬 从前图可见:车长=前悬+后悬+轴距.所以轴距越长,前后悬便越短最短的悬殊长可以短至只有车轮,即为车轮半径1/2但除了一些小型车要竭力增加轴矩来扩大乘坐空间外,一般轿车的悬长都不能太短,一来轴矩太长会影响灵活性,二来要考虑机械零件的布局.例如前横置引擎前轮驱动的轿车,引擎一般会安置在前轴的前方,因此前悬必须有一定的长度(例一);但前悬也不应过长,以确保爬坡通过性,越野车为了保证爬坡、越台的能力,前悬都很短(例二);一些高性能跑车的前后悬取值主要是出于对前后重量平衡和动态重心转移的考虑(例三)近年为了满足严格的正面撞击测试法规,有加长前悬的趋势,目的是容纳车架的撞击缓冲结构后悬则可以比前悬稍长 例一前置引擎前轮驱动的轿车,因为要腾出空间安放引擎,前轴要向后移,形成很长的前悬国产富康、夏利、桑塔纳都属于这种类型 例二图中的A、B角分别称为接近角和离去角,是衡量汽车通过性的重要指标.由图可见角度越大,车身能安全通过的坡度越大.其中接近角尤为重要,因此越野车的前悬都很短 例三 悬长对汽车的动态表现也会有影响,例如增大前悬可以增加转向过多,以抵消车架本身的转向不足倾向。
所以设计高性能跑车不仅是要好看那么简单6、轮距 轮距直接影响汽车的前后宽度比例与其它尺寸相比,轮距更受机械布局(尤其是悬挂系统类型)的影响,是造型设计师需要在很早期就确定的参数.一般轿车的前轮距比后轮略大(相差约10-50MM),即车身前半部比后半部略宽,这与气流动力学有关(将在以后详述)但一些特殊机械布局的汽车,如法拉利的512TR,由于后轴安放了大型的水平对向12缸引擎,使其后轮距远大于前轮距,这就需要以特别的造型设计来配合在操控性方面,轮距越大,转向极限和稳定性也会提高,很多高性能跑车车身叶子板都向外抛,就是为了尽量扩大轮距7、离地距 离地距即车体最低点与地面的距离后驱车的离地最低点一般在后轴中央,前驱车一般在前轴,也有些轿车的离地距最低点在前防撞杆下缘(气流动力学部件)离地距必须确保汽车在行走崎岖道路、上下坡时的通过性,即保证不"刮底"但离地距高也意味着重心高,影响操控性,一般轿车的最低离地距为130mm-200mm,附合正常道路状况的使用要求.越野车离地距普遍大于200mm赛车由于安装了扰流车身部件,并且要降低重心,离地距可以低至50mm,当然前提是赛车跑道路面平坦,在普通街道上肯定是不可行的。
文中如有不足,请您指教! / 。

卡西欧5800p使用说明书资料.ppt
锂金属电池界面稳定化-全面剖析.docx
SG3525斩控式单相交流调压电路设计要点.doc
话剧《枕头人》剧本.docx
重视家风建设全面从严治党治家应成为领导干部必修课PPT模板.pptx
黄渤海区拖网渔具综合调查分析.docx
2024年一级造价工程师考试《建设工程技术与计量(交通运输工程)-公路篇》真题及答案.docx
【课件】Unit+3+Reading+and+Thinking公开课课件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pptx
嵌入式软件开发流程566841551.doc
生命密码PPT课件.ppt
爱与责任-师德之魂.ppt
制冷空调装置自动控制技术讲义.p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