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定窑遗址博物馆导游词.pdf

8页
  • 卖家[上传人]:飞***
  • 文档编号:47807841
  • 上传时间:2018-07-05
  • 文档格式:PDF
  • 文档大小:12.21KB
  • / 8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1 定窑遗址博物馆导游词1 各位来宾、各位朋友,大家好欢迎您来到定窑遗址参观游览,在这里您将了解古老神秘的定窑,欣赏精美绝伦的定瓷,感受中国陶瓷文化的的博大精深定窑遗址博物馆有定窑历史陈列室、定瓷精品陈列室、定窑残片陈列室三部分组成, 对定窑的历史、 精品、残片标本进行详实的展示,使人们更好的了解定窑,感受定瓷艺术魅力您现在看到的这块 “定窑遗址博物馆” 匾额是由国家文物局原局长、全国政协办公厅原副秘书长孙轶青题写的,浑厚苍劲,显示出作者深厚的书法功力2 首先我们到定窑历史陈列室了解一下定窑的历史定窑历史陈列室”匾额是由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河北省书法家协会常务副主席兼秘书长范硕题写的请您进入陈列室参观 ,此陈列室是依照定窑年代的发展顺序进行陈列的首先我们仔细看一下定窑遗址简介,了解一下定窑遗址的基本情况下面我们再来了解一下定窑的历史根据考古资料和文献记载, 定窑从唐代就开始烧制瓷器 创烧时期的定窑主要是烧制民用瓷器, 比如这件黄釉平底实足碗和这件黄釉执壶,这一时期的瓷器大多数胎体比较厚重,做工稍显粗糙五代时期定窑的制瓷工艺得到快速发展,烧出了胎质洁白,釉色光洁的白瓷比如这件玉璧底白釉碗。

      五代时期, 定窑的制瓷工业已经相当发达在您面前的这块 《大周王子山禅院长老和尚舍利塔之记》石碑中,记有“使押衙、银青光禄大夫、检校太子宾客兼殿中侍御史、充龙泉镇使、钤辖瓷窑商税务使冯翱”,龙泉镇就是现在遗址所在的北镇、 涧磁一带这表明最晚在五代后周时,这里的制瓷工业已经有很大的规模,瓷器贸易已经相当的繁荣, 因此,朝廷在这里设置了收瓷窑商税的官员——“瓷窑商税务使”北宋时期社会经济文化得到进一步发展定窑工匠不断开拓创新, 采纳曲阳石雕和定州缂丝的制作和装饰工艺,用刻花、印花、划花、剔花、贴花等手法来2 装饰定瓷, 使得定瓷不仅是日用品, 而且成为一件件精美绝伦的艺术品,被社会各界所推崇比如这件刻花莲纹大钵和这件印花鸳鸯纹盘北宋时的定瓷质地优良, 胎质细密洁白, 釉色光洁莹润; 器形种类繁多, 有盘、碗、盏、瓶、壶、枕以及各种玩具瓷塑等等有宋人笔记把定瓷和端砚、蜀锦、浙漆、吴纸、洛阳花、建州茶、契丹鞍、 夏国剑等并列, 称为是“天下第一”的特产精美的定瓷还一度进入宫廷成为御用瓷器为了满足社会对定瓷的大量需求,提高瓷器产量, 定窑工匠发明了支圈覆烧法,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 在北宋时期定窑的制瓷工业达到了巅峰。

      在您面前的这块 《奉为国令公修王子山院之记》石碑中有北宋宣和二年贩瓷器客商的题名表明一些有实力的瓷器商人经常到定窑,还经常参与当地的一些诸如修庙建碑之类的社会公共事务定窑的器形、纹饰,特别是定窑开创的覆烧工艺当时对各地瓷窑影响很大,形成了一个以定窑为主的定窑瓷系其产品远销海外,在瓷器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下面是对定窑研究有重要意义的三通碑刻的简介,您可以仔细欣赏一下金元时期由于战争频繁, 社会经济遭受很大破坏, 定窑制瓷工业也遭受重大打击,窑工大量南迁, 加之长期大量的资源消耗,使得便于开采的优质瓷土越来越少,定窑瓷器质量下降,定窑逐渐走向衰落比如这件白釉涩圈碗概括的说, 定窑创烧于唐代, 鼎盛于北宋, 衰落于金元 她的制瓷历史长达六七百年新中国成立后, 特别是 20 世纪 70 年代以来, 在国家的关心支持下, 科研人员进一步开展了对定瓷的研究和开发通过几十年的研究和实验, 今天精美的新定瓷和仿古定瓷都已经烧制成功,古老的定瓷又获得了新生! 比如这件仿定瓷孩枕和这件仿定瓷龙首净瓶定窑作为宋代五大名窑之一, 历史文献关于她的记载非常之多,您可以继续观赏体味3 在了解了定窑的千年沧桑之后,我们再去定瓷精品陈列室,欣赏美仑美奂的定瓷精品。

      现在看到的这块 “定瓷精品陈列室” 匾额是由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工艺美术大师陈文增题写的您现在来到的是定瓷精品陈列室, 在这里您可以近距离欣赏各个时代以及不同类型的精美定瓷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观赏)3 1、白釉碗,唐代,胎白泛灰,釉白泛青敞口,鼓腹,宽圈足腹部有浅色流釉,也就是所说的“泪痕” 2、白釉托盏,五代,胎白泛灰,釉白均匀盏托沿平而宽微上翘,直口,斜鼓腹,圈足托上有一小碗,敞口外撇,斜腹微敛3、白釉药碾,五代,胎白泛灰,釉白泛青器物呈长方形,上面挖一尖底槽作碾药用4、白釉唇口小碗,金代,胎白泛灰,釉白泛青灰,胎釉之间施一层化妆土,器物底心有涩圈一道5、青釉瓜棱罐,金代,胎灰黄粗,釉呈酱褐色,内外施釉,下腹和底足无釉直口,圆腹,圈足腹上印有凸类瓜棱瓣,腹底间有旋削纹一周6、白釉壶,五代,胎白泛黄,釉色泛青直颈,丰肩,圆鼓腹,宽圈足,颈与腹之间有一短而直的流,另一侧颈腹间有两条粘贴的双柄作耳形把手7、黑釉粗瓷小碗,元代,胎黄较粗,内外施黑釉,外施釉不到底,下腹与底无釉圆直唇,鼓腹,圈足,底足环较宽平8、白釉粗瓷罐,金代,胎灰料粗,内外施白釉,口沿、下腹与底无釉唇口,鼓腹,圈足9、绿釉粗瓷内花盘,金代,胎为粉红色,较细,质料较软,施三彩釉。

      内心底周围有一周凹纹圆唇口,微内敛,斜腹微鼓,圈足底足心外凸,足环粗糙10、绿釉粗陶小碗,金代,胎为砖红色,较细,内外施绿釉,有光泽,外施釉不到底,下腹与底足无釉圆唇,直腹,实足,平底11、黑釉深腹小碗,金代,胎呈灰色,较粗糙,内外施釉不到底,釉黑泛酱色,晶莹光亮直口,深腹稍鼓,圈足12、黑釉双系葫芦瓶, 金代,胎白泛灰, 内外施釉泛酱色, 外下腹与底无釉器物呈一葫芦状,下边大,向外圆鼓,中间细,上边小,外圆鼓,顶有一唇形小口在上腹与下腹交接处的两侧有一对双系13、白釉圆唇瓶,五代,胎白泛灰,较粗糙,内外施釉泛黄色,有光泽,外部施釉不到底,胎釉之间施白色化妆土一层圆唇口,颈粗较短,流肩,腹略外鼓,平底有旋削痕迹4 14、白釉敛口碗,五代,胎白泛灰,内外施釉泛青色口沿内敛,腹部略外鼓,圈足底,足心粘有砂粒15、白釉刻花盘, 宋代,胎白细腻, 釉白泛黄 内底刻莲花纹饰, 芒口外撇,斜腹微外鼓,平底略内凹16、黑釉小碗, 元代,胎灰,质料粗糙加砂, 釉黑光亮 唇口,鼓腹,圈足17、黑釉小碗,宋代,胎白细腻,内外施釉,底腹交接处和底足无釉,口沿微内敛,斜腹略外鼓,圈足,足心尖凸18、白釉点彩小碗,元代,胎白泛灰,坚硬,釉泛灰黄光亮,胎釉之间施一层化妆土。

      唇口,斜壁微鼓,圈足,内腹部有三处点彩,内心有一周涩圈19、双耳黑釉小缸,金代,胎灰黄,夹细砂,较坚硬内外施釉,黑中泛酱色高直颈,口沿外撇,鼓腹下收,底圈足,颈腹间有对称的两耳20、白釉刻花小罐,宋代,胎白细腻而坚硬内外施白釉有光泽,足环底无釉直口芒沿,斜折肩,鼓腹,圈足腹部刻萱草纹,肩腹交接处有两周弦纹21、白釉带盖点梅花彩小罐,元代,胎白泛灰,较粗糙釉白泛青,下腹与底无釉圆唇口,鼓腹,圈足底腹部有五处点彩22、白釉点梅花彩小罐,金代,胎白泛灰,较粗糙,坚硬内外施白釉,外施釉不到底,胎釉间饰白色化妆土一层 腹部有四处点褐彩, 每六点组成一朵花23、白釉瓜棱小罐,五代,胎白,细腻,坚硬釉白泛青,外施釉不到底直口沿外撇,鼓腹,实足24、白釉瓜棱壶,唐代,胎白泛灰,釉白泛青圆唇外撇,直颈较短,上腹有一短而小的直流,颈腹间有两条泥条把手相连25、白釉带温器炉,唐代,胎白坚细,釉白泛青炉身直下内收,口沿呈弧口卷,两侧有提梁的痕迹, 炉腹的左右后三面均有长方形的透格,前面有长边弧形花叶状灶门欣赏了各个时代精美的定瓷, 下面让我们到定窑残片陈列室,感受一下残片标本的无限魅力4 现在看到的这块“定窑残片陈列室”匾额是由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河北省女书法家协会主席任桂子题写的。

      请您进入陈列室参观5 第一组是定窑早期的残片标本,主要采用三岔支钉垫烧法烧制,它的胎体较厚,胎质粗糙,胎釉之间往往施一层化妆土平底,实足,碗底一般有三个支钉的痕迹,釉色以黄绿釉及褐绿釉者居多,也有外施黄釉、里施白釉的第二组是定窑发展时期的残片标本,主要采用漏斗匣钵正烧法烧制,一般胎体较薄,胎色洁白细腻,釉色白中泛青,瓷化程度较高,具有一定的透明性碗一般为玉璧底,多采用花口、起棱、压边的做法第三组是定窑兴盛时期的残片标本,主要采用支圈覆烧法烧制胎质致密,釉色白中泛黄覆烧器物为芒口,装饰方法主要有刻花、印花、剔花、划花等第四组是定窑衰落时期的残片标本,主要采用涩圈迭烧法烧制, 一般胎质粗糙,不作装饰由于采用涩圈迭烧法,器物底心刮去一圈的釉第五组是定窑紫定、黑定残片标本,这些残片标本是十分罕见的第六组是定窑带铭文的残片标本,主要有“官”、 “新官”、 “尚食局”等欣赏完了精美的古定瓷,下面我们到定瓷研究室去体验一下制瓷工艺流程5 定瓷研究室成立于2007年,它是经河北省文物局批准而建立的 “定瓷研究室”匾额是由中国古陶瓷学会会长耿宝昌题写的定瓷研究室聘请多位知名专家为顾问,以从事发掘、研究的专家和进行定瓷研究生产多年的艺人为技术骨干,进一步探讨定瓷奥妙, 按传统工艺烧制高档仿制品, 使古老的定瓷在原生沃土上重放异彩。

      定瓷研究室主要包括:1、原料坊,用来存放原料2、球磨坊,用来制作胎、釉料3、模型坊,用来制作注浆模型4、注浆坊,用来制作注浆瓷坯5、拉坯坊,手工拉坯制作瓷坯6、刻花坊,主要完成瓷器的装饰7、施釉坊,主要完成瓷坯的上釉8、置坯坊,用来放置坯体9、烧制坊,用来烧制瓷器10、展室,对现代仿制定瓷进行展示销售定窑遗址博物馆参观完毕,下面我们去定窑作坊遗址展馆进行参观6 6 您现在所到之处便是定窑作坊遗址展馆,您看到的这块“定窑作坊遗址展馆”匾额是由中国书法家协会党组成员、中国书法家协会副秘书长、 评审委员会副主任张旭光题写的1985-1987年河北省文物研究所曾在这里进行过考古发掘,发现了许多窑炉和作坊遗迹,发掘出土的遗物标本达万余件,瓷片、窑具等残片约30 多万片在这个展馆里,您可以了解到勤劳智慧的古代陶瓷工匠如何将这里的水和土变幻成“玉质罄声”的古定瓷请您进入展馆参观7 首先,您看到的是作坊遗址的简介,你可以仔细的欣赏一下看完简介请你往左走再往左拐到第一展室,参观定窑制瓷工艺的发展演变这是早期定窑使用的叠烧方法示意图这些是叠烧用到的窑具: 圆形垫饼和三角支垫 这是烧造时粘连在一起标本用这种方法烧造的瓷器, 和支垫接触的部分都会留下痕迹,器物也都比较厚重,瓷器质量较差。

      这是漏斗型匣钵叠烧法示意图这是漏斗型匣钵, 这是匣钵和器物粘连的标本这种方法主要用来烧碗一类的器物这是桶状匣钵叠烧法,可以装烧比较大型的器物这是支圈覆烧法的示意图 这是各种类型的支圈 这是烧造时粘连在一起的标本这种方法使得定瓷的产量大大提高,对制瓷工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覆烧法烧制的器物为了避免粘连,在口沿都有一圈没有釉,也就是涩圈这是涩圈叠烧法示意图 这是涩圈叠烧的标本 这种方法烧制的器物底部留有明显的涩圈,导致瓷器的质量下降 这是在定窑衰落时期使用较多的一种方法8 您现在看到的是用泥塑模型展现的宋代制瓷过程,它大体包括:1、取土2、碾土3、淘洗4、制坯5、修坯6、装饰7、施釉7 8、装烧9、祭庙10、出窑共十个步骤制瓷过程参观完毕,请您出门往左拐接着参观作坊窑炉遗迹9 首先,您看到的是定窑遗址涧磁岭区全景图其次,您看到的是1985-1987 年定窑遗址发掘坑位图片您现在看到的便是一座宋代窑炉的遗迹遗留下来的有三个主要的部分:第一部分是火膛,就是这个比较深的坑, 这是添加燃料的地方, 它的主要燃料是煤;第二部分是窑床, 就是中间非常平整的这一部分, 要烧制的瓷器装好以后就放置在窑床上;第三部分就是最后面的烟室,底部有烟道和窑床连通。

      在这座窑炉的旁边是一个作坊的遗迹 现在我们能看到砖墁场地, 匣钵围墙,料池等这些匣钵围墙是当时人们把废弃的匣钵当作建筑材料建成的在定窑遗址重点保护区内, 这样的窑炉和作坊的遗迹。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