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149《吴船录》[宋]范成大.doc

17页
  • 卖家[上传人]:宝路
  • 文档编号:20853372
  • 上传时间:2017-11-22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74.35KB
  • / 17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吴船录 [宋]范成大 作者:kwanado 发表时间: 2005/04/04 19:42 点击:306 次 修改 精华 删除 置顶 来源 转移 收藏 吴船录 [宋]范成大《吴船录》 ,宋范成大着上、下二卷宋孝宗淳熙四年(1177),作者自四川制置使召还,五月由成都起程,取水路东下,于十月抵临安(今浙江杭州) ,随日记所阅历着为此书题名取杜甫诗《绝四句首》 「门泊东吴万里船」句意书中对沿途名胜古迹如青城山、都江堰、峨眉山、乐山大佛、长江三峡、洞庭湖、赤壁、黄州、庐山等记载尤详,且时有考证今有《宝颜堂秘笈》 《四库全书》 、 《知不足斋丛书》 、 《笔记小说大观》 、 《丛书集成初编》等二卷本以及《续百川学海》 、 《稗乘》 、 《说郛》等一卷本范成大(1126-1193),宋诗人字致能,号石湖居士苏州吴县(今属江苏)人高宗绍兴二十四年(1154)进士,授徽州司户参军孝宗乾道四年(1168)出知处州五年召为礼部员外郎,兼崇政殿说书、国史院编修,擢起居舍人、兼侍讲,又兼实录院检讨六年以起居郎假资政殿大学士为祈请国信史使金,不屈节,几被杀返迁中书舍人七年,孝宗欲用佞臣张说,成大遂自引退。

      八年冬起知静江府,兼广西安抚使淳熙元年(1174)为敷文阁待制,知成都府,任四川制置使四年权礼部尚书五年正月知贡举,寻兼直学士院;以中大夫参知政事,权监修国史、日历坐事罢官归田七年知明州,兼沿海制置使,八年改知建康府,兼行宫留守十年以病辞归十五年起知福州,力辞光宗绍熙三年(1192)起知太平州,逾月即归工诗,与陆游、尤袤、杨万里同为「中兴四大家」 存诗一千九百余首着有《石湖居士集》 、 《揽辔录》 、 《骖鸾录》 、 《吴船录》 、 《桂林虞衡志》 、 《吴郡志》、 《菊谱》 、 《梅谱》等 (以上按《中国文学大辞典》 ,上海辞典出版社,2000 年)是次录文,据孔凡礼点校之《吴船录》 (见于《范成大笔记六种》一书,中华书局,2002 年) 该书是以《知不足斋》本为底本,以吴兴沈德寿抱经楼明抄本为主要校本,并以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说郛》本及其他有关书籍参校2005 年 3 月 3 日 ver.1.0目录卷上 卷下卷上石湖居士以淳熙丁酉岁五月二十九日戊辰离成都是日,泊舟小东郭合江亭下合江者,岷江别派自永康离堆分入成都及彭、蜀诸郡合于此以下新津,绿野平林,烟水清远,极似江南亭之上曰芳华楼,前后植梅甚多。

      故事:腊月赏梅于此管界巡检营在亭傍每花开及三分,巡检司具申一两日开燕,监司预焉蜀人入吴者,皆自此登舟其西则万里桥诸葛孔明送费祎使吴,曰:「万里之行,始于此 」后因以名桥杜子美诗曰:「门泊东吴万里船 」此桥正为吴人设余在郡时,每出东郭,过此桥,辄为之慨然东下五里,曰板桥滩,自蜀都下峡,滩之始也六月己巳朔发孥累,舟下眉州彭山县,泊单骑转城,过东、北两门,又转而西自侍郎堤西行秦岷山道中,流渠汤汤,声震四野,新秧勃然郁茂前两旬大旱,种几不入土,临行,连日得雨道见田翁,欣然曰:「今岁又熟矣 」五十里,至郫县观者塞途,皆严装盛饰,帟幕相望盖自来无制帅行此路者自是而西,州县皆然郫邑屋极盛,家家有流水脩竹,而杨氏之居为最县圃大竹万个,流水贯之,浓翠欲滴未至县二十里,有犀浦镇,故犀浦县今废,属郫,犹为壮镇杜子美诗:「南京犀浦道,四月熟黄梅湛湛长江去,冥冥细雨来 」蜀无梅雨,子美梅熟时经行,偶值雨耳恐后人便指为梅雨,故辩之唐玄宗幸蜀,尝以成都为南京云截大竹,长二尺以下,留一节为底,刻其外为花纹上有盖,以铁为提梁,或朱或黑,或不漆,大率挈酒竹筒耳 《华阳风俗记》所载,乃刳竹倾酿,闭以藕丝蕉叶,信宿馨香达于外。

      然后断取以献,谓之郫筒酒观此,则是就竹林中为之,今无此酒法矣二十里,早顿安德镇四十里,至永康军一路江水分流入诸渠,皆雷轰雪卷,美田弥望,所谓岷山之下沃野者正在此崇德庙在军城西门外山上,秦太守李冰父子庙食处也登城西门楼其下岷江江自山中出,至此始盛壮对江即岷山岷山之最近者,曰青城山其尤大者,曰大面山大面山之后,皆西戎山矣西门名玉垒关自门少转,登浮云亭,李蘩清叔守郡时所作取杜子美诗「玉垒浮云变古今」之句,登临雄胜又登怀古亭,俯观离堆离堆者,李太守凿崖中断,分江水一派入永康以至彭、蜀,支流自郫以至成都怀古对崖,有道观曰伏龙,相传李太守锁孽龙于离堆之下观有孙太古画李氏父子像出玉垒关,登山,谒崇德庙新作庙前门楼,甚壮,下临大江,名曰都江江源政自西戎中来,由岷山涧壑出而会于此,故名都江世云江出岷山者,自中国所见言之也李太守疏江驱龙,有大功于西蜀祠祭甚盛,岁刲羊五万,民买一羊将以祭而偶产羔者,亦不敢留,并驱以享庙前屠户数十百家,永康郡计至专仰羊税,甚矣其杀也余作诗刻石以讽,冀神听万一感动云庙前近离堆,累石子作长汀以遏水,号象鼻,以形似名西川夏旱,支江水涸,即遣使致祷,增堰壅水,以入支江,三四宿,水即徧,谓之摄水。

      余在成都,连岁遣郡丞冯俌摄水祠下,皆如期而应,连得稔既谒谢于庙,徜徉三楼而返将至青城,再度绳桥每桥长百二十丈,分为五架,桥之广十二绳排连之,上布竹笆,攒立大木数十于江沙中,辇石固其根,每数十木作一架,挂桥于半空,大风过之,掀举幡然,大略如渔人晒网、染家晾彩帛之状又须舍舆疾步,从容则震掉不可立同行皆失色郡人云:「稍迂数里,有白石渡,可以船济,然极湍险也 」五十里,早顿罗汉院沿江行山脚入青城界道左右多幽居,流水淙琤,脩竹弥望晚,渐入山三十里,至青城山门曰宝仙九室洞天夜宿丈人观观在丈人峰下,五峰峻峙如屏,观之台殿,上至岩腹丈人自唐以来,号五岳丈人储福定命真君传记略云:「姓寗,名封与黄帝同时,帝从之问龙蹻飞行之道 」本朝增崇祠典,与灊、庐皆有宫名,此独号丈人观先是其徒以为言,余为请之朝李焘仁父适为礼部侍郎,上议曰:按:《河图括地象》:岷山之精,上为井络,帝以会昌,神以建福注曰:「昌即庆也」青城实岷山第一峰,会庆又符诞节之名乃赐名会庆建福宫余将入山而敕书适至,乃作醮以祝圣谢恩真君殿前有大楼,曰玉华翬飞轮奂,极土木之胜殿四壁,孙太古画黄帝而下三十二仙真,笔法超妙,气格清逸此壁冠于西州两庑古画尚多,半已剥落,惟张果老、孙思邈二像无恙。

      壬申泊青城山始生之辰也今春病少城,几殆,仅得更生,因来名山禳祭夜,道士就殿前作步虚仪方升坛,有大炬出殿后岩上,色洞赤,周旋山顶,有顷灭变同游者疾趋来观,则无有矣余默请于丈人,此灯正为仆出者,当复见,使诸人共观之语脱口,灯复出,分合眩转,若经藏然,食顷乃没观人云:「从来此峰无灯,四年前曾一见」今日山后老人村耆耋妇子辈,闻余至此,皆扶携来观村去此不远,但过数绳桥俗称其村曰獠泽,余以为不雅驯,更名老宅近来盐酪路通,寿亦减自丈人观西登山,五里至上清宫在最高峰之顶,以板阁插石,作堂殿下视丈人峰,直堵墙耳岷山数百峰,悉在栏槛下,如翠浪起伏,势皆东倾一轩正对大面山,一上六十里,有夷坦曰芙蓉平,道人于彼种芎非留旬日不可登,且涉入夷界,虽羽衣辈亦罕到雪山三峰烂银琢玉,闯出大面后雪山在西域,去此不知几千里,而了然见之,则其峻极可知上清之游,真天下伟观哉!夜,有灯出四山以千百数,谓之圣灯圣灯所至多有,说者不能坚决或云古人所藏丹药之光,或谓草木之灵者有光,或又以谓龙神山鬼所作,其深信者则以为仙圣之所设化也下山五里,复至丈人观二十里,早顿长生观,范长生得道处也有孙太古画龙虎二君,在殿外两壁上笔势挥扫,云烟飞动,盖孙笔之尤奇者。

      殿壁又有孙画《味江龙》一堵相传孙欲画龙而不知其真有丈夫过,云:「君欲识真龙乎?」忽变而夭矫孙谛视,画得之视稍久,一目遂眚,即此画也旧壁,宣和间取入京师临行,道士募名笔摹于新壁,今所存者摹本也晚,宿范氏庄园十五里,发青城县同年雅州守何正仲子方来见,招游其羣从园林江水分流入县,滩声聒耳,以故人家悉有流渠脩竹,易成幽趣四十五里,晚宿蜀州城外圣佛院二十里,早顿周家庄周氏三大第,皆高爽严洁大抵沃野所在,二百年不见兵火居民屋室如法,有承平气象十里,至蜀州郡圃内西湖极广袤荷花正盛,呼湖船泛之系缆古木脩竹间,景物甚野,为西州胜处湖中多小菱,可食蜀无菱,至此始见之郡守吴广仲撒旧四相堂新之,名曰熙春余谓不若仍其旧四相谓唐李绛、钟绍京等,皆尝为蜀州刺史者也然但名四相,嫌限定数,乃为更名相业云三十里,早顿江原县前馆职张縯季长招至其曾祖所作善颂堂上季长之祖与司马温公、范太史同朝相善也,论新法不合,归二公作《善颂堂诗》以送之,使归寿其亲诗卷皆存壁,有赵清献公宰邑时题字季长之族祖浩,藏仁宗御飞白书山谷所跋者,其末句誉天地之高厚,赞日月之光华;「臣知其不能也」 ,今集中作「臣自知其不能也」 「自」字盖后来所增,语意方全。

      山谷自称「洪州分宁县双井里前史官臣黄庭坚」 ,盖谪戎州时所跋四十里,宿新津县成都及此郡送客毕会邑中借居,僦舍皆满,县人以为盛成都万里桥下之江与岷江正派合于此为送客住一日饮罢,发遣,令各归,留者尚十五六新津县廨上雨傍风,无一席宽洁处送客贪于相从,欢然竟日,忘其居之陋也大雨,不可登脩觉脩觉者,新津县对江一小山上有绝胜亭,一望平野,可尽西川杜子美所谓「西川供客眼,惟有此江郊」 是日,雾雨昏昏,非远望所宜,故不复登 辰初,以小舟下彭山,己、未已到,与孥累船会即解维,午后,至眉州城外江,即玻瓈江也冬时水色如此方夏,潦怒涛涨,皆黄流耳江上小山名蟆颐,川原平远似江、浙间城中荷花特盛,处处有池塘他郡种荷者皆买种于眉徧城悉是石街,最为雅洁,前守王阳英昭祖所作也景疏楼在子城上,甚草草闻旧楼在其角,尤不如今其前多草木蔽亏,无所见刘焞文潜招集于郡圃起文堂,堂名盖为东坡设对起文又一堂,前守李石知几所作,名元佑学堂眉人云:「李初揭堂名,轻薄子于郡前旗亭上,亦书其榜曰『淳熙酒肆』 」其俗大抵好论议文潜,郡人也眉郡治有古竈,在厅事后,太守不敢居,扃钥奉祠之又闻军资库有一水瓮,满贮石子,每月朔亦祠之,仍增水、石各一器,不知其几年,而至今不满。

      官府怪诬之事,未有如眉之竈瓮者招送客燕于眉山馆,与叙别荔子已过,郡中犹余一株,皆如渥丹,尽撷以见饷偶有两柈留馆中,经宿取视,绿叶红实粲然乃知寻常用篮络盛贮,徒欲透风,不知为雨露沾洒,风日炙薄,经宿色香都变试取数百颗,贮以大合,密封之,走介入成都,以遗高、朱二使者,亦两夕到二君回书云:「风露之气如新 」记之以告好事者六十里,午,至中岩,号西川林泉最佳处相传为第五罗汉诺矩那道场,又为慈姥龙所居登岸即入山径,半里有唤鱼潭水出岩下,莫知浅深,是为龙之窟宅人拍手潭上,则羣鱼自岩下出,然莫敢玩两年前,有监司从卒浴其中,若有物曳入崖下翌日,尸浮出江上又半里,有深源泉凡五里,至慈姥岩岩前即寺也凡山中岩潭亭院之榜,皆山谷书山谷贬戎州,今叙州也有亲故在青神,遂至眉,游中岩自此不复西,盖元不识成都,疑有所畏避云入寺,侧出石磴,半里余,有三石峰,平正如高楼巍阙,嶻嶪奇伟,不可名状前二峰,后一峰,如品字前二峰之间,容一径,可以并行至中峰之下,有石室,诺矩那庵也旧说有天台僧,遇病僧与一木锁匙,曰:「异日至眉之中岩,以此匙扣石笋,我当出见 」已而果然天台僧怳然,识为病僧挈以赴海中斋会既回,如梦觉自此中岩之名遂显三峰,土人谓之石笋。

      余观之,乃三石楼,笋盖不足道傍又有宝缾峰数百尺,上侈下缩,真一古壶,亦甚奇怪送客复集山中,遂留宿初夜,月出东岭,松桂如蒙霜雪,与诸人凭栏极谈至夜分,散早食后,与送客出寺,至慈姥岩前徘徊,皆不忍分袂。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