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预防保健科有关制度与预防保健科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职责.docx

10页
  • 卖家[上传人]:ni****g
  • 文档编号:450161395
  • 上传时间:2022-12-22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16.56KB
  • / 10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预防保健科有关制度与预防保健科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职责预防保健科有关制度1、 医院成立传染病疫情管理领导小组,由分管院长、门诊部、 预防保健科、感染性疾病科、检验科、医务处、护理部、质控科、院 感科等相关科室组成,负责对传染病管理工作的监督;根据最新情况 制定传染病的相关制度2、 每个接诊医生都是责任疫情报告人,发现符合《传染病防治 法》中规定的确诊病例或疑似病例一律填写合格的传染病报告卡,报 卡率和及时率要达到100%3、 预防保健科负责对全院医务人员进行传染病防治知识和报告 知识的培训工作4、 责任疫情报告人发现 和乙类传染病中人感染高致病禽流 感、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脊灰、肺碳疽的患者、病原携带者和疑似传 染病患者或不明原因的传染病暴发时,上报预防保健科预防保健科 2小时内实行网络直报,预防保健科上报主管院长、同时报当地疾控 中心5、 责任疫情报告人发现需转诊的传染病患者应及时转诊,并按 规定对患者污染的环境及物品进行严格消毒和处理6、 预防保健科的专职疫情报告员负责收集、审核传染病报告卡, 按规定时限实行网络直报并登记发现传染病报告卡填写项目不齐 全、地址不详等情况,及时将报告卡返回上报医生,重新填写上报。

      7、 预防保健科的专职疫情报告员通过信息平台每日检查门诊登 记、检验科化验结果、放射科的检查结果,杜绝传染病病例迟报、漏 报现象的发生8、 疫情管理人员,每月检查传染病疫情报告情况,对漏报的传 染病病例及时补报,对本月报告传染病例汇总、统计及总结,反馈给 相关科室及时改进9、 疫情分析资料要及时向主管领导及传染病管理领导小组汇报, 及时解决存在问题,提出整改措施并落实实施10、 医务人员未经允许不得将就诊的传染病病人信息公开、泄露11、 传染病报告卡和传染病报告登记本以及相关资料保存3年11、 任何人对传染病的疫情不得隐瞒、缓报,不得授意任何人隐 瞒、缓报12、 对少见的传染病和本地已经消除的传染病信息上报院领导和 当地疾控中心,经过疾控中心确认以后,按照规定时限通过网络报告 信息传染病疫情报告制度1、 医务人员要熟知传染病防治的法律、法规及报告流程2、 相关门诊、临床科室建立传染病登记本,对各类传染病进行 疫情报告、登记3、 首诊医师为传染病疫情报告的第一责任人医师接诊时发现 传染病患者或疑似传染病患者时,应立即详细填写传染病报告卡及时 报告预防保健科,并将病例信息登记在本科室的传染病登记本上,做 到早诊断、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

      4、 首诊医师接到与传染病相关的放射科、检验室的检查、检验 结果,按规定时限填写传染病报告卡,并在本科室传染病报告登记本 登记5、 医务人员在诊疗过程中发现 或乙类传染病中甲类管理的传 染性非典型肺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肺、脊灰病例、疑似 病例或病原携带者,立即报预防保健科或总值班,预防保健科在2小 时内网络直报,同时报告辖区疾控中心;乙类和丙类传染病病例24 小时内由首诊医师报告预防保健科,由预防保健科按规定时限实行网 络直报6、 责任疫情报告人发现传染病暴发、流行时,以最快的方式报 告预防保健科或总值班,并向院领导和疾控中心报告疫情7、 预防保健科专职疫情报告员每天负责收集、审核传染病报告 卡,发现迟报、错报或不合格的报告卡及时纠正8、 预防保健科定期到各科室核对疫情报告情况,发现传染病漏 报病例,要求经治医生补报外,同时根据冀州市医院传染病疫情报告 奖惩制度进行处理9、 预防保健科负责传染病知识的培训及考核10、 本院任何人员不得瞒报、漏报、谎报或授意他人瞒报、漏报、 谎报疫情传染病病例登记制度1、 门急诊医师做好门急诊日志登记工作,各病区做好出入院病 人的登记工作2、 门(急)诊各病区医师、对于传染病病例,详细记录就诊病 人的基本情况,项目填写齐全,书写规范,14岁以下儿童须注明家 长姓名、联系、学校年级、班级。

      3、 检验科、放射科发现与传染病有关的化验、检查结果,应将 化验、检查结果返给主诊医师,并做好科内登记4、 预防保健科建立全院传染病疫情报告登记本,登记各科室报 告的传染病病例的详细信息,并定期汇总分析传染病预检、分诊制度1、传染病病人的预检分诊工作由预检分诊处人员及接诊医生负责2、 各科室医师在接诊过程中,应当注意询问病人主要症状、有 关的流行病学史、职业史,结合病人的主诉、病史、症状和体征等对 来诊的病人进行传染病的预检,经预检为传染病患者或疑似传染病患 者的,应当将患者分诊到相应的门诊就诊,同时对就诊处采取必要的 消毒措施3、 根据传染病的流行季节、周期、流行趋势和上级部门要求做 好特定传染病的预检、分诊工作,必要时设立相对独立的针对特定传 染病预检分诊处,经初步排除特定传染病后,再到相应门诊就诊4、 对呼吸道等特殊传染病患者或疑似传染病患者,按照规定对 患者的陪同人员和其它密切接触人员采取医学观察和其它必要的防 范措施5、 不具备某种传染病救治能力时,应及时将患者转诊到上级医 院救治,并将病历资料复印转至相应的医院转诊传染病患者时按规 定使用专用车辆传染病疫情自查制度1、 预防保健科负责督查全院传染病疫情报告工作。

      2、 疫情管理人员每日浏览门诊信息平台、放射科、检验科的检 查检验结果,核查传染病报告、登记情况,发现漏报病例及时督促首 诊医师规范填写传染病报告卡3、 每半年疫情领导小组要 一次全院的传染病检查,并有检查 小结4、 疫情管理人员须将传染病报告卡和网络直报中存在的问题进 行汇总,并上报疫情领导小组,提出整改意见,督促落实5、 预防保健科应配合本市及上级疾控中心进行传染病漏报抽查, 并将检查结果报主管院长,必要时通报全院6、 预防保健科年终根据检查的各科室传染病上报登记情况,按 传染病疫情管理奖惩制度落实奖惩传染病漏报检查制度1、 各科室做好门诊日志及出入院患者的登记工作2、 与诊治传染病相关的科室建立传染病报告登记本,发现传染 病例,根据疫情的报告时限及时填卡上报,各科室主任负责本科室的 传染病漏报自查管理工作3、 预防保健科负责传染病疫情报告的督导检查工作4、 预防保健科必须根据规范要求及时进行网络直报,每月负责 检查传染病报告落实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反馈、责令改正、并做好督 导记录5预防保健科将传染病报告检查结果,每季度汇总一次,年终进 行全面检查、总结,对发现的迟报、漏报、瞒报者按规定给予处罚。

      传染病知识培训制度1、 预防保健科负责根据传染病的流行情况及卫生行政部门的要 求,对全院的医务人员进行传染病相关知识的培训及考核;每年开展 两次有关传染病法律、法规、报告流程等知识的培训级考核2、 新上岗医生和实习医生上岗前须接受《传染病防治法》、《传染病防治法实施办法》、《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办法》 及传染病报告相关知识培训,经考试合格后方可上岗3、 疫情管理人员和网络直报人员必须接受上级疾控部门的培训, 经考试合格后方可上岗4、年终根据培训内容对全院医务人员进行年终考核,不合格者 需补考成绩记入个人业绩考核传染病疫情报告奖惩制度1、 按照医院、科室、疫情责任报告人三级管理制度落实奖惩制 度2、 对发现传染病未能及时填卡上报或漏报的根据情节予以处罚1) 凡迟报、漏报1例未造成传染病疫情播散、爆发、流行者给 予50元处罚2) 对1个月内累计迟报、漏报超过3例者按规定处罚并全院通 报并视情节进行处罚,科主任负有连带责任3、 凡违反《传染病防治法》规定,未能及时上报传染病疫情, 造成传染病爆发、流行且后果严重,按《传染病防治法》第八章 第69条规定处理4、 传染病疫情报告及管理情况纳入年终评审先进科室及个人的 考评方案。

      医院职业安全监测制度1、 预防保健科负责员工上岗前和经常性的职业安全和职业病防 治的宣传教育和培训考核2、 各临床医技科室应按国家有关规定,对从事有害作业的医 护人员进行上岗前和每年一次的职业健康检查,并及时将检查结果告 知本人,对合同制、合同工应当在解除合同前进行职业病健康检查3、 各临床医技科室不得安排有职业禁忌的员工从事与禁忌相关 的有害作业4、 各临床医技科室应在可能发生急性职业中毒和职业病的有害 作业场所,配备防护及急救用品,并定时监测、检查5、 严格管理有毒物品、放射源或其他对人体有害的化学物品, 并在醒目位谿设谿安全标志6、 各临床医技部门必须采取综合的防治措施,采用先进技术、 先进设备和无毒材料,控制、消除职业危害7、 建立、保存好相关员工的健康档案员工职业暴露损害的紧急处理程序和预防措施一、 职业暴露后的处理程序:1、 锐器伤伤口紧急处理1) 立即从近心端向远心端将伤口周围血液挤出;(2) .用流动水冲洗2-3分钟3) 用75%酒精或0.5%安尔碘消毒伤口,如有必要需做包扎处 理2、 皮肤或黏膜暴露后的处理皂液和流动水清洗污染的皮肤, 用生理盐水冲洗黏膜3、 职业暴露危险评估及报告。

      1) .科室医院感染管理负责人(科主任或护士长)首先进行职 业暴露的初步评估,并报告院感科2) .当事人疑hiv暴露,由感染管理意外事件应急工作组组长 报告分管副院长,并 专家及时评估暴露级别,确定是否需预防性 应急用药二、 职业暴露的预防措施:1、医务人员应当遵照标准预防原则,对所有患者的血液,体液 及被血液体液污染的物品均视为具有传染性的物质,医务人员接触上 述物质时,必须采取防护措施2、 医务人员进行诊疗和护理操作可能接触患者血液、体液时须 戴手套,操作完毕,脱去手套后立即洗手,必要时进行手消毒3、 在诊疗,护理操作过程中,有可能发生血液,体液飞溅到医 务人员的面部时,医务人员应戴防护面罩或具有防护面罩或具有防渗 透性能的口罩和防护眼镜;有可能发生血液,体液大面积飞溅污染医 务人员的身体时,还应当穿戴具有防渗透性能的隔离衣或围裙4、 医务人员在进行侵袭性诊疗,护理操作过程中,要保证充足 的光线,并特别注意防止被针头,缝针,刀片等锐器刺伤或者划伤5、 使用后的锐器应当直接放入锐器盒,以防刺伤6、 禁止将使用后的一次性针头重新盖帽,禁止用手直接接触使 用后的针头,刀片等锐器第二篇:预防保健科制度预防保健科制度1、 协助有关部门建立健全医疗卫生网,培训提2、 积极开展督促、检查指导本院和地段的爱国卫生运动,经常 宣传卫生知识,健全清洁卫生制度,3、 指导担任本院和地段的多发病、传染病的预防工作,做好病 情报告、统计和传染病的消毒隔离,4、 指导并担任本院和地段的妇幼保健工作,做好计划生育宣传, 技术指导和妇女病、儿童病的普查5、 负责本院职工的质检和保健工作。

      本院职工的诊治、病休、 住院、会诊和转院等,由预防保健科医师根据病情和有关规定处理 夜间、假日急诊,由看有关部门医师处理,但所开诊断证明不得超过三天7、 保健医师由主治医师或高年资住院医师担任,高基层卫生技 术人员做好除害灭病工作家庭病床及诊视工作6、建立并管好职工病案定期转换21)第三篇:预防保健科工作制度预防保健科工作制度一、 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协助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工作;宣传卫 生知识,做好除害病工作;负责做好本院及医院周边社区的预防保健 工作,制定预防保健工作与社区家庭医生工作计划,并 实施,年 终做好工作总结二、 积极开展督促、检查、指导本院和医院周边社区的爱国卫生 运动,经常宣传卫生知识,健全清洁卫生制度;定期检查职工食堂卫 生和食品卫生,预防肠道疾病三、 协助医院院。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