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晏子使楚》教学设计.doc
6页《晏子使楚》教学设计 一、教材简析 《晏子使楚》是人教版义教教材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一篇课文本单元的重点是引导学生在阅读时感受精妙语言的魅力,感受语言表达的艺术,并且注意理解和揣摩文章中含义深刻的句子《晏子使楚》是一篇历史故事,虽然离我们年代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但文章中的思辩之美能给我们以亲切自然的感觉本文记叙了春秋时期晏子出使楚国,凭借自己的机智和辩才维护个人和国家的尊严,不辱使命的故事课文通过三个小故事:进城门、见楚王、赴酒席,展示了晏子的一身正气和过人智慧,体现了晏子这位出色的政治家、外交家的机智灵活的论辩、反击技巧,和他处处以国家尊严为重的凛然气节全文以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为序,先交待了时代背景和事件的起因,中间叙述了晏子与楚王三个回合的斗智过程,课文通过三个小故事:进城门、见楚王、赴酒席,展示了晏子的一身正气和过人智慧,体现了晏子这位出色的政治家、外交家的机智灵活的论辩、反击技巧,和他处处以国家尊严为重的凛然气节最后以一句话交待出斗智的结果结构精巧,紧凑完整,故事情节有起有落,矛盾冲突合情合理,且高潮迭起,扣人心弦。
既干净利落又风趣幽默,具有极强的故事性课文叙述语言简洁生动,通过对话展开情节,刻画人物人物语言符合人物身份,描写楚王与晏子的对话,双方辩词的锋芒,都表现得准确而生动,恰当地体现了人物的身份特征 学情分析:(一)学生对历史性故事的文章一般还是比较有兴趣的,但往往也只注意精彩的故事情节,而忽略句子词语的深刻解读,教师要循循善诱,让学生细细品读课文中的含义深刻的句子和精美的词语 (二)文学是用文字塑造形象的学生已有较好的形象思维能力;同时也缺乏文学中的抽象思维能力教师要很好利用这类具有思辩之美的文章,让学生认真解读,把握难点,努力突破,以提高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五年级的学生应该注意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领悟内容学生是学习的主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要达到上面的要求,教师就必须让学生充分地自己读书,读出声,读出意,读出味、读出情,读出神,读的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如临其境本课通过让学生自由朗读全文,使学生初步感知课文;默读全文,画出楚王为什么要侮辱晏子、怎样侮辱晏子?和晏子怎样反驳的相关语句,让学生深入探究课文;分角色朗读楚王与晏子的三次对话,帮助学生准确体会楚王侮辱晏子时蛮横霸气、盛气凌人的神情,领略到晏子反驳时表现出的沉着、睿智的论辩、反击技巧。
从而降低学习难度,突破重难点二、设计理念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本课教学围绕“晏子的话到底有什么样的威力,能化楚王对他的侮辱为尊重呢?”这一主问题,引导学生置身于与文本、与作者的对话交流的过程之中,经历思考、探究、发现、交流等多种学习过程,从而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不断感受到晏子机智巧妙的应答,有所感悟和生成三、教学目标1.会认8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面不改色、安居乐业”等词语2.分角色朗读课文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晏子能言善辩的才能和维护国家尊严的精神 四、教学重点:体会晏子语言的巧妙,并从他机智的回答中体会人物的特点 五、教学难点:体会晏子能言善辩的才能和维护国家尊严的精神 六、课时安排:2课时 七、教学方法:自主、合作、探讨、点拨式教学 八、教学准备:布置学生查询、学习晏子的故事自编课本剧 九、教学过程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已经初步学习了《晏子使楚》一文,知道了故事发生在春秋末期,齐国大夫晏子出使楚国,楚王三次侮辱晏子,想显显楚国的威风,晏子巧妙回击,维护了自己和国家的尊严也深刻感受了楚王是怎样侮辱晏子的。
楚王真可谓是居心处心(积虑),用心(不良)呀! 那么,晏子又是怎样巧妙反击的?结果又是如何呢?这节课让我们继续跟随着这个引人入胜的故事,走近晏子,走近这个在历史上熠熠生辉的人物,去感悟他的语言艺术,去体会他的铮铮铁骨!(板书:反击) 1.师:咱们先去看看,晏子第一次回击楚王的语句,(学生交流)找是找到了,但我感觉读得太平淡了,谁能体会晏子当时的心情和当时的场面,给他加一个修饰词语,来读一读出示:晏子看了看,__________地说:“这是个狗洞……到底是个什么样的国家?(心平气和 怒气冲冲)(晏子不能有失大夫风度,不能丢齐国的脸,所以他应该是心平气和的或义正言辞的)请同学们带着语气再读这段话后思考并完成练习:访问正常的国家开城门,访问狗国钻狗洞,楚国让我钻狗洞所以楚国是__________________请同学们将这段话进行浓缩梳理后填空)板书:是狗国2.晏子给予有力的回击以后,结果如何?生读师板书:楚王只好吩咐打开城门,把晏子迎接进去 3.师:楚王这城门开得是无可奈何啊,要不然就承认国家是狗国了,自己是狗王了 4、师:晏子凭着自己机智巧妙的语言既维护了自己的尊严,更维护了齐国的尊严。
读着晏子的故事,我就情不自禁的想起了我们新中国刚刚成立时周恩来总理在外交上的许多故事,让我们来欣赏欣赏出示周总理经典外交言行) 欣赏完后师说:让我们回到晏子身边继续去感受吧 师:这还没见面,晏子就给了楚王当头一棒,而好戏(精彩)还在后头呢接下来我们以小组为单位来学习后两次反击好不好?边读边用波浪线“ ”画出晏子二、三次反击楚王的话,讨论并完成发给各小组的题单;(注意:补充讲晏子话中形容人多的三个成语师读文中话,生喊出相应的成语) 第二次1. 上等人访问上等国,下等人访问下等国2.我是最下等的人,访问楚国3.所以楚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次 1. 淮南自然条件好,产柑桔淮北自然条件差,产枳2.齐国人在齐国安居乐业,在楚国当强盗3.所以楚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a、 小组边汇报老师边板书: b、从这三次结果中,你又体会到了什么?(抓住“只好” (生a:三个“只好”说明楚王无可奈何,不得不甘拜下风。
生b:作为国王,不仅陪笑,还要道歉,太没面子了 C、分角色朗读(第一遍:抽三名同学读;也可两个小组读;第二遍:男生读楚王的话,女生读晏子的话,老师读每次的结果)六、学当晏子(课件)师过渡:同学们,楚王三次侮辱晏子,都没有得逞,晏子巧妙的回击,让楚王丢尽了脸真是偷鸡不成倒蚀把米呀!假如你们是晏子的随从记者,楚王见你们跟在晏子身后,便眉头一皱,计上心来,突然哈哈大笑起来,他轻蔑地说道:“哼,齐国太无能了,是不是没有大记者了,怎么来的尽是你们这些乳臭未干的娃娃?”小记者们,面对楚王的侮辱,你们准备怎样反击呢?楚王听了你们的反驳,只好说:“ 对不起,对不起,我真是门缝里看人——把你们看扁了!(或对不起,对不起,真是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呀!我甘拜下风小组讨论后汇报) 师:所以,从这以后——(生补充)楚王不得不尊重晏子了!七、表演课本剧并点评八、总结全文,拓展延伸 1、庆功宴会 晏子回到齐国,齐王大喜,准备给他开个庆功宴,你也要去参加这个会,你打算怎样夸奖晏子呢?请在课文插图晏子的下边写上你赞美晏子的话写好后汇报,师板书品质)(如:晏子大夫:你不仅机智勇敢,还妙语连珠、铁齿铜牙、伶牙俐齿,更有一颗热爱祖国的心呀!你和楚王比,真是技高一筹魔高一丈呀!) 2、欣赏小故事师过渡:这节课同学们都感受到了晏子机智巧妙的语言艺术,相信同学们都有了自己的领悟,接下来让我们去感悟一下德国大诗人海涅的语言魅力吧!故事一:德国大诗人海涅是犹太人,常常遭到无端攻击。
有一次晚会上,一个旅行家对他说:“我发现了一个小岛,这个岛上竟然没有犹太人和驴子!”海涅不动声色地说:“看来,只有你我一起去那个岛上,才会弥补这个缺陷!”师:说说海涅回答旅行家的话妙在哪里?(骂旅行家是驴子)同学们还想欣赏吗?(想)老师就满足你们的愿望吧,但老师有个要求,这次让你们以小组为单位来补充空缺的话,好不好?故事二:一天,德国大诗人歌德在公园散步,在一条狭窄的小路上遇到了一位反对他的批评家这位傲慢的批评家说:“你知道吗,我这个人从来不给傻瓜让路歌德却说:“而我恰恰相反说完闪身让批评家过去小组汇报老师点评后总结):同学们填的都很不错,看来还真把晏子巧妙的语言艺术学到家了其实,生活中我们每天都在用语言进行交流精炼得当的语言,能使我们有效地和别人沟通;机智巧妙的语言,能帮助我们摆脱尴尬的局面;幽默风趣的语言,能愉悦我们的身心,活跃我们的生活愿同学们在课后多去收集一些用得精妙的语言,来不断丰富我们自己的语言板书设计(一):加粗部分课前板书好 晏子使楚 楚王——————晏子(机智勇敢 能言善辩 热爱祖国) (侮辱)————(反击)————结果 钻狗洞 是狗国 只好开城门 没人才 下等国 只好陪着笑 没出息 强盗国 只好赔不是 不敢不尊重《晏子使楚》教学反思 《晏子使楚》是一篇历史故事,讲的是春秋时期齐国的晏子出使楚国,楚王想侮辱晏子,晏子以自己的聪明才智,针锋相对,反驳了楚王,维护了国家尊严的事。
由“进城门”、“见楚王”、“赴酒席”三个小故事组成三个小故事的记叙方法基本一致,都是先写楚王想侮辱晏子,再是写晏子智斗楚王,最后写楚王只好认输在教学这节课之后,我有以下几点感受:一、由于本篇课文故事性强,读来使人很受感染,而对于我们农村孩子来说,尽管学校一再强调说普通话,但对于准确朗读很难把握,单调的唱读现象普遍存在,更不要说有感情地朗读了而课堂是学生学习的阵地,他们才是课堂的主人,要让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中来,就需要教师能创设富有情趣教学活动,枯燥的读背,学生肯定要丧失兴趣,他们喜欢新奇事物,喜欢展示自我为了使本节课发挥最大效益,课前我鼓励学生练习排课本剧,把枯燥的说教与乏味的朗读转化为生活场景,这样我想更易于被学生所理解、所接纳加之表演又是孩子喜欢的节目,为了演好角色,学生就必须主动去读课文,揣摩人物的心理,设计符合人物身份的的动作在今天的课堂上,我选取有利时机鼓励学生展示自己,同学们的合作是非常成功的,在合作过程中,同学们能开动脑筋,扮演自己喜欢的角色,这是我始料未及的当时我真感觉自己是课堂上最幸福的人,同时我又有一个念头从脑海中闪过:课本剧成为了语文教学的延伸同时,课本剧的展示,会很自然地帮助学生接受课文中所蕴含的教育意义。
从而达到让学生进行自我教育的目的苏霍姆林斯基说:“让学生进行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再者,这对于表演的学生来说,既是对文本深度理解和接受的过程,又是他们思维发展、交际能力提升的过程,更是他们感受语言魅力的过程而对于观看的学生来说,他们虽然不敢直接参与表演,但在观看时他们肯定也会受到感染,产生一些新的思考:“这个环节如果让我来演,我会……”而这个过程,就是一个创造的过程,一个让文本意蕴跃进的过程以上这些,在本节课中我和学生一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