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诗意的书需要诗意地读.docx

3页
  • 卖家[上传人]:玩***
  • 文档编号:201658959
  • 上传时间:2021-10-11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15.16KB
  • / 3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Word文档下载后(可任意编辑) 诗意的书需要诗意地读 阿巴斯・基阿鲁斯达米的电影对于我而言不仅仅是电影,而且是一种电影的标尺,这把尺子一端衡量对于人的爱,一端衡量对于电影的爱至今,我还没有和《5》谋面,但是突然迎来了一本阿巴斯的诗集,这本诗集的名字叫《随风而行》阿巴斯说他的这些诗歌“译成中文甚至有几分回来根源的意思〞这是何种的诗样的写作呢?这是一种将诗歌回来到日常注视的写作,犹如他对电影愈来愈本质的要求,或者更缜密的表达――他关于电影最高的诉求就是他的诗歌的理念   诗的根源应当是对日常的注视,只有诗的注视才能完全折射出日常时间中的神圣意味在日常中找诗意,这是很好的出发点,这是根本的诗意滋生的所在,但是需要何种的眼睛呀!阿巴斯的诗就是这双眼睛写作的诗歌,阿巴斯说诗是“这样的瞬间,任何一种照相机都留不住〞  这样的瞬间你可能说它的奇妙是因为一种禅意的可能,比方开篇的第一首,“白色马驹/浮出雾中/转瞬不见/回到雾里〞这种奇妙,一如希腊电影大师安哲罗普洛斯的某个电影的片段,酒店灯火照射的门外的空地,黑色的马由此跑入黑夜这里面的禅意不仅是看到的,而且有一种思维的连绵才可以酝酿,白色与白雾,黑色与黑夜,便是这暗里的机关。

      当然,这种禅意或许就不是最透亮的一次注视,或者这次注视之物还需要去“思悟〞  “注视〞之悖论在此涌出诗意的海面最透亮的一瞥,成为诗意快速敞亮的到达但是,如何到达只是一种纯粹的形式呢?阿巴斯在给中国读者的信中说,“想到中国书法的美与魅力,读这本书也能带来视觉的愉悦吧〞中国书法赢得很多国外大审美家的赞誉,譬如西方的贡布里希,东方的黑泽明,他们都不能读懂书法所写的内容,但是都被视觉的美所制服,其实对于中国人本身书法之美也几乎完全是形式意义上的阿巴斯的诗歌中,自然包含了这层敞亮到达的美,比方,“秋日午后/无花果树叶/轻轻落下/停在/自己的影子上〞这种“注视〞是发觉风景的注视,是内心中将“我〞化为一种天真,一种悲伤后的注视  然而,“注视〞获得纯粹美感之后,总是要诉求什么的?形式到达之后,美的背后总渴望意义的诞生阿巴斯将“大天真者〞的透亮目光和“大慈悲者〞的安静目光结合起来了比方,“秋日阳光/照进窗户/挂毯上边花正好/蜜蜂一头撞玻璃〞,还有“黑衣的送葬队伍里/孩子/无忌地盯着柿果〞这两次“注视〞,在给出生命的行动的记录后,一种生命的尊严不是油然而生吗?当然,这两次“注视〞带有“剧情〞的意味,其间,有着“转折〞的美感。

      再有,“盲人/腕上的表/停了〞,以及,“矿井里的工人/没一个观察/头一场冬雪〞,这两次“注视〞犹如注视着月色洒上湿黄杨的风景,但是一种对生命的爱和大慈悲不也涌出观者的身躯,开始流淌在宇宙间   我们都是有眼睛的生命,须得经意地去窥测,也少不得不经意地一瞥,到底何是经意又何是不经意?注视之后,时间来告白吧 第 3 页 共 3 页。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