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学生学习压力研究综述-精选文档.docx
3页中学生学习压力研究综述-精选文档- 中学生学习压力研究综述O.引言压力理论认为,适中的压力强度有利于维持适度紧张感,提高个体活动的效率,过高的压力则会产生多种负面影响中学生是受学习压力影响最大的群体,许多研究表明[1],30%-70%的高中生存在较高的心理压力,77.5%的中学生承受着中等及以上程度的心理压力[2]中学生学习压力受到学校、家庭、社会及自身各方面因素影响,伴随各种情绪、行为的不适应,产生抑郁、焦虑及其他心理问题,降低学习效率,导致学业成绩不良因此了解学习压力的特点、结构维度和影响因素,探讨中学生学习压力现状及应对策略,引导其积极应对压力,对中学生人格完善,维护身心健康具有重要教育意义1.学业压力的界定1.1 压力的概念19世纪身心研究的先驱William Osler首次将压力应用于医学著作中,指出身体同心理之间、生活方式同健康之间有着直接的联系自然科学发展后,压力成为了心理学、医学、生物学等多学科共同关注的话题一般认为,压力又称应激、紧张,是指个体的身心在感受到威胁时所产生的一种紧张状态在长期研究中逐渐形成三种取向[3]:刺激取向把压力视为能够引起个体产生紧张反应的外部环境刺激,即如果生活情境或事件对个体产下载文档原格式(Word原格式,共8页)付费下载中学生学习压力研究综述O.引言压力理论认为,适中的压力强度有利于维持适度紧张感,提高个体活动的效率,过高的压力则会产生多种负面影响。
中学生是受学习压力影响最大的群体,许多研究表明[1],30%-70%的高中生存在较高的心理压力,77.5%的中学生承受着中等及以上程度的心理压力[2]中学生学习压力受到学校、家庭、社会及自身各方面因素影响,伴随各种情绪、行为的不适应,产生抑郁、焦虑及其他心理问题,降低学习效率,导致学业成绩不良因此了解学习压力的特点、结构维度和影响因素,探讨中学生学习压力现状及应对策略,引导其积极应对压力,对中学生人格完善,维护身心健康具有重要教育意义1.学业压力的界定1.1 压力的概念19世纪身心研究的先驱William Osler首次将压力应用于医学著作中,指出身体同心理之间、生活方式同健康之间有着直接的联系自然科学发展后,压力成为了心理学、医学、生物学等多学科共同关注的话题一般认为,压力又称应激、紧张,是指个体的身心在感受到威胁时所产生的一种紧张状态在长期研究中逐渐形成三种取向[3]:刺激取向把压力视为能够引起个体产生紧张反应的外部环境刺激,即如果生活情境或事件对个体产下载文档原格式(Word原格式,共8页)付费下载 -全文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