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高三历史选修模块复习建议.docx

30页
  • 卖家[上传人]:gg****m
  • 文档编号:203521900
  • 上传时间:2021-10-21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82.81KB
  • / 30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高三历史选修模块复习建议[选修一 +选修四][人民版]一. 理解课标对选修模块课程目标的具体规定1、选修一通过学习,了解改革的历史背景和进程,改革的复杂性和多样性,科学地 认识和评价改革,理解历史发展的多样性;学习改革家坚强不屈的意志,增强对社会的历史 责任感,进一步认识我国改革开放的伟大意义2、选修四 通过学习,认识历史人物所进行的各项重大活动既受到历史环境的影响和制约,同时又与其个人的主观因素密切相关;掌握科学评价历史人物的一些基本方法,把历史 人物置于特定历史条件下,进行具体分析,尤其要关注个人在历史发展进程中所起的作用, 正确认识个人与社会、个人与自然的关系;并从杰出人物的嘉言懿行中汲取历史智慧和人生 经验,进而确立强烈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二. 把握考纲要求,研究新课程高考选修模块部分的试题特点1、考纲对考生历史学科考查的基本目标是:考查考生对基本历史知识的掌握程度;考查其学科素养和学习潜力;注重考査其在科学历史观指导下运用学科思维和学科方法分析问题、 解决问题的能力2、07-08新课程高考选修模块部分的试题特点:2007 年选修一 选修四2008 年选修一* 选修四广东宗教改革凯末尔孝文帝改革李时珍海南商鞅变法与吴起变法的比较拿破仑服饰变化与社会 变革陈独秀山东王安石变法注:在选修模块一.二.三中任选一题梭论改革与商鞅变法的比较注:在选修模块二中任选一题宁夏戊戌变法牛顿彼得改革和明治 维新沈括江苏孝文帝改革拿破仑与华盛顿与政治体制(1)考查基础(主干)知识。

      主干知识的考査是高考永恒的主题之一从考题的知识点分布来看,各省对考查的具体内容有自己的规定因此,选修模块的复习应以我省的相关 指导意见和教学要求为依据 (2)注重考査考生在科学历史观指导下,运用学科思维和学科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关于历史学科考核目标与要求,考纲的具体描述是: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讨问题3)命题范围遵循考纲,材料来源不以教科书的具体叙述为依据覆“以教科书为本”的传统观念4)从考题的题型来看,以材料分析式的主观题为主考査学生阅读和理解材料,从 材料中获取有效信息,知识迁移和综合分析等能力,这需要考生在新情境下,运用学科知识,进行一定的思考后才能作答在新课程的复习中,充分利用课堂教学研读史料,引导学生从“材料”中而不仅仅是从“课本”中学习历史总之,教学中注意考纲所规定的必须考查的 能力,尤其是要注意“论从史出、史论结合”的学科能力培养三、依据2009届毕业班教学建议、模块内容的特征确定重难点,提高复习效率选修课是供学生选择学习的内容,因而各选修模块都具有专门史的特征同时,各种版 本的教科书对课标的理解也不尽相同而选用的具体材料各有侧重。

      所以,弄清各模块的专门 史特征和把握课标关键的行为动词及其对象,有利于复习课重难点的确定,为复习课目标的 有效实现奠定基础,从而提髙复习效率而依据2009届毕业班教学建议中的要求,一般说 来,必修内容可以体现在选修部分的命题中,但选修内容通常不体现在必修模块的命题中因此,教师要注意适度把握好必修和选修模块间的有机联系,同时还要注意不同版本在选用 材料方面的交集点(学生必须掌握的基础史实)1 •“改革”模块的内容特点与教学要求:了解(历史背景、条件),简述、概述、归纳(主要内容、措施),探讨 分析(历史 作用、影响)重点是改革的原因、经过、结果,难点是对改革的评价及其启示2•“人物”模块的内容特点与教学要求:了解、简述、列举、概述(人物活动事迹观点主张),评价、探讨、评述(人物的 作用地位影响贡献功过),体会、认识(人物精神)重点是人物的事迹及其评价,难点在于人物的评价 四、选考一 《历史上重大改革》考点解读及复习建议1.梭伦改革(复习时可联系必修I专题六中的有关内容课标:(1) 了解梭伦改革前雅典的社会状况,认识梭伦改革的必要性 (2)简述梭伦改革的主要措施,指出改革的基本特点3)分析梭伦改革对雅典民主政治建设的影响。

      背景:①贵族在政治上的专横和经济上的压榨激起平民的反抗,贵族与平民矛盾激化直接原因)②工商业奴隶主的崛起,要求分享权利,实行改革改革的阶级基础)③公元前594 年梭伦当选为首席执政官,领导改革政治前提)主要措施:(正确分析理解改革的措施及作用)措施内容影响将广大平民从债务奴隶制的枷锁中颁布“解下令取消一切债务,禁止以土解放出来,成为享有自由权利的公负令地和人身做抵押民,形成了民主政治必须具备的公民群体鼓励发展农工商业大大推动了雅典奴隶制经济的发展,为民主政治奠定了经济基础确立财产等级制度原则是按财产的多少划分四个等级,财产越多,等级越高,享受的权利越多,所要尽的义务也越多并未实现公民之间的真正平等,打破了贵族依据世袭特权垄断官职的局面,使工商业奴隶主分享了政治权力,也使下层平民获得了一定的公民权利恢复公民大会作为国家的最高大大提高了广大公民参政议政的积改革国家政权机构权力机关组成“四百人会议”作为公民大会的常设机构执掌最高统治权极性,削弱了贵族长老会议的权力打破了世袭贵族垄断政治的局面,使新兴的工商业奴隶主有权参与到政治管理中来设立公民法庭作为最高司法机打破了贵族对司法审判权的长期垄特点:“中庸”(“折中,啲色彩)、“节制”、“公平”、“平等”。

      评价:积极性:①改革促进了农业和工商业的发展,为雅典经济发展创造了条件② 奠定了城邦民主政治的基础(最重要)——可联系必修I专题六中的有关内容,使学生从物质基础(废债奴制,公民经济独立)、社会基础(贵族奴隶主、工商奴隶主、平民三足鼎立的多元社会格局)、制度保障(为普通公民参政活动提供制度保证)等方面理解梭伦改革奠定了雅典城邦民主政治的基石,为后来西方民主政治提供了借鉴 ③ 渗透在改革中的“中庸”精神为雅典民主政治和西方民主政治提供了价值基础局限性:他的中庸原则决定了他的民主化改革的不彻底性①贵族仍然比平民享有更多的政治权利,氏族制度残余仍得以续存②贵族凭借血缘门第,照样拥有世袭占有土地的特权③享有公民权的人在其人口中只占十分之一所以,它的民主政治实质上只是奴隶主阶级内部的民主——教学要求2、北魏孝文帝改革・•少数民族学习先进制度文化课标:(1) 了解北魏孝文帝改革的背景2)归纳北魏孝文帝改革的主要内容3)探讨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历史作用背景:①北魏崛起并统一北方;出现民族大融合趋势,实质是少数民族的封建化趋势②社会危机(民族歧视、民族压迫导致各族人民起义,导致民族矛盾激化政治上的腐败和经济上的土地兼并现象严重,阶级矛盾尖锐,人民起义不断发生。

      统治阶级内部矛盾激化北魏冯太后和孝文帝进行改革的目的;认识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必要性注意从当时黄河流域已有的文明基础和冯太后推动学习汉文化等方面来考虑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基本条件主要内容:从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习俗等方面归纳改革的主要措施;体会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决心和对先进文化的追慕之情措施内容作用前期 冯太 后主 持重点 建新 制推行均 田制, 租调制颁布均田令,把国家掌握的 荒地分给农民,由农民承担 一定的租税、徭役和兵役①使无地或少地的农民得到土 地,抑制了土地兼并;②有利于 国家征收赋税和徭役;③恢复和 发展了北方经济整顿吏治制定了俸禄制度,官吏的俸 禄由国家征收和发放;①北魏吏治得到改善,②农民赋 役负担减轻,北方农业得到迅速 恢复和发展后期 孝文 帝主 持重迁都洛阳(设巧计迁都感悟孝文帝接 受先进文化的坚强意志和过 人胆识)①打击了保守势力,保证了改革 的深入②有利于胡汉民族文化 的融合,使中华文明得到进一步 发展 点汉移风易易服装、说汉话、改汉姓、便于接受中原地区的先进文化,通婚姻、改籍贯、行汉制、促进了鲜卑族与汉族的融合,并巩固北魏统治特点:①改革深入到文化习俗等上层建筑方面,使他的改革能系列配套,比较全面。

      ② 少数民族学习先进制度文化影响:①促进了北方经济的复苏繁荣②促进了北魏的封建化③促进了北方地区的民 族融合和交流(最重要):鲜卑族在生产、生活方式上的转变促使了整个社会习俗的改变, 汉族风俗习惯成为整个社会生活习惯的主体鲜卑族原有文化也融入汉族文化之中畜牧业 生产经验、服饰、风俗、食物等方面鲜卑族文化精华融入了汉族文化之中,促进了整个中华 文明的发展与进步并为隋唐时期国家重新实现统一奠定了基础——着重强调汉化促进了民 族融合理解中华民族文化的认同感;理解从游牧经济到农耕经济是一种社会进步,促进了北 方经济的逐步恢复不要刻意强调少数民族的封建化引导学生将孝文帝改革置于两晋南北朝和隋唐的历史长河里进行评价3. 王安石变 一挽救统治危机的改革课标:(1) 了解王安石变法的历史背景2)归纳王安石变法的主要内容,评价其历 史作用背景:北宋中期出现了严重的社会危机冗官、冗兵、冗费和每年给辽、西夏的岁币, 使北宋面临严重的财政困难土地兼并和辽、西夏政权的威胁产生了尖锐的民族矛盾和阶级 矛盾三冗” ”两积”引起了严重的社会危机,使革新除弊成为朝野共识;庆历新政失败, 原有问题得不到解决,宋神宗任命王安石进行变法。

      指导学生从“三冗”、“两积”和边 患危机认识王安石变法是在内忧外患的形势下为实现富国强兵而进行的政治改革同时认识 庆历新政以及宋神宗的支持为王安石变法提供了有利条件目的:①直接目的:为了富国强兵,改变积弱的局面②根本目的:为了挽救北宋统治 危机,巩固封建统治秩序主要内容(措施)富国之法:均输法、市易法、青苗法、募役法、农田水利法、方田均税法、强兵之法:将兵法、保甲法、保马法、军器监取士之法:改革科举制度;整顿太学;惟才用人(选官制度)(依据教材提供的材料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具体措施的内涵及作用)评价:①变法措施的推行,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加强了国家的军事力量,在一定程 度上改变了北宋积贫积弱的局面②促进了经济发展,客观上有利于社会进步③变法以维 护地主阶级统治为出发点,农民的处境没有根本改变,负担依然沉重④是封建地主阶级针 对北宋统治危机进行的改革运动,它不可能从根本上摆脱封建统治危机王安石变法虽取得一定的成效,但最终的结果却失败,可以提供相关材料引导学生分析失败的原因) 启示教训:①改革是历史发展的要求和产物② 改革是革除社会弊政,促进社会发展和国家强盛的重要手段③ 改革必然涉及到某些人的特权和私利,因而会有阻力,甚至充满了尖锐的斗争。

      因此, 改革者要有远见卓识,行动要坚决彻底,要注意用人4、欧洲的宗教改革课标:(1) 了解中世纪天主教的地位,认识欧洲宗教改革的必要性2)知道马丁 •路德的宗教改革主张,理解欧洲宗教改革的实质3)简述欧洲宗教改革的主要内容,分析欧洲宗教改革的历史作用背景:① 中世纪天主教的地位:(它是欧洲最大的封建主,其威势一度超过世俗王权) 经济上:教会是西欧最大的封建主,占有西欧超过三分之一的土地 必要性 政治上:鼓吹教权高于王权,不断地干涉各国的政治 思想文化领域:垄断教育。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