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生音乐学习动机与音乐学业情绪的研究综述6.25[精选].doc
5页学生音乐学习动机与音乐学业情绪的研究综述摘要:学习动机是激励并维持学生朝向某一目的的学习行为的动力倾向学业情绪是指在教学或学习过程中,与学生的学业相关的各种情绪体验因为,学习动机和学业情绪之间有着双向不等的关系,学业情绪也有着明显的领域特异性,以及音乐的学科特性和评价方式,学科地位的特殊性及学生不同的音乐学习经历所以,学生的音乐学习动机和音乐学业情绪及其二者的关系十分值得研究关键词:学生;音乐;学习动机;学业情绪1、 国内研究综述1、学习动机研究 任红军[1](2013)认为,心理学对动机的研究开始于上世纪30年代,心理学家对动机的认识也各有不同,一般认为动机是由目标所引导、激发和维持个体活动的一种内在心理过程或者内部动力而且,宁鹏东[2](2013)在《社会音乐教育中学生学习动机的调查与分析》一文中提出,动机并不是心理活动的结果,而是一种不可观察的内部心理过程,并且动机离不开目标 任红军[3](2013)认为,学习作为一种有目标的活动,在学习活动中也有着学习动机学习动机可以定义为激励并维持学生朝向某一目的的学习行为的动力倾向学习动机由多种心理因素构成,以学习的需要、兴趣、意向、愿望为表现形式,对个体的学习活动起着推动作用。
在学校的音乐课堂学习中,音乐学习作为一种有目的的活动,是一种更为具体的学习动机李永惠[4](2009)提出,音乐学习动机可定义为激励并维持学生朝向某一目的的音乐学习行为的动力倾向 徐菲菲[5](2009)指出,音乐学习动机虽然是一种更为具体的学习动机,但是依然有着动机所具有的功能总的来说,动机具有激活、指向、维持和调整三大功能因此,音乐学习动机在音乐学习中可以激发学生去学习音乐,促使学生树立音乐学习的目标,并且能够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坚持性2、学习动机理论 学习动机的理论繁多,在陈琦等人[6](2013)编著的《当代教育心理学》学习动机一章,主要介绍了九种学习动机理论,分别是强化论、需要层次说、自我效能感理论、成就动机与动机的期望价值理论、控制点理论、归因理论、成就目标理论、自我价值理论、自我决定理论他们还认为,学习动机理论如此之多,且每个理论都各有侧重,这非常需要在概述它们的基础上,对它们的内容进行比较和分析,以梳理出学习动机理论研究视角与脉络,从而得到一个关于学习动机理论的清晰图景胥必海,任红军[7](2010)指出,除了强化论和需要层次论,动机理论根据它们的研究内容可以概括为两类,一类是与主观控制评估有关的学习动机理论,一类是与主观价值评估有关的学习动机理论。
二、学习目标的有关研究 最初,龙姗[8](2014)等人的研究将学生的目标定义分为两种,即前面提到的掌握目标和表现目标(也可译为成绩目标)对掌握目标定向的众多研究都得出了相同的结论,即当学生属于掌握目标定向时,学生是受内在的驱使在学习,会更加专注学习并使用更多的学习策略 而后也有研究者进一步区分了这两种目标定向的接近(approach)和回避成分,将其分为掌握目标、表现接近目标、表现回避目标三类在随后的研究中又形成了四分目标定向结构,即认为掌握目标也存在接近目标和回避目标之分,所以了掌握接近目标、掌握回避目标、表现接近目标和表现回避目标四种类型其中接近目标是指学生想要证明自己胜过他人的能力,即追求成功柳明清[9](2018)发现表现接近目标会使得一些男生和高年级学生从中受益,但是不一定在其他人中也发挥作用而回避目标则表现为避免失败和犯错所以有了接近和回避两个成分之后,掌握目标和表现目标内部也会出现接近和回避的情况钱拥军[10](2006)认为,没有在掌握目标和表现目标中进一步划分接近和回避目标,但可以通过分数来判断其高低程度同时,本研究是在具体的音乐学科中对目标定向进行研究,对此也有研究者认为表示在不同学业领域来研究目标定向是相当必要的。
三、学业情绪研究 较之学习动机的研究,学业情绪的研究相对起步较晚虽然2004年,曼尼布兰德,周世斌,方薇[11]就开始研究学习中学生的情绪对其学习和成就的作用,并对这种学生的情绪进行了限定但是直到2008年,谢嘉幸,孔晓明[12]才首次在文章中提出了学业情绪的概念近年来,我国学者也越来越多的关注到情绪这一非智力因素对学生学习的影响俞国良和董妍[13](2008)较早对我国学生的学业情绪进行了研究,并将学业情绪定义为在教学或学习过程中,与学生的学业相关的各种情绪体验四、学业情绪的分类 王妍[14](2011)在这个基础上编制了《学生学业情绪问卷》,该问卷也将学业情绪分为积极高唤醒学业情绪、积极低唤醒学业情绪、消极高唤醒学业情绪、消极低唤醒学业情绪进行测量和研究本研究使用的是王妍编制的《学生学业情绪问卷》所以,在对学业情绪的分类上,也是把学生的音乐学业情绪分为了积极高唤醒学业情绪(自豪、高兴、希望)、积极低唤醒学业情绪(平静、放松)、消极高唤醒学业情绪(烦躁、担忧、讨厌、羞愧)、消极低唤醒学业情绪(厌倦、失望、苦恼、无助)5、 总结 音乐学业情绪中的积极学业情绪在音乐学习经历和音乐学习动机之间起到中介作用。
消极学业情绪在音乐学习经历和音乐学习动机之间起到部分中介作用学生的音乐学业情绪中,积极学业情绪高于消极学业情绪;积极学业情绪的低唤醒水平高于高唤醒,而消极学业情绪的高唤醒水平高于低唤醒学生的音乐学习动机中,掌握目标定向的水平高于表现目标定向,效能期望定向水平高于结果期望,而任务价值水平则介于目标定向与期望之间学生音乐学习动机在人口学变量上不存在显著差异;学生音乐学业情绪中女性的积极低唤醒情绪显著高于男性参考文献[1]任红军. 普通高中音乐特长生音乐学习动机研究的理论基础[J]. 楚雄师范学院学报,2013,28(04):91-94.[2]宁鹏东. 社会音乐教育中儿童钢琴学习动机的调查与分析[J]. 音乐创作,2013(07):175-177.[3]任红军. 普通高中音乐特长生音乐学习动机研究现状分析[J]. 保山学院学报,2013,32(03):103-105.[4]李永惠,任红军. 我国西部地区普通高校音乐专业学生舞蹈学习动机研究设计[J]. 大众文艺(理论),2009(08):198-199.[5]徐菲菲. 高师音乐学(教师教育)专业少数民族学生音乐学习动机的激发与培养[J]. 大众文艺(理论),2009(21):179-180.[6]陈琦,刘儒德. 当代教育心理学[J]. 人民音乐,2013(11):66-69.[7]胥必海,任红军. 音乐学习中的动力学探究——以普通高校音乐学专业学生学习动机的实证研究为例[J]. 音乐创作,2010(04):172-174.[8]龙姗. 小学生音乐学习动机与音乐学业情绪的关系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4.[9]柳明清. 初中生音乐学习动机的培养与维持[J]. 黄河之声,2018(01):67-69.[10]钱拥军. 实践新课标理念 培养音乐学习动机[J]. 音乐天地,2006(02):17-18.[11]曼尼布兰德,周世斌,方薇. 跨文化比较:中美音乐专业学生的学习动机与认知策略[J]. 中央音乐学院学报,2004(04):96-102.[12]谢嘉幸,孔晓明. 关注音乐学习动机问题——对2008年ISME圆桌会议课题《Children’s motivation to study school music:Evidence and perspectives from eight different countries》的描述,分析与评价[A]. 上海音乐学院.第三届中国音乐家协会音乐心理学学会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上海音乐学院:,2008:6.[13]俞国良,董妍. 音乐学习动机的激发和培养[J]. 临沂师专学报,2008(04):62.[14]王妍. 幼儿园音乐教学活动中提升幼儿学习动机的策略研究[J]. 才智,2011(18):102+104.。









![2019版 人教版 高中语文 必修 上册《第一单元》大单元整体教学设计[2020课标]](http://img.jinchutou.com/static_www/Images/s.gif)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