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产与成本理论教材(共47页).ppt
47页第四章,生产与本钱理论,第一节 生产函数,生产要素 生产要素:在生产中投入的各种经济资源,包括劳动、土地、资本和企业家才能等 生产函数 假设只有两种投入,资本K和劳动L,产出量为Q,那么生产函数为 Q=f(L, K) 1,短期与长期 短期:时间短到厂商来不及通过调整生产规模来到达调整产量的目的 长期:时间长到可以让厂商调整生产规模来到达调整产量的目的 不同行业,短期或长期所指时间不同长期内,所有生产要素都是可变的;短期内,仅局部生产要素可变第二节 短期生产函数,短期生产函数含义 假设仅劳动为可变要素,而资本不可变,短期生产函数为 Q=f(L) 2,产量 总产量(total product) 企业投入一定生产要素后所生产的产量总和假设短期仅劳动可变,总产量TPL为 TPL=f(L) 3,平均产量(average product) 每单位可变投入量所能生产的产量,记为APL, APL=TPL/L=f(L)/L 4 边际产量(marginal product) 增加一单位可变生产要素所增加的产量,记为MPL, MPL=TPL/L 或 MPL=dTPL/dL 5,图1 总产量、平均产量和边际产量曲线,O,O MP AP,TP,L,L,TP,AP,MP,E,D,C,B,A,如图1所示的三种关系: TP与MP:MP是TP的导数,即MP等于TP曲线上各点的斜率。
MP反映TP变动的速度MP递增时,随着L增加,TP以递增的速度增加;MP递减但为正数时,随着L增加,TP以递减的速度增加;MP最大值对应于TP曲线的拐点;MP=0时,TP到达最大值;MP0时,TP下降TP与AP:由AP的定义可知,连接原点与TP曲线上的任一点(L1, TP1),该直线的斜率就是L1对应的AP当该直线与TP相切时,斜率达最大值,即对应着AP达最大值 AP与MP:MP经过AP的最高点;当MPAP时,AP上升;当MPAP时,AP下降因此,增量的变动引起了均量的变动边际报酬递减规律 在技术水平以及其他生产要素不变的前提下,连续增加某种可变要素投入,最初,边际产量可能递增,但增加到一定程度后,边际产量将递减,即产出增加的比例小于投入增加的比例,这就是要素的边际报酬递减规律;也称为边际收益递减规律短期生产的三个阶段 如图2所示,根据TP、AP和MP曲线的关系,将短期生产分为三个阶段AP递增并到达最大值,MPAP,生产者只要增加可变要素L的投入量,就可以较大幅度增加总产量,因此,生产者不会停留在此阶段,而是增加L,进入阶段减少可变要素L的投入,反而使总产量增加,因此,生产者也不会停留在此阶段,而是减少L,退回到阶段。
阶段是生产者的合理投入区图2 短期生产的三个阶段,O,O MP AP,TP,L,L,TP,AP,MP,E,D,C,B,A,阶段,阶段,阶段,第三节 长期生产函数,长期生产函数含义 厂商有足够的时间根据市场需求调整所有生产要素投入量,此时的投入与产出之间的函数关系称为长期生产函数 表达式: Q=f(L, K) 6,等产量曲线 含义:在一定技术条件下,能够生产出同一产量的两种生产要素组合的轨迹图3 等产量曲线,L,O,K,Q,特点: 在一组等产量曲线中,离原点越远的曲线代表产量越高 同一生产者的两条等产量曲线不相交 等产量曲线向右下方倾斜,即斜率为负,且凸向原点边际技术替代率 含义:在产量不变的前提下,生产者增加一单位某生产要素投入时必须减少的另一种生产要素的数量 marginal rate of technical substitu-tion, MRTS,L对K的边际技术替代率: MRTSLK=-K/L 7 或 MRTSLK=- 8 可见,MRTSLK等于等产量曲线斜率的绝对值由于MPL= ,MPK= ,在等产量曲线上,TPL=-TPK,故K/L=-MPL/ MPK,即 MRTSLK=MPL/MPK 9,边际技术替代率递减规律:在总产量不变的前提下,随着一种生产要素投入量的增加,它所能替代的另一种生产要素的数量递减见图4。
该规律建立在边际报酬递减规律的根底之上图4 边际技术替代率递减,L,0 1 2 3,K,Q,K1,K2,等本钱线 含义:在要素价格既定的条件下,厂商用一定数量资金所能购置的两种生产要素最大组合的轨迹 表达式: PLL+PKK=C 10 其中C为本钱 图形见图5O,K,L,PLL+PKK=C,斜率:,图5 等本钱线,生产者均衡 生产者均衡:生产要素的最正确组合状态 如图6所示,生产者均衡位于等本钱线与等产量曲线的切点E图6 生产者均衡,(a)本钱既定,产量最大 (b)产量既定,本钱最小,O,L O,L,K,K,E,E,C,Q1,Q2,Q3,C1,C3,C2,Q,在E点,等产量曲线的斜率等于MRTSLK,而MRTSLK=MPL/MPK,又等本钱线斜率的绝对值为PL/PK,故MPL/MPK=PL/PK,即 MPL/MPK=PL/PK 11 或 MPL/PL=MPK/PK 12 12式即为生产者均衡条件如果MPL/PLMPK/PK,那么厂商单位货币花在劳动上所增加的产品量大于花在资本上所增加的产量,应选择增加劳动投入,减少资本投入根据边际报酬递减规律,MPL将下降,而MPK上升,直至MPL/PL=MPK/PK;反之亦然。
规模报酬 分析企业生产规模变化对产量的影响 规模报酬递增:产量增加的比例大于各要素增加的比例 规模报酬不变:产量增加的比例等于各要素增加的比例 规模报酬递减:产量增加的比例小于各要素增加的比例第四节 本钱理论,含义 本钱:厂商为生产付出的代价,包括投入生产的全部要素费用,如劳动者的工资、资本的利息、地租和正常利润等 正常利润:企业家才能的报酬几个特殊本钱概念: 显性本钱:厂商为购置各种生产要素所支付的费用 隐性本钱:厂商使用自己所拥有的生产要素的本钱 时机本钱:将一定数量的资源用于某种用途时,所放弃的其他用途可能带来的最大收益;时机本钱并非生产者实际发生的本钱短期本钱 短期总本钱 1固定本钱:在短期内,不随产量变化的厂商固定费用支出 fixed cost, FC 在C-Q坐标系下,FC是一条水平线2可变本钱:在短期内,随产量变化的厂商费用支出 variable cost, VC 3总本钱:在短期内, TC=VC+FC 13 或 TC=(Q)+b 14,短期平均本钱 1平均固定本钱(average fixed cost, AFC) AFC= 15 AFC曲线是一条双曲线2平均可变本钱(average variable cost, AVC) AVC= 16 VC曲线上任一点与原点的连线的斜率即为该产量水平上的AVC,AVC曲线为U形。
3平均本钱 AC=TC/Q=AFC+AVC 17 AC曲线也是U形短期边际本钱 短期边际本钱:短期内,增加一单位产量所增加的本钱 marginal cost, MC MC= 18 可见,MC是TC或VC对Q的导数,即是TC或VC曲线的斜率图7 短期本钱曲线,O,O,C,b,C,Q,Q,TC,VC,FC,D,B,A,MC,AC,AVC,AFC,长期本钱 长期总本钱(LTC) 在长期,厂商可以改变所有要素投入,故无固定本钱与可变本钱之分 长期总本钱曲线是短期总本钱曲线的包络线,即长期总本钱线把短期总本钱线包围起来,每条短期总本钱曲线代表一个生产规模,且都与长期总本钱线相切 解释图8.,图8 长期总本钱曲线与最 优生产规模的选择,O,Q,C,Q1,Q2,Q3,d,c,b,a,LTC,STC3,STC2,STC1,e,长期平均本钱(LAC) LAC=LTC/Q 19 长期平均本钱是短期平均本钱的包络线每条SAC曲线都与LAC曲线相切,切点一般都不在各自的最低点,如图9所示图9 长期平均本钱曲线,O,C,Q,E,SAC1,SAC3,SAC2,LAC,长期边际本钱(LMC) LMC= 20 或 LMC= 21 LMC曲线呈U形,它经过LAC曲线的最低点E。
E点左侧是规模报酬递增区域,右侧是规模报酬递减区域图10 长期边际本钱曲线,O,C,Q,E,SMC1,SMC3,SAC2,LAC,SAC1,SMC2,SAC3,LMC,Q1,Q3,Q2,例题:P87, 三、1. 作业: P85, 一 P87, 三、2. & 补充思考题,解:1组合A: TCLPLKPK186212132元 组合B: TCLPLKPK136312114元 组合C: TCLPLKPK116412114元 组合D: TCLPLKPK86612120元 因此,为使本钱最低,该厂商将采用组合B或组合C 2) 组合A: TCLPLKPK188212168元 组合B: TCLPLKPK138312140元 组合C: TCLPLKPK118412136元 组合D: TCLPLKPK88612136元 因此,当PL上升到8元时,该厂商将采用C组合或D组合生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