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定远县城市总体规划(—).doc
18页定远县城市总体规划(定远县城市总体规划(20082008——20302030 年)年)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按照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依照“工业兴县,工业立县,工业先行”的要求,强化工业主导地位;协调水库、水系和泉坞山等自然基质与城市建设的关系,打造沿淮城市群次中心城市,定远县域的经济、文化、行政中心一、域城镇体系规划1、县域总人口和城镇化水平近期 2015 年,县域总人口为 96 万人,城镇化水平为 45%;中期 2020 年,县域总人口为 100 万人,城镇化水平为53%远期 2030 年,县域总人口为 105 万人,城镇化水平为60%2、社会经济发展战略实施以“工业强县”为核心,以“开放富县”、 “城镇兴县”、 “效益农业”、 “科教兴县”、 “生态立县”、 “文明建县”为支撑的战略体系以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为中心,按照扬长避短、合理分工、适度倾斜、侧重发展、整体协调的方针,引导区域内一二三产业合理分工,促进要素有序流动和资源优化配置,加快形成城乡结合、优势互补、层次分明、协调发展、共同提高的产业分布格局 3、县域城镇空间布局县域城镇体系形成“一带、二核、三星、三轴、多点,开放式网络结构”的空间发展格局。
一带”:指定城—永康—炉桥盐化产业集聚带,以炉桥盐化工基地为龙头,定远县城作为盐化产业服务基地为保障,永康作为承接产业链延伸的依托,沿 S311 省道两侧布置的长江盐化、东兴盐化和东升盐化为基础,构成完整的定城—永康—炉桥盐化产业集聚带,形成定远工业化的新经济区和安徽省盐化项目的产业集群二核”:指定城镇和炉桥—永康片区,通过功能强化和政策扶持,形成区域经济的增长极核,起到核心带动作用三星”:指张桥、藕塘、池河三个中心镇,也是重点培育的小城镇,集中产业发展空间,为周边地区提供服务三轴”:一是以滁州到炉桥的 s311 省道和即将修建的宁淮高速公路为依托的东西向发展主轴,二是以合蚌路为依托的南北向发展轴,三是构筑起永康-吴圩-张桥-藕塘-池河的县域南部环状发展轴多点”:指县域一般镇构成的 “多点”,集中产业发展空间,为周边地区提供服务,包括综合型城镇、工贸型、旅游型城镇等行政区划调整建议(1)定城镇:严桥乡、范岗乡、定城镇、桑涧镇(2)炉桥镇:炉桥镇、七里塘、能仁乡(3)池河镇:池河镇、拂晓乡(4)藕塘镇:藕塘镇、界牌镇(5)吴圩镇:吴圩镇、蒋集乡(6)仓镇镇:仓镇镇、大桥朱湾镇、永康镇、张桥镇、连江镇、三和集镇、西卅店镇、二龙回族乡现状范围不变。
4、城镇等级、规模结构规划建立中心城市—次中心城市—中心镇—一般镇—中心村的五级城镇职能结构体系至 2030 年,形成 1 个中等城市,1个 14~16 万人口的小城市,3 个 2~4 万人口的中心镇,若干 1~2 万人口的小城镇1)中心城市:指定远城区;(2)次中心城市:炉桥—永康片区;(3)中心镇:包括藕塘镇、张桥镇、池河镇共 3 个;(4)一般镇:一般镇是乡村区域的管理中心与商品集散地,数量将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及行政区划调整逐步减少规划远期控制在 7 个左右5)中心村:规划远期控制在 100 个以内 5、城镇经济区划县域划分为定城经济区、东部经济区、南部经济区、西部经济区 4 个经济发展区域1.定城经济区:以定城县城为中心,包括定城、仓镇,共 2 个乡镇,总人口约 40 万人,总面积约 750 平方公里定城镇是全县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以省级定远工业园区为依托,大力发展科技含量高、质量名优的工业、乡镇企业,逐步形成特色工业园区,是全县招商引资的重要载体2.西部经济区:以炉桥镇、永康镇为中心,包括炉桥、永康、西卅店、朱湾,共 4 个乡镇,总人口约 30 万人,总面积 850平方公里。
工业方面形成四个工业园区,盐化项目工业园区、盐化项目配套的化工工业园区、炉桥镇综合加工工业园区、安徽长江盐化、东升盐化、东兴盐化工业园区,建成安徽省重要的化工基地3.东部经济区:以池河、藕塘为中心,包括三和、池河、藕塘,共 3 个乡镇,总人口约 25 万人,总面积约 860 平方公里以池河为中心大力发展农副产品加工为主的池河工业园,大力发展市场,将池河建成工贸重镇,以藕塘为中心大力发展红色旅游业、开发利用山区资源4.南部经济区:以张桥为中心,包括张桥、吴圩、连江、二龙,共 4 个乡镇,总人口约 15 万人,总面积约 530 平方公里以张桥工业园区为载体大力发展农副产品加工业,综合制造业以吴圩为中心发展服务于农业的集市贸易6、产业发展轴1.以滁州到炉桥的 s311 省道和即将修建的宁淮高速公路为依托的东西向发展主轴;2.以合蚌路为依托的南北向发展轴;3.永康-吴圩-张桥-藕塘-池河的县域南部环状发展轴7、县域综合交通规划到 2030 年定远县将建成以淮南铁路、合徐、宁淮高速公路为骨架,以 S311 省道、合蚌路、永康-张桥-池河县域南环路和由一级、二级公路构成的县域北环线,为基础的快速综合交通系统。
在定城和炉桥之间,形成两条高等级的快速通道:宁淮高速和 S311 省道在县域境内,由县域南环路和县域北环线,形成完整的县域环路8、旅游发展规划“一心两轴三极四区”一个中心——定远县城游客集散中心两条发展轴:合肥-蚌埠公路;滁州-定远-淮南公路三个增长极:藕塘镇、大桥镇、东兴盐化四个旅游区:东南红色生态旅游区:位于定远县东南部,以穿越定远县城的定滁路、合蚌路合肥-定远段为界限东北绿色休闲度假区:位于定远县东南部,以穿越定远县城的定滁路、合蚌路蚌埠-定远段为界限西南白色工业观光区:位于定远县西南部,以穿越定远县城的定炉路、合蚌路合肥-定远段为界限西北古色文化体验区:位于定远县西北部,以穿越定远县城的定炉路、合蚌路蚌埠-定远段为界限9、水资源保护规划规划期内要彻底清除水体污染,各乡镇的工业废水和城区生活污水处理达标以后才允许排放县城饮用水水源主要为解放水库、桑涧水库、城北水库、大余水库,炉桥镇水源为高塘湖,永康镇水源为芝麻水库,张桥镇水源为蔡桥水库,藕塘为新集水库,池河镇为池河,其他乡镇和农村用水取自地下水或水库城镇取水口附近,划定一定的水域和陆域作为水源一级保护区,其水质标准不低于《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的Ⅱ类标准。
在一级保护区外划定的水域和陆域为二类保护区,其水质标准不低于Ⅲ类标准10、新农村建设立足村庄现有基础进行房屋和设施改造,优先建设与整治村内道路、供水、排水、公共活动等场所,防止大拆大建,防止增加农民负担,切实改变农村最基本的生产生活条件,逐步改变农村落后面貌通过合理布局新农村居民点,进行村庄整治和土地置换,使农村居民点的整治迁并与农业生产发展和农民生活水平提高相结合、与城市建设用地扩展和耕地保护相结合,使农村居民点用地的减少与城市建设用地的增加紧密结合,农村居民点的土地置换与农田的整理复垦紧密结合,高效集约利用土地资源三、定远县城总体规划1、城市发展总体目标把定远县城建设成具备一定经济实力、城市建设施较完善、地域文化浓郁、生态环境良好的现代化中等城市2、城市性质与职能(1)城市性质沿淮城市群次中心城市,定远县域的经济、文化、行政中心2)城市主要职能1.为带动全县国民经济社会实现持续、稳定、健康发展的中心2.促进全县工业结构调整,加快农副产品加工业、矿产资源开发工业和其它支柱产业发展,重点提升产业科技含量3.以红色旅游和生态旅游为特色的皖中旅游网络的文化、生态休闲度假服务基地3、中心城区城市人口规模、建设用地规模近期至 2015 年定远县县城人口规模为 19~21 万人,城市建设用地规模为 20 平方公里,人均建设用地按 100 平方米/人控制。
中期至 2020 年定远县县城人口规模为 24~26 万人,城市建设用地规模为 27.5 平方公里,人均建设用地按 110 平方米/人控制远期至 2030 年定远县县城人口规模为 35~40 万人,城市建设用地规模为 40 平方公里,人均建设用地按 100 平方米/人控制4、规划区空间管制分区按照遵循可持续发展的原则,规划结合定远的实际和本次工作重点的需要,综合自然资源、工程地质条件、生态适宜性等多方面因素,确定城市规划区范围内划分为已建区、禁止建设地区、限制建设地区和为适宜建设地区四种基本空间单元,并对各分区提出相应的空间开发建设、管制要求,以此指导城市开发建设现状建成区截止到 2007 年底,规划区内中心城区已建成区面积 15.45 平方公里禁止建设区总面积约 60 平方公里限制建设地区总面积约 90 平方公里适宜建设区总面积约 55 平方公里5、城市发展方向定城用地发展方向确定为:重点向东、向南发展,控制向北、向西发展规划期内,城市用地拓展依托现状建成区附近、具有较大发展潜力的区域向外拓展,主要用地发展方向:依托东部政务区向东发展,依托工业园区向南拓展远景根据建设用地发展需要,重点向南、向东北(不跨越泉坞山),适当发展向西南拓展。
城市空间发展策略为:“依托老城,南进东扩,紧凑发展”6、城市空间结构从建设区域中心城市,带动区域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高度,基于保持城市经济相对平稳适度超前发展为前提,围绕城市发展建设中的主要矛盾,定远县城用地总体布局,着重从环境、经济、技术、艺术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研究,紧凑布局,滚动发展,统筹安排城市建设用地规划通过政务区和工业园建设,带动城市全面东拓和南进形成 “三轴三区两片”的总体布局结构三区由主要交通性道路及道路绿化带分隔一)“三轴”——定滁路、合蚌路、范岗路定滁路:城市东西向主轴,顺畅联系老城区、城东新区、城南工业园区,也是城东新区、城南工业园区的分界线合蚌路:城市南北向次轴,顺畅联系老城区、城东新区、城南工业园区,也是城东新区、城南工业园区与老城区的分界线范岗路:城市南北向主轴,顺畅联系城东新区与城南工业园区,是集中体现定远城市新形象的建筑景观轴线二)“三区”——老城区、城东新区、城南工业园区1.老城区主要依托现状老城区,进行更新改造,改善环境,完善功能,形成以商贸、文化娱乐、居住和交通为主的城市综合区规划用地面积 7.5 平方公里重点改造项目为政府及其南侧用地改建、花园湖公园建设、以道路为主的基础设施建设等。
2.城东新区依托老城区,沿池河大道向东轴向发展,是城市未来发展的主要区域,承接老城区行政、文化、商贸、居住、交通等部分功能,建设新的行政中心,通过政府搬迁,带动周边地区开发,形成基础设施完备,以居住、行政办公、商业物流、及文化娱乐为主的综合性、高品位的城市新区规划用地面积11.5 平方公里3.城南工业园区依托老城区,以定远县工业园区为主体,沿定滁路南侧纵深向发展,形成以机电工业、羽绒制品、文体器材、服装玩具工业等配套工业为主的新型工业经济园区规划用地面积 21.0平方公里以现有的工业用地为基础,加强以道路为主的基础设施建设,实现七通一平,鼓励县内工业向工业园区集中,积极招商引资,加强工业园区管理,形成以一、二类工业为主的工业园区三)“两片”——城市外围城北水库-解放水库、泉坞山-桑涧水库生态片城北水库-解放水库、泉坞山-桑涧水库生态片是城市独特的景观资源,为创造良好的人居环境和城市风貌奠定了基础7、城市用地布局规划(1)居住用地规划根据城市用地总体布局结构,依托城市功能分区组织居住用地,规划形成三个居住片区,即老城、南部、东部共 3 个居住片区,10 个居住区居住总人口 40 万人2)公共设施用地规划形成双中心格局:规划在城东新区的中心位置建设城市新中心,其中包括市级行政中心、文化中心和商务中心;在老城区现已形成的商贸中心的基础上,完善城市副中心功能;在南部新城建设片区中心。
3)工业用地规划规划工业用地主要集中在城南工业区以机械加工、食品、服装、印刷、木材加工等为主,形成一个各类设施齐全,形象较好、功能完善、环境优美的工业区要求定远县城区今后工业项目建设,应以一、二类工业为主,不宜安排三类工业项目老城区内现有污染工业项目应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