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世界经济概论3-.ppt
50页• 第 八 章 当代世界经济格局• 第 九 章 世界经济格局中的发达国家经济• 第 十 章 世界经济格局中的发展中国家经济• 第十一章 世界经济格局中的转型国家经济第八章 世界经济格局第一节第一节 世界经济格局的概念及研究方法世界经济格局的概念及研究方法 第二节第二节 当代世界经济格局的形成与发展当代世界经济格局的形成与发展一、概念:一、概念:世界经济格局是指世界经济按照一定标准划分的各种经 济力量对比关系及其所形成的世界经济结构是指世界各国在世界上的经济地位及各国的经济关系二、研究方法:二、研究方法:1.力量划分的标准问题以实力?制度性质?2. 对各种力量的评估方法1)国内生产总值GDP(2)综合国力第八章 世界经济格局第一节第一节 世界经济格局的概念及研究方法世界经济格局的概念及研究方法(1)国内生产总值GDPGDP是在一定时期内,在一个国家内生产的全部 货物和服务的总价值国民生产总值(GNP)是一定时期内一个国家的 国民生产出来的货物和服务的总额GNP = GDP + 来自国外的收入 — 付给国外的收入(2)综合国力综合国力(Comprehensive National Power)是指一个主权 国家赖以生存与发展所拥有的全部实力及国际影响力的合 力。
综合国力的内涵非常丰富,它的构成要素中既包含自 然的,也包含社会的;既包含物质的,也包含精神的;既 包含实力,也包含潜力以及由潜力转化为实力的机制,是 一个国家的政治、经济、科技、文化、教育、国防、外交 、资源、民族意志、凝聚力等要素有机关联、相互作用的 综合体综合国力是主权国家经济、军事、科教、资源等方面的实 力和影响力的总和克莱因的“国力方程”Pp = ( C + E + M ) ×( S + W ) Pp = ( C + E + M ) ×( S + W ) Pp---表示国力 C---人口和领土E---经济力量 M---军事力量S---国家战略 W---国民意志在知识经济时代,国家实力的关键因素之一是人在知识经济时代,国家实力的关键因素之一是人————发明高科技专利的科发明高科技专利的科 学家据此,有人提出该方程应改写为:学家据此,有人提出该方程应改写为:国家实力国家实力= =(领土(领土+ +经济经济+ +军事军事+ +政府质量)政府质量)××人的素质人的素质××科技水平科技水平我国学者提出我国学者提出“ “综合国力动态方程综合国力动态方程” ” 综合国力函数: Yt = F ( k ; x1 , x2 ,……xn )其中,t为时间变量,x1 ,x2 ,……xn均为 t的函数 k表示外界环境对系统的控制参量。
Xi 数量很多,很复杂其中3个最主要的宏观变量为:1. 硬变量: x1(t)= i Xi(t) , t =1~42. 软变量 :x2(t)= i Xi(t), t =1~43. “协同”变量: K(t)= f( i ,I, ki,M ,m...) 见黄硕风著《国家盛衰论》,湖南出版社,1996如果单纯考察一国的经济实力来分析其国际地位,选择的指标体系至少要包括以下四组:1. 1. 总量指标:总量指标:2. 2. 人均指标:人均指标:3. 3. 反映国际经济影响力的指标:反映国际经济影响力的指标:4. 4. 发展速度指标:发展速度指标:《大国较量:世界主要国家综合国力国际比较》 黄硕风著 出版社: 世界知识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06-10 第二节第二节 当代世界经济格局的形成与发展当代世界经济格局的形成与发展第八章 世界经济格局第一阶段:第一阶段:战后初期---60年代末:美国在世界经济领域占绝对优 势,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大经济体系平行并存第二阶段:第二阶段:70年代---80年代末,美、苏、日、欧四极格局第三阶段:第三阶段:90年代以来:多极化加速发展。
全球化和区域经济集团化加速发展对当今世界经济格局的不同判断:对当今世界经济格局的不同判断:1.以美、日、欧为中心的三大区域经济组织相互依赖、矛盾斗争的世界经 济新格局2.认为东亚尚不足以与美欧抗衡成为世界经济第三极3.美国居首,美日欧多极并存,北强南弱的格局世界经济格局的未来趋势:9联合国开发计划署2009编制了“人类发展指数”,用以取代单一的人均 GDP衡量体系,以此来界定一个国家是否属于发达国家具体标准是:人 类发展指数不低于0.9即为发达国家联合国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2010年11月4日发布的《2010年人文发 展报告》对世界各国的分组进行了重新的修正,修正后,发达国家或地区 的数量由2009年的38个,上升到2010年的44个: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中的发达经济体(28个国家) 澳大利亚、奥地利、比利时、加拿大、捷克、丹麦、芬兰、法国、德 国、希腊、匈牙利、冰岛、爱尔兰、意大利、日本、韩国、卢森堡、荷兰 、新西兰、挪威、波兰、葡萄牙、斯洛伐克、西班牙、瑞典、瑞士、美国 、英国 非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中的发达经济体(16个国家或地区) 安道尔、巴林、巴巴多斯、文莱、塞浦路斯、爱沙尼亚、中国香港、 以色列、列支敦士登马、耳他、摩纳哥、卡塔尔、圣马力诺、新加坡、斯 洛文尼亚、阿联酋 人类发展指数由三个指标构成:预期寿命、 成人识字率和人均GDP的对数。
这三个指标 分别反映了人的长寿水平、知识水平和生活 水平生活水平:用实际人均GDP来衡量 《2010人类发展报告》中采用人均国民总收 入(GNI)取代GDP来评估 • •第第 九九 章章 世界经济格局中的发达国家经济世界经济格局中的发达国家经济第一节:发达国家经济概述:• •第第 九九 章章 世界经济格局中的发达国家经济世界经济格局中的发达国家经济一、20世纪30年代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与“凯恩斯革命”实行自由放任的市场经济新古典经济学占统治地位认为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完美 和谐,可以永远实现充分就 业萨伊定律——供给会自动创 造需求 1936年凯恩斯出版《就业、利息和 货币通论》,否定了新古典经济学 关于市场调节可以实现均衡和充分 就业的观点,主张国家干预经济 被称为“凯恩斯革命”《通论》的出版被认为标志着“宏 观经济学”的产生凯恩斯认为经济危机产生的原因是 有效需求不足,主张政府干预经济 ,扩大需求经济危机经济危机自由放任阶段过渡到国家垄断阶段自由市场经济发展为现代市场经济第一节:发达国家经济概述:•第 九 章 世界经济格局中的发达国家经济第一节:发达国家经济概述:二、当代发达国家经济发展的轨迹1. 1. 二战结束到二战结束到19531953年:经济恢复和转轨阶段。
年:经济恢复和转轨阶段2. 2. 19531953年年---1973---1973年:经济高速增长时期年:经济高速增长时期3. 3. 19731973年年---1983---1983年:滞胀阶段年:滞胀阶段4. 4. 经济低速增长阶段经济低速增长阶段5. 5. 20072007年后进入的危机与调整阶段年后进入的危机与调整阶段•第 九 章 世界经济格局中的发达国家经济第二节:发达国家经济运行的不同模式第二节:发达国家经济运行的不同模式一、美国的自由市场经济模式一、美国的自由市场经济模式特点:1. 私人垄断企业占据经济的主导地位2. 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作用不容置疑3. 必要的宏观调节着眼于维护自由经济宏观调控的重心是需求,又被称为“宏观需求管理模式”从国家、企业和市场三者关系上看是:政府调节市场,市场引导企业 的模式•第 九 章 世界经济格局中的发达国家经济第二节:发达国家经济运行的不同模式第二节:发达国家经济运行的不同模式二、日本的政府主导型市场经济模式二、日本的政府主导型市场经济模式特点:以私人企业制度为基础;资源按市场经济原则 进行配置;政府以强有力的计划和产业政策对资源 的配置实施引导。
政府对经济干预和调节的范围、 力度以及时间之长都明显强于其他国家从国家、企业和市场三者关系上看:政府既调节市场,又直接引导企业 ,并把重点 放在引导企业上•第 九 章 世界经济格局中的发达国家经济第二节:发达国家经济运行的不同模式第二节:发达国家经济运行的不同模式三、德国的社会市场经济模式三、德国的社会市场经济模式所谓社会市场经济,是指在资本主义私有制的基础 上,鼓励和发展自由竟争的市场经济的同时,政府 通过各种政策措施,防止垄断、贫富两极分化和社 会经济的无政府状态,以达到经济的持续、均衡发 展,实现大众的福利简而言之,是市场的自由原 则和社会公平原则相结合的经济体制弊端:• 高福利产生大量无竞争力的劳工• 社会福利负担重,政府开支庞大,财政赤字• 高税收抑制经济发展和企业家精神•第 九 章 世界经济格局中的发达国家经济第三节:美国的第三节:美国的“ “新经济新经济” ”一、什么是一、什么是“ “新经济新经济” ”((The New Economy)The New Economy)国内外存在不同的解释: 1. 认为美国90年代宏观经济运行中出现的“三低一高”现象已超出了传统宏观 经济理论的解释能力,故称其为“新经济”。
如“菲利普斯曲线”断定,失业 率和通胀率之间存在着反相关关系,失业率低,通涨率就高,反之亦然 2. 是指已经存在多年的两种广泛的趋势:经济的全球化和信息技术革命 3. OECD认为,新经济表现有三:长期增长趋势,而不是周期性增长;没有 通货膨胀的压力;经济增长的源泉扩大 4. 克林顿认为,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是美国所经历的这段经济扩张和经济转 变堪与历史上的工业革命相媲美;二是信息革命正在改变着人们的工作、 学习、生活和交往方式 5. 指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美国出现的以知识经济迅猛发展为基础,以科技创 新为动力,经济增长突破传统模式,可以稳定增长的一种新型经济 6. 是以高科技、信息、网络和知识为重要构成部分和主要增长动力的经济 具有四个特征: 7. 是继人类社会经济发展进程中的农业经济和工业经济形态之后的又一崭新 的经济形态•第 九 章 世界经济格局中的发达国家经济第三节:美国的第三节:美国的“ “新经济新经济” ”二、美国二、美国“ “新经济新经济” ”产生的原因:产生的原因:3. 以信息产业为中心的高科技产业的迅猛发展是主导力量 4. 经济全球化为美国经济增长创造了前所未有的市场规模和资源。
信息化和全球化是新经济发展的两大推动力 5. 强劲的消费增长势头刺激了生产和服务也的效益剧增, 激活了美 国经济的持续增长 6. 制度创新的推动政府对经济的干预是重要原因1. 美元利益带来的财富效应的支撑作用美国具有单方面发行美元的特权 铸币税) 2.积极利用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的资源建立北美自由贸易区增加了出口并得到 了大量的廉价劳动力;利用美圆优势通 过巨额经常项目逆差和资本项目顺差为 其发展提供资金和商品;依靠其多方优 势通过GRE考试吸引和跨国公司海外录 用等方式猎取各国人力资本经济政策上,加大了政府宏观调控的力度,推出了顺应全球化趋势的对外 贸易新战略,对失业人员进行教育和培训;从企业制度上看,进行了一系 列的调整和创新,如模糊经营范围和缩小企业规模等;从市场方面看,创 造了一系列新市场形式:如纳斯达克市场、风险投资基金的发展等7. 发达的金融业促进了高科技的迅速发展其中风险投资功不可没 风险投资被称为高科技产业的孵化器种子期---成长期----成熟期-----衰退期美国消费模式在为全球经济提供动力的同时,也加剧了世界经济、贸易结构的失衡,并向全世界传播了一种奢侈消 费的欲望。
哈佛大学的经济学家肯尼思·罗格夫称,美国的消费者“消耗地球上的一切(帮助美国鲸吞世界石油产量 的25%)却从不储蓄”拜美国无与伦比的财政制度所赐,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