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精品]特色中医传承教育模式与院校教育模式下学生临床诊疗技能的跟踪对比研究.doc
3页特色中医传承教育模式与院校教育模式下学生临床诊疗技能的跟踪对比研究特色中医传承教育模式与院校教育模式下学生临床诊疗技能的跟踪 对比研究摘要:构建适合中医学健康快速发展、适合社会需求,以便快 岀人才,出好人才的新型中医教育模式,是中医教育界都在探索的重 要课题我校以〃三重一突出〃即:重视传统文化教育,重视经典诵读, 重视提早跟师临床,突岀仲景学术传承为前提,初步构建了〃特色中 医传承教育模式〃,创办了师承与院校教育相结合的仲景学术传承班 并在临床诊疗技能方面与院校教育模式下的学生进行了对比研究结 果表明,接受该模式教育的学生在病历书写、临床接诊与沟通能力、 临床诊疗总成绩及格率、临床诊疗人均总成绩、临床诊疗总成绩优秀 率等方面优于院校教育组(卩〈0.01或卩〈0・05)说明〃特色中医传承 教育〃不失为一种较好的中医教育模式 关键词:教育模式;特色中医传承;院校教育;对比研究 中医教育模式改革近年来成为学术界探讨的重要课题我校在探索特色中医传承教育模式方面 进行了尝试为了考察该模式与冃前院校教育模式的优劣,我们对两 种教育模式下的学生进行了临床诊疗技能的对比研究,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在河南中医学院2009级中医学类专业第一学年结束时,采取自愿报名方式,公开选拔39名学业优秀学 生进入特色中医传承教育试验班(简称传承组)。
在性别相同、平吋 成绩相当的基础上,从中医专业未报名学生中选取50名优秀者作为 对照组(简称院校组)两组学生入组前成绩比较无差异(P>0・05) 入组后两组学生每一门课程原则上由同一老师或经过培训的职称相 同的教师授课两组同时举行临床诊疗技能考试 1・2方法1.2.1考核内容包括病案分析、临床接诊流程、病患信息获取、医患 信息沟通能力、中医基本诊疗技能等 1.2.2考核形式1. 2. 2. 1临床诊疗技能考试分为病历书写和临床接诊沟通能力两部分, 其中病历书写满分30分,临床接诊沟通能力满分为70分1. 2. 2. 2模拟门诊诊室场景由中医临床专家担任考官并充当模拟患者考生模拟医生角色,进行临床门诊接诊的考核 1.2. 2.3考生随机分组接受考官考试,每个考生的班级均对考官保密考官根 据考生抽取的医案提供主诉并模拟相关病状特征 1. 2. 2. 4考生随机抽题,并通过望闻问切釆集病人病史,完成病机分析、诊断辨 证、治则处方、告知等,同时回答考官质询 1.2. 2. 5考官通过考察参赛者仪表仪态情况,接诊流程是否完整、有序,病患信息获 取是否全面、准确,在接诊过程中能否有效运用倾听、告知、语言与 非语言、解释与说明等技能与患者及其家属建立互信、互动关系等, 按照评价表进行评分。
1. 2. 2. 6考生完成病历书写、病机分析、诊断辨证、治则处方、告知后,由考官当场打分专家背靠背对考生 进行打分,打分后的平均分数为该考生的最终分数; 1. 3研究方法运用教育统计学原理和方法,对本次临床诊疗技能考试试题的 病历书写成绩、临床接诊与沟通能力成绩、临床考核总成绩、总成绩 优秀率、总成绩及格率等进行分析,计算试卷各项得分的xs,分 析其分布特征 1. 4统计方法以上数据均用SPSS 13. 0软件包进行分析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和x2检验检验水准a=0. 05,以 P<0. 05判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传承组和院校组进行临床诊疗技能考试时,传承组37例全部完成测试(缺席2人),院 校组46例完成测试(缺席4例) 2.1病历书写成绩比较结果显示,病历书写成绩传承组明显优于院校组(P〈0.01)2. 2临床接诊与沟通能力成绩比较结果显示,临床接诊与沟通能力成绩传承组明显优于院校组(P〈0・01) 2.3临床诊疗总成绩及格率比较以总分60分为及格,结果传承组临床诊疗总成绩 的及格率86. 5%,院校组临床诊疗总成绩的优秀率为34. 8%,传承组 临床诊疗总成绩及格率明显优于院校组(P〈0・01)。
见表3 2.4临床诊疗人均总成绩比较 结果显示,传承组人均总成绩明显优于院 校组(P<0.01) 2. 5临床诊疗总成绩优秀率比较以总分数高于80分为优秀结果传承组临床诊疗总成绩的优秀率为 18.92%,院校组临床诊疗总成绩的优秀率为2. 18%,传承组临床诊疗总成绩优秀率明显优于院校教育组(P〈0・05) 3讨论中医药学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华民族数千年的繁 衍昌盛中厥功甚伟建国前的中医教育主要以师徒授受的传统传承教 育模式为主上世纪50年代以降,中医院校在全国的广泛建立,开 启了中医学现代院校教育的序幕经过50多年的实践人们发现,目 前的中医院校教育在促进中医学快速发展并为社会输送大量中医药 专门人才的同时,也显现出相当大的局限性这与中医学本身具有的 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两种独特属性有密切关系如何在适应中医学自 身学科特点的基础上,构建新的中医学教育模式,使其焕发出新的青 春和活力,是中医教育界必须思考的重要问题 我校在〃院校一师承一学术流派〃三位一体教育思路的基础上,提出〃三重一突出〃即: 重视传统文化教育,重视经典诵读,重视提早跟师临床;突出仲景学 术传承并初步构建了〃特色中医传承教育模式〃,以提高学生的中医 学专业素养和人文素养。
为此于2009年开始创办了师承与院校教育 相结合的仲景学术传承班,并在培养计划、课程设置、教学过程、实 践环节等方面进行了改革与创新为了客观评价该模式的效果,我们 对接受特色中医传承教育模式与现在院校教育模式的两组学生进行 临床诊疗水平的跟踪对比研究在前次对比研究的棊础上,本次我们 引入笫三方考评人员,特聘请具有主任医师职称,同吋兼任过职业医 师考试考官,迄今仍工作于中医临床一线,并在河南省乃至国内具有 相当影响的校外中医临床专家担任考官;将考官随机分为三组,并根 据本次测评内容对考官统一进行考前培训;两组学生的班级对专家保 密并随机分组,尽量消除人为主观因素结果表明,特色中医传承教 育组在病历书写、临床接诊与沟通能力、临床技能测试成绩及格率、 临床技能测试人均总成绩、临床诊疗总成绩优秀率等方面均优于院校 教育组 本次对比研究表明,区别于传统传承教育的〃特色中医传承教育〃在适应中医学发展规律,培养新型中医药专门人才,满足 社会对中医药人才需要方面具有较大的优点,不失为一种较好的教育 模式该教育模式能够一定程度上保证中医高等院校学生的临床诊疗 水平,值得在兄弟院校推广 编辑/王海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