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2021加缪 夏天_加缪属于夏天.doc

4页
  • 卖家[上传人]:阳****
  • 文档编号:240265764
  • 上传时间:2022-01-15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13KB
  • / 4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2021加缪 夏天_加缪属于夏天加缪 夏天_加缪属于夏天今年是加缪诞辰一百周年,译林出版社送了我一套名为《孤独与团结》的明信片,背面印着加缪那些蛊惑人心的句子,比如《反抗者》中的“对未来真正的慷慨在于把一切都献给现在”,比如《局外人》中的“我觉得我过去曾经是幸福的,我现在仍然是幸福的”正面则是加缪的照片,其中最著名那张被公认为神似亨弗莱·鲍嘉,加缪叼着烟,毛呢大衣的领子翻起来微微遮住耳朵,露出四分之三张脸还有一张是加缪和妻子弗朗辛抱着他们的双生龙凤胎,加缪依然叼着烟,他手里的那个可能是女儿凯瑟琳今年法国没有为加缪办什么纪念庆典,凯瑟琳说,这才是父亲想要的,他始终是一个局外人《孤独与团结》这个名字来自加缪的一个短篇《约拿——或工作中的艺术家》,小说中的艺术家临终时说出一个单词,但是旁人听不清楚他说的究竟是“孤独”(solitaire),还是团结(solidaire),这也是加缪终生的困境我盯着那些照片想:谁会不爱加缪呢?然而事实却并非如此,正如托尼朱特在《责任的重负》里提到,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以后,加缪的声誉一直走下坡路,法国人普遍认为他已经多年没有推出真正的重量级作品了1959年在平生最后一次接受访谈时,极度孤独中的加缪说:“我不为任何人发言,为我自己都已是难上加难了。

      在1951年出版《反抗者》之后,加缪和曾经的挚友萨特一刀两断,萨特给他写信说:“如果您今天断绝了它(指二人之间的友谊),无疑是它应该被断绝使我们接近的事多,使我们分离的事少,但是,这少仍嫌太多……”加缪给萨特的信则干脆这样开头:“致《现代》杂志主编……”在萨特和加缪初始时,波伏娃甚至担心萨特爱上了他,因为萨特谈论加缪时的语气就像在谈论一个女人,他们的分手也像情人的决裂:万分痛苦,永不回头荒谬同样可以意味着幸福,这是加缪在小说《局外人》、戏剧《卡里古拉》和随笔集《西绪弗斯神话》中重复论述的主题,加缪喜欢这样的三重复调,后来当他想论述“反抗”时,他同样写了一部小说《鼠疫》、一部戏剧《正义者》,与一部随笔集《反抗者》,正因为太赤裸地想用文学作品讲述哲学思考,即使是像我这样迷恋加缪的读者,也不得不承认他的作品不能划为一流,他只是一个一流的人而已加缪的办公室里只有两幅肖像,一幅是托尔斯泰,一幅是陀斯妥耶夫斯基,加缪把后者的《群魔》改编为话剧,《反抗者》也被视为和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地下室手记》一头一尾,分别是存在主义的开篇和终结之作但他从来没有写出过伊凡或者基里洛夫这样复杂的人物,而托尔斯泰舒缓的叙事节奏,对日常生活的把握,更是加缪从未能抵达的文学秘境,他总是太着急于写出生活的总结陈词,但生活岂能被那样轻易地总结。

      加缪还有一些令人激动的火花,然而它们似乎却始终仅仅作为火花而存在,比如阿伦特“平庸的恶”早在《正义者》中就已经有所显现,剧中的卡利亚耶夫在暗杀大公后入狱,遇到苦役犯弗卡,弗卡说,绞死犯人的活都是由他来干,因为绞死一个,可以减掉一年徒刑,这是件便宜事儿卡利亚耶夫说;“他们为了饶恕你的罪行,又让你犯新的罪?”弗卡说:“这不算犯罪,只是奉命行事《反抗者》中对革命目的与手段的反思,也可以视为加缪向陀思妥耶夫斯基《群魔》的致敬,他反对用目的证明手段的正义性,认为革命只会带来暴政:“一切现代革命均导致国家的加强1789年革命引来了拿破仑,1848年革命产生了拿破仑三世,1917年革命使斯大林掌权,二十年代意大利的动乱使墨索里尼上台,魏玛共和国招致希特勒的统治《反抗者》还提到真正的卡利亚耶夫(而不是《正义者》中他想象出来的那个):“卡利亚耶夫本人信仰上帝萨万科夫在一次未遂的刺杀行动之前几分钟,人们在街上看到他站在一座圣像前面,一只手握着炸弹,另一只手在画十字但他抛弃了教会在处死前,他在牢房拒绝见神甫但是,对于革命的种种罪恶,有什么是陀思妥耶夫斯基还没有阐释清明的呢?左派知识分子们讽刺他是面向高中生写作的哲学家,第 4 页 共 4 页。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