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古代文学史名词解释.docx

5页
  • 卖家[上传人]:cl****1
  • 文档编号:481843392
  • 上传时间:2022-10-20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15.52KB
  • / 5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古代文学史名词解释初唐四杰“初唐四杰”是指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他们大都生于唐贞观年间,卢、骆生年较早,约比王、 杨长十余岁四人的创作个性是不同的,所长亦异,其中卢、骆以歌行,王、杨长于律诗但他们都属 于一般士人中确有文才而自负很高的诗人,官小而才大,名高而位卑,心中充满了博取功名的幻想和激 情,郁积着不甘居人下的雄杰之气当他们以才子齐名出现于文坛而崭露头角时,怀着变革文风的自觉 意识,有一种十分明确的审美追求:反对纤巧绮靡,提倡刚健骨气初唐四杰能真正反映社会中、下层 一般人士的精神风貌和创作追求上官体上官仪的笔法精细而秀逸浑成的诗作,把五言诗的体物写景技巧大大地推进了一步,成为人们模仿取法 的一种新的诗体,即工于五言,“绮错婉媚”的上官体上官体的“绮错婉媚”具有重视诗的形式技巧,追求诗的声辞之美的倾向特点是细致体察、情思婉转、 笔法精细、对偶工整但诗的题材内容还局限与宫廷文学应制泳物的范围之内,缺乏慷慨激情和雄杰之 气大历十才子唐大历时期的十位诗人,《新唐书》载为李端、卢纶、吉中孚、韩翃、钱起、司空曙、苗发、崔峒、耿 漳、夏侯审歌颂升平、吟咏山水、称道隐逸是其基本主题也有反映真实的作品。

      都擅长五言近体, 善写自然景物及乡情旅思等,语词优美,音律协和,但题材风格比较单调,偏重诗歌形式技巧格律归整、字句精工也是他们作品中最明显的特点他们的作品体裁多用近体格律,很少能见到乐府歌 行体警句名联在十才子的诗中俯拾皆是,说明他们均有较深的功底,所以时有惊人之笔不过有时也 不免显露出雕琢的痕迹,从而因小失大,走到唯美的道路上去虽有警句而全篇欠佳,这也是那个时代 的风气使然韩孟诗派(奇险诗派)韩孟诗派:韩孟诗派是指中唐以韩愈、孟郊为代表的诗歌流派,这个诗派创作的特点是通过抒写个人的 不幸遭遇来揭示社会的弊病,他们主张“不平则鸣”,苦吟以抒愤,并互相切磋酬唱他们诗风尚奇求险, 韩愈奇而雄,孟郊奇而古他们具有独特的审美品味,他们在艺术上力求避熟就生,标新立异,注重苦吟和锤炼功夫,力矫大历诗 风的平弱纤巧这种诗歌的新的追求与新的变化,积极推动了盛唐以后诗歌艺术境界的开拓元白诗派(通俗诗派)元白诗派是指中唐以元稹、白居易为代表的诗歌流派,他们重写实、尚通俗他们发起新乐府运动,强 调诗歌的惩恶扬善、补察时政的功能,语言方面则力求通俗易解.这派诗人重写实、尚通俗,走了一 条与韩孟诗派完全不同的创作道路。

      乱世的文人们,位卑未敢忘忧国,他们用自己的文学创作来反映社会,汇导人情以元稹和白居易为代 表的一批诗人,发起了轰轰烈烈的新乐府运动,提出了“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的创作宗旨新乐府诗中唐以后出现的一种乐府诗宋朝的郭茂倩在《乐府诗集》中说:“新乐府者,皆唐世之新歌也;以其 辞实乐府,而未尝被于声,故曰新乐府也它是由杜甫开创,元稹、白居易大力提倡并创作,发扬光 大而成的一种乐府体诗其特点是“即事名篇,无所傍依”,只继承'感于哀乐,缘事而发'的民间乐府的 精神,自创新题新意而不入乐如,杜甫的《三吏》、《三别》和白居易的《卖炭翁》陈子昂《感遇》初唐诗人,对唐诗的发展有重大影响的,他的诗歌内容有:① .他是一个政治色彩很浓的诗人,借《感遇》来恢复风雅比兴美刺的兴寄传统,使诗歌创作具有强烈 的思想性和干预现实的作用② .一部分诗歌抒怀言志之作,将匡时济世的人生抱负化为慷慨悲歌的情思,具有昂扬壮大的感情气势 感遇共38首王孟王维与孟浩然并称为“王孟”王维、孟浩然虽都盛唐田园山水诗的代表作家,但由于他们生活环境和性 格气质的不同,在诗的写法和艺术风格方面是有区别的王维山水田园诗具有空明的境界和宁静之美,诗歌宁静优美而神韵飘渺。

      孟浩然的山水田园诗更贴近自 己的生活,景物描写带有即兴而发、不假雕琢的特点,诗语自然纯净,似比王维的诗更显淳朴,诗歌呈 现出豪华落尽见真淳的境界如《过故人庄》“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王维的山居歌咏擅长与表现空山的宁静之美,而孟浩然的乘舟行吟之作则表现了山水的纯净之美,语言 清省文章四友在初唐诗坛上,有四个人被时人称为”文章四友”,他们是:崔融、李峤、苏味道、杜审言四人的作品 风格较接近,内容不外歌功颂德、宫苑游宴,但在他们的其他一些作品中,却有时透露了诗歌变革的消 息,有的还对诗歌体制的建设作出了积极的贡献,从高宗后期起,即以诗文为友,”文章四友”因此得名 四人中,以杜审言成就最高,苏味道和李峤又以苏李并称沉郁顿挫一般指杜甫的风格特征沉郁顿挫的风格的基调是悲慨沉郁顿挫都是指感情而言沉郁”有深挚、沉 雄、郁结、抑塞之意,主要指感情的力度、浓度、深度,侧重于'意”、“思想”顿挫”有抑扬顿挫、句 断意连、波澜起伏之意,主要指感情表达的层次、节奏,侧重于“法”“表现”沉郁顿挫之间有紧密联系, 是指感情特别充沛深厚而又无法一下倾吐出来,仿佛有东西梗塞其间,几经反复终于淋漓尽致的表现出 来了他的诗,蕴含著一种厚积的感情力量,每欲喷薄而出时,他的仁者之心,儒家涵养所形成的中和 处事的心态,便把这种喷薄而出的感情抑制住了,使他变得缓慢,低沉,回环起伏。

      几欲喷薄而出,但 又不得出,缓急回环,跌宕起伏,是为沉郁顿挫高岑盛唐诗人高适和岑参的合称,为盛唐边塞诗歌代表诗人的专称高适、岑参的诗以“悲壮为宗”他们都积极进取,但长期功名失意一再出塞谋求报国立功,对仕途坎 坷和边塞生活有着深刻体验所作主要以边塞战争、塞上风光和仕途艰难为题材,善于运用七言古诗等 体裁,表现报国安边、治国安民的壮志和奋发进取的精神,或抒发怀才不遇、功业无成的悲愤其诗意 气豪迈,情辞慷慨,奇偶相生,手法多样这是他们共同的地方由于生活经历、个性、文学思想和渊源等差异,高适、岑参的诗又有重要区别高适善于反映战士和农 民的疾苦,暴露现实,笔调严谨,直抒胸臆,以常语感人;岑参擅长讴歌胜利,描绘奇境,抒发豪情, 寓情于景,以奇语动人高、岑边塞诗成就最高近人以“高岑”并称往往是因其边塞诗同时,唐代边塞诗派也被称为“高岑诗 派”七绝圣手王昌龄,盛唐著名边塞诗人,后人誉为“七绝圣手”因他有丰富的生活经历和广泛的交游,对他的诗歌创作大有好处王昌龄擅长七言绝句,被后世称为七 绝圣手如《出塞》诗:“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慨 叹守将无能,意境开阔,感情深沉,有纵横古今的气魄,确实为古代诗歌中的珍品,被誉为唐人七绝的 压卷之作。

      又如《从军行》等,也都为脍炙人口的名作反映宫女们不幸遭遇的《长信秋词》《西宫春 怨》等,格调哀怨,意境超群,抒写思妇情怀和少女天真的《闺怨》《采莲曲》等,文笔细腻生动,清 新优美送别之作《芙蓉楼送辛渐》同样为千古名作小李杜“小李杜”指晚唐诗人李商隐和杜牧小李杜”之于晚唐诗坛的作用,我们总是不禁要拿来与大'李杜”在 盛唐的作用相类比,如果说李白、杜甫共同创造了盛唐诗歌的一个几乎无可企及的巅峰,那么李商隐和 杜牧则在晚唐业已没落的诗风中添上瑰丽的一页自从孟郊、李贺、柳宗元、韩愈等这批中唐诗人相继去世以后,元和诗坛上的那种活泼与锐气的诗风也 逐渐消失直到杜牧、李商隐等一批青年诗人的崛起,才使晚唐诗风摆脱一种没落的风气,重新出现生 机杜牧诗风格俊爽清丽,独树一帜尤其长于七言律诗和绝句杜牧身上那种贵族气质、世家遗风使他的 诗充满了高朗明快的理性精神,而李商隐心中的那种浪漫情调与自卑心理使他的诗郁积了感情的缠绵情 结温李晚唐诗人温庭筠和李商隐的并称他们的诗歌风格都承受六朝余习,色彩明丽,笔调柔婉,故有此并称温李诗风在晚唐诗坛上有很大影响,还为宋以后婉约词派开了先河温庭筠与李商隐的作风、成就并不完全一样。

      李商隐诗在讽喻时政和寄情深婉方面,超过了温庭筠, 但用典过多,命意晦涩之病,又甚于温诗吴中四士吴中四士,则是以地域相同来称谓同一时期的四位诗人的,他们都是江浙一带的人,古时这一带属吴郡 他们分别是:贺知章、张旭、张若虚、包融四人因此被后人称为吴中四士”他们的诗歌都写得清新 婉丽,自成风格除包融外,都有名诗传世沈宋”沈宋”是指初唐诗人沈俭期同宋之问的并称二人之所以著名,主要是因为他们在律诗形式方面所做的 贡献他们的五七言近体诗歌作品标志着五七言律体的定型沈宋都曾为宫廷诗人,所作律诗多为应制 奉和之作,内容虽无甚可取,但词采精丽,且数量较多,又大都合律,使律诗的粘对规律逐渐为一般诗 人所遵守,影响甚大,为近体诗的建立和发展作出了贡献元和体有广狭二义:广义指唐宪宗元和以来各种新体诗文认为元和以后流行的新的文风、诗风,是由韩愈等 元和时的著名作家开创的,所以总称之为元和体狭义是指元稹、白居易诗中的次韵相酬的长篇排律和 包括艳体在内的流连光景的中短篇杂体诗代表作家:韩愈、元稹、白居易皮陆晚唐作家皮日休、陆龟蒙的并称他们时相唱和,诗作数量很多,合编为《松陵集》,这是皮、陆并称 的一个由来但松陵唱和诗,却往往追求险怪,纤巧冷僻,有长达500字、1000字的长篇,拼凑对偶, 以多为贵。

      诗论家指出,这是“以笔墨相娱乐”(赵执信《谈龙录》)的倾向,甚至有“皮、陆如吃蒙汗药, 瞢腾而作吃语”(黄子云《野鸿诗的》)的讥评他们还有一些名为'吴体”的拗律,造语诘屈,用意也在 于消闲遣闷。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