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园路设计原则与道路规划.doc
5页园路设计原则 园路要主次分明要从园林的使用功能出发,根据地形、地貌、风景点的分布和园 内活动的需要综合考虑,统一规划园路须因地制宜,主次分明,有明确的方向性 因此,好养护园林绿化在园林中一般考虑:⑴主路:主路要能贯穿园内的各个景区、主要风景点和活动设施,形成全园的骨 架和回环,因此主路最宽,一般为4〜6m结构上必须能适应管理车辆承载的要 求路面结构一般采用沥青混凝土、黑色碎石加沥青砂封面、水泥混凝土铺筑或 预制混凝土块(500x500x1000m m)等主路图案的拼装全园应尽量统一、协调⑵支路:园中支路是各个分景区内部的骨架,联系着各个景点,对主路起辅助作用 并与附近的景区相联系,路宽依公园游人容量、流量、功能及活动内容等因素而 定一般而言,单人行的园路宽度为08〜10m,双人行为12〜18m,三人行为 18〜22m次路自然曲度大于主路,以优美舒展富于弹性的曲线构成有层次的景 观⑶小径:园林中的小径是园路系统的末梢,是联系园景的捷径,最能体现艺术性的 部分它以优美婉转的曲线构图成景,与周围的景物相互渗透、吻合,极尽自然变 化之妙小径宽度一般为08〜10m,甚至更窄材料多选用简洁、粗犷、质朴的 自然石材(片岩、条石、卵石等)。
园路布局要萦迂回环西方园林追求形式美、建筑美,园路笔直宽大,轴线对称, 成为“规则式”景园而中国园林多以山水为中心,园林也多采用具含蓄、自然的布 局;但在寺庙园林或纪念性园林中,多采用规则式布局所以园路的布局要做到 萦迂回环,曲径通幽,以“自然式”景园为特点园路要随地形和景物而曲折起伏,若隐若现, “路因景曲,境因曲深”,造成“山重 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情趣,以丰富景观,延长游览路线,增加层次景 深,活跃空间气氛也就是园路的曲折要有一定的目的,随“意”而曲,曲得其所, 如:在自然式水池岸布路与宜随池而曲,略有凹凸变化;山坡路宜盘旋环绕而上; 两土丘之间沿丘脚的相接线弯曲布置;为逾越石山、花丛等障景而曲;符合传统 “曲径通幽”的要求而曲最忌弯曲时角度相同,在短距离内曲得太多以及走投无 路的曲园路要多样性园林中路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在人流集聚的地方或在庭院内,路 可以转化为场地;在林地或草坪中,路可以转化为步石或休息岛;遇到建筑,路 可以转化为“廊”;遇山地,路可以转化为盘山道、蹬道、石级、岩洞;遇水,路 可以转化为桥、堤、汀步等路又可以它丰富的体态和情趣来装点园林,使园林 又因路而引人入胜。
园路铺地材料:我国古典园林中园路铺地常用的材料有:石块、方砖、卵石、石板及砖石碎片等在现代园林中还有水泥、沥青、彩色卵石、文化石等材料浅谈园林绿地中的道路规划1、园路的类型园路的基本类型有:路堑型、路堤型、特殊型(包括步石、汀步、磴道、攀 梯等),在园林绿地规划中,按其性质功能将园路分为:① 主要园路:联系全园,是罗林内大量游人所要行进的路线,必要时可通行 少量管理用车,道路两旁应充分绿化,宽度 4-6m.② 次要园路:是主要园路的辅助道路,沟通各景点、建筑,宽度2-4m.③ 游息小路:主要供散步休息,引导游人更深入地到达园林各个角落,双人 行走,单人0.6-1m,如山上、水边、疏林中,多曲折自由布置④ 变态路:根据游赏功能的要求,还有很多变态的路,步石、订步、休息岛、 礓、礤、踏级、磴道等2、功能与特点2.1 组织空间,引导游览在公园中常常是利用地形、建筑、植物或道路把全园 分隔成各种不同功能的景区,同时又通过道路,把各个景区联系成一个整体这 其中浏览程序的安排,对中国园林来讲,是十分重要的它能将设计者的造景序 列传达给游客中国园林不仅是“形”的创作,而且由“形”到“神”的一个转化过程。
园林不是设计一个个静止的“境界”,而是创作一系列运动中的“境界”游人所获 得的是连续印象所带来的综合效果,是由印象的积累,而在思想情感上所带来的 感染力这正是中国园林的魅力所在园路正是能担负起这个组织园林的观赏程 序,自游客展示园林风景画面的作用它能通过自己的布局和路面铺砌的图案, 引导游客按照设计者的意图、路线和角度来游赏景物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园路 是游客的导游者2.2 组织交通园路对游客的集散、疏导,满足园林绿化、建筑维修、养护、管 理等工作的运输工作,对安全、防火、职工、公共餐厅、小卖部等园务工作 的运输任务对于小公园,这些任务可以综合考虑,过于大型公园,由于园务工 作交通量大,有时可以设置专门的路线和入口2.3构成园景园路优美的曲线,丰富多彩的路面铺装,可与周围山、水、建筑 花草、树木、石景等景物紧密结合,不仅是“因景设路”,而且是“因路保景”,所 以园路可行可游,行游统一除以之外,园路还可为水电工程打下基础和改善园林小气候3、园路规划原则3.1 园路在园林中的尺度与密度园路的尺度、分布密度,应该是人流密度客观、 合理的反映 “路是走出来的”,从另一个方面说明,人多的地方(如游乐场、入 口大门等)尺度和密度应该大一些;休闲散步区域相反要小一些,达不到这个要 求,绿地就极易损坏。
此外,现代园林绿地中还应增加相应的活动场地另园林过去多以参加游览为 主游园的方式、注意自我感受,人们以思索、追溯领悟艺术中的哲理情感为主 要欣赏方式,追求所谓“神游”而现代人的旅游方式有一种要求与参与的趋势 人们不仅要求环境优美,而且要求在这样的环境中从事文娱、体育活动,甚至进 行某些学术活动,获取知识,因此,还要理解相当数量的活动场地园路广场的占地比例:在儿童公园、专卖公园、居住区公园一般可占 10%-20%, 在带状绿地,小游园可占 10%-15%,其它专卖公园可占 10%-15%.详见下表园路广场的占地比例3.2 园路的布局3.2.1 平面成形布局风景园林的道路系统不同于一般的城市道路系统,它具有自己的布置形式和 布局特点自然式园林绿地常见的园路系统布局形成多为套环式、带带式和树枝 式三种在自然式园林绿地中,园路多表现为迂回曲折,流畅自然的曲线性,中国古 典园林所讲的峰回路转,曲折迂回,步移景异,即是如此园路的自然曲折,可 以使人们从不同角度去观赏景观,在私家园林中,由于所占面积有限,园路的曲 折更使其小中见大,延长景深,扩大空间除了这些自由曲线的形式外,也有规划的几何形和混合形式,由此形成不同 的园林风格。
西欧的古典园林中(如凡尔赛宫)讲究平面几何形状当然采用一 种形式为主,另一种形式补充的混合式布局方式,在现代园林绿地中也比较常见3.2.2 立面成形布局园路也可以根据功能需要收放宽度尺寸,采用变断面的形式进行立面上的布 局例如:北京香山、沿蹬道攀登可以发现,不同转折处有不同的宽狭,而且在 中途还没有过路亭另外在许多园中,设置坐登、椅子园路外延边界,除此之外, 还有园路和小广场相结合等等这样宽狭木,曲直相济,反倒使园路多变,生动 起来,做到一条路上休闲、停留和人行,运动相结合,各得其所3.3 园路路口规划园路路口的规划是园路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从规划式园路系统和自然式园 路系统的相互比较情况看来,自然式园路系统中则以三岔路口为主,而在规划式 园路系统中则以十安路口比较多,但从加强寻游性来考虑,路口设置也应少一些 十字路口,多一点三岔路口道路相交时,除山地陟坡地形之外,一般场尽量保用正相交方式斜相交时斜 交角度如呈锐角,其角度也尽量不小于 60°锐角过小,车辆不易转弯,人行要 穿绿地锐角部份还应采用足够的转弯半径,设为园形的转角路口处形成的道 路转角,如属于阴角,可保持直角状态,如属于阳角,应设计为斜边或改成圆角。
要有景点和特点在三叉路口中央可设计花坛、花舌等,要注意各条道路都 要以其中心线与花坛的轴心相对,不要与花坛边线相切,路口的平面形状,应与 中心花坛的形状相似或相适应,具有中央花坛的路口,都应按照规划式的地形进 行设计3.4 园路与建筑在园路与建筑物的交接处,常常能形成路口从园路与建筑相互交接的实际 情况来看,一般都是在建筑近旁设置一块较小的缓冲场地,园路则通过这块场地 与建设交接多数情装饰品下都应这样处理,但一些都过道作用的建筑,游廊等, 也常常不设缓冲小场地,根据对园路和建筑相互关系的处理和实际工程设计中的 经验,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方式来处理二者之间的交换关系能上能下就是我们常见的平行交接和正对交接,是指建筑物的长轴与园路中 心线平行或垂直,还有一种侧对交接,是指建筑长轴与园咱中心线相垂直,并从 建筑正同的一侧相交接;或者园路从建筑物的侧面与其交接实际处理园路与建筑物的交接关系时,一般都避免斜路交接,特别是正对建 筑某一角的斜角,冲突感很强对不得不斜交的园路,要在交接处设一般短的直 路作为过渡,或者将交接处形成的路角改成园角,应避免建筑与园路斜交3.4.2 园路与水体中国园林常常以水平为中心,则主干道环绕水面,联系各景区,是较理想的 处理手法。
当主路临水面布置时,路不应该是始终与水面平行,这样因缺少变化 而显得平淡乏味较好的设计是根据地形的起伏,周围的景色和功能景色,使主 路和水面若即若离落水面的道路可用桥,堤或汀步相接另外,还应注意滨河路的规划滨河路是城市中临江、河、湖、海等水体的道 路滨河路在城市中往往是交通繁忙而景观要求又较高的城市干道因此临近水 面的步道的布置有一定的要求游步宽度最好不小于5m,并尽量接近水面如 滨河路比较宽时,最好布置两条游步道,一条临近道路人行道,便于行人来往, 而临近水面的一条游步道要宽些,供游人漫步或驻足眺望3.4.3 园路与山石在园林中,经常在园林两侧布置一些山石,组成夹景构成景色,要有一种幽 静的氛围在园路的交叉路口,转弯处也常设置假山,而能疏导交通,又有起到 美观的作用3.4.4 园路与种植最好的绿化效果,应该是林荫夹道郊区大面积绿化,行道树可与两旁绿化 种植相结合在一起,自由进出,不按间距灵活种植实现路在林中走的意境就是 好养护绿化养护所说的夹景一定距离在局部稍作浓密布置,形成阻隔,是障景 障点使人有“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意境在园路的转弯处,可以利用植物叙强调,比如种植大量五颜六色的花卉,即 有引导游人的功能,又极其美观。
园路的交叉路口处,常常可以设置中心绿岛,回车岛,花钵,花树坛等,同 样具有美观和疏导游人的作用还应注意园路和绿地的高低关系,设计好的园路,常是浅理于绿地之内,隐藏 于绿丛之中的,尤其山麓边坡外,园路一经暴露便会留下道道横行痕迹,极不美 观,所以要求路比“绿”低,但一定是比“土”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