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的试题及答案.docx

48页
  • 卖家[上传人]:学习****样
  • 文档编号:152668170
  • 上传时间:2020-11-24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76.90KB
  • / 48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一各章试题库目录简介 1第一章试题(反对外国侵略的战争) 2第二章试题(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 5第三章试题(辛亥革命与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 7第四章试题(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11第五章试题(中国革命的新道路) 15第六章试题(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19第七章试题(为新中国而奋斗) 23第八章试题(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中国的确立) 26第九章试题(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 30第十章试题(改革开放与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34上篇综述试题 38中篇综述试题 41下篇综述试题 44简介一、 性质及目的“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是全国高等学校本科生必修的思想政治理论课通过本课程的学习, 使大学生认识近现代中国社会发展和革命、建设、改革的历史进程及其内在规律性,了解国史、 国情,深刻领会历史和人民是怎样选择了马克思主义,选择了中国共产党,选择了社会主义道 路,选择了改革开放二、 学时学分根据2013版培养方案,该门课程总学时为32学时,其中课堂教学24学时,实践教学8 学时;共计2学分三、 考核方式该课程为考查课,考核方式为综合考查:平时成绩占25%,实践教学占25%,期末考试或 结课论文占50%,三者之和为总评成绩,并按五级分制核定。

      23/48第一章试题(反对外国侵略的战争)一、 单项选择题1. 中国近代史上中国人民第一次大规模的反侵略武装斗争是()A. 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B.台湾人民反割台斗争C.太平天国农民起义D.义和团运动2. 规定帝国主义列强可以在中国领土上驻兵的条约是()A.《南京条约》B.《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C.《北京条约》D.《辛丑条约》3. 允许外国公使常驻北京的条约是()A.《天津条约》B.《南京条约》C.《五口通商章程》D.《辛丑条约》4. 允许外国人在中国开办工厂的条约是()A.《南京条约》B.《望厦条约》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5. 规定割让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的岛屿和彭湖列岛给日本的条约是()A.《南京条约》B.《天津条约》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6.1885年3月,率部取得镇南关大捷的老将是OA.冯子材B.陈化成C.关天培D.乐善6. 近代中国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是()A.洪秀全B.林则徐C.魏源D.严复7. 近代中国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思想的是()A.洪秀全B.林则徐C.魏源D.孙中山8. 近代中国首先喊出“振兴中华〃口号的是()A.孙中山B.林则徐C.康有为D.严复9. 中国人开始有了普遍的民族意识的觉醒是在()A.鸦片战争以后B.中日甲午战争以后C.第二次鸦片战争以后D.中法战争以后二、 多项选择题1. 帝国主义列强没有能够实现瓜分中国图谋的原因是()A. 帝国主义列强之间的矛盾和互相制约B.其他国家人民的反侵略斗争C.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D.中华民族的反侵略斗争2. 19世纪下半期,沙俄侵占150多万平方公里的领土,是通过下列不平等条约实现 的()A.中俄《瓊理条约》B.中俄《北京条约》C.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D.中俄《改订伊犁条约》3.I860年10月,火烧圆明园的外国侵略者是()A. 英国B.法国C.德国D.美国3. 在中日甲午战争中以身殉国的爱国将领有()A. 邓世昌B.陈化成C.关天培D.林永升三、 简答题1、 为什么说资本•帝国主义的侵略是近代中国贫穷落后的根源?2、 试述近代中国人民反对资本•帝国主义侵略斗争的意义?四、 论述题1、 如何理解近代列强的资本输出与今天改革开放中的引进外资是完全不同的?2、 试述近代中国反侵略战争失败的主要原因。

      五、 材料题阅读以下材料:材料一联军占领北京之后,曾特许军队公开抢劫三日其后更继以私人抢劫北京居民所受之物 质损失甚大,但其详细数目,亦复不易调査……现在各国互以抢劫之事相推诿但当时各国 无不曾经彻底共同抢劫之事实,却始终存在在英国方面,关于此类行军特长,却曾被以一种特别方式,即所抢之物均须缴出,一齐堆 在使馆大屋之内,加以正式拍卖,如是者累日由此所得之款,按照官级高低,加以分派,其 性质略如战时掠获金因此之故,无一英人对于抢劫之事,视为非法行动在日本方面,则对于此种掠夺之物照例归于国家,由此所得之款其数至为不少据日本某 将军之报告,只天津一处抢劫所得者,即有二百万两之多至於美国方面,对于抢劫之事本来禁止,但美国军队颇具精明巧识,能破此种禁令,为其 所欲俄国军队抢劫之方法,似乎颇称粗野,而且同时尽将各物毫无计划的打成粉碎此外法国 军队,对于各国军队[之抢劫行为],亦复绝对不曾落居人后所有中国此次所受毁损及抢劫之损失,其详数将永远不能査出,但为数必极重大无疑所 最可惜者,即真正对于此次战事有罪之人,反受损失极小又因抢劫时所发生之强奸妇女、残 忍行为、随意杀人、无故放火等事,为数极属不少,亦为增加居民痛苦之原因。

      一一《瓦德西拳乱笔记》注:瓦德西是1900年侵华八国联军的统帅根据以上资料分析:为什么说资本•帝国主义是中国人民最凶恶的敌人?材料二(1)关于近年以来,时常讨论之〃瓜分中国〃一事,若以该国现刻武备之虚弱,财源之衰 竭,政象之纷乱而论,实为一个千载难得之实行瓜分时机现在所欲问者,只是各国对此问题, 究取何种态度俄国方面,因占领满洲之故,在最近期间,当可心满意足假如现在法国进据 云南,日本占领福建,英国取得长江流城一部份,德国占据山东,则中国方面实无力加以阻止 因此,我们对此问题,必须十分注意,倘或一旦列强对于瓜分之事,果有妥协之望中国文化在四百年以前,常有若干方面比较欧洲为优但自彼时以后,遂成停顿不进之象, 尤其是对于火车轮船所引起之世界巨大变迁,未能加以理会而且数世纪以来,未有外敌严重 压迫,以致养成一种不能战争之民族所有上流阶级,对于世界情形毫无所知,只是骄傲自大, 盲目反对白人至于官吏人员,则为腐败之气所充塞,毫无精神之可言其在皇室方面,则又似乎不能再 行产出振作有为之人物但吾人在此却有一事不应忘去者,即中国领土之内,……共有人口四 万万,均系属于一个种族,并且不以宗教信仰相异而分裂,更有〃神明华胄〃之自尊思想充满脑 中。

      此外更有一事,亦复不应忘去者,即吾人对于中国群众,不能视为己成衰弱或已失德性之 人,彼等在实际上,尚含有无限蓬勃生气,更加以备具岀人意外之勤俭巧慧诸性,以及守法易 治余认为中国下层阶级,在生理上,实远较吾国多数工厂区域之下层阶级为健全倘若中国 方面将来产生一位聪明而有魄力之人物为其领袖,更能利用世界各国贡献与彼之近代文化方法, 则余相信中国前途,尚有无穷希望吾人若一观察日本维新之迅速与成功,则此处实值得吾人加以特别注意一一至于中国所 有好战精神,尚未完全丧失,可于此次〃拳民运动〃中见之在山东直隶两省之内,至少当有十 万人数,加入此项运动,彼等之败,只是由于武装不良之故,其中大部分,甚至于并火器而无 之一一《瓦德西拳乱笔记》(2)统帅(瓦德西)又明知中国一时不宜即行瓜分,故欲极力保全之,其言曰:〃世人动 辄相语,谓取此州略彼地,视外人统治其亿万众庶之事,若咄嗟可立办者,然实则无论欧美日 本各国,皆无此脑力与兵力,可以统治此天下生灵之四分之一也 .....兹瓜分一事实为下策 如欲行此下策,则后患又不可不防矣〃——《八国联军志》根据以上资料分析:19世纪末20世纪初,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图谋没能实现的原因是什么?第二章试题(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一、 单项选择题1. 中国旧式农民运动的最高峰是()A.义和团运动B.太平天国运动C.戊戌维新运动D.李自成起义2. 太平天国制定的中国最早的资产阶级方案是()A.《资政新篇》B.《天朝田亩制度》C,《原道觉世训》D.《原道救世歌》3. 洋务运动的指导思想是()A.师夷长技以制夷B.中学为体,西学为用C.富国强兵D.扶清灭洋4. 中国的第一个资产阶级领导的运动是()A.戊戌维新B.洋务运动C.太平天国D.辛亥革命5. 维新运动中形成广泛影响的梁启超的变法著作是()A,《孔子改制考》B,《天演论》C.《仁学》D.《变法通议》二、 多项选择题1. 戊戌维新的主要领导人是()A.康有为B.洪秀全C.孙中山D.梁启超2. 洋务运动的主要代表人物有()A.奕C.李鸿章D.张之洞3. 太平天国运动的失败,主要源于()A.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镇压B.没有科学的理论指导。

      C.运动内在的买办性D.太平夭国政权的日益封建化与腐败化B. 曾国藩三、 简答题1、 太平天国失败的原因和教训是什么?2、 试述洋务运动的历史作用3、 洋务运动失败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四、 论述题1、 试述太平天国的历史意义?2、 戊戌维新运动的意义是什么?3、 戊戌维新运动失败的原因是什么?五、 材料题阅读以下材料:太平天国圣库制度肇始于起义之初起义开始时,拜上帝会信徒多携老扶幼,举家参加 他们变卖了田产,各将所有奉献于公库,所有人的衣食,都由公库开支以后,全军实行这种 制度作战中缴获的金银、绸帛、珍宝等必须上交公库,个人不得私藏,违者处以重罚,直至 斩首将领士兵的生活需要,由公库供给其供给种类和标准,粮、油、盐大致不论老少,一 律等量供应;食肉供给,天王以下每天份额各有等差,下级将士不是每天供给又有买菜钱、 礼拜钱系作为买办供物祭告天父之用,兼作零用,数量各有等差但各类供给定额并非固定, 依物资来源多少而有不同1854年夏,天京(今南京)城内缺粮,曾减少食米供给定量,一 律吃粥圣库制度在首都天京也推行于军队以外的民众.太平天国占领南京的初期,曾将城内居民 分隔男女,按年龄、技能分别编入各馆各营,财货收归公有,衣食等由公库供给。

      圣库制度的基础是人无私财和大致的平均分配,但事实上,圣库制度并没有严格实行随 着军事胜利,克复城市乡镇日多,财货来源丰富,将士们各有自己的私财,人无私财的原则日 益不能坚持,所以乂规定私藏不得超过五两银高级将领生活日奢,任意取用于公库,供给配 额渐失去实际意义太平天国后期,名义上仍继续实行圣库制度,由圣库供给各王、各将领和士兵以各自份额 的食物、钱、衣服,但由于他们大多都有私财,并不依赖于这些份额圣库制度名存实亡,蜕 变成为一般的后勤供给制度圣库制度是太平天国创立的第一个经济制度这个制度是伴随着太平军金田起义而同时产 生的,直到太平天国革命失败,圣库制度也随之泯灭从历史发展的阶段来看,私有制度还处于方兴未艾之时,任何一种想改变这种客观趋势的 平均主义的思想和制度,都只能是被剥削者的美好幼稚的空想如要求在实践中长期推行,无 疑将会遇到阻碍和破坏从人们的意识形态来看,几千年的私有观念,也绝不是《太平条规》 中禁止私藏金银和天王诏令、东王诰谕中要求〃公心和傩〃的说教所能改变的农民虽然具有强 烈的反封建的革命性,但正因为他们是农民,私有观念和发家致富的愿望是浓厚的他们并不 满足于平均主义的供给制度。

      因此,圣库制度在实施中,便遇到愈来愈多的主客观困难根据以上材料分析:太平天国的平均主义主张在改造中国社会中的前途?第三章试题(辛亥革命与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一、单项选择题1、 清末“预备立宪”的目的是A、 改革官僚制度B、 顺应舆论要求C、 引进西方政体D、 维护专制皇权2、 1911年,清政府成立”皇族内阁”的直接后果是A、 解散了军机处B、 丧失了立宪派的支持C。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