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教育类书籍读书笔记--修订编选.pdf

7页
  • 卖家[上传人]:l****6
  • 文档编号:149397654
  • 上传时间:2020-10-26
  • 文档格式:PDF
  • 文档大小:234.13KB
  • / 7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教育类书籍读书笔记 教育是慢的艺术读书笔记 “教育,是一种慢的艺术慢,需要平静和平和;慢,需要细致和细腻;慢,更需要耐 心和耐性教育, 作为一种慢的艺术, 尤其需要合理地对待学生的不足缺陷甚至错误 教育,作为一种慢的艺术,需要留足等待的空间和时间 ”作为教师的我们,今天该怎样理 解“教育是慢的艺术”呢? 一、 “慢”而不“怠慢” 我会经常遇到有一部分属于“问题学生” ,他们在学习上基础 较为薄弱,理解和接受能力差,未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对学习失去信心,自暴自弃 ; 在生 活及其他方面, 早恋、 打架斗殴等现象不时发生, 给我们的教学和管理工作增加了很大难度 作为教师,我们常常有恨铁不成钢的感觉,缺乏足够的耐心和宽容对此,我反复思虑着如 何将他们引上良性发展的轨道如果对这部分学生“怠慢” ,就意味着放弃他们,后果不堪 设想 ; 相反我认真思考,改变了自己的否定性思维虽然他们的坏习惯很难改变,但并不是 不可救药;虽然他们在学习方面起点比较低,但仍然可以有所作为;虽然他们进步的速度比 较慢,但并不等于到达终点的速度就慢我会想办法的列举古今中外的例子告诉学生“火车 理论” : 一个跑得慢的人搭上一辆快车,和一个跑得快的人搭上一辆慢车,最后,先到达终 点的是跑得慢但搭上快车的那个人。

      我会鼓励、启发、引导、耐心、宽容、等待等等,给学 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使他们逐渐调整和理顺好自己的状态, 再差的学生都有它的基础点, 就 从每个学生的具体基础点做起, 自然生长点开始, 逐渐延续增长, 让学生体会到成功的喜悦, 自然就会产生兴趣,而继续续下去 二、 “慢”需要感悟 我们老师在我们的教学中慢慢地去感悟, 就像为人父母, 育人的经验也是慢慢感悟出来 的一个好教师,应是偶有所得,有些独特的理解、独特的发现教育是些潜移默化、潜滋 暗长的东西作为老师,尤其如我们成天和孩子打交道的老师,对待孩子,我们要有耐心, 要学会倾听,要平等对待每个孩子,不能戴“有色”眼镜在我们的教育过程中即使我们心 中有不满,有怒火,都应该压制自己静下心与孩子交流,打开孩子的心结也许,你一句 温暖的话语, 改变的却是一个人的人生 这本书让我感受到了 “教育的魅力在于激励与唤醒” , 在思想上有了进一步的提高 ; 首先我们要做教育中的有心人,平时,我们要更细致、耐心些, 多一些等待、思考与克制我们要脚踏实地,善于发现,做好观察记录,捕捉更多的瞬间 三、 “慢”需要等待 这个“慢” ,要有足够的期待,足够的耐心,减少教育浮燥与功利。

      而作为一种慢的 “艺术” , 尤其需要合理地对待孩子的不足缺陷甚至错误 每个人的成长过程, 就是点滴错误、 点滴成绩、点滴感悟积累而至质变的过程这个慢,也就是让孩子感受、体验过程,形成良 好的学习习惯这个过程中充满着跌下去和爬起来他一跌到,你就去惩罚他,而不是等待 他、鼓励他自主地站起来,那他也许会耍性子,干脆不起来,等着你来拉扯他对学生来说, 错误是什么?错误是一种经历,错误是一种行为,错误是一种认识的暂缓,错误是一种履历 性的成长资源)学会使用这种不可再生的资源,需要教师发挥慢的艺术 “教 育不能追求立竿见影的效果, 立竿见影的背后可能就是反教育的行为,所有反教育的行 为都立竿见影 ” 我以此作为一剂清醒剂, 并时时告诫自己, 欲速则不达, 对待 “问题” 学生, 要宽容,要等待,不能操之过急,更不能简单粗暴在具体做法上,这几年我改变了以往遇 到他们“作乱”时批评、埋怨的做法,尤其注意当众保护他们的自尊心然后以自己的热情 和真心感染他们,以欣赏他们的优点为出发点,以保护他们的自尊心为基础,拿起表扬的武 器,营建“赞美文化” 告诉他们“取乎其上,得乎其中;取乎其中,得乎其下;取乎其下, 则无所得矣”的道理,循序渐进地培养他们“向上” 、 “向善”的精神。

      四、 “慢”需要永恒的责任 一个人在校期间只是他人生的一个阶段,还有很长的路要他走下去, “活到老学到老” 是生存的需要, 毕业时的他, 还有那么多的不完善, 一个好老师在学生心中的地位是至高的, 师生之间的偶尔一个短信、一句问候、一次思想的交流和碰撞等等对一个人的激励、鼓舞、 发展导向都是有很大作用的,我想这也是我们作为教育工作者、 “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的神 圣之处吧?这也是我们对社会的责任吧 作为一个教育一线的教师, 我非常喜欢 “慢教育” 这个词 教育并不是立杆见影的工作 急功近利,往往与教育背道而驰以“慢”的心态来对待教育,陪着学生慢慢地走,慢慢地 欣赏成长的快乐,慢慢地陪着学生长成参天大树,何尝不是一种睿智,一种气度? 心得一:读守望教育心得体会 在目前一些领域道德失范,道德愿望与行为、道德投入与产出相差甚远的情况下,怎样的道 德教育才能让道德律走进孩子们的心灵呢?读刘铁芳教授的守望教育一书,令我们有了 豁然开朗的感觉 书中对道德教育的阐述,用的标题虽然是“教化的困惑” ,体现了作者对道德教育沉重的忧 思和对教育问题复杂性思考的审慎,但实实在在是以一个学者的思想为我们解了惑。

      在“关 注我们时代的伦理觉悟” 、 “走向人对人的理解” 、 “道德教育 : 从尊重日常生活的德性品格开 始”等篇目中,我们看到了作者想要阐述的 : 道德教育是以人为本的教育,教育目标要下移、 内容要贴近实际、 采取的方式要适合孩子 特别是他提到的以美德故事唤醒孩子的道德情感 的方法,值得我们借鉴 每个人的童年,都应该是被故事浸润着的阅读故事可以让孩子们掌握知识,获得日常生活 中不一定能够拥有的情感体验,同时,他们也必然地从中获取人生的启蒙,教化的熏陶一 个成年人,他可能不是文学爱好者,没有读过多少成人的名著,可是他不会不知道安徒生、 格林兄弟、 王尔德一代代儿童通过阅读童话完成了自己的精神成长, 而这些大家的作品 也在孩子们的阅读中成了经典,成了不褪色的永恒 “美德故事也许不如道学家的道德推理来得严密、系统、深刻,但却能够比道德推理 更加直截了当、更简明易懂、更亲切可心 ” “优美叙事的伦理是让人去体验、感受、关切于 一种真实的伦理境遇,而不是如规范的伦理让人被动地接受道德律令 ”置身于多元时代中 的道德教育,怎样走出现实的泥沼、在缺憾中不断前行,是目前急待解决的问题而其中的 关键,应该是让德育从神坛走向下界,回到人间,走进孩子们的心灵世界。

      美丽温情的美德 故事,应该是这路途中的一把钥匙因为,任何一个人,或许会反感以讲道理为主的规范德 育,但却无法拒绝美德故事对心灵的关照和沐浴 教育就是爱,爱就是教育爱心是人类的一种高级情感,但是又和人类的理智、道德、审美、 人格相互关联 “爱心育人”不仅是一般的职业素养和职业要求,更是教育人道主义的体现 教育是培养生命的事业,世界上还有比生命更重要的吗?作为教师,最可贵的是能够保持高 尚的人道主义情怀让我们把对孩子发自肺腑的爱寄托在故事中,让孩子去触摸、感受这个 世界的美丽、快乐与芬芳,从而成长得更健康、更茁壮吧! 心得二:阅读为了自由呼吸的教育一书的心得体会 最近阅读了 为了自由呼吸的教育 一书, 听名字就让人感觉到了畅快, 教育确实需要点 “自 由”了 细细地品读了李希贵老师为了自由呼吸的教育一书,就被它深深的吸引了参加工作时 间不算长,经常会思考一些关于教育的问题,韩愈说的“传道、授业、解惑也” ,常常在耳 旁响起, 可时代发展到今日, 教师不能只是 “教书匠” , 更应是心灵的 “引路人” , “授人以鱼, 更应授人以渔” ,诸如此类至理名言,更是随处可见,可是,现在的学生到底要的是怎样的 教育呢?我也一直在思索着。

      李希贵老师的为了自由呼吸的教育一书,用非常平实的语言向我们讲述了一个一个他曾 经实践过、经历过的小故事每一个故事都能读出他对教育的独特感悟和思考 书中,李希贵老师一再强调, “教育其实很简单:一腔真爱,一份宽容,如此而已 ” “教育 本来挺简单,只是我们人为地把它搞复杂了把孩子们当作活生生的人来看待,让校园里充 满民主、 平等, 让老师、 学生在校园里自由呼吸” , 从而 “到达心灵之花自由开放的生命田园” “表扬学生要铺张,批评学生要吝啬 ”多么朴实的语言,将教育这个让人觉得漫无边际的 概念, 用寥寥数言解释的淋漓尽致, 我不由的为李老师的观点鼓掌 是啊, 教育确实很简单, 一腔真爱,一份宽容 反思几年来的教育历程,重新审视教育,我感觉教育应该像农民种庄稼一样,春天播下一粒 种子,缺少水份为它浇水,长满杂草为它除草,遭遇病虫害为它洒药,缺少营养为它施肥, 让它能在一个健康的环境下一天一天长大,直到秋天收获果实,这期间我们不能拔苗助长 而我们在实施教育的时候, 总是希望学生按照自己期望的方向生长, 更希望他们在最短的时 间内成熟,不断地把自己的养分无私地输送给他们,希望他们全部吸收并强壮起来。

      但是肥 胖并不等于强壮,孩子们不一定会你给什么就吸收什么,他们总是挑自己喜爱的零食去吃, 他们才不管有没有营养,营养均衡,协调搭配的问题,只要口感好就行 书中提出,教育的本质是解放人包括人的智力和心灵、思维和情感,而不是束缚人,压抑 人,限制人 我们没有挖掘学生的潜力, 反而尽力把他们塑造成另一个我们 我们要所有的孩子都朝着同 一个目标发展, 把本来一个个鲜活的个体雕刻成千人一面的丧失个性的木偶, 把本来丰富多 彩的世界变成一个个塑像书中说教育无痕,有效的教育是把教育目的隐藏起来的教育,是 不动声色的教育美好人性的塑造,并不需要什么高超的教育手法,融洽的氛围,和谐的人 际关系,成年人的善良、民主、宽容、仁爱,这一切,就是美好人性生长的最适宜的土壤, 失去了它们,任何教育都将是徒劳的 当一个孩子感受到来自成人世界充分尊重的时候, 也就是他的自我教育、 自我完善开始的时 候,也就是一个人的心智自觉开启的时候一个孩子对一门课程的喜爱,有时并不是基于课 程本身的什么价值, 而很可能是些常常被我们忽略的十分微小的细节, 当孩子从细微之处感 受到了老师真诚的爱,当孩子同样爱上了自己的老师,也就是孩子热爱这门学科,热爱学习 的开始。

      放开孩子的手脚吧, 让他们自己走路, 也许他们能够更快地奔跑起来!让我们走出为了教育 而教育的误区其实教育很简单,一腔真爱,一份宽容把简单的事情天天做好,就是不简 单 心得三:读优秀是教出来的心得体会 第一次听到优秀是教出来的这本书的名字时感觉怪怪的,优秀当然是培养出来的,这本 书到底想要说明什么呢?于是冥冥之中就对这本书充满了渴望 一拿到这本书,我就迫不及待地翻阅起来,结果出乎意料的是我没有那种“眼前一亮”的感 觉, 相反觉得作者罗恩克拉克先生所描述的教育场景, 所提的要求都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 说话先要讲礼貌、主动询问表关心、乘坐公车不吵闹、见到老师问声好,完成作业不拖延等 这些不都是我们老师平时经常强调的吗?书中没有长篇累牍的大道理, 有的只是些微不足道 的小细节但是再次拜读第二遍的时候,我不得不佩服作者的这种对事业执著追求的精神 对于一个小学老师来讲, 优秀是教出来的确实是一本不可不读的好书,让我对教育又有 了一层新的认知作者抓住教育过程中容易被人们忽视的细节,既对孩子严格施教,又用爱 心和热忱赢得了他们的爱戴和尊敬克拉克老师不仅仅将注意力放在提高孩子的学习成绩 上,而且更加注重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和教养。

      作为成功的教育者,作者在书中没有谈及如何教书、如何分析教材、如何准备教案,而更像 是在谈论如何为人处事、待人接物一个个活生生的例子生动形象,作为读者丝毫没有感觉 枯燥乏味,相反感觉作者所描述的就在我们身边,亲切自然书中讲述的创造奇迹的 55 个 细节确实常常被人们忽略,而正是细节创造了奇迹,成就了辉煌书中提倡对孩子要从小在 平时的一点一滴、一举一动中体现出尊重孩子、宽容孩子、赏识孩子,并了解孩子的内心世 界,让孩子从生活中学习,从鼓励中学会自信、从宽容中学会耐心、从赞美。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