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教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七单元作业设计 (6).docx
38页素养为纲 学评一致 减负增效——统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七单元作业设计教材内容:统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七单元 素养为纲学评一致减负增效——统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七单元作业设计单元信息学科语文年级五学期教材版本单元名称第七单元基本信息教育部组织编写(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第一学期☑自然单元课时名称单元组织方式□重组单元序号对应教材内容123456《古诗词三首》《四季之美》《鸟的天堂》《月迹》第21课第22课第23课第24课习作课时信息《习作:即景》《语文园地》语文园地单元内容及教材分析单元主题语文要素自然之趣1.初步体会课文中的静态美和动态美2.学习描写景物的变化《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学段要求(第三学段)”:1.在阅读中了解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课标要求步领悟文章的基本表达方法2.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积累习作素材1 单元内容本单元围绕单元语文要素,组编了四篇课文,既有静态景物的描写,又有动态变化的描绘,动静结合,凸显了景物的静态美和动态美教学中,应引导学生阅读课文,初步体会课文中的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并试着迁移运用于表达之中。
教材分析学情分析五年级学生对景物描写并不陌生,有一定的写作基础四年级下学期已学习过“按照一定的顺序写景物”,能够较有条理地观察并描写景物本单元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写出景物变化”的要求,引导学生关注景物的变化,学会欣赏景物的静态美和动态美单元学习目标识字写字:认识本单元17个汉字,掌握“更”等多音字会写本单元25个汉字掌握“黎明、红晕、漆黑、陆续、白茫茫、榕树”等个词语朗诵积累: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课文,背诵《古诗词三首》《四季之美》,默写《枫桥夜泊》阅读理解:抓住课文重点句段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动态美和静态美,感受作者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和追求美好事物的情怀习作表达:学习按照一定的顺序描写景物,写出景物的动态变化,使画面更加鲜活2 单元作业目标我笔书范字:在具体语境中规范书写、正确使用本单元生字词语我口诵美文:通过朗读、背诵、表演,积累古诗文及优美文段我手写我心:按照一定的顺序描写景物,写出景物的动态变化单元作业整体设计思路根据《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在有效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过重作业负担的同时,让语文学习提质、增效,设计“前置预学、课中导学、巩固延伸”三个环节的作业,以促进学生主动学习、深度学习。
为帮助全体学生都能获得相应的发展,在“巩固延伸”环节,采用分层作业模式,设计“基础性、提升性、综合性”三个层次的作业,课前、课中、课后一体化,教学评一致,立足于儿童的语文学习,服务于儿童的语文学习3 学习内容时间要求《古诗词三首》第一课时作业设计总时长40分钟,其中前置预学15分钟,课中导学10分钟,巩固拓展15分钟前置预习作业分析和作业内容设计意图作业分析:1.我会读古诗朗读课文、查阅资我能用停顿和重读符号标出节奏和重音,还能读料、理解诗意,培养学生给爸爸妈妈听课前预习的良好习惯,学生在“做任务”中掌握预习方法,并为课中学习打下基础停顿/重读.设计意图:2.我会查资料我查阅资料了解了《枫桥夜泊》和《长相思》的在读通诗句、查阅资料的基础上,提示学生借助注释、插图理解古诗写作背景3.我会解诗意1)通过读诗题,我知道《山居秋暝》所描写的核心素养:□文化自信☑语言运用□思维能力□审美创造季节是2)我发现诗中所描写的景物有:3)结合注释和插图,我能试着说一说这首诗的能力维度:☑识记☑理解□应用□分析□评价□创造大意评价主体学生评价家长评价教师评价评价标准点亮红星★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基本做到停顿恰当、语调合适。
☆☆☆☆☆☆☆☆☆☆☆☆☆☆☆☆☆☆☆☆☆☆☆☆☆☆☆☆☆☆☆☆☆☆☆☆☆☆☆☆☆☆☆☆☆2.能借助插图、注释大致说出《山居秋暝》的诗意3.了解《枫桥夜泊》《长相思》的写作背景4 课中导学作业分析和设计意图作业内容作业分析:1.我会说一说1)我能说出《山居秋暝》中的动词2)我能抓住动词想象画面,并说出来读诗句、找动词、想画面、品情感,引导学生理解内容、习得方法2.我会选一选下列诗句所体现的情感与《山居秋暝》相近的一设计意图:项是()通过读诗句、找动词、想画面、品情感,“体会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感悟作者的思想感情”A.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B.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C.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D.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核心素养:☑文化自信☑语言运用☑思维能力☑审美创造能力维度:☑识记☑理解□应用☑分析□评价□创造评价主体自我评价同伴评价教师评价评价标准点亮红星★1.能抓住动词想象画面,体会景物的动态美和静态美☆☆☆☆☆☆☆☆☆☆☆☆☆☆☆☆☆☆☆☆☆☆☆☆☆☆☆☆☆☆2.能初步感悟古诗景物描写中蕴含的情感5 巩固延伸作业分析和设计意图作业内容作业分析:1.基础性作业我能把《山居秋暝》熟练地背给家长听。
背诵是“语言文字积累与梳理”学习任务群的作业任务,是学科核心素养之基础;提升性作业,对比两首写作特点非常相似的古诗,拓展提升学生的理解赏析古诗的能力,是“思辨性阅读与表达”学习任务群的作业任务2.提升性作业我来选一选山居秋暝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设计意图:题破山寺后禅院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竹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磬音基础性作业,背诵重在积累,夯基固本;提升性作业,训练和提升学生对古诗的理解和赏析能力1)《山居秋暝》写的是寺后禅院》写的是A.秋季傍晚的景色,《题破山核心素养:☑文化自信☑语言运用☑思维能力☑审美创造的景色B.初夏清晨2)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两首诗都描写了幽深宁静的山间风光B.两首诗都表达了追求清净隐逸的思想C.两首诗都以有声衬无声表现山林之静D.两首诗都在尾联含蓄委婉点明了题旨能力维度:☑识记☑理解☑应用☑分析□评价□创造评价主体自我评价家长评价☆☆☆☆☆☆☆☆☆☆☆☆☆☆☆☆☆☆☆☆教师评价☆☆☆☆☆☆☆☆☆☆评价标准点亮红星★1.能展开合理想象,将诗中的动态、静态景物描写得更加生动、具体。
2.能对比赏析两首古诗,完成练习6 学习内容时间要求《古诗词三首》第二课时作业设计总时长25分钟,其中课中导学10分钟,巩固拓展15分钟课中导学作业分析和作业内容设计意图作业分析:1.我会想画面我能圈出《枫桥夜泊》中的所见所闻,还能区分出动态描写和静态描写,并想象画面圈划景物,理解古诗,想象画面,紧扣“愁”字,体会古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是“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学习任务群的作业任务看到的听到的设计意图:通过读古诗、想象画面,紧扣诗眼“愁”字,体会情感,提高学生欣赏古诗的能力动态描写静态描写核心素养:☑文化自信□语言运用☑思维能力☑审美创造,从2.我会悟情感我找到了这首诗最能表现诗人情感的字中体会到了诗人旅途中的思想感情能力维度:☑识记☑理解□应用☑分析☑评价□创造评价主体自我评价同伴评价教师评价评价标准点亮红星★1.能找出诗中描写的景物☆☆☆☆☆☆☆☆☆☆☆☆☆☆☆☆☆☆☆☆2.能区分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3.想象古诗描绘的景象,体会诗人的☆☆☆☆☆7 思想感情巩固延伸作业分析和设计意图作业内容作业分析:1.基础性作业我会背诵、默写古诗《枫桥夜泊》古诗背诵默写,属于“语言文字积累与梳理”学习任务。
古诗改写是2.提升性作业我会想象画面,将《枫桥夜泊》改写成小短文,“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还能用上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相结合的方法学习任务设计意图:古诗背诵默写,旨在丰厚积累,培养良好语感,养成日积月累习惯改写古诗,由说到写,既锻炼了学生的想象力、创造性思维能力,又落实了“动静结合”的表达训练核心素养:☑文化自信☑语言运用☑思维能力☑审美创造能力维度:☑识记☑理解☑应用□分析□评价☑创造评价主体自我评价家长评价教师评价评价标准点亮红星★1.准确、流利地背诵《枫桥夜泊》2.正确默写古诗《枫桥夜泊》☆☆☆☆☆☆☆☆☆☆☆☆☆☆☆☆☆☆☆☆☆☆☆☆☆☆☆☆☆☆3.展开想象,用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相结合的方法改写《枫桥夜泊》☆☆☆☆☆☆☆☆☆☆☆☆☆☆☆8 学习内容时间要求《古诗词三首》第三课时作业设计总时长30分钟,其中课中导学10分钟,巩固拓展20分钟课中导学作业分析和作业内容设计意图作业分析:1.我会想情景抓住关键句体会动、静态描写,展开想象,读出画面;紧扣词眼“乡心”体会词人所要表达的情感是“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学习任务中渗透思辨性阅读任务设计意图:《长相思》一词中,静态描写的句子有:,动态描写的句子有:读了《长相思》,我仿佛看到了:2.我会悟情感。
《长相思》一词中,最能体现词人情感的词语是我体会到了诗人羁旅途中浓浓的抓住动、静态描写展开想象,再紧扣词眼“乡心”体会词人对家乡浓浓的思念之情,接着用一个选择题检测学生对这首诗的理解3.我会选一选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词人随着大队人马向山海关外进发,一路上跋山涉水,历尽辛苦核心素养:☑文化自信☑语言运用B.众多的帐幕里深夜还亮着灯,出行在外的人们救救不能入睡,苦不堪言☑思维能力☑审美创造C.一阵风过后接着一阵雪,使家乡无风无雪的词人心烦意乱,思乡之情遍油然而生D.这首词描绘了词人出行关外的艰辛和凄苦,抒发了词人浓郁的思乡之情能力维度:☑识记☑理解□应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