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集体合同的签署与相应法规.doc
11页集体合同的签署与相应法规一、专题界定 集体合同是工会或职工代表代表职工与企业就劳动报酬、工作条件等问题,经协商谈判订立的书面协议专题针对集体合同的订立,集体合同的履行过程中劳动者与用工单位的权利义务,结合相关法规和案例做了解释和说明二、名词解释 1. 集体合同 是工会或职工代表代表职工与企业就劳动报酬、工作条件等问题,经协商谈判订立的书面协议三、案例分析 案例1 农民合同制工人能够享受集体合同待遇吗【案例】于某等8名农民合同制工人一直在某皮革制品公司工作,公司与他们签劳动合同时,约定月工资为480元,每月30日发放后皮革制品公司工会与该公司又签订了集体合同,在有关劳动报酬的条款中规定:员工的工资不得低于550元第二个月,公司照例向于某等8名农民工发放了480元的工资 于某将另几位农民工召集一起来到经理办公室,问:“上个月,咱们公司的集体合同已经规定,员工的工资不能少于550元,怎么我们这个月的工资还是480元?”“你们每人的劳动合同所规定的工资,不就是480元吗?”经理不解地问,“公司是按劳动合同发给你们工资,没什么不妥,因为你们是农民工,跟其他职工不一样,不能享受集体合同里的待遇。
【评析】这些农民工的工资是否应增加呢? 集体合同是企业与代表全体职工的工会之间为完成生产任务和改善职工的物质生活条件而缔结的书面协议它的法律效力高于劳动合同的法律效力,劳动者个人与企业订立的劳动合同的条款的标准,不得低于集体合同的规定,当两者出现不一致时,应按集体合同的规定执行劳动法规定:依法签订的集体合同对企业和企业全体职工具有约束力尽管于某等是农民合同制工人,但他们也是公司的员工,也应该享有集体合同中相应的权利所以,经理的说法没有法律依据,公司应自集体合同生效之日起,将于某等8名农民工的工资,至少增至550元案例2 劳动合同与集体合同不一致怎么办? 【案例】王师傅与某企业签订有为期三年的劳动合同合同中约定:陈师傅的工资每月计发一次合同履行期间,企业工会与企业经协商签订了一份集体合同,该份集体合同中约定:企业所有员工每年年终可获得一次第13个月的工资根据这份集体合同的具体规定,陈师傅属于可以享受第13个月工资的员工范围该集体合同获得企业职代会通过并经当地劳动行政部门审核后开始生效实施,但年终过后,陈师傅没有得到企业支付的第13个月工资于是,陈师傅向企业提出补发第13个月工资的要求。
但企业表示,陈师傅和企业签定的劳动合同中约定了劳动报酬的支付次数,双方应严格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履行,拒绝了陈师傅的要求双方由此产生争议 【评析】争议焦点:劳动者和企业签订的劳动合同内容与企业工会和企业签订的集体合同内容不致时如何处理《劳动法》第三十五条规定:“依法签订的集体合同对企业和企业全体职工具有约束力;职工个人与企业订立的劳动合同中劳动条件和劳动报酬等标准不得低于集体合同规定”《上海市劳动合同条例》第十八条规定:“劳动合同约定的劳动条件和劳动报酬等标准,不得低于集体合同的规定,低于集体合同规定的,适用集体合同标准”本案中,陈师傅与企业签订的劳动合同中虽然没有约定可以享受第13个月工资,但工会与企业签订的集体合同中规定了第13个月工资的有关内容根据上述规定,企业应当按照集体合同的规定补发陈师傅年终第13个月工资 案例3 集体合同订立要符合程序 【案例】媒久是一个有着几百人的工厂,工会成员30多人由于企业安全生产条件较差,工会代表全体职工向工厂书面提出集体协商要求,双方代表协商后签字,形成了集体合同草案企业随即向企业员工公布并报送行政管理部门后来职工提出异议,企业以协议经双方代表签字已经生效为由不予理睬。
评析】集体合同订立要符合程序,否则是不会生效的北京市《集体合同条例》中第38条规定,经集体协商双方协商一致的,形成集体合同草案集体合同草案应当提交职工代表大会、职工大会或者职工代表会议讨论应当有三分之二以上职工代表或者职工出席,并经全体职工代表半数以上或者全体职工半数以上同意,集体合同草案方获通过第39条集体合同草案通过后,由集体协商双方的首席代表签字,并自双方签字之日起十日内,由用人单位向所在地的区、县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备案自备案之日起十五日内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未提出异议的,集体合同即行生效本案中企业协商草案未提交职工代表大会、职工大会或者职工代表会议讨论,就报送劳动保障行政部门,程序不合法,也还没有得到审查结果,是不会生效的案例4 职工代表5年内除个人严重过失外,企业不得解除其劳动合同 【案例】 企业裁员增效这股风很快就刮到了老宋所在的玻璃容器厂,厂里决定裁员20%老宋是职工代表大会的代表,本来是不用担心的可是厂里找他谈话,虽没有明说,话里话外说他这么多年兢兢业业,对厂里的贡献有目共睹,现在厂里有了困难,希望他发扬一下蜡烛精神而他确实已经燃烧了么多年,该休息一下了老宋心里很不是滋味,说道:“我是老工人了不假,可也不是厂里的累赘。
我技术过关,从没有过事假病假,合同期限也还有4年,我还是职工代表按规定不应该和我解除合同”厂长说:“现在不是情况特殊吗,厂里规定50岁以上的老工人一律解除合同”【评析】集体合同的订立过程是企业职工代表组织职工实现民主权利的过程,使企业职工代表与企业行政方协商对话的过程在集体合同的履行期间,职工代表通常还要代表职工对企业的执行情况开展监督检查提出意见和建议,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因此免不了有得罪企业或领导的情况为推行集体合同制度,发挥职工代表的作用,国家在《集体合同规定》中专门规定,职工一方代表在合同期内在担任代表之日起5年内,除个人严重过失外,企业不得与其解除劳动合同所谓严重过失,即可与职工解除合同的法定理由,包括严重违反劳动纪律,或用人单位规章制度合严重失职、营私舞弊,对用人单位利益造成严重损害以及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等本案中企业以裁员为名与老宋解除合同是不对的四、操作实务1. 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关于集体合同的职能集体劳动合同的订立、变更、解除和终止都应该按照属地原则向主管的劳动行政部门报送、备案、审查集体劳动合同只有在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审查同意后才能生效北京市《集体合同条例》规定,市和区、县劳动和社会保障行政部门对本行政区域内的用人单位与本单位职工开展集体协商,签订、履行集体合同的情况进行指导和监督。
2.集体合同须知不仅规定本企业的一般劳动和生活条件,而且涉及劳动关系的各个方面,内容具有广泛性、整体性的特点集体合同的效力高于个人劳动合同,集体合同适用于企业全体职工;集体合同规定了本企业的最低劳动标准,个人劳动合同规定的各项劳动标准不得低于集体合同的规定,否则无效,无效部分以集体合同规定的标准代替企业违反集体合同的规定,侵害了工会和全体职工的合法权益并造成损失时,应承担物质赔偿责任3. 集体合同草案生效程序经集体协商双方协商一致的,形成集体合同草案集体合同草案应当提交职工代表大会、职工大会或者职工代表会议讨论有三分之二以上职工代表或者职工出席,并经全体职工代表半数以上或者全体职工半数以上同意,集体合同草案方获通过4.集体合同生效程序集体合同草案经职工代表大会、职工大会或者职工代表会议审议通过后,由集体协商双方的首席代表签字,并自双方签字之日起十日内,由用人单位向所在地的区、县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备案自备案之日起十五日内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未提出异议的,集体合同即行生效5. 集体合同协商、生效发生争议处理集体劳动合同在协商过程中发生争议,由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应当组织同级工会和企业组织等三方面的人员,共同协调处理集体协商争议;集体合同一经生效,集体合同双方应当履行。
履行集体合同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及时向对方通报,协商处理五、 相关法规1.对集体合同签订及其内容要求的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 第33条 企业职工一方与企业可以就劳动报酬、工作时间、休息休假、劳动安全卫生、保险福利等事项,签订集体合同集体合同草案应当提交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全体职工讨论通过 集体合同由工会代表职工与企业签订;没有建立工会的企业,由职工推举的代表与企业签订 第35条 依法签订的集体合同对企业和企业全体职工具有约束力职工个人与企业订立的劳动合同中劳动条件和劳动报酬等标准不得低于集体合同的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第18条 公司职工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会法》组织工会,开展工会活动,维护职工合法权益公司应当为本公司工会提供必要的活动条件公司工会代表职工就职工的劳动报酬、工作时间、福利、保险和劳动安全卫生等事项依法与公司签订集体合同 公司依照宪法和有关法律的规定,通过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其他形式,实行民主管理 2. 对于集体合同争议的处理规定《工会参与劳动争议处理试行办法》第28条 因签订和履行集体合同发生争议,用人单位工会可以就解决争议问题与用人单位平等协商 第29条 因签订集体合同发生争议,当事人双方协商解决不成的,用人单位工会应当提请上级工会协同政府劳动行政部门协调处理。
第30条 因履行集体合同发生争议,当事人双方协商解决不成的,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自收到仲裁裁决书之日起15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上级工会依法律法规的规定及本办法参与处理3.对集体协商代表产生、及资格的规定北京市《集体合同条例》第7条 本条例所称集体协商代表(以下简称协商代表)是指按照法定程序产生并有权代表本方利益进行集体协商的人员集体协商双方的代表人数对等,一般为三至十人,并各自确定一名首席代表第8条 职工一方的协商代表由本单位工会征求职工意见后选派未建立工会的,由本单位职工民主推荐,并经半数以上职工同意 职工一方的首席代表由本单位工会主席担任或者由其书面委托的其他协商代表担任;工会主席空缺的,首席代表由工会主要负责人担任未建立工会的,职工一方的首席代表由协商代表民主推举产生第9条 用人单位一方的协商代表由用人单位法定代表人委派 用人单位一方的首席代表由单位法定代表人担任或者由其书面委托的其他协商代表担任第10条 用人单位和职工一方可以委托本单位以外的有关专业人员作为本方协商代表参加协商,委托人数不得超过本方协商代表的三分之一首席代表不得由非本单位人员担任。
第11条 协商代表产生后,应当在集体协商前在本单位公布4. 对集体合同协商员工代表的保护规定北京市《集体合同条例》第17条 职工一方的协商代表履行协商代表职责期间,用人单位不得随意变更职工协商代表的工作岗位因工作需要确需变更协商代表的工作岗位,应当事先征求本单位工会的意见,并征得职工本人同意第18条 职工一方的协商代表在履行协商代表职责期间,劳动合同期限届满,协商代表本人要求顺延劳动合同期限的,用人单位应当将其劳动合同期限顺延至完成履行协商代表职责之时第19条 职工一方协商代表在履行协商代表职责期间,用人单位不得解除其劳动合同,但有下列情形的除外:(一)严重违反劳动纪律或者用人单位依法制定的规章制度的;(二)严重失职、营私舞弊,对用人单位利益造成重大损害的;(三)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 5.对集体合同订立、生效及履行的规定北京市《集体合同条例》第4条 进行集体协商,签订、履行集体合同,应当遵守法律、法规、规章及国家有关规定,并遵循相互尊重、平等协商、诚实守信、公平合作、兼顾双方合法权益的原则 第32条 协商双方的任何一方均可就签订集体合同相关事宜,以书面形式向对方提出集体协商要求。
一方提出集体协商要求,另一方应当在收到集体协商要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