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古代成语故事「」.docx

8页
  • 卖家[上传人]:差****
  • 文档编号:319363652
  • 上传时间:2022-06-29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22.09KB
  • / 8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古代成语故事「」  一【虎项金铃】  明朝年间,在金陵城的西面,有一座清凉山,山势十分险峻清凉山上,有一座清凉寺寺里有好几百名和尚香火十分兴旺,寺内的方丈叫法眼禅师,道行十分高深,慧眼识人当时,寺内有位法灯和尚,性情豪爽洒脱,就是不肯好好念经,和尚们都看不起他但法眼禅师却认为法灯和尚很有灵气,对他另眼相看  有一天,法眼禅师在宣讲佛法以后,和大家一起随便聊天他问大家:"如果老虎的颈项上系着一只金铃,你们说谁能解得开?'和尚们听了这个问题,有的瞠目结舌,有的抓耳挠腮,有的相互观望沉默了好一会,一个人也回答不出这时,法灯正好从外面回来,法眼禅师便问他:"法灯,你说说看,如果老虎的颈项上系着一只金铃,谁能解得开?'法灯和尚不假思索地回答说:"这个问题很容易这个金铃是谁系上去的,谁就一定能解下来!'法眼禅师听了,面带微笑,说:"对!你回答得不错!'然后他对和尚们说:"法灯是很有才气的,你们可不能小看他呀!'后来,  寓言启示:从这则故事还引申出"解铃还须系铃人'这样一句成语  二【虎死撤备】  一个名叫若石的人在冥山北面建造了一幢房屋这幢房屋四周山林茂密,没有别的人家,所以若石一家住在那里,生活过得安逸清静。

       然而没过多久,他发现一只老虎总是蹲在不远的山崖上朝他的住所张望,因此他的生活像平静的湖面落下了一块大石头那样,顿时起了波澜若石全家因为老虎的出现而人心惶惶、坐立不安作为应急的措施,他一面带领全家老小日夜监视老虎的动向;一面用日出鸣锣、日落燃火和夜间摇铃的方法驱赶老虎为了增强防范能力,减少精力消耗,若石一家把篱笆改成高高的土墙;在墙的四周树起一道用荆棘筑成的屏障;在山谷里挖掘了可供防守用的洞穴这些周全的举措、巩固的'设施使老虎望而却步  整整一年过去了,老虎没有从若石家里得到任何好处一天,若石听山里人说发现了一只死老虎他跑去一看,认出它就是经常出没在自己住宅周围的那只虎,所以非常高兴若石以为威胁自己的那只虎死了,等于根除了心腹大患于是,他放松了对野兽的监视;撤除了打虎的装备家里的院墙损坏了也不去修复;荆棘围成的篱笆破烂了也不去整补他每天过着高枕无忧的生活没过多久,一只貙(chu)在追逐麋鹿的时候从若石的屋后经过  它听见若石家里有牛、羊、猪的叫声就止了步这只貙闯进院子,躲在若石的屋角边窥视了一会儿,见四周没有人,于是跑进牲畜棚里乱咬乱抓起来若石闻讯后赶去观察,发现一个像山猫的家伙正在咬吃一只山羊。

      他不知道那就是性情凶猛的貙,所以用大声的喝斥去赶它可是貙并不害怕,它仍然咬着羊不放若石见这个家伙不肯走,拾起一块石头向它砸去谁知那只貙突然丢开了羊,转过身先举起两只前腿像人一样直立起来,接着猛然扑向若石,用利爪把他抓死了一些有学问的君子议论说:"若石只知其一而不知其二,自然会落到这种下场'  寓言启示:这则寓言告诉人们要掌握看问题的正确方法,善于透过现象总结具有普遍性的规律一只虎想吃人,饥饿的虎都吃人;一种凶猛的野兽会害人,所有凶猛的野兽都害人  三【楚王葬马】  楚庄王酷爱养马,把那些最心爱的马,都披上华丽的绸缎,养在金碧辉煌的厅堂里,睡清凉的席床,吃美味的枣肉有一只马因为长得太肥而死了楚王命令全体大臣致哀,准备用棺椁装殓,一切排场按大夫的葬礼隆重举行左右大臣纷纷劝谏他不要这样搞,楚王非但不听,还下了一道通令:"谁敢为葬马向我劝谏的,一律杀头'  优孟听说了,闯进王宫就号啕大哭楚庄王吃惊地问他为什么哭,优孟回答:"那匹死了的马啊,是大王最心爱的像楚国这样一个堂堂大国,却只用一个大夫的葬礼来办马的丧事,未免太不像话应使用国王的葬礼才对啊!'  楚王说:"照你看来,应该怎样呢?'优孟回答:"我看应该用白玉做棺材,用红木做外椁,调遣大批士兵来挖个大坟坑,发动全城男女老幼来挑土。

      出丧那天,要齐国、赵国的使节在前面敲锣开道,让韩国、魏国的使节在后面摇幡招魂建造一座祠堂,长年供奉它的牌位,还要追封它一个万户侯的谧号这样,就可以让天下人都知道,原来大王把人看得很轻贱,而把马看得最贵重'  楚王这时终于恍然大悟,知道这是优孟在含蓄地批评他,便说:"我的过错就这样大吗?好吧,那你说现在应该怎么办呢?'优孟答到:"事情好办,依臣之见,用灶头为椁,铜锅为棺,放些花椒桂皮,生姜大蒜,把马肉炖得香喷喷的,让大家饱餐一顿,把它葬到人的肚子里'  寓言启示:对人做思想工作,要特别注意方式方法,哪种方式最易使对方接受就采用哪种方式而"将欲废之,必固兴之',这一朴素的辩证法观点,是首先值得考虑的  四【鼠屎断案】  三国吴主孙亮喜爱吃生梅子,吩咐太监去库房里取来蜂蜜渍梅孙亮津津有味地吃着,忽然在蜜中发现了一颗老鼠屎大家都吓得面面相觑太监连忙跪下奏道:"这一定是库吏渎职所致,请陛下治罪'库吏被召到堂上孙亮问他:"刚才太监是从你手上取蜜的吗?'库吏战战兢兢地回答:"蜜是臣下交给他的,但给他时并没有鼠屎'"胡说!'太监指着库吏鼻子,"鼠屎早就在蜜里了,这是你欺君罔上!'  太监一口咬定是库吏干的,库吏死不承认,说是太监放的。

      两人在堂上争执不下侍中官刁玄和张邰出列奏道:"太监和库吏言语不同,难以决疑,不如押进监狱,一同治罪'孙亮环视众人,说:"这个容易知道'马上吩咐卫兵当众剖开鼠屎大家定睛看去,只见鼠屎外面沾着蜜汁,里面却是干燥的  孙亮哈哈笑着说,"要是先在蜜中,里外都应浸湿,而今外湿里燥,显见是刚才放进去的这一定是太监干的事!你与库吏有仇,故意嫁祸给库吏,欲借朕之手替你除去库吏可是你却故意侮辱朕,今日若不杀你,世人都以为朕好欺负,左右武士将他拉出去斩首,以示他欺君之罪'太监吓得浑身哆嗦,连忙扑通一声跪下,磕头求饶,左右的人也感到十分吃惊  寓言启示:只要深入调查研究,对各种现象进行细致深入的分析,就能见微知著,察暗图明,世界上没有什么事情是不可以搞清楚的  五【獐鹿之辨】  北宋时,有个名人,他既是诗人又是当时的丞相他就是王安石他有一个儿子叫王雾,从小就很聪明在王雾只有几岁的时候,有个南方来的客人送给他家一头獐,一头鹿,一笼关起,放在客厅里  王雾从来没见过这两种动物,感到很新鲜,整个一个上午都在客厅里玩客人见他玩得很起劲,就开玩笑地对王雾说:"别人都说你人小聪明,我来考考你怎么样?'王雾说:"先生请讲。

      '客人说:"我问你,哪只是獐?哪只是鹿?'  王雾看了半天,明明不懂,但却振振有词地回答道:"这还不简单?獐旁边的那只就是鹿,鹿旁边的那只就是獐'客人听了,感到十分惊奇  寓言启示:在遇到难题时,应该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避重就轻,巧妙回答  六【逼鸭捕兔】  从前,有一个人他生来就好吃懒做,一天到晚除了吃饭就是睡觉,什么也不愿干却总是异想天开,一会儿想着要吃这,一会儿又想着要吃那,又不想费力气  一天,好吃懒做的他躺在床上忽然想到要能吃上野兔子做的佳肴该多好呀他曾听人说鹘乌可以捕捉野兔,于是他勤快了一次,起床出门到市场上去买鹘乌他在街上转来转去,不知鹘乌是什么模样七买八买竟把一只鸭子买回家了,反正他还是不知道  第二天,这个人把鸭子带到野地里,等着野兔跑来等呀等,果然有野兔子跑过来了这人立即将鸭子抛掷出去,让鸭子去抓野兔可是,这只鸭子飞不起来,一抛出去它就扑打着翅膀落在地上了这人急了,又抓起鸭子再抛掷出去,鸭子又重重地落到地上这个人烦死了,他接连三四次把鸭子抛掷出去,鸭子始终是飞不起来  这时,只见鸭子摔倒了又从地上站立起来,哀哀地对他说:"我只是个鸭子呀!你杀了我,吃我的肉,这是我应尽的本分。

      可是你要我去抓兔子,我哪能做得到呢?你为什么偏偏要把抛掷的苦处强加到我头上呢?'  这个人却皱着眉头说:"你怎么会是只鸭子呢?我只当你是只飞得快、善于捕捉野兔的鹘乌呢'鸭子没办法,为了让这个人相信自己的确是只鸭子,它伸出自己的脚蹼给他看,说:"你看我这连在一起的脚丫子,看我这笨手笨脚的样子,是会捕捉野兔的鹘乌吗?'这个人无可奈何地看看鸭子,再看看四周,那只野兔子早已不知跑到哪里去了这个人只好沮丧地返回家去  寓意:单凭自己的主观想象,不顾客观实际,强人所难,终究是达不到应有效果的  七【尺蠖变色】  晏子辞世已经十七年了有一天,齐景公宴请各位大臣酒席上,君臣举杯助兴,高谈阔论,直到下午才散酒后,君臣余兴未尽,大家提出一起射箭比武轮到齐景公,他举起弓箭,可是一支箭也没射中靶子,然而大臣们却在那里大声喝彩道:"好箭!好箭!'景公听了,很不高兴,他沉下脸来,把手中的弓箭重重摔在地上,深深地叹了一口气正巧,弦章从外面回来,见此情景,连忙走到景公身旁  景公伤感地对弦章说:"弦章啊,我真是想念晏子啊晏子死了已经十七年了,从那以后,就再也没有人愿意当面指出我的过失刚才我射箭,明明没有射中,可他们却异口同声一个劲地喝彩,真让我难过呀!'  弦章听了,深有感触。

      他回答景公说:"这就是大臣们的不贤啊论智慧,他们不能发现您的过失;谈勇气,他们不敢向您提意见,唯恐冒犯了您  不过呢,话又说回来了,我听说过这么一句话,就是上行下效不是吗?国君喜欢穿什么衣服,臣子就学着穿什么衣服;国君喜欢吃什么东西,臣子也学着吃什么东西  有一种叫尺蠖(huo)的小虫子,吃了黄色的东西,它的身体就变成黄色;吃了蓝色的东西,它的身体就又变成蓝色刚才您说,十七年来没有人再指出过您的过失,这是否是因为晏子去世后,您就不再喜欢听人家批评您,而只喜欢听奉承话所造成的呢?'  一席话说得齐景公心里亮堂了,他不好意思地点点头说:"太好了,今天这一番话,教我豁然开朗这是你做了先生,我做了学生了'  寓意:只有真心愿意接受批评,才会经常听到别人对你的批评、建议;如果总是听到别人恭维自己,那恐怕原因就在自己身上弦章的话是有道理的 【古代成语故事7则「精选」】 8 / 8。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