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考语文复习文化.doc
30页高考语文复习——古代文学文化常识(一)(一).先秦文学1. 上古神话:神话是我国浪漫主义文学的源头,表现了原始人类企图认识和改造自然的愿望、追求美好生活的理想和对英雄主义、乐观主义的赞颂 古代神话名篇有: 《女娲(wā)补天》、《后羿(yì)射日》、《精卫填海》、《盘古开天辟地》、《黄帝杀蚩(chī)尤》、《刑天与帝争神》、《鲧gǔn禹治水》、《夸父追日》等 2. 先秦散文 A、儒家经典 ①“四书”指《论语》《孟子》《大学》《中庸》 “五经”指《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 “六经”又称六艺(五经+《乐》 )②、《尚书》、《春秋》左史记言,右史记事;事为《春秋》,言为《尚书》《尚书》是我国第一部兼记叙和论说的散文集,思想核心是商周时代的神权政治观念《春秋》语言凝练含蓄,不过18000多字,却记载两百四十年的史实,所谓“一字见义”“一字褒贬”B.历史散文①《左传》我国第一部记事详赡的编年体史书,也是优秀散文的典范,是《春秋左氏传》的简称,又名《左氏春秋》、《春秋左文》、《左氏》、《春秋内传》等记事起于鲁隐公元年(前722)终于鲁悼公十四年(前453),成就:善于叙事、描写战争、写人。
②“春秋三传”《左传》《谷梁传》《公羊传》 ③《战国策》(国别体) 内容:是战国“杂史”,“纵横家言” 手法:善用寓言,如“画蛇添足”“狐假虎威”“惊弓之鸟”“三人成虎”“南辕北辙”等皆出于此 《国语》(我国最早国别体)C.诸子百家散文著名的有:①老子,李耳,字聃(dān),道家学派创始人,著有《老子》,今存81章,上篇37章,称《道经》,下篇44篇,称《德经》,故《老子》又称《道德经》②孔子名丘,字仲尼是儒家学派创始人,中国历史上第一位伟大的教育家《论语》是孔子弟子记载孔子和他的学生言行的书,今存20篇政治思想核心“仁”与“礼” ③墨子名翟(dí),墨家学派创始人《墨子》今存53篇 墨子思想特征非常鲜明,自成体系,堪与入学抗衡儒、墨二家时称“显学”,墨家基本代表小生产者的利益,既有进步性,也有保守性文体呈现出由“对话体”向“专论体”过渡的趋势,名篇《兼爱》、《非攻》 、《非乐》等 ④孟子名轲,字子舆儒家学派继承者《孟子》是孟子学生记录孟子言行的书,今存7篇即《梁惠王》、《公孙丑》、《滕文公》、《离娄》、《万章》、《告子》、《尽心》,每篇又各分上下孟子接受了孔子的唯心主义思想体系,其基础是所谓“性善》论。
⑤庄子,名周,战国道家代表人物,著《庄子》唐玄宗大兴道教,封庄子为“南华真人”,称《庄子》一书为《南华真经》今存33篇,包括内篇7,外篇15,杂篇11一般认为内篇为庄子自著,外杂篇为其门人后学所著名篇:《庖丁解牛》、《逍遥游》、《秋水》等)⑥荀子,战国儒家,时人尊称荀卿或孙卿著《荀子》,又名《孙卿子》、《孙卿新书》,今存32篇以《劝学》始,《尧问》终思想观点:朴素的唯物主义的自然观,提出“性恶论”⑦韩非子,法家著《韩非子》名篇:《扁鹊见蔡桓公》《自相矛盾》《智子疑邻》《郢书燕说》、《守株待兔》等)⑧《吕氏春秋》又称《吕览》,是在秦相吕不韦主持下,由他的门客的集体创作而成名篇:《察今》《刻舟求剑》等) ⑨《晏子春秋》是记叙春秋末期齐国晏婴的思想、言行的一部著作,我国第一部以记叙一人为中心的长篇传记文学作品《管子》托名春秋初期管仲所著,实为一部自战国至汉初各家零散著作的汇编今存76篇包括了反映法、道、儒、兵、阴阳等家思想的资料,颇有杂家的倾向《孙子》传为春秋末期孙武所著,可能是其门人后学记录整理而成共13篇号称“兵家之祖”《列子》,保存不少前秦遗闻和寓言故事,如“杞人忧天”“朝三暮四”“愚公移山”“薛谭学讴”等。
⑩李斯的代表作是散文《谏逐客书》 3、先秦诗歌①、《诗经》 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共305篇《诗经》依《风》《雅》《颂》分类编排表现手法可归纳为“赋、比、兴” “比”即比喻,以彼物比此物兴”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赋”直陈其事 《风》即“十五国风”,如:卫风,郑风,齐风,魏风等共160篇《雅》分为《小雅》74篇,《大雅》31篇,共105篇 《颂》包括《周颂》31篇,,《鲁颂》4篇,《商颂》5篇,共40篇汉代传授《诗经》的有鲁(鲁人申培公)、齐(齐人辕固生)、韩(燕人韩婴)、毛(鲁人毛亨和赵人毛苌)四家三家诗”先后失传,存者只有《毛诗》,即现在的《诗经》 ②.《楚辞》 西汉学者刘向把屈原宋玉等人的作品编辑成书,定名为《楚辞》 屈原(前340?-前277?)名平,我国伟大爱国主义诗人,曾在楚国任左徒三闾大夫等职代表作是《离骚》、《九歌》(11篇)、《九章》(9篇)、《天问》、《远游》、《卜居》、《渔父》,合起来共25篇《离骚》全长373句,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第一首由诗人自觉创作、独立完成的长篇抒情诗二).两汉文学1、两汉散文 ①贾谊,世称贾生又称贾长沙,贾太傅著《新书》十卷《过秦论》、《论积贮疏》是他的代表作。
《过秦论》是贾谊最具有文学色彩、政论兼史论的散文被鲁迅成为“西汉鸿文” ②司马迁,字子长,伟大的史学家、文学家著《史记》首创“纪传体”,分为本纪、世家、列传、表、书鲁迅称《史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③班固的《汉书》(我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起于汉高祖,止于王莽末年,其中代表篇目《苏武幢》、《霍光传》等)、 刘向编订的《战国策》都名垂史册 2、经学文风 ①董仲舒 西汉今文经学大师,推崇儒术,代表作《春秋繁露》、《天人三策》同为汉代今文经学的奠基之作②刘向,西汉经学家、目录家与其子刘歆共同完成的《七略》是我国第一部目录学著作③刘安,淮南王,后谋叛乱,事泄自杀召集文士集体编辑《淮南鸿烈》,又称《淮南子》3、乐府民歌和赋①乐府民歌:乐,民乐;府,官府乐府原为汉代音乐机关所搜集的诗《陌上桑》和《孔雀东南飞》是反映妇女问题、爱情婚姻问题最成功的叙事作品②赋是我国古代韵文和散文的综合体 汉初是骚体赋的时代,西汉武帝到东汉中叶,是散体赋的时代,东汉之后,汉赋走向抒情化、小品化的时代以赋名篇,始于荀子,有“赋祖”之称如他的《赋篇》,《成相》 楚辞是散体赋的又一源头 赋的代表: 司马相如,字长卿,著《子虚赋》、《大人赋》等。
杨雄《解嘲》、《蜀都赋》 班固《两都赋》张衡《二京赋》司马相如的《子虚赋》《上林赋》贾谊的《吊屈原赋》都很有名4、《古诗十九首》 是乐府古诗文人化的显著标志大致是东汉顺帝末到献帝之间的中下层失意知识分子们所作被称作“五言至冠冕”“千古五言之祖”“五言之《诗经》”等 (三).魏晋南北朝文学 A.魏晋南北朝的诗歌和散文①“三曹”.“三曹”即曹氏父子曹操、曹丕、曹植曹操的《观沧海》《短歌行》《龟虽寿》,曹丕的《燕歌行》,曹植的《名都篇》《白马篇》《洛神赋》都很有名 ②“建安七子”指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禹(yǔ)、应炀(yáng)、刘桢其中“七子之冠冕”王粲的《七哀诗》成就最高 ③“竹林七贤”指魏晋之际的嵇康、阮籍、向秀、刘伶、阮咸、山涛、王戎④陆机,作《文赋》对文学功能、艺术灵感、艺术构思、文质关系、文体分类乃至文学技法都有论述,是我国第一篇系统的文学创作⑤左思,字太冲作《三都赋》,豪贵之家,争相传诵,洛阳为之纸贵代表诗作《咏史》八首⑥山水田园诗人: 陶渊明,名潜,字元亮,世称靖节先生《桃花源记》《归去来辞》《归园田居》《饮酒》是传世之作谢灵运,谢玄之孙,袭封康乐公,世称谢康乐。
是我国第一个大力写作山水诗的诗人⑦“元嘉三大家”:颜延之、鲍照、谢灵运鲍照,是七言歌行的创制者,又是古代诗歌中边塞题材范畴的基本确立者B齐梁陈文学 ①“永明体”:受声律学的催化,齐梁诗坛上出现了“永明体的”的新体诗更讲究声韵和对偶,风格大抵清怨而工丽代表人物:谢朓、王融、何逊等 谢朓,字玄晖,与谢灵运皆以山水诗见长,世称“小谢,又曾任宣城太守,世称”谢宣城”,与沈约、王融等附于竟陵王萧子良门下,为“文章八友“之一 ②骈文:齐梁作家让骈文的体式最终得以确立,使四六的对称句型又有了平仄相对、声韵相协、典故繁密、辞藻富丽的特点孔稚圭的《北山移文》是齐代骈文的代表作③俳赋 :代表:沈约《丽人赋》,江淹《别赋》 C.北朝文学 庾信,与徐离、徐陵父子并为“宫体”的倡导者,时称“徐庾体” 北朝三部散文名著:郦道元《水经注》(《水经》是记载全国水道的地理著作,旧传为汉人桑钦所作杨衒之《洛阳伽蓝记》描写主要内容为寺庙;颜之推《颜氏家训》 D南北朝乐府民歌 南朝民歌:《子夜歌》、《西洲曲》(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北朝民歌:《敕勒歌》、《木兰诗》(《木兰诗》与《西洲曲》可并称为南北朝民歌的双壁。
E.魏晋南北朝的小说小说的发展期)①志怪小说以干宝《搜神记》为代表名篇:《干将莫邪》、《嫦娥奔月》、《董永》等) ②志人小说以刘义庆的《世说新语》为代表名篇:《周处》) 还有(三国魏)邯郸淳的《笑林》,东葛洪(托名刘歆编纂)的《西京杂记》,东晋裴启的《语林》等 F魏晋南北朝文论①曹丕《典论·论文》开始了专门论文之作②刘勰,字彦和,所著《文心雕龙》从纵的方面对于历史文学的发展变化有论述,横的方面对各派作家作品也都有评价,作家论,创作论,文体论,风格论等等,涉及极广 ③钟嵘,字仲伟,所著《诗品》主要是评论诗歌 ④萧统,被立为太子,然英年早逝,未及即位即于531年去世,死后谥号“昭明”,故后世又称“昭明太子”,主持编撰的《文选》又称《昭明文选》 G“前四史” 陈寿(西晋)《三国志》、《史记》、《汉书》、《后汉书》 (四)隋代文学:隋结束了东晋长达270多年的扼南北分裂对峙,实现了全国统一,虽寿命不过三十年但在政治、经济、文化方面为唐朝的全面繁荣奠定了基础 ① 开始废除魏晋以来的九品中正制,实施科举制 ② 由于南北统一,运河开凿,交通便利,隋搜集汇总南北朝的官私秘藏珍典,分类编目。
③ 由于统一,颜之推、薛道衡和陆法言等人斟酌南北方言志长短,撰著《切韵》,统一书 面音韵 ④ 由于历时短暂,隋朝文学只能承袭当时占统治地位的南朝淫艳绮靡的文风,但由于统 一,为南北文风的融合创造了条件,出现了文风改革的一些征兆五).唐代文学唐代文人的特点:①中下层文人入主文坛(由新兴的庶族地主出身的文人,取代了六朝的豪门士族)②自觉干预政治③思想开放,出入三教(儒释道)④文艺兼擅,修养精深1. 初唐①“初唐四杰”:“初唐四杰”是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川》《腾王阁序》脍炙人口四人有着相似的审美追求:反对绮靡的文风,追求刚健的骨气在理论上强调文学的经世教化作用②“吴中四士”贺知章、张旭、包融、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③陈子昂,字伯玉,他的文学理论和创作推动了唐代的诗文革新诗文革新理论代表作:《与东方左史虬<修竹篇>序》,诗歌代表作:《感遇》三十八首、《蓟丘览古》七首、《登幽州台歌》 2、盛唐①张九龄《感遇》十二首王之涣《登鹳雀楼》、《凉州词》②“山水田园诗人” 孟浩然开创了盛唐山水田园诗派,代表:《过故人庄》王维字摩诘,诗人、画家和音乐家”,人们说他“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名作有《使至塞上》《山居秋暝》③“边塞诗人”高适《燕歌行》、岑参《白雪歌》、王昌龄(七绝圣手)《从军行》(黄山百战穿金甲)《长干曲》④诗仙李白,诗圣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