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备考2025浙江省教师资格之中学化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自测提分题库加答案.docx
59页备考2025浙江省教师资格之中学化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自测提分题库加精品答案一单选题(共100题)1、升高温度可增加反应速率的原因是( )A.增加了活化分子的百分数B.降低了反应的活化能C.增加了反应物分子间的碰撞频率D.改变了化学反应的能量【答案】 A2、下列高中化学体验性学习目标的学习行为所对应的学习水平最高的是( )A.经历B.讨论C.认同D.形成【答案】 D3、短周期主族元素X、Y、Z、W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其内层电子数的2倍,Y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元素,Z2+与Y2-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W与x同主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原子半径大小顺序:r(W)>r(Z)>r(Y)>r(X)B.Y分别与Z、W形成的化合物中化学键类型相同C.X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比W的弱D.Y的气态简单氢化物的热稳定性比W的强【答案】 D4、某有色溶液当浓度为c时,其最大吸收波长为450nm;若其他条件不变而浓度为2c时.其最大吸收波长为( )nmA.450B.225C.900D.375【答案】 A5、“看到CuSO4溶液,你想到了什么”这一问题适用于( )。
A.激发学生的认知冲突B.探查学生的已有知识C.转变学生的迷失概念D.丰富学生的认识思路【答案】 B6、5.当前我国义务教育课程的设置应该是( )A.整体设计九年一贯的义务教育课程,小学阶段以综合课程为主,初中分科课程综合课程相结合,高中分科课程为主B.整体设计九年一贯的义务教育课程,义务教育阶段以综合课程为主,初中分科课程综合课程相结合,高中分科课程为主C.整体设计九年一贯的义务教育课程,义务教育阶段以综合课程为主,高中分科课程为主D.整体设计九年一贯的义务教育课程,小学阶段以综合课程为主,中学分科课程为主【答案】 A7、在化学教学过程中,学生通过阅读、观察、实验、思考、讨论和听讲等途径去独立探究.自行发现并掌握化学原理的教学方法是( )A.演示观察法B.练习实践法C.讨论谈话法D.引导探究法【答案】 D8、《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所列出的教学目标“初步形成基本的化学实验技能,初步学会设计实验方案”中“初步”属于( )A.行为主体B.行为动词C.行为条件D.表现程度【答案】 D9、开发新材料是现代科技发展的方向之一下列有关材料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氮化硅陶瓷是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B.C60属于原子晶体,用于制造纳米材料C.纤维素乙酸酯属于天然高分子材料D.单晶硅常用于制造光导纤维【答案】 A10、已知X2、Y2、Z2、W2四种物质的氧化能力为W2>Z2>X2>Y2,下列氧化还原反应能发生的是( )A.2W-+Z2=2Z-+W2B.2X-+Z2=2Z-+X2C.2W-+Y2=2Y-+W2D.2Z-+X2=2X-+Z2【答案】 B11、下列对农作物收割后留下的秸秆的处理方法中,不符合“绿色化学”的是( )A.就地焚烧B.发酵后作农家肥C.加工成精饲料D.制造沼气【答案】 A12、下面关于教育部在2001年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有关规定,说法错误的是( )A.新的课程体系涵盖幼儿教育、义务教育和普通高中教育B.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C.教材审查实行编审合一D.在已经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地区.实行小学毕业生免试就近升学的办法【答案】 C13、初中化学课程标准中确立了化学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下列选项与之无关的是( )A.注意提供多样化的学习评价方式对学生进行考核B.注重评价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和实践能力C.重视学生在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发展D.重视双基,以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为教学中心【答案】 D14、教学重点是指教材中最重要、最基本的教学内容。
化学教学重点确定的依据不包括( )A.化学课程的课时总数B.学生已有的认知特点C.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D.化学课程标准【答案】 A15、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是( )A.“三个代表”和“八荣八耻”B.“三个面向”和“八荣八耻”C.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D.“三个面向”和“三个代表”【答案】 D16、化学学科教学要以( )为本A.提高课堂教学质量B.人的全面发展C.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D.教材【答案】 B17、制定化学教学目标的直接依据是()A.化学课程目标B.化学教学内容C.学生的科学素养基础D.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答案】 A18、短周期主族元素X、Y、Z、W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其内层电子数的2倍,Y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元素,Z2+与Y2-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W与x同主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原子半径大小顺序:r(W)>r(Z)>r(Y)>r(X)B.Y分别与Z、W形成的化合物中化学键类型相同C.X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比W的弱D.Y的气态简单氢化物的热稳定性比W的强【答案】 D19、评价学生学业成绩的常规手段和主要方法是( )。
A.成长记录袋评价B.活动表现评价C.纸笔考试D.作业评价【答案】 C20、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生活中常用加热煮沸的方法软化硬水B.农业上用石灰水和硫酸铜制波尔多液C.用灼烧闻气味的方法可以鉴别羊毛线和棉线D.用电镀厂的废水直接灌溉农田,可以提高水的利用率【答案】 D21、在化学课堂上,刘老师经常运用形象的语言,引导学生形成对化学反应过程的清晰表象,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从而帮助学生正确理解知识和提高认知能力这里刘老师主要运用的调控是( )A.课堂环境调控B.教学语言调控C.注意调控D.教学机智调控【答案】 B22、实验室中,下列有关试剂的保存方法错误的是( )A.少量金属钠保存在煤油中B.液溴用水封保存C.烧碱溶液保存在带玻璃塞的试剂瓶中D.浓硝酸存在棕色细口瓶中【答案】 C23、高中化学课程的宗旨是( )A.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B.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C.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D.帮助学生获取化学知识【答案】 B24、下列有关物质性质与用途具有对应关系的是( )A.CCI4的密度比H2O的大,可用于萃取Br2和 l2B.Si 能与强碱反应,可用于制造半导体材料C.CIO2具有强氧化性,可用于生活用水的杀菌消毒D.Al2O3是两性氧化物,可用作耐高温材料【答案】 C25、下列关于活动表现评价的表述,正确的是( )。
A.活动表现评价的主要形式是自我评价B.活动表现评价既评价学生的过程表现,又评价学生的学习结果C.活动表现评价的主要形式是教师评价D.活动表现评价只能在活动进行过程中开展【答案】 B26、下列是某同学对一些化学实验仪器名称的书写,正确的是( )A.石绵网B.锥型瓶C.三脚架D.坩锅钳【答案】 C27、在讲解“电化学”内容之前.教师通过测试,对学生知识准备情况所做的评价属于( )A.相对评价B.绝对评价C.形成性评价D.诊断性评价【答案】 D28、命题是考试能否达到期望目的要求的关键所在,试题具有导向性,试题题型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复习方法,经常使用客观性试题并比重过大,学生会( )A.注重猜重点,押考题B.只记忆零碎知识,养成不求甚解习惯C.答卷费时,速度慢D.提高文字表达能力【答案】 B29、下列关于化学发展趋势描述不正确的是( )A.由宏观向微观B.由定性向定量C.由形象到具体D.由经验逐渐上升到理论【答案】 C30、气体的溶解度通常指在( )时,一定温度下溶解在1体积水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气体的体积,常记为1:xA.101kPaB.103kPaC.105kPaD.108kPa【答案】 A31、下列有关教学内容选取和组织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教科书内容是教学内容组织和选取的重要参考B.教学内容的选取和组织必须与教科书保持一致C.教学内容的选取可以依据教学目标在教科书的基础上做适当的调整D.教学内容的选择应该符合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答案】 B32、关于高中化学教学,以下陈述正确的是( )A.“综合实践活动”是指在化学课堂教学中要给学生呈现综合性的活动任务B.制造认识冲突是进行概念转变教学的重要策略C.新课程倡导探究教学、因此教师需要把所有的活动设计为探究活动D.用先进的多媒体技术代替传统的演示实验可以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答案】 B33、下列哪项不属于《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身边的化学物质”设置的二级主题?( )A.生活中常见的化合物B.我们周围的空气C.常见的化学合成材料D.金属与金属矿物【答案】 C34、NaOH溶液滴定盐酸的实验中,不必用到的是( )A.酚酞B.圆底烧瓶C.锥形瓶D.碱式滴定管【答案】 B35、某学生根据“CaO、K2O、MgO、Na2O等物质都可与盐酸反应生成盐和水”,得出结论“金属氧化物可与盐酸反应生成盐和水”,这种学习运用的思维方法是( )A.归纳B.直觉C.比较D.演绎【答案】 A36、《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设计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时,要关注哪项内容?( )A.关注学生的学习能力B.关注学习过程中学生认识的发展C.关注科学探究过程中学生科学素养的发展D.关心自然【答案】 D37、学校中教师间的听评课是最常见的教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