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化研究导论陆扬第二章文化研究的范式转换.ppt
29页第二章 文化研究的范式转换,第一节 文化主义 第二节 结构主义 第三节 霸权理论 第四节 连接理论,第一节 文化主义,1.什么是文化主义 “文化主义”一词系斯图亚特·霍尔1992年在《文化研究及其理论遗产》一文中提出的概念,用以指理查·霍加特、雷蒙·威廉斯和E. P. 汤普森的人类学和历史主义的文化研究方法文化主义的特征: 1 重申文化的普通人的文化 2 强调文化的“日常生活性” 3 注重在历史流程中追踪意义的展开1)理查·霍加特:《识字的用途》 记录20世纪30年代霍加特幼年时代的工人阶级文化; 此一文化如何面临种种大众娱乐新形式,特别是美国文化的威胁;,2.文化主义的来龙去脉:,a.文化唯物主义 形成: 《文化与社会》 《漫长的革命》 《马克思主义与文学》 威廉斯强调在历史唯物主义的内部,来深入解剖物质生产、文化生产和文学生产的特征 反对将文化理解为物质生产的单纯反映 强调“文化”一语的发展变迁史Raymond Williams,(2)雷蒙·威廉斯:,b.情感结构(Structure of Feelings ) 情感结构意味着社会经验的一个个鲜活的个案,它寄寓在一种特殊的生活、一个特殊的社群之中: “我建议用来描述这一现象的术语是“情感结构”:它就像“结构”一词寓示的那样,坚定而又明确,但是它运作在我们行为的最精致、最捉摸无定的部分。
……它是那个普遍机制里的所有要素的一个活生生的特定果实3)爱德华·汤普森:,《英国工人阶级的形成》 思考历史传统 提出文化问题,其一,重构了18世纪后期英国激进思潮的文化传统,包括宗教异议、社会不满,以及法国大革命的影响 其二,侧重描述工业革命的社会和文化经验 其三,则是在政治、社会和文化的背景中,分析了英国工人阶级自我意识的形成和发展第二节 结构主义,1.结构主义符号学 结构主义主要表现为一种方法,更侧重生成意义的指意(signifying)实践 结构主义青垂分析形式,故此,结构主义的文化研究,目标即是探究现象之下潜在结构的关系系统 ,但这并不意味结构主义“政治”含义缺场原型:索绪尔的结构主义符号学思想 索绪尔将语言现象分为“语言”和“言语”两个方面,并提出语言研究共时和历时研究模式的区分,对文学批评影响深远 结构主义和文化主义两分天下:前者视大众文化为“意识形态机器”, 文化主义则赞扬大众文化真实表达了社会受支配阶级的兴趣和价值观 2.文化人类学,开创者:列维·斯特劳斯 研究方式:运用索绪尔的语言学模式,来研究原始部落中的制度、惯例、习俗、婚姻以及信仰等文化现象,以图发现这些“原始”文化背后的无意识基石。
结论:人类社会绝不是孤立的,当它们看上去像孤立时,也还是处在群体或群落的形式之中,所以文化差异的启示也就是求同存异的启示,与其说它是在分隔人群,不如说它是在团结人群 “正是列维·斯特劳斯的结构主义,追随索绪尔的语言学模式,给各门‘文化的人文科学’提供了一种范式期望,有望用一种全新的方式,使它们得到科学的、严谨的表述3.结构主义意识形态,路易·阿尔都塞 (Louis Althusser,1918—1990) 法国著名哲学家、“结构主义马克思主义”的奠基人Louis Althusser,反对就马克思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两分作机械理解 视文化取决于经济基础,同时视文化的研究为一独立自足的理论探索领域 强调意识形态是一种物质存在,观念不是凭空产生,也不是自动产生,相反,它们是由物质经验所影响产生 影响:将对于意识形态的辩论和思考,推向了文化研究的前台阿尔都塞的意识形态理论,4.编码与解码,斯图亚特·霍尔(1932—),出身牙买加,1951年移民英国,入牛津大学并获得硕士学位 1964年加盟伯明翰当代文化研究中心 1968年成为中心第二任主任被称为伯明翰学派的三个奠基人之一 1979年出任开放大学社会学系主任,1995至1997年,当选为英国社会学学会主席。
Stuart Hall,三种解码立场的理论 第一种立场 ——“支配或霸权代码” 第二种立场——“职业代码” 第三种立场——“协商代码” 这种理论标志着从文化研究从文化主义到结构主义的范式转换,以及从文本分析到民族志传媒受众研究的转型第三节 霸权理论,1.葛兰西转向 在阿尔都塞等人的结构主义和威廉斯等人的文化主义争讼不清之际,文化研究经历了声势可观的“葛兰西转向” 葛兰西的“霸权”理论经霍尔阐释,一时风行而几成文化研究意识形态的霸权理论本内特:《大众文化与社会关系》 20世纪70年代后期以来,文化研究领域的论争,经常是被锁定在结构主义和文化主义所代表的两极周围葛兰西霸权理论成了走出这一困境时首选的一条超越路径 葛兰西霸权理论的独特意义 用“霸权”替代“统治”来认知和说明主导文化 的确立和经营2.文化霸权,1891年出生在意大利一个小职员家庭 1913年参加意大利社会党,1921年1月和陶里亚蒂创建意大利共产党,1924年任总书记1926年被法西斯政府逮捕在狱中他写了篇幅达到三千余页的三十四本笔记,即《狱中书简》和《狱中札记》两卷的大部分内容Gramsci Antonio,“霸权”(hegemony)概念 提出:《狱中札记》 霸权是一个政治概念,用以解释为什么在资本主义制度下,社会革命迟迟不得发生。
文化霸权便是社会统治集团可以使用的各种社会控制模式,它的产生背景是社会冲突 霸权概念在文化研究上,则力图表明日常的意义、表象和活动,是如何被精心营购了一番,而将支配“集团”的阶级利益表现为自然而然的大众利益,为人人所欲3.市民社会与知识分子,葛兰西 霸权的生产、再生产以及转化都是市民社会(civil society)的产物,反之国家采用的则是强制和压迫的手段 另一方面,文化霸权的确立,主要还是有赖于知识分子在其中出演的社会角色换言之,霸权主要是知识分子所作所为的结果第四节 连接理论,1.连接什么? “连接”(articulation) 斯图亚特·霍尔的一个核心概念,它标志着文化研究从“葛兰西转向”进一步发展到一个新的范式 含义:指文化的文本和实践并非清楚明白刻写着意义,并一劳永逸地生产出来,反之意义总是“连接”行为的结果,它本身是一种社会生产,一种实践连接需要在某种历史条件之下发生,但是此种条件并非必然条件 从马克思主义的视野来看,连接是指不同生产模式的连接 连接之于文化研究,意味着文化总是多声部的,可以由不同人在不同的社会语境之中,用不同的话语,为了不同的政治目的言说出来2.后马克思主义的连接观,厄内斯托·拉克劳 《马克思主义中的政治与意识形态》(1977),给予霍尔连接理论直接影响。
反对经济决定论,以及单纯以阶级斗争来解释历史,是后马克思主义的代表人物后马克思主义”: 渊源可以上溯到20世纪60年代,拉克劳和墨菲的《霸权与社会主义策略》将它实体化了 一方面它是指苏联解体之后,东欧国家的社会和经济状态; 另一方面,它可视为对马克思主义的本质主义理解的一种全面解构 3.广告与连接,沙恩·冈斯特:《善用文化》 广告商期望充分利用文化,以形形色色的途径,来实现一种增权益能的潜力凡是指向这一增权益能经验的,都被创意连接到特定的商品和品牌 连接可视为广告本身的基础所在说到底,它是文化和商品化的连接4.艺术与连接,文化研究更关心的是艺术与大众文化的连接艺术按照传统的阐释路径来看,是艺术家内心经验的结晶,艺术作品必具有鲜明个性,具有独一无二的审美特质艺术的连接环节,是相对单纯的 艺术作为一个社会经济和政治生活的组成部分,同商品的连接因是早已有之,唯在今日消费社会中,益发凸显了出来观念艺术:挑战传统高雅艺术,提出:索尔·勒维特《观念艺术段落》(1967) “由是观之,艺术的目标应当是“心灵的艺术”,这不仅仅是因为艺术需要一种原始的知性方法,同样也因为此种艺术作品,最好的理解,即是最为观念来理解。
在观念艺术运动来看,艺术的目的就是分析,也就是说,艺术是属于创造和传输观念的行当艺术家与其说是手艺高超的匠人,不如说是意义的作者,因为在艺术经验的中心,矗立着观念而不是艺术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