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云南富宁县彝族女装贴布绣的应用研究.docx

8页
  • 卖家[上传人]:ji****81
  • 文档编号:226450325
  • 上传时间:2021-12-18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331.22KB
  • / 8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云南富宁县彝族女装贴布绣的应用研究 唐然 贺阳摘要:贴布绣是一种用裁剪的贴片绣缝在织物上的刺绣技法,是中国传统刺绣工艺的表现之一,其造型独特,历史悠久,应用范围广本文从北京服装学院民族服饰博物馆的馆藏实物入手,通过对云南富宁县彝族女装贴布绣的结构,工艺,色彩三个方面的进行分析研究,将其传统的民族民间工艺应用于现代服饰设计关键词:云南彝族 贴布绣 应用研究:TS941.11 J523.6 :A:1003-0069(2018)04-0026-03前言由于历史上彝族支系众多,居住分散的客观原因,彝族服饰的质地、款式、色彩和装饰纹样等多方面具有明显的地域特征形成了各地彝族之间“隔河不同服,隔山不同裝”服饰文化其选材、剪裁、纹样和色彩等不仅与其基础材料,工艺水平相关,而目与彝族群体人文、地理环境紧相关联彝族服饰承载了彝族独有的文化特征,是彝族人生活、生存、繁衍和发展的物质载体,是彝族文化、价值和社会观的集中体现一、贴布绣概述贴布绣也叫作“补花绣”,是将裁剪好的布贴缝于其他织物上需要装饰部位的刺绣技法,形成的图案造型简练、块面为主装饰性强,作为服装的装饰工艺近而被广泛应用其起源于古老的丝绫堆绣和贴娟工艺,唐诗中“新贴绣罗襦,双双金鹧鸪”形容拼贴工艺,装饰的衣裙华丽。

      贴布绣会利用边角余料进行拼、贴的工艺做成装饰物来改造单调的服装面料,变废为宝来实现“零浪费”的价值观,体现出中国人“敬天惜物”的用物思想理念(如图1)二、云南富宁县彝族女装贴布绣的特征(一)贴布绣结构1.造型简练贴布绣的形制和成衣的结构均为矩形少数民族的服装裁剪一般以平面裁剪为主,衣身和衣袖及腋下放松量的布块亦为矩形,然后将所有矩形布块拼接缝合成一件衣服,避免了大幅度的裁剪,简单朴实,体现了彝族人民的惜物精神和勤俭品质2.结构的和谐美富宁县彝族女上衣平面裁剪图和上衣的款式结构图(如图2、3),直观地展示了富宁县彝族女装贴布绣的结构对比结构图可发现,不同颜色的三角形贴布组成的矩形装饰图案与上衣的结构相互呼应衣身和装饰和谐统一,增强了服装的整体美感3.结构的节奏感节奏讲究变化起伏的规律云南富宁县彝族女套装上衣的贴布绣装饰,在门襟和后中由红、黄、蓝、绿、白等彩色的小三角形碎布组成的“面”状贴布绣整齐排列(如图4),上衣衣袖排列由彩色三角形组成的“线”状贴布绣(如图5)在不断重复纹样基础上产生细微变化,疏密有致,与直筒裤、围腰和腰带上的贴布纹样装饰形成了一种整体美又不失节奏变化的韵律二)贴布绣工艺1.化繁为简。

      富宁县彝族女套装上的贴布绣装饰的别具一格关键是工艺手法的巧妙以女装的上衣衣袖和围腰下摆的贴布绣为例,两件服装上的贴布绣是将裁剪好的三角形碎布利用色彩的强对比度和方向不断变换进行有序贴缝,产生了“满”的视觉效果目测可见,视觉上满而密的效果是单个不足一厘米的,72个相同大小的三角形布块按顺序贴缝而成经过实物的测量发现,实际拆分只有28块,比目测数量的一半还少(如图6)2.别具匠心贴布绣共分三层,第一层将一白一红的三角形布,拼成一个正方形作底;第二层再裁同样一白一红的三角形,两角相对缝合在正方形上,第一层和第二层形成红白相交的效果;最后第三层将24块边长约为1.5厘米的颜色分别为红和绿的小三角形,将它们依次缝合在上面,形成了红、绿、白相间交错的贴布绣图案(如图7)上衣的衣袖上的贴布绣装饰也是同样的方式视觉上有40块,实际上只有16块三角形布片(如图8)这些组成贴布绣的布块,最大的是8厘米左右,最小的约等于1厘米,每—层的拼缝针脚细密整齐地藏在贴布里在工艺精益求精的同时也对整套服装进行了装饰,增加了视觉层次,达到一种内外上下的呼直,和谐统一的视觉效果3.事半功倍笔者的实践过程中,从准备材料到制作完成,深刻地体会了云南富宁县彝族女装贴布绣制作工艺事半功倍的效率。

      通过对不同面积布片的叠差量,展现了色彩层次分明的视觉效果,用接近一半的功夫却展现出加倍的功效,体现了彝族妇女惜物之心和设计之才兼备的优点(如图9)三)贴布绣色彩色彩的调和对照少数民族妇女擅长使用强烈的对比性的特点来凸显贴布绣装饰的效果这套云南富宁县彝族女套装主体颜色为深蓝色和黑色,用红、黄、蓝、绿、白等高饱和度的色彩三角形布块作为边缘的贴布绣的装饰,对于主体服装素净简朴的色彩起到了视觉的平衡和稳定的作用,整体视觉上色彩鲜艳,又稳重大气,上衣门襟处的贴布装饰有深蓝色的三角形的布块,与服装主题色彩对应从整体上看这套彝族女装色彩多而满,在深色的底布上装饰着鲜艳颜色的贴布绣更能呈现出色彩斑斓、层叠有序的独特风格每一块贴布绣装饰里面的色彩都是冷暖相间的对比色,一阴一暗,一冷一热,形成对照与调和的形式美(如表1)三、贴布绣在现代服饰中的应用(一)贴布绣在材料上的创新表现服饰材料是“时尚开始的地方”通过改变贴布绣的材料,并进行加工再处理,将民族传统的面料注入新的设计理念不同的材料会有不同的表现效果,用多种材料的结合能反映出设计师对服装的改造和创新实力,丰富了贴布绣的表现方法(如表2)通过整理一些比较典型的贴布绣和材料结合的例子发现。

      除了自然的材料(毛,棉,丝,麻)之外还有不同纤维的材料可以运用于贴布绣在针织面料的运用,可以将织好的布块拼和,从色彩上产生更鲜明的视觉效果;用皮革的方式,可以进一步增加面料的质感利用原材料原始的特征特性,设计师能更充分地展现其设计理念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贴布绣的材料也与时俱进地更新,新型材料也逐渐出现在服装设计上,材料的光感和质地的运用使装饰效果从平面转化为立体,能展现出设计师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例如:PU,亚克力,珠片,木块等亚克力的光面质感折射出不同的空间变化二)贴布绣在工艺上的创新表现模仿贴布绣工艺的表现手法日益增多主要是表现出一块面料通过不同工艺附在另一块面料上,称为对面料的第二次设计,根据设计理念对面料进行二次处理,使其产生新的效果可以用刺绣的方式来代替贴布的效果,在图案的附近绣缝一些明显的线迹,产生立体的视觉效果随著机绣工艺普及,在大大提高效率的同时又保障了图案的精致度,适合市场化的批量生产服装与现代工艺的结合,运用激光切割的方法,能将设计好的图案快速实现,提高了效率和质量新型材料通过折叠的方法也能实现贴布绣立体的效果,面料的层次更加丰富(如表3)三)贴布绣在图案上的创新表现将贴布绣装饰的造型图案运用在服装设计上有两种方法:初始样本的运用和拆分重组的运用。

      原始样本的运用就是将图案完整的形式直接运用在服装上,主要是单独纹样运用拆分重组就是将完整的图案提取其中的元素,重新排列组合成新的图案这两种图案的表现手法都可以在局部进行装饰如前胸,后背,领口,袖口和衣摆等位置加入合适的图案,来强调服饰的视觉重点同时需要与款式结构,整体造型和平面构成的理念相互结合1.初始样本的运用如图10),笔者将原本的贴布绣的几何图案运用在服装上的系列设计,分别装饰在袖口,衣身和口袋局部,工艺上用印花的方法来表达,色彩鲜明活泼,适合青春活力年轻人的春夏款式设计将图案的色彩饱和度降低,形成黑白灰系列色调,运用在皮草的材料上,几何形状的拼接更适合皮草材料的实现,对比度加强,富有层次感(如图11)2.拆分重组的运用在传统与现代文化碰撞的同时,会产生新的理解和创新,原始图案进行其他颜色的搭配,再降低明度将两者叠加在一起形成新型面料,大范围地运用在系列服装上,产生若隐若现的立体视觉效果(如图12)对传统服饰元素的借鉴运用都要以现代服饰为落脚点,叠加或删除的变化是现代设计中常用的灵感来源设计法如图13),笔者将原始的图案拆分,提取部分元素进行相应的排列组合,分别是以点、线、面的平面构成法则组合成一个新的图案,再将其应用在服饰设计上,这种重组的设计方法使元素更加精致和富有视觉冲击力。

      结语通过对云南富宁县彝族女套装上的贴布绣的应用研究,笔者发现,只有将审美意趣与技术要素并置考虑,才能实现服装整体效果的和谐云南富宁县彝族女套装上的贴布绣装饰所表现出的视觉美感和技术美感,虽是传统的造物,但也颇具现代特征由此可见,传统服饰技艺与现代服装设计并不相悖相反,对民族服饰进行深入探索,在充分研究的基础上为传统技艺赋予新的生命力,才是现代服装创新设计的意义所在,也是对当代设计师的证明和考验 -全文完-。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