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纺纱工艺试题库及答案.docx

54页
  • 卖家[上传人]:新**
  • 文档编号:444294468
  • 上传时间:2022-08-11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109.29KB
  • / 54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名词解释1. 配棉 根据纺纱实际要求,合理选择多种原棉搭配使用的技术工 作2. 原棉分类 根据原棉的性质和各种成纱的不同要求,把适纺某类 纱的原棉划为一类,组成该种纱线的混合棉3. 原棉排队在分类的基础上将同一类原棉分成几个队,把地区、性 质相近有原棉排在一队中,当一批原棉用完时,将同一队内另一批原棉接 替上地去4. 主体成分配棉时选择若干队性质相近的原棉为主体成分5. 回花 纺纱过程中的回花、回条、粗纱头、胶辊花等称为回花6. 再用棉包括开清棉的车肚落棉、梳棉杨的车肚花、斩刀花和抄针 花,精梳机的落棉等7. 除杂效率 落棉中杂质重量占喂入原棉中杂质重量的百分率8. 落杂率 落棉中杂质重量占喂入原棉重量的百分率9. 落棉含杂率落棉中杂质重量占落棉重量的百分率10. 落棉率落棉重量占喂入原棉重量的百分率11. 棉气比被输送的棉块的重量与输送棉块所需空气的质量之比12. 统破籽率 在开清棉联合机组中,各单机车肚落棉的总和(尘笼 排除的纤维性尘杂不计)对喂入原料的百分率13. 除杂效率落棉中杂质的质量与喂入原料中杂质重量的百分比1 4. 落棉率 落棉重量与喂入原料重量的百分比15. 落棉含杂率落棉中杂质的质量与落棉重量的百分比16. 落杂率 落棉中的杂质的质量与喂入原料重量的百分比17. 尘棒安装角尘棒工作面顶点与打手中心连线的延长线和尘棒工 作面的夹角称为--18. 落棉率:落棉重量与喂入原料重量的百分比19. 自由打击开松:棉块在自由状态下受到机件的打击作用,使棉块 获得打击冲量而开的称为一2 0.握持打击开松 原料在握持状态下向机内喂入的同时,受到开松 机件的作用称为一21.配棉 棉纺厂将几种唛头、地区或批号的原棉,按比例搭配使用 的方法,称为配棉2 2.刺辊分割度:每根纤维平均受到刺辊的作用齿数称为一2 3.给棉板分割工艺长度指的是给棉板与刺辊隔距点以上的一段给 棉板工作长度与给棉板鼻尖宽度之和2 4.小梳理区指纤维受到连续梳理的时间较短,即两针面组成的梳 理区的工作范围较小2 5.给棉板分梳工艺长度给棉罗拉与给棉握持点到给棉罗拉(或给 棉板)与刺辊的最小隔距点之间的距离2 6.气流附面层当物体高速运动时,运动物体的表面因摩擦而带动 一层空气流动,由于空气分子的粘滞与摩擦,里层空气带动外层空气,这 样层层带动,就在运动物体的表面形成气流层,称为一2 7.锡林针面负荷纤维层在单位针面上的质量2 8.大圈条棉条圈放直径大于条筒半径者称为--2 9.小圈条棉条圈放直径小于条筒半径者称为--3 0.钳板闭合定时上、下钳板闭合时分度盘指示的分度数称为--31. 精梳机梳理隔距锡林梳理时,下钳板钳唇下缘到锡林针尖的距 离。

      32. 精梳机落棉隔距 指钳板摆到最前位置时,下钳板钳唇的前缘与 后分离罗拉表面间的隔距3 3.精梳机的有效输出长度每一个工作循环分离罗拉实际输出长度 为总顺转量与总倒转量的绝对值之差,此长度称为一3 4.实际牵伸倍数在实际生产中,采用喂入须条对输出须条的特数 之比就可以得到实际牵伸倍数3 5.机械牵伸倍数前罗拉的表面速度大于后罗拉的表面速度,两者 速度之比称为机械牵伸倍数36.握持力罗拉钳口对须条的摩擦力3 7.摩擦力界在牵伸区内,纤维与纤维之间、纤维与牵伸装置部件 之间的摩擦力所作用的空间称为一3 8.牵伸力 牵伸区内前钳口握持的快速纤维从慢速纤维中抽取出来 时所克服的摩擦阻力的总和一3 9.牵伸将须条抽长拉细的过程40. 牵伸效率实际牵伸倍数对机械牵伸倍数之比称为牵伸效率41. 引导力以前罗拉速度运动的纤维作用于牵伸区内某一根浮游纤 维整个长度上的力称为引导力,它是引导浮游纤维由慢变快的作用力42. 控制力以后罗拉速度运动的纤维作用于牵伸区内某一根浮游纤 维整个长度上的力称为控制力,它是阻碍浮游纤维由慢变快的作用力4 3.浮游区长度 浮游区(自由区)长度是指皮圈钳口至前罗拉钳口 间的距离,为计算方便起见,常以上销或下销前缘至前罗拉中心线间最小 的距离表示44.奇数法则条子从条筒中引出,每喂入一道工序时,纤维必然发 生一次倒向,所以使喂入头道并条机的条子中的纤维前弯钩居多,喂入二 道并条机的条子中的后弯钩纤维居多。

      由于细纱机时伸直纤维的最后一道 工序,而且牵伸倍数最高,有利于消除后弯钩为了使喂入细纱机的粗纱 中后弯钩占大多数并得到伸直,就要求在粗疏系统中,在梳棉与细纱机之 间的工序道数应按奇数配置这样有利于后弯钩纤维的伸直这个工艺原 则为“奇数法则”4 5.张力牵伸(弹性牵伸) 当牵伸倍数很小时,须条中的纤维之间不 产生相对的位移,而须条的伸长只是因为须条中纤维的伸直,本质是属于 须条的弹性变形,这种没有引起纤维间相对位移的牵伸,称为一46.位移牵伸如果牵伸倍数较大,使纤维间产生相对移动,须条被 抽长拉细,这种引起纤维间相对位移并使须条呈永久变形的牵伸称为一4 7.假捻暂时存在的捻回48、 假捻效应:在运动的纱条上设假捻点,使输入端有捻,而输出端 无捻,这种现象称为--49. 粗纱纺纱张力纺纱段为纱条成形区,捻度小且不稳定,虽然纺 纱段张力小,但却最容易伸长,因此,习惯上把该段纱条的张力称为--5 0.差动装置的不一致系数筒管的恒速与锭速之差对锭速比值的百 分比,称为--51. 捻陷 须条的喂入点A与加捻点C之间有一个机件B与纱条接触, 由于B对纱条有摩擦阻力,在一定程度上阻止了捻回自C向A的正常传递, 结果使CB段捻度小于AB段捻度,B点的阻力越大,AB段的捻回越少,这 种现象称为--52. 捻度纱条相邻截面间相对回转一周称为一个捻回。

      单位长度纱 条上的捻回数称为捻度5 3.自由端纺纱由喂入点到加捻点之间的须条是断开的纺纱方法5 4.非自由端纺纱 指喂入点到加捻点之间的须条是连续的纺纱方法5 5.捻回传递长度 从剥离点开始捻回在凝聚槽中所传递的长度叫捻 回传递长度56.纤维的径向迁移纤维从纱的外层到纱芯有从纱芯到纱的表层的 现象叫--5 7.钢丝圈号数 1000个同型号钢丝圈公称质量的克数5 8.落棉差异纺制同批特纱各机台间落棉率和除杂率的差异,俗称 台差5 9.生条段纤维含量指生条中含1 6mm以下的短纤维百分比6 0.捻幅单位长度的纱线加捻时,截面上任意一点在该截面上相对 转动的孤长,称为一61. D型牵伸指在原三罗拉双短皮圈牵伸装置的基础上,在主牵伸区 的前方另加一列罗拉组成一个前牵伸区6 2.浮游区长度 浮游区(自由区)长度是指皮圈钳口至前罗拉钳口 间的距离,为计算方便起见,常以上销或下销前缘至前罗拉中心线间最小 的距离表示6 3.过滤负荷除尘设备单位面积每小时可以过滤的空气量6 4.喂棉系数把顶梳插入棉丛前的喂棉长度与给棉长度的比值称为6 5.继续顺转量分离罗拉在分离结束后,继续顺转向前输出的棉丛 长度,称为分离罗拉的一6 6.前段倒转量锡林末排梳针通过锡林与分离罗拉最紧隔距点时分 离罗拉的倒转量,称为一二、填空题1. 棉纺厂的主要原料是(原棉),其次是(化纤)。

      2. 原棉的主要性质(工艺性质)包括(长度)、(线密度)、(成熟 度)、(强力)、(含杂)、(含水)等3. 配棉的目的是 (合理使用原棉,满足纱线产品的质量要求)、(保持生产和成纱质量的相对稳定)、(节约用棉,降低原棉成本)4. 原棉选配的依据是(棉纱的种类与要求)和(成纱的质量指标)5. 棉纺厂常用的配棉方法是(分类排队法)6. 原棉排队是将每一类原棉中性质接近的唛头排队,以便接替使用, 在原棉排队中主体原棉在配棉总成分中应占(70%),一般选用宜超过(2 )个7. 目前国内生产中采用的原料混和方法有(( 棉包混称重混和)和(两步法混但混用量不宜超过 (5% )) 、(强度和伸长、 (热收缩性)、(色差)(5~8 ) 队,每队原棉最大混用百分率控制在(25%),同一天调换唛头不和) 、 (条子混和 )、和)8. 纺纱生产中回花可以与混合棉混用9. 化纤选配的内容有(长度和线密度率)、(与成纱有关的纤维性质)10.化纤选配的目的有( 提高产品的质量和服用性能)( 增加花色品种 )本)改善可纺性能)、(降低产品成11.原棉分类应注意的问题有(原棉资源)、(气候条件)、(机械性能)、 (原棉性能差异)。

      12. 原棉排队应注意的问题有(主体成分)、(队数与混用百分率)、( 交叉抵补)、(勤调少调)13. 混合棉中纤维的品级差异范围为 (1〜2级)14. 开清棉工序的任务包括(开棉)、(混棉)、(清棉)、(成15. 抓棉机按运动特点可分为(圆环式)和(往复式)两大16. A006B、C型自动混棉机的混合特点是(横铺直取),FA022多仓混 棉机的混合特点是(不同时喂入,同时输出),FA025多仓混棉机的混和 特点是(同时喂入,不同时输出)17. 开清棉联合机利用(凝棉器、配棉器)和(联动开关)将各单 机相互联接,组成一套连续的加工系统18. 尘棒的“三面一角”是指(顶)面、(工作)面、(底)面和 (尘棒清除)角6、影响自动抓棉机开松效果的主要因素有(打手伸出肋条的距离 )、(抓棉小车每次下降的动程和运行速度)、(抓棉打手速度)19. 影响自动抓棉机混和效果的因素有(抓棉小车的运行效率)、(上包工作)2 0.自由打击开棉机的主要特点是(作用缓和,纤维损伤少,适于 开松的初始阶段);握持打击开棉机的特点是(作用剧烈,开松与除杂作 用强,纤维损伤与杂质破碎严重)21.影响六辊筒开棉机开松除杂作用的工艺参数是(滚筒转速)、(滚筒与尘棒间隔距)和(尘棒间隔距)。

      2 2.开清棉联合机械的类型主要有(抓棉机械)、(混棉机械)、 (开棉机械)和(成卷机械)2 3.开棉机械对棉块的开松打击方式主要有(自由打击)和(握持 打击 )2 4.开清棉机械的开车顺序是先开(前一台机器的凝棉器),再开(后一台的打手),最后逐台开(给棉机件)2 5.开清棉机械联动的控制方法有(逐台控制)、(循序控制)和 (连锁控制)2 6.开清棉的除杂工艺原则,一是(不同原棉不同处理),二是(早 落、少碎、多松、少打)2 7.开清棉纺化纤时,打手转速应比纺棉时(低)些,打手与给棉罗 拉之间的距离应比纺棉时(大)些,尘棒间的距离应比纺棉时(小) 些,打手与尘棒间的距离应比纺棉时(大)些2 8.豪猪式开棉机上,豪猪打手与给棉罗拉之间的隔距由(纤维长 度)决定;打手与尘棒之间的隔距配置情况一般是从进口到出口由(小) 变(大 );尘棒与尘棒之间的隔距配置情况一般是从进口到出口由( 大)变(小);调节尘棒之间的隔距是由(机外手轮)通过改变 (尘棒安装角)来实现2 9.棉卷防粘的措施主要有(采用凹凸罗拉防粘装置)、(增大上下尘 笼的凝棉比)、(增大压紧罗拉的压力)、(采用渐增加压)3 0.锡林、道夫都是由(滚筒)和(梳理锯条)组成。

      31.两个针面间的基本作用有(分梳)、(剥取)、(提升)锡林和刺辊间是(剥取)作用,锡林与道夫间是(凝聚)作用3 2.改善生条质量的措施包括(提高分梳效能)、(改善棉网清晰 度)和(适当的张力牵伸)三个方面3 3.给棉刺辊部分主要机件有(给棉罗拉)、(给棉板)、(刺辊)、 (刺辊分梳板)、(除尘刀)、(小漏底)3 4.自调匀整装置根据检测和控制的位置分为三种类型,即(开 环)、(闭环)和(混合环)3 5.梳棉机的主要任务是(梳理)、(除杂)、(均匀混合)、(成 条。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