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工厂化养鱼现状及发展.doc

6页
  • 卖家[上传人]:gg****m
  • 文档编号:205107862
  • 上传时间:2021-10-27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59.50KB
  • / 6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工厂化养鱼现状及发展趋势张泽周西南大学水产系重庆荣昌402460摘要:工厂化养鱼是当今最为先进的养鱼方式,具有占地少、单产高、受自然环境 影响小、可全年连续生产、经济效益高、操作管理自动化等诸多优点,是一种环境 友好的绿色养殖方式本综述对工厂化养鱼的现状及发展进行了简要的介绍关键词:工厂化养鱼现状发展趋势工厂化养鱼,乂名循环水养殖,工厂化养鱼是指运用建筑、机电、化学、自 动控制学等学科原理,对养鱼生产中的水质、水温、水流、投饵、排污等实行半 自动或全自动化管理,始终维持鱼类的最佳生理、生态环境,从而达到健康、快 速生长和最大限度提高单位水体鱼产量和质量,且不产生养殖系统内外污染的一 种高效养殖方式应用学科主要为水产学和水产养殖学使水产养殖过程达到理 想状态,形成不受自然条件影响的循环式的高密度养殖方式,是取代传统池塘、 流水、网箱、大棚温室等养殖方式的新型工业化生产方式1我国工厂化养鱼的发展概况工厂化养鱼亦称工业化养鱼,其特点是利用厂房设施及配套的机械仪器设 备,高密度、集约化养鱼的一种类型它立足于海洋环境保护,对养殖水体进行 科学净化处理,营造出适合鱼类生长繁殖的良好环境条件,把养鱼置于人工控制 状态,实现全年稳产、高产。

      我国的工厂化养殖是逐步演进过来的,大致分成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自 1978年我国开始发展对虾的大规模养殖以来,对虾养殖得到长足发展,初步形 成了海水工厂化养殖的概念第二阶段是20世纪80、90年代初以鲍鱼工厂化的 养殖为代表的模式,对我国的工厂化养殖发生了重要影响,比较典型的是大连市 水产研究所创造的工厂化养鲍第三阶段时开始步入现代化设施的养殖方式,江 苏省海洋水产研究所于1998年建立了海水循环式养殖系统,建设模式比较先进, 除生物净化外,还设立自动监测系统国内工厂化养色多数尚处在起步阶段,养鱼工厂的设施配套不完善,科研滞 后于生产,工厂化养鱼应具备高溶氧、控温、生态式防病等条件,另外,水质净 化技术还比较落后,养鱼水质较差,饲养密度小,饵料系数高,病害频发,直接 影响着水产养殖业的发展近年来,以天津市现代渔业技术工程中心为代表的工 厂化养殖技术,已经趋于形成配套完善的现代化养鱼工厂,配套设施有生物净化、 液态纯氧、臭氧灭菌、高效内循环和水质监控等,可进行高密度养殖生产,在完 全封闭式内循环条件下建立了高产高效益的养殖模式2工厂化养鱼的类型陆上工厂化养鱼形式多样,主要有普通流水养鱼、温流水养鱼和循环流水养 色三种类型。

      普通流水养鱼即是利用自然海水经过简单处理后(如砂滤),不需 加温,直接流入养鱼池中,用过的水直接排放入海的养鱼方式这种方式设备简 单、投资少,适合于南方适温地区的短期或低密度养殖,为工厂化养鱼的最低级 阶段适合于蜘类、花鳞、石斑鱼、牙鲜、河舰等海水肉食性鱼类养殖温流 水养鱼则是20世纪60年代初最早由口本发展起来的一种工业化养鱼方式,它利 用天然热水(如温水井、温泉水),电厂、核电站的温排水或人工升温海水作为 养鱼水源,经简单处理(如调温)后进入鱼池,用过的水不再回收利用由于地 热水、温泉资源有限,因此此种养殖方式主要应用在工厂温排水的综合利用上 目前,温流水养鱼在日本、俄罗斯、美国、德国、丹麦、法国等国较为盛行我 国近年来发展较快,如山东省胶东地区现已建有温流水养鱼厂数十家,养鱼面积 约20万m2,年产各种高档海水ft 1000t以上,养殖种类有牙鲜、石鳏、黑鲤、 六线鱼、蜘类等这些养鱼厂的调温方式主要有三种:①燃煤锅炉升温+自然海 水式,如山东省威海固山养色•厂、荣成寻山养色厂等;②电厂温排水+自然海水 式,如青岛黄岛电厂养鱼、威海华能电厂养鱼厂等;③温水井+自然海水式,如 荣成市丘家渔业公司养鱼场和山东省蓬莱鱼类养殖试验厂等。

      这种养鱼方式工艺 设备简单,产量低,耗水量大,为工业化养鱼的初级阶段循环流水养鱼 又称 封闭式循环流水养鱼,其主要特点是用水量少,养鱼池排出的水需要回收,经过 曝气、沉淀、过滤、消毒后,根据不同养殖对象不同生长阶段的生理需求,进行 调温、增氧和补充适量(1〜10% )的新鲜水(系统循环中的流失或蒸发的部分), 再重新输入养鱼池中,反复循环使用此系统还需附设水质监测、流速控制、自 动投饵、排污等装置,并由中央控制室统一进行自动监控,是目前养鱼生产中整 体性最强、自动化管理水平最高、且无系统内外环境污染的高科技养鱼系统,是 工业化养鱼的最高境界,必将成为工厂养鱼的主流和发展方向目前,世界上技 术水平最高的地区是欧洲,一些国家己能输出成套的养鱼装备3工厂化养鱼的配套措施根据不同的海水养殖对象和对水质的要求,目前应用的工厂化养殖工艺技术 线路各异,涉及的装备繁多,各具特点,大致来说,普通流水养鱼和温流水养鱼这 两种工厂化养鱼•方式要求设备数较少普通流水养鱼在普通池塘养殖的基础上增 加了砂滤池过滤抽提的海水或井水,而养殖后废水直接排入大海温流水养鱼则 在流水养色的基础上增加了调温设备和温排水的预处理设备,如锅炉,保温大棚 等;也不复杂。

      真正意义上的工厂化养鱼是循环流水养鱼,所需设备多,技术先 进,下面我们重点介绍海水工厂化养殖系统主要由以下几个系统组成:(1)鱼池系统;(2)水质净 化处理系统(3)自动监测系统等;(4)自动投饵系统等其它辅助系统鱼池系统包括鱼池、进排水管道和拦鱼设备等水质净化处理系统则是整个 循环水工厂化养鱼中的关键整个水质处理系统包括以下环节:(1)去除固体废 弃物;(2)去除水溶性有害物质;(3)杀菌消毒;(4)增氧;(5)调温;(6)水 质测控4工厂化养鱼技术工厂化养色与静水池塘养色的主要区别是:池塘面积小,池水持续流动和交 换,池水溶氧来源依靠流水带入或机械增氧,天然饵料生物少,鱼类营养完全来 源于人工投饵,池水中鱼类排池物等物质随水流及时排出,故水质较清新;放养 对象为吞食性鱼类,种类较单纯,密度和产量都较大4.1鱼种放养适合于工厂化养殖的鱼类,通常为肉食性优质种类,如鳗蛔、牙鲜、大菱鲜、 石斑鱼等,苗种规格-一般为50〜150g,这样当年才能达到食用鱼规格密度养 殖密度的是否合理同样决定着整个工厂化养殖的效益养殖密度应依据水源、水 质、基础设施和技术、管理水平而定4. 2饲养管理饲养管理包括:池水流量的调节、水温的控制、pH调控、投饲等。

      池水流量的调节依据进排水中的含氧量和总氨氮、N02-N等含量调节水流 量池水中一般溶解氧应保持4mg/L以上,出水口的水不低于3mg/L;鱼池排水 的总氨<1.5mg/L, N02-<0. lmg/Lo也可根据池鱼摄食情况调节水流量,在水温稳 定情况下摄食下降,则应调大流量流量控制在4个循环/24小时,每次投饵完 毕后0. 5〜1小时后迅速换水,换水量80%左右水温的控制 根据不同鱼类的适宜温度的不同,控制好池水的温度,使鱼类 始终生活在适宜的温度范围内,加速鱼类的生长例如13〜18C水温是大菱鲜 的适宜生长温度;16〜21C是牙衅的适宜生长温度;大黄鱼则应控制在最适水温 18〜25度;石斑鱼应控制在22〜28度pH调控通常要使养殖池水pH偏碱性,常用调控的方法有两种,一是根据每 个池的日喂食量求得每日碱性物质添加量后,称取每池所需数量,溶入水中,全池 泼洒二是在循环水池加入所需碱性物质,如NaOIK Na2C03 (苏打粉)NaIIC03 (发 酵粉)CaC03 (方解石、石灰石)CaO (生石灰)Ca (Oil) 2 (熟石灰)等,通过 水循环,把调节后的水注入每个池,达到调节pH的作用。

      在生产中要注意的两个 问题是:一•要保证池内碱性物质泼洒均匀,不得造成局部pH过高,以免灼伤鱼体; 二要注意安全,碱性物质有较强的腐蚀性,操作时要小心,避免发生损伤饲料多为人工配合颗粒饲料,不设饵料台投饵次数较多,除白天外,傍晚 和清晨也可适当投饲在水温23〜28C时,每天投饵6〜10次,饲料计划、月 分配、投饵率及水温关系投饵应变等可参考池塘养殖的有关部分投饲也要用音 响训练鱼,使形成集中抢食的条件反射每次投饵量仍要坚持使鱼达到八分饱的 原则,以提高饲料利用率一般在靠近水口处投饵投喂策略按定量投喂原则, 避免饱食投喂对鱼平均摄食量和饵料利用率造成负面影响根据实际情况确定投 喂量每月初称取平均鱼重,计算饵料系数,根据总重确定月初基础口投饵量,根 据饵料系数计算出每日投饵增量,每日递增投喂量4.3检查和护理工作平时经常检查进排水闸门和拦鱼栅情况5工厂化循环水养鱼的优势水产养殖业的集约化生产方式的发展,经历了池塘、开放式流水池和网箱方 式等阶段,现在进入工厂化的循环水养殖发展阶段相比较于前三种方式,工厂 化养鱼具有以下一般意义上的优势:(1)降低了对环境和资源的依赖程度工厂化养鱼可以定义为封闭的循环水养鱼,即人工控制养殖工厂的环境温度 和洁净度,以物理和生物的方法净化并循环使用养殖用水、控制水温水质和水的 流量,提供全价配合饲料,使养殖对象全天候的处于更加合适的生长状态。

      以比 较少的土地占有量,水资源占用量和能源消耗量获取更多产量的工业化的养殖方 式2)降低了对环境的影响程度对资源的较少占用、零排污、少量的经过无害化(沼气池技术)处理的有机 肥料的排出供给了本系统内的植物种植区利用,符合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法则, 顺应了环境保护的发展要求6发展趋势人与环境的协调发展是人类的一个永恒的主题如何发展清洁、安全、健康、 高效的水产养殖业,使其既能满足需要又不至于污染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是一 项重要的课题目前,工厂化养鱼日益受到国内外专家学者的普遍关注,被认为 是解决养殖业与环境和谐问题的出路之一因此,在今后水产养殖业发展过程中, 保护环境将是前提条件,封闭式内循环养殖方式已成为发展方向工厂化养鱼中 的技术关键是养殖用水的净化处理及重复利用,即建立循环水养殖系统如何保 持循环水养殖系统中的生态平衡,有效清除养殖鱼类排池的有机物和氮等有害物 质是一个较复杂的技术问题现行应用较多是物理沉淀结合生物膜处理方式,生 物膜处理中,温度、盐度、营养盐含量、溶解氧浓度是影响硝化过程的关键因素 与流水养鱼相比,循环水养殖系统的pH值较稳定,水质更好,而且不需要太多 的人力资源,同时降低了成本。

      特别是循环水养殖系统用水量少,对•周围环境没 有污染,同时也减少了外源水病原微生物的入侵封闭式内循环养殖系统有几个 条件是必备的:(1) 循环水尽量提高速度,以每小时1—3次为宜;(2) 使用筛选分离培养的土著菌种净化水质;(3) 补充纯氧;(4) 臭氧杀菌;(5) 建立免疫防疫体系;(6) 使用高效饵料,饵料系数在1左右;(7) 在循环过程中滤除悬浮物;(8) 苗种的种质与生长速度;随着城镇化、工业化的不断推进、土地资源不断减少,水资源日益短缺,养 鱼•环境和水质变差使食用色的安全性日益受到关注,发展节水型无公害的工厂化 养殖技术无疑是主要的战略方向工厂化循环水养殖作为-•种代表未来发展方向 的养殖方式,已经日益受到关注和认可,但其内在的特点和中国现阶段的国情决 定了其发展的曲折性和复杂性因此,和许多重要产业问题一样,其发展需要依 托政策和科技等多管齐下,共同推进构建适用的设施系统模式,达到循环用水、 节能、高效的生产要求,并形成相应的生产管理技术,提高设施的生产效率,规 范生产管理在主产区建立集成示范点,辐射推广循环水养殖技术,推动养殖生 产方式的转变参考文献:[1] 张明华,杨普.海水工厂化养殖水处理系统的装备技术研究[J].海洋水产研究,2003, 24(2) : 30-34.[2] 樊祥国.我国工厂化养殖现状和发展前景[J].中国水产,2004,(08).[3] 唐启升.中国发展渔业的优势及前景[J].。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