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上海高考语文卷常见题型与策略7页.doc

7页
  • 卖家[上传人]:文库****9
  • 文档编号:177514436
  • 上传时间:2021-03-29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43KB
  • / 7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上海高考语文卷常见题型与策略(仅供参考)一、现代文阅读(一)非文学作品类 (音乐绘画、书法舞蹈、建筑工程、民俗文化、考古文物等评论,体育赛事、人物专访、时尚现象等杂感;机械电子、航天航海、生物医药、水文环保等科技介绍;文体多为说明文或议论文)题型1、文字表达题对重要词语或句子的理解例:加点词语或划线句的特定含义?加引号某个词语含义或某个特殊句子的意义?方法:从全文着眼,在相关段落中找出对应的文字或关键词语(结合语段或句子,体现词不离句的原则),组织语句回答方法:从文本内容出发,从修辞方法(比喻、借代、移用、双关等)入手,由表及里或由此及彼地理解;方法:结合语段内容,由字面义(实)到字里义、引申义或比喻义 (虚),注意以某个词语或句子为主干,参考上下文内容回答题型2、文字表达题对重要词语或句子的理解例:文中使用成语、诗句、数字的目的是什么?文中使用人物事例及引文的作用是什么?方法:内容的作用(写了什么,与语段中心句有什么关系?说明或证明了什么观点?抒发了作者哪种情感?)结构的作用(看与上下文有什么关系?承上文什么内容,启下文什么内容;处于开头段、中间段还是结尾段?) 写法的作用(表达方式、表现 手法、修辞手法、语言特点)题型3、文字表达题对语段及文章整体的理解。

      例:导致或产生某种现象的原因或背景是什么?方法:了解文章的观点由来(历史或现实背景,或说法或现象或事例) 例:某些语段或文章的内容说明了哪些问题?方法:从全文入手梳理结构,分析内在层次,概括段意,找出概括性强的中心句(开头句、结尾句、过渡句)题型4、文字表达题语法知识考查例:关联词的填写及理由说明;复句层次的分析;仿写某类整散句式方法:了解复句关系及常见关联词;读出复句的层次;根据句子类型(比喻句、排比句、否定句、疑问句等形式)仿写题型5、客观选择题了解选项的常见错误类型:偷换概念、张冠李戴、以偏概全、无中生有、褒贬失当、盲目拔高等,根据文章的实际进行合理的判断1、判断相应选项与文意相符与否(涉及语段内容、段落层次)例:文章从什么角度描写的?文章运用某一材料、数字的意图是什么?文章的主旨是什么?例:纵观全文,文章写了几层内容?(段落大意)作者从哪些角度阐述了几个问题?方法:初读做好圈划(注意议论或抒情的语句)注意段落关系(并列式、递进式、对照式),从文章开头段、结尾段、过渡段找出概括主旨的中心句由明到暗,由显性句找隐性句,找出分论点句或体现段落大意的中心句概括带着问题再读时逐一对照2、判断相应选项与文意相符与否(涉及语段或全文的写作方法和语言特色)。

      例:文章相关的表达方式、修辞手法、表现手法、语言特色的评价正确与否?方法:对应相关语段或全文的实际作判断题型6、文字表达题对文章整体进行评价及课内外内容或写法的延伸拓展例:(1)从材料到课文,从人物到课文,从主题到课文,从写法到课文 (2)有关文章内容的现实思考和联想(观点表态、说明理由、语言表达)方法:看清要求,是比较还是单评,是有关内容还是有关写法;梳理文章观点或写法,结合课文内容或现实事例,准确分析,陈述有序结合教材,熟悉重点篇目的梗概和写法,进行课内外知识迁移或历史现实的结合,举例要准确,分析要恰当,语言要简洁 (二)文学作品类 文体多为散文、小说题型1、填空题与课文相关的文体或文化常识,或随文考查例:(1)课内学过某一篇目(2)可类比的某一作家作品(3)文中诗句填空(4)随文常识方法:整理课本相关主题及常识,注重日常积累题型2、文字表达题划线词句的含义或作用方法:一看内容(写了什么)及表达方式;二看与前后文的结构关系;三看语言特点例:(1)写景的句子怎样写景的?观察角度:远近高低;感官:视觉——形色貌;听觉——动静声;想象或联想;实写或虚写;象征或衬托作用:交代时代背景、烘托环境气氛、推进故事情节、衬托人物形象、突出文章中心。

      例:(2) 写人的句子怎样写人的?描写角度:正面或侧面描写方法:语言、动作、外貌、心理、细节、场面作用:刻画人物形象、对比性格变化,烘托人物心理、反映内在感情例:(3)写事的句子怎样写事的?线索(时间、空间、人物、事件、情感);顺序(顺叙、插叙或倒叙),曲折起伏作用:刻画人物,欲扬先抑、衬托对比、铺垫升华、伏笔照应夹叙夹议,平实自然例:(4)抒情的句子?怎样抒情的?直抒胸臆或间接抒情(景中有情)作用:表达什么情感?(爱憎、留恋、惋惜、赞美、哲思); 例:(5)议论的句子?怎样议论的?托物言志、卒章显志、主旨升华例:(6)前后如何呼应?与上下文的关系?过渡句承上启下,承什么,启什么?呼应前文什么内容?呼应题目或前文;引起下文什么内容?下一内容或主旨例:(7)语言有什么特点? 怎样表达的?修辞方法;第几人称;什么句式;炼字用词(动词或形容词、整句与散句);感情色彩(褒或贬)等 题型3、客观选择题文章内容与写法的判断方法1:初读时做好圈划特别要注意议论或抒情的语句,带着问题再读时逐一对照方法2:可由明到暗,由显性句找隐性句,找出分论点句或体现段落大意的中心句或过渡句概括方法3:注意段落关系把握文章结构:总分式、并列式、递进式、对照式。

      从文章开头段或结尾段找出主旨的概括句或中心句,对应语段确定相应的写法判断方法4:了解选项的常见错误类型:偷换概念、张冠李戴、以偏概全、无中生有、褒贬失当、盲目拔高等,根据文章的实际进行合理的判断题型4、文字表达题理解抒情或议论语句或情节内容的概括例:(1)段落大意或段落间的关系(2)结构或层次划分(整体阅读)(3)线索与感情脉络(首尾及物事)(4)主旨的概括或说明写作意图(背景及注释)(5)联系现实的拓展思考(对比或类比现象,阐述认识)题型5、文字表达题文章写作特色的评价鉴赏或拓展(1)表达方式(叙事、描写、抒情、议论、说明)的运用;(2)文章构思的特点(结构、头尾的特点、详略的选择、对比或衬托、欲扬先抑、明写暗写);(3)语言特色(表达侧重、语言风格、整散句式、情感色彩);(4)与课本篇目的异同比较(写法或语言特点)题型6、文字表达题例:给文章命名或说明取名原因或说明取名含义方法:(1)命名方法(比喻、拟人、象征、双关)2)说明命名原因(对象范围、表里虚实、感情色彩)3)解说文题含义二、诗句填空题型1、名句填空(课内背诵篇目、初高中诗文名句)方法:按先后顺序完成6——7句或6——7空。

      题型2、名句主旨说明(立志、学习、节俭、交友等)或理解性填空方法:从背诵中选择相对应的句子填写三、诗词鉴赏题型1、体裁填空、题材解说方法:了解并区别古体诗(乐府民歌)、近体诗(律诗:首颔颈尾,绝句)、宋词(长调、中调、小令)、元曲(杂剧、散套:小令、双调)的特点;把握边塞诗、送别诗、山水田园诗、咏物诗、思乡怀人诗、咏史怀古诗、即景抒怀诗的差别题型2、填空填写作家作品或用典人物的有关常识方法:掌握相关的文学常识(作家名篇,课内名篇)、文体常识(体裁)、文化常识(节日、物事借代)等知识题型3、判断选择正误涉及内容和形式的理解和鉴赏:写了什么?怎么写的?为什么写?例(1)诗句理解“写了什么”(何景、何人、何事、何情)方法:通过词语理解,了解诗中所写景(季节时令、景象物象)、人(形象、情绪、气氛)、事(题目、注释)、情(思想主旨、情感态度)特别要注意典故及文言类词例2 :技巧写法“怎么写的”(表达方式、修辞方法、结构布局、语言特色)方法:表现手法(描写——角度、方式、动静、虚实;炼字——妙用动词、形容词、数词、虚词、叠词);修辞手法(比喻、比拟、借代、夸张、用典、双关、对偶、互文、对比、设问、反问);结构布局(渲染铺垫、首尾照应、前后对比);比喻能使事物生动、形象、具体,给人以鲜明的印象;能使抽象道理变得具体,使深奥的道理变得浅显易懂。

      比拟能使读者对所表达事物产生情趣,形成鲜明的印象,产生强烈的感情借代能以简代繁;以实代虚;以奇代凡;以事代情使语言简练、含蓄夸张可以更鲜明地突出事物的特征,加深读者的印象,引起读者的关注用典或化用前人诗句或引用神话故事、历史故事,使语言凝炼,增加内容的丰富性、表达的生动性和含蓄性双关多用于民歌之中,表达委婉含蓄的情感互文使相邻语句互相补充,意义完整,语句对称,丰富内涵对偶使音节整齐匀称、节奏感强,丰富内涵,开阔视野对比通过比照鲜明表达某种意旨,增强艺术效果排比可增强语言气势,抒情淋漓尽致设问能引起读者思考,有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反问无疑而问,使语气得到加强,表达作者强烈的感情语言风格(清新、平淡、绚丽、简洁、含蓄、自然、悲凉、雄壮);例3 :内容主旨“为什么写”(写作意图、时代背景、生平经历、思想倾向)方法:从题目看意图、从注释看背景、从诗眼看情感方法:把握作者的感情态度——直接抒情与间接抒情,从题眼或诗眼的用词看思想主旨;方法:重要作家的生平经历及思想倾向要熟知(知人论世)陶渊明:东晋田园诗人,弃官归隐(厌倦世俗、热爱田园、闲适自然、采菊东篱、不为五斗米折腰)李白:盛唐浪漫诗人,赐金放归(蔑视权贵、追求自由、热爱山水、豪放不羁、乐观自信)杜甫:盛唐现实诗人,老迈多病、忧国忧民(身逢战乱、离乡背井、沉郁顿挫、精益求精)白居易:中唐现实诗人,明快通俗,新乐府运动(文章合为时而作,歌诗合为事而著)李商隐:晚唐浪漫诗人,绚丽精致、朦胧晦涩(无题律诗)杜牧:晚唐现实诗人,咏史绝句(借古讽今、含蓄深刻)苏轼:北宋豪放词人,多遭贬官、怀古伤己(豪迈慷慨、达观自适、思想复杂)柳永:北宋婉约词人,怀才不遇(羁旅相思、委婉曲折、情景交融)辛弃疾:南宋豪放词人,爱国情怀,报国不得(雄健苍劲、借古典讽今事、渴望恢复失地)李清照:南宋婉约词人,家国之痛 (逢乱夫亡,孤寂愁苦、委婉含蓄、妙用叠词)题型4、鉴赏划线句着眼于思想感情的评价或写作特色等。

      题型5、全诗内容或形式的鉴赏方法:注意题目要求、鉴赏角度、表达层次方法:内容的鉴赏包括人物形象、主旨思想、感情情绪等,结合写作意图、时代背景、生平经历、思想倾向形式的鉴赏包括表达技巧、结构布局、语言风格具体表现为:描写:远近高低、视听形声色、动静结合、点面结合、细节描写、正侧结合、对面落笔;抒情:直抒胸臆、借景抒情、托物言情、寓情于景、触景生情、以景结情;议论:借古讽今、用典暗讽、卒章显志;手法:铺陈、渲染、比兴、象征、衬托、对比、抑扬、虚实、托物言志、联想、想象四、文言文阅读(一)记事传记类题型1:实词解释方法:根据积累选义项(学过的实词),根据字形猜意义(形旁),根据行文猜意义(活用)题型2:古今异义词辩别方法:根据积累判断,单音解释双音,是否固定名词,行文意义推断题型3:比较虚词意义相同或相异一项方法:根据积累选义项(学过的虚词),根据位置猜用法(词性),根据选项做排除(搭配)题型4:翻译句子方法:重点词义落实、句式特点把握、表达简洁通畅题型5:人物评价(用原文回答或用自己的话回答)常见词:淡泊名利、品德高洁、不畏权势、怜弱惜贫、朴素节俭、廉洁奉公、遵纪守法、忠于职守、诚实守信、真诚待人、舍生取义、刚直不阿、耿直方正、博学多才。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