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闻报道的基本原则.ppt
15页新闻写作方法 与深度报道研究,西北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张羽,新闻报道的基本原则,★追求真实 ★保持公正 ★坚守客观 ★用事实说话,第一节 追求真实,新闻行业规范: 报业及其他新闻媒介的工作人员要尽一切努力,确保公众所接受的一切消息绝对准确,不能任意歪曲事实,也不能故意删除任何重要事实——《联合国国际新闻信条》 真实是新闻的生命新闻工作者要坚持发扬实事求是的作风,深入基层,深入实际,深入群众,加强调查研究,报实情、讲真话,不得弄虚作假,不得为追求轰动效应而捏造、歪曲事实——《中国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准则》 真实是我们的最终目标——《美国职业新闻工作者协会章程》,一、什么是新闻真实性,1、新闻真实性是指新闻报道必须反映客观事物的原貌 2、三种主张: 第一种观点主张“现象真实”,认为新闻的真实就是运动中事物现象的真实 第二种观点主张“本质真实”认为任何事物都有本质与现象两个方面,重要的是要正确地反映事物的本质 第三种观点则认为,所谓新闻的真实,就是“现象真实与本质真实的统一”3、如何把握呢?正确的方法是,对新闻真实作层次分析、认定 第一,客观事物的复杂性这表现在三个方面 (1)客观事物的属性是多层次的。
客观事物由现象、一级本质、二级本质以至核心本质无限个层次构成 案例:春城昆明自1985年以来出现了一大奇观:每年冬季大约五万只白色海鸥汇集市中心翠湖公园内,与游客相戏 有的报道称,严冬腊月,大约五万只白色海鸥嬉戏春城;,,有的报道,除报道这一景观,还说海鸥之所以飞集到此,是因为近年来昆明城市环境治理得好,城内深冬山清水秀,气候如春; 还有报道则更进一步,之所以飞集于此,是因环境的改变,环境之所以改变,是因昆民在改革开放中精神文明建设取得了辉煌成就,他们对城市的认识观念得到了历史性的改变 应该说,它们之中的每篇都是真实的只有真实层次的不同,即揭示事物的层次深浅不同2)事物之间关系的复杂性3)事物是不断地运动和发展的在发展、变化当中,人们的认识就形成了差异第二,报道客观事物过程的复杂性这主要表现在主体认识上的差异性和认识水平的渐进性主观方面有——(1)人类认识的局限性对一些现象,用现在的科学知识,还解释不了,如:空中飞碟之谜,大西洋百慕大三角之谜等等;(2)记者个人认识的局限性3)记者报道的目的不同 客观原因有——(1)事物的精彩状态是瞬间出现的2)事物的一个状态的出现,是有成百上千个原因导致的,每个记者都只能寻找几个自认为是主要的原因加以报道。
(3)由于设备、地位的不同,每个记者对事物的认识和报道的规模、角度也不同 因此,新闻的真实是相对的,绝对的终极的真实是不存在的 现在,我们可以对新闻的真实性含义作这样的理解了:所谓新闻真实,是多层次的真实,有达到现象层的真实,有达到初级本质层的真实,有达到二级本质层的真实,有达到核心层的真实;有达到单个事实层的真实,有达到全面层的真实等等这些层次只有深浅之分,没有真假之分第二节 保持公正,要求:新闻记者必须站在公众的立场上,抱着对社会负责的态度,以新闻事实为根据,公正地对待新闻报道中所涉及的人与事坚持公正需要遵循的原则:◆全面提供新闻信息,不掩盖任何信息;◆为新闻事件冲突的双方提供利用媒体平等发表意见的机 会;◆准确反映冲突各方的真实主张;◆给弱势群体和个人信息知晓权和意见申诉权;◆以公开方式及时修正报道的误差,不滥用媒体的权利第三节 坚守客观,一、观点: “在事实与观点之间划清界限”——(塞缪尔-鲍尔斯,1855年) “报道事实而不报道观点”——( 美联社, 1900年) “新闻报道不应该掺加观点和任何偏见 —— (美国《新闻规约》,1923年)“切不可将意见加杂于新闻之中迷惑读者。
…只有事实,可成新闻事实登载后,阅者自然自有主张——(徐宝璜,《新闻学》 1919年)“在环境中赋予每日事件以意义,对其进行真实、全面、睿智的报道仅仅真实地报道事实是不够的,现在需要报道关于事实的真相!”——(美国新闻出版自由委员会,1940年代),,二、执行客观报道原则的工作方法:●客观地叙述事实而不带有个人的感情和偏见;●使用直接引语提供新闻事实当事人和知情者的原话;●交代消息来源;●报道新闻的全貌;●记者不发表个人的议论和见解●为问题提供更多的观察视角;●找出事实背后的原因;●全面解释新闻第四节 用事实说话,一、含义:用事实说话是指记者把自己的思想观点隐藏在新闻实施之中,让受众在接受新闻报道时自然而然地悟出与记者倾向一致的道理案例 美联社1949年2月3日电 今日北平给它的共产党征服者一个热闹的欢迎,这只有这个经常被征服的城市才能看到……长列的市民在这个热闹的欢迎游行中嗓子都喊哑了,正如当年日本人占领北平他们欢迎日本人,当美国人回来他们欢迎美国人,当中国国民党人回来他们欢迎国民党,以及数百年前欢迎蒙古人与鞑靼人一样北平在欢迎它的征服者方面是素享盛名的二、用事实说话的方法 1.要学会选择 2.要学会借用——交代消息来源下面是一家媒体对中国水利建设工程师在巴基斯坦被绑架后巴方展开营救过程的报道:有消息称,一颗子弹穿透一名绑匪的身体,击中了躲在他身后的王鹏,王鹏腹部受伤,在送往医院的途中因失血过多而死。
还有消息称,马哈苏德曾经给绑匪下令,让他们杀死中国人质,在下午四点之前冲破包围,巴军方是在截获了这条无线电发送的信息之后,才发出营救信号的 这种没有来源的“新闻”至多只是传闻因为没有人对其真实性负责 下述情况下可以考虑不注明消息来源:●消息来源是公报; ●众所周知的消息;●已经被多种来源证实的消息; ●记者就是事件目击者;●不具有争议性的消息3.要学会隐藏 (1)关键词语的隐藏(2)匿名消息来源的处理 防止消息来源可能遭到人身伤害和权益损害; 得到重要信息 在接受消息来源的匿名要求时,需要注意:第一,明确告诉消息来源是有限匿名第二,不使用匿名消息来源对具体的人物与机构实施抨击 第三,使用匿名消息来源对事情进行描述时,应该有第二来源证实匿名消息来源的说法 (3)隐藏记者身份案例:北京2004年5月20日电 记者今天从公安部获悉,今年4月份全国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共受理一般以上道路交通事故41 970起,共造成7 696人死亡,直接财产损失2.4亿元人民币 记者何时可以在新闻报道中出现? 成为直接的新闻事件的目击者 记者本人构成新闻要素,,4.要把握时机 5.要做到内语言与外语言的对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