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素质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探讨.doc
4页高素质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探讨钟吉元目前,我国的财会人才尤其是低层次财会人才已经是"人满为患”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有二:一是会计人员素 质与市场需求脱节,会计行业中初级会计人员居多;二是各 类院校盲目增设会计专业,造成供应过量,就目前的现状而言,一个学校的会计专业要想在激烈的招生、就业之战中立 于不败之地,唯一的途径是培养高素质的财会专业毕业生如何培养高素质的财会专业毕业生,笔者从以下四方面谈一 下个人的观点和看法一、理论知识的系统性和前瞻性学校要紧紧抓住会计专业的特点,围绕综合素质教学中 心,不断优化实施性教学计划,设置科学合理的课程结构, 构建扎实的专业理论基础就此问题从以下五方面进行简要 说明一) 专业设置要规范,划分不必太细过细的专业设 置不利于实现厚基础、宽口径的培养目标,同时也限制了学 生的就业范围建议学生入学时可不分专业,后期再根据市 场需求适当划分专业方向二) 结合实际设置课程财会专业学生不仅应熟练掌握会计核算、会计管理知识 及技能的相关课程,还应掌握与会计学科紧密相关的专业课 程,以拓宽理论知识面三) 教学方法要灵活多样、生动形象在会计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采用启发式教学、研讨式教 学、模拟试验、案例教学以及多媒体等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 力求作到互动教学,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 学习积极性,在寓教于乐中达到教学目的。
四) 选用教材要新学校应使用根据最新《企业会计制度》、《企业会计准则》 和《会计法规》等编写的教材,而不应使用过时的教材,为 学生掌握新的会计知识、考取会计证和就业打下良好的基 础五) 尽可能多地取得证书实践证明,会计专业毕业生就业率与获取从业资格证书 有着直接关系会计专业的学生除取得毕业证书、珠算证书、 普通话证书和英语等级证书以外,还应取得会计其他方面的 专业资格证书二、实践能力的针对性和规范性理论知识只有和实践相结合才能得到升华,才能实现其 应用价值会计专业是实践性很强的专业,本专业的生命力 在于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具体标准是,毕业即可上岗 独立完成会计核算全过程为此,建议学校应做到以下三点:(一) 建立高素质的会计实践指导教师队伍实践指导教师是影响学生会计实践学习的重要因素,教 师的水平直接关系到学生对实践内容的理解和掌握,应鼓励 和支持会计专业教师成为"双师型"教师二) 调整教学计划,加大实践课课时将会计专业各门课程的实践教学环节纳入系统的教学 计划三) 加大会计实践经费投入在校内,加强学校的会计模拟实验室和多媒体实验室的 建设建立仿真性强,能够全方位模拟学生毕业后的工作流 程、工作环境和会计岗位的会计模拟实验室和多媒体实验 室。
在校外,学校应积极寻求合作企业,使学生有较多参加 社会实践的机会,从而缩短了校内实习和正式上岗的差距, 实现零距离上岗三、良好职业道德的必要性和紧迫性会计职业道德教育是指为了使学生和会计从业人员履 行会计职业道德义务,遵守会计职业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 有目的、有组织、有计划地对其进行相关教育的活动学校 应把道德教育深入每一个将要从事会计工作的同学内心,使 其能深刻体会到认识自我以及自我与他人、社会、国家的关 系,增强履行职责和道德义务的自觉性,树立热爱会计、献 身会计职业的理想四、创新能力培养的挑战性会计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出适合经济发展需要的会计人 才会计教育的基本目标应当是:培养能熟练应用信息技术, 具有扎实的会计专业知识和良好的职业道德,并且具有创新 能力的管理型会计人才一个财会专业毕业生如果能同时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 知识、较强的实践技能.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创新能力,就应 称其为高素质的财会专业毕业生,会计专业毕业生就业遭“寒 冬”的现象在他们身上将不会出现良好的就业事实为母校会 计专业的招生作了最好的宣传,同时,也为学校会计专业的 发展壮大夯实了基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