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作简化偏旁用的简化字简繁、繁简非对称现象分析.docx
25页不作简化偏旁用的简化字简繁、繁简非对称现象分析 徐志学摘 要:《简化字总表》(1986)简化字和繁体字形音义之间存在非对称关系,全面梳理第一表368组简化字和繁体字之间的形音义关系,有助于辨析繁体字和简化字互相转换的条件差异,为建立科学规范的繁简、简繁转换模型提供依据关键词:简化字;繁体字;互相转换: H124 :A :1003-1332(2018)05-0048-08《简化字总表》(1986)第一表共有350个不作简化偏旁用的简化字,分别对应着365个繁体字,它们之间的首要关系是繁简关系,即形体上由繁到简的对应关系这层关系之下,自然地隐含着简繁关系,即形体上由简到繁的对应关系因为语言的发展,文字的变迁,繁与简之间的对应难以互逆,存在错综复杂的不平衡关系,为建立繁简互相转换模型增加了许多不便综合分析这350组繁简字的形音义,我们发现,它们之间存在非对称现象简言之,繁体字与简化字之间存在四种非对称关系:(1)互不对称关系:繁体字与简化字互相转换时均有音义条件限制繁体字记录有些意义时不能简化,这种情况下繁体字与简化字不是繁简关系,繁体字不能转换为简化字;简化字有些意义繁体字没有,这种情况下简化字与繁体字之间不是简繁关系,简化字不能转换为繁体字。
2)非简繁关系:繁体字转换为简化字没有音义条件限制,但简化字有些意义繁体字没有,这种情况下,简化字与繁体字之間不是简繁关系,简化字不能转换为繁体字3)非繁简关系:简化字只与繁体字部分音义相同,简化字转换为繁体字没有音义条件限制;但记录其他音义的繁体字与简化字不是繁简关系,不能转换为简化字4)一简对多繁关系:简化字与繁体字音同,一个简化字对应多个繁体字一、一简对多繁的关系的拆分第一表365个繁体字和350个简化字在形体上是一一对应关系,一个繁体字只对应一个简化字;但简体与繁体之间存在着一对多关系,即一个简化字对应两个或三个繁体字一对多关系仅涉及12个简化字和27个繁体字,其中复、干、获、纤、坛、团、系、脏、钟9个简化字各对应两个繁体字,蒙、台、只三个简化字各对应三个繁体字具体如下:复〔復、複〕干〔乾、幹〕获〔獲、穫〕纤〔縴、纖〕坛〔壇、罎〕团〔團、糰〕系〔係、繫〕脏〔贜、髒〕钟〔鐘、鍾〕蒙〔矇、濛、懞〕台〔臺、檯、颱〕只〔隻、祗、衹〕除此之外,一对多关系还涉及三个可类推的偏旁:签〔籤、簽〕苏〔蘇、囌〕须〔鬚、須〕一对多关系是《简化字总表》出于编排的需要而进行的合并分类,这种合并分类除了提示简繁转换时要注意简化字有多个繁体字对应外,对于分析繁简、简繁非对称现象没有太多帮助。
为便于分析繁简字非对称关系即构建繁简、简繁互转模型,我们将15组一对多关系的繁简字分为33组一对一关系的繁简字:复〔復〕干〔乾〕获〔獲〕纤〔縴〕坛〔壇〕团〔團〕系〔係〕脏〔贜〕钟〔鐘〕复〔複〕干〔幹〕获〔穫〕纤〔纖〕坛〔罎〕团〔糰〕系〔繫〕脏〔髒〕钟〔鍾〕蒙〔矇〕台〔臺〕只〔隻〕蒙〔濛〕台〔檯〕只〔祗〕蒙〔懞〕台〔颱〕只〔衹〕签〔籤〕苏〔蘇〕须〔鬚〕签〔簽〕苏〔囌〕须〔須〕分析繁体简体之间的非对称现象,有助于辨析繁体字和简化字互相转换的条件差异,为建立科学规范的繁简、简繁转换模型提供依据二、非对称现象的四种繁简对应关系综合分析368组繁简字的形音义,其对应关系主要有以下四种一)对称关系,即繁体字与简化字互相转换时均没有音义条件限制这种关系有两个小类:1.简化字与繁体字均只有一个读音,音义相同,互相转换时没有音义条件限制这种类型共有183组,其中,〔懺〕、〔幫〕、〔寶〕亦分别作“懴”、“幇”“幚”、“寳”袄〔襖〕坝〔壩〕办〔辦〕毙〔斃〕补〔補〕灿〔燦〕层〔層〕搀〔攙〕谗〔讒〕馋〔饞〕缠〔纏〕偿〔償〕彻〔徹〕尘〔塵〕衬〔襯〕惩〔懲〕础〔礎〕触〔觸〕辞〔辭〕聪〔聰〕丛〔叢〕胆〔膽〕导〔導〕灯〔燈〕邓〔鄧〕敌〔敵〕电〔電〕吨〔噸〕独〔獨〕矾〔礬〕飞〔飛〕奋〔奮〕粪〔糞〕凤〔鳳〕肤〔膚〕妇〔婦〕籴〔糴〕购〔購〕顾〔顧〕汉〔漢〕轰〔轟〕壶〔壺〕护〔護〕怀〔懷〕欢〔歡〕沪〔滬〕击〔撃〕鸡〔鷄〕积〔積〕际〔際〕继〔繼〕艰〔艱〕歼〔殲〕茧〔繭〕拣〔揀〕硷〔鹸〕舰〔艦〕桨〔槳〕奖〔奬〕讲〔講〕酱〔醤〕阶〔階〕疖〔癤〕洁〔潔〕惊〔驚〕竞〔競〕旧〔舊〕剧〔劇〕惧〔懼〕开〔開〕垦〔墾〕恳〔懇〕块〔塊〕亏〔虧〕兰〔蘭〕拦〔攔〕烂〔爛〕类〔類〕礼〔禮〕联〔聯〕炼〔煉〕练〔練〕粮〔糧〕疗〔療〕辽〔遼〕邻〔鄰〕芦〔蘆〕炉〔爐〕驴〔驢〕乱〔亂〕庙〔廟〕灭〔滅〕亩〔畝〕恼〔惱〕脑〔腦〕拟〔擬〕酿〔釀〕盘〔盤〕凭〔憑〕扑〔撲〕启〔啓〕窍〔竅〕窃〔竊〕寝〔寢〕琼〔瓊〕劝〔勸〕确〔確〕让〔讓〕扰〔擾〕热〔熱〕认〔認〕伞〔傘〕涩〔澀〕晒〔曬〕伤〔傷〕声〔聲〕势〔勢〕兽〔獸〕书〔書〕树〔樹〕帅〔帥〕态〔態〕叹〔嘆〕誊〔謄〕粜〔糶〕铁〔鐵〕厅〔廳〕图〔圖〕椭〔橢〕网〔網〕卫〔衛〕稳〔穩〕习〔習〕显〔顯〕响〔響〕协〔協〕胁〔脅〕亵〔褻〕衅〔釁〕悬〔懸〕阳〔陽〕钥〔鑰〕爷〔爺〕忆〔憶〕痈〔癰〕拥〔擁〕忧〔憂〕誉〔譽〕渊〔淵〕运〔運〕酝〔醖〕杂〔雜〕赃〔贓〕亿〔億〕踊〔踴〕郁〔鬱〕园〔園〕枣〔棗〕灶〔竈〕斋〔齋〕毡〔氈〕战〔戰〕证〔證〕肿〔腫〕众〔衆〕昼〔晝〕烛〔燭〕庄〔莊〕妆〔妝〕装〔裝〕状〔狀〕浊〔濁〕忏〔懺〕帮〔幫〕宝〔寶〕夸〔誇〕回〔迴〕邮〔郵〕个〔個〕宪〔憲〕淀〔澱〕准〔凖〕须〔須〕2.简化字与繁体字均有两个或两个以上读音,音义相同,互相转换时没有音义条件限制。
这种类型共有58组报〔報〕标〔標〕称〔稱〕迟〔遲〕处〔處〕堕〔墮〕夺〔奪〕坟〔墳〕点〔點〕盖〔蓋〕沟〔溝〕关〔關〕观〔觀〕号〔號〕还〔還〕环〔環〕极〔極〕浆〔漿〕仅〔僅〕栏〔欄〕临〔臨〕庐〔廬〕陆〔陸〕么〔麽〕梦〔夢〕疟〔瘧〕牵〔牽〕权〔權〕丧〔喪〕扫〔掃〕实〔實〕虽〔雖〕随〔隨〕头〔頭〕务〔務〕雾〔霧〕牺〔犧〕戏〔戲〕虾〔蝦〕吓〔嚇〕县〔縣〕兴〔興〕选〔選〕压〔壓〕盐〔鹽〕养〔養〕样〔樣〕应〔應〕优〔優〕远〔遠〕凿〔鑿〕赵〔趙〕这〔這〕桩〔樁〕壮〔壯〕钻〔鑽〕旋〔鏇〕叶〔葉〕(二)互不对称关系,即繁体字与简化字互相转换时均有音义条件限制繁体字记录有些意义时不能简化,这种情况下繁体字与简化字不是繁简关系,繁体字不能转换为简化字;简化字有些意义繁体字没有,这种情况下简化字与繁体字之间不是简繁关系,简化字不能转换为繁体字这种关系有五个小类:1.繁体字与简化字音义不同,简化字只作为繁体字某个音义的简化形体这种情况下,记录其他音义的繁体字与该简化字之间不是繁简关系;同时,记录本身音义的简化字与该繁体字之间也不是简繁关系这种类型共有3组1)肮〔骯〕“肮hnɡ”指大脉;“肮gānɡ”指咽喉;与“骯”不是简繁关系。
骯kǎnɡ髒”,或指高亢刚直貌;或指盘曲;或指身躯肥胖;与“肮”不是繁简关系肮”的音义与“骯”不同,只作为“骯ānɡ”的简化字形,与“骯ānɡ”是繁简关系2)儿〔兒〕“兒n”指姓氏时,与“儿”非繁简关系儿rn”指人时,与“兒n”非简繁关系3)干〔乾〕“乾qin”指《易》卦名时,与“干”非繁简关系干ɡān”指盾牌;“干ɡn”指捍卫时,与“乾”非简繁关系2.繁体字与简化字一音同,义不同;简化字只作为繁体字该音义的简化形体这种情况下,记录其他音义的繁体字与该简化字之间不是繁简关系;同时,记录本身音义的简化字与该繁体字之间也不是简繁关系这种类型共有5组1)板〔闆〕“闆pǎn”,门中视也,与“板”非繁简关系板bǎn”的意义与“闆”不同,在记录其本身意义时与“闆”不是简繁关系闆”和“板”唯一的交集是读音“bǎn”,在“老闆”这个意义上,与“板”是繁简关系2)才〔纔〕“纔shān”指浅青,微黑;“纔ci”指方始;刚刚;意义较多才ci”指草木之初;才能;人才;意义较多纔”与“才”意义不同,两者唯一的交集是音ci纔shān”与“才”不是繁简关系才ci”只是“纔ci”的简化字形,记录其本身意义的“才ci”与“纔ci”不是简繁关系。
3)咸〔鹹〕“鹹jiǎn”指鹽土,与“咸”非繁简关系咸xin”指皆、卦名等;“咸jiān”指束棺木的绳索;“咸jiǎn”指剪除、灭绝、姓氏等;这几种情况与“鹹”非简繁关系《说文》释“咸”为“皆”,其实,其本义或指“喊”甲骨文、金文、简帛、石刻“咸”字, (《合集》20098)、 (商04.2311)、 (西周早期05.2763.1)、 (秦.睡21)、 (三国魏.张君残碑)《甲骨文字诂林》[1]2420:“甲骨文咸字从戌从口,与小篆同……徐锴改为从口戌声朱骏声曾疑为喊之本字,认为‘字从二口,犹俗憾字从二心;俗暮之从二日;俗燃之从二火;俗捧之从二手;俗剪之从二刀也这些都是非常卓越的见解……‘咸乃‘戌之孳乳分化字,增‘口以示区别《说文口部》[2]32:“ ,皆也从口从戌戌,悉也4)向〔嚮〕“嚮xiǎnɡ”指犒赏、赐赏,与“向”非繁简关系向xinɡ”指朝北的窗、古国名、姓氏等,与“嚮”非简繁关系5)征〔徵〕“徵chnɡ”指警戒、惩罚;“徵zhǐ”指古五音之一;这几种情况与“征”非繁简关系征zhēnɡ”指远行、征讨等,与“徵”非简繁关系3.繁体字与简化字一音义同;简化字和繁体字互有不同音义这种情况下,记录其他音义的繁体字与该简化字之间存在非繁简关系;同时,记录其他音义的简化字与该繁体字之间也存在非简繁关系。
这种类型共有9组1)合〔閤〕“閤ɡ”指侧门、小门,与“合”非繁简关系合ɡě”指一升的十分之一;“合qi”指和柔;这几种情况与“閤”非简繁关系2)谷〔穀〕“榖ɡǔ”指落叶乔木;“穀ɡu”指小孩;这两种情况与“谷”非繁简关系谷ɡǔ”指山间的水流;“谷y”指“谷浑”、“吐谷浑”;“谷l”指“谷蠡王”;这几种情况与“穀”非简繁关系3)借〔藉〕“藉ji”指草垫、慰藉;“藉j”指践踏、凌辱、狼藉;这几种情况与“借”非繁简关系借ji”指暂时取用别人提供的钱物等,与“藉”非简繁关系4)据〔據〕“據jǐ”指搏击、爪持;与“据”非繁简关系据jū”指“拮据”,与“據”非简繁关系5)卷〔捲〕“捲qun”指勇壮、拳头;“捲jun”指地名“西捲”;这几种情况与“卷”非繁简关系卷jun”指卷轴;“卷qun”指弯曲;“卷quān”指冠卷,帽缘;这几种情况与“捲”非简繁关系6)克〔剋〕“剋kēi”指训斥,与“克”非繁简关系克k”指公制重量和质量单位等意義,与“剋”非簡繁關係7)腊〔臘〕“臘li”指剑的两面刃,与“腊”非繁简关系腊xī”指干肉、晒干,与“臘”非简繁关系8)洒〔灑〕“灑xǐ”指洗;“灑shī”指疏导分散水流;“灑xiǎn”指惊恐寒栗貌;“灑l”指“淋灑”;这几种情况与“洒”非繁简关系。
洒cuǐ”指高峻貌;“洒xiǎn”指寒栗貌、肃敬貌;“洒sěn”指惊异貌;这几种情况与“灑”非简繁关系9)折〔摺〕“摺lā”指拉折;“摺zhě”指皱纹;“摺xi”指人名;这几种情况与“折”非繁简关系折zhē”指翻转;“折sh”亏损,蚀耗;“折t”指“折折”;这几种情况与“摺”非简繁关系4.繁体字与简化字音同,义不同,繁体字有些意义不能简化,这种情况下繁体字与简化字非繁简关系;记录其本身意义的简化字与繁体字之间不是简繁关系这种类型共有2組1)秋〔鞦〕“鞦”指“鞦韆”时可以简化为“秋”;指“络在牲口股后尾间的绊带、动物的屁股之间”时,与“秋”不是繁简关系,不能简化为“秋”秋”指“禾谷熟;收成;收获;破败;萧条;秋季;一年的时间;姓”等时,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