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学生物学法指导 (2).doc
4页中学生物学法指导的几点体会龙江中学:钟燕辉在中学生物学的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科的特点,教师应有准备、有目的、有措施地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使学生在教师的启发指导下,逐渐养成科学的思维习惯和科学的学习方法下面我谈谈在这方面的几点体会一、 启发联想 联想,是通过共同点把事曲联系起越来的过程通过联想可以了解知识的内在联系一旦让学生掌握联想的方法,就能起到举一反三,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在学习遗传的基本规律时,启发引导学生作如下联想:1、 在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由于同潭染色体分离,结果造成了同源染色体上的所有的基因发生了什么变化?(分离)2、 在减数第二次分裂的过程中,由于非同源染色体之间发生了自由组合,引起了非同源染色体上基因发生了什么变化?(自由组合)启发学生学会联想的方法,不但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还能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二:引导对比 对比,是将相近或相似的事物进行比较它是了解事物个性和共性的一种思维方法引导对比可以帮助学生弄懂易混、易错的知识点,有利于把握知识的内涵和外延、区别和联系,从而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例如:在学习减数分裂时,易与有丝分裂的概念相混淆, 但用对比的方法可以明确区分两种概念:对比项目减数分裂有丝分裂形成的细胞种类性细胞体细胞同源染色体是否联会是否全过程细胞分裂的次数二次一次染色体复制的次数 一次一次形成的子细胞数四个或一个二个分裂前后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的变化减半不变从以上比较可以看出,减数分裂和有丝分裂虽然都有纺缍丝的出现,但两者的实质不同。
又如:对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比较:比较项目有氧呼吸无氧呼吸是否需氧需氧不需氧呼吸部位线粒体和细胞质基质细胞质基质生成产物二氧化碳和水不彻底的氧化产物生成ATP多少多少相同点氧化有机物,释放能量,生成ATP利用对比的方法不仅有利于学生掌握从个别到一般的性质,还可以加深学生对事物特性的理解总之,对比是一种重要的思维方法,教师应教会学生用对比的方法正确理解一毕易混、易错的的生物学知识三、积极思考思考是通过思维活动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在学习过程中,始终要把思考放在首要位置 ,那么,应该怎样去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呢?首先,要求学生通过思考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例:在讲完“植物的个体发育”一节后,可利用下题训练学生的思考能力玉米的体细胞中含有10对染色体,一般情况下,它的子房细胞、卵细胞、和胚乳细胞中所含有的染色体数目依次是A、 10条、10条、10条 B、10条、10条、10条 C、10条、10条、10条 D、10条、10条、10条在课堂上,部分学生选A,这时让学生进行讨论,思考错的原因,再问学生时,部分学生选B。
教师再引导学生作进一步的思考,经大家的讨论,最后大部分学生回答的应选答案B通过该题可以看出,部分学生对子房和胚乳细胞的形成没有深入的思考,经启发后才知道子房是由体体细胞分化而来的,染色体数和体细胞的完全相同,而胚乳细胞的由受精极核(即由两个极核和一个精子融合成的)发育而成的,因此染色体比体细胞多一半,是卵细胞的三倍解生物题的过程,实质上一个复杂的思维过程,只有掌握了正确的思维方法,才能灵活运用所学的知识技能,做到解题的巧、快、准四、勤于记忆记忆,是大脑对经历进的事物的反映,要学习好必须勤于记忆在教学中,要求学生要勤于记忆,要按不同的层次进行记忆:一是必须牢固、清楚地记住要记的知识;二是要着重理解;然后只记住其规律的知识;三是不必记亿知识的内客,只记知识的隶属范围,可在需要时查书、查表的知识勘子记忆的手段是复习,要求学生复习必须及时,不仅要有课后的当天复习、还要有经归纳、总结后的阶段复习和总结复习,不要等到考试前才突击记忆,搞“临阵磨枪”会损害记忆能力几年来,我在不同类型知识讲授时,指导学生逐步掌握不同的记忆方法,如:(1)顺序记忆法,(2)理解记忆法,③联想记忆法,(4)对比记忆法,(5)归纳记忆法,(6)形象记忆法,(7)网络记忆法,(8)图表记忆法等,对不同的知识运用不同的记忆法,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五、善于总结总结,是把学过的知识进行分类、概括、系统化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的过程通过总结可以使知识形成网络,便于抓住知识重点、掌握规律善于总结,不但能提高学习效率,还大大提高自学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如:在学习件性遗传时,总结出“女儿象爸爸,儿子象征妈妈”的规律,在学到噬菌体侵染细菌时,总结出“吸附、注入、合成、组装、裂解”等过程又如:在学习减数分裂时,学生往往不能把握它的内在本质的变化,因而感到生物学知识的繁杂难记,针对这种情况,我在细胞分裂的教学中,着重剖析染色体的变化,染色体、染色单体和DNA的关系,当讲授这些知识告一段落后,再给予系统的总结这样把个别获得的知识有机地联系起来,形成一个系统,就事易被学生理解和记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