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学考试汽车概论课程复习提纲.doc
37页四川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汽车概论》课程复习提纲第一部分 考试题型和样题一、考试依据和范围1、以四川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指导委员会颁发的本课程自学考试大纲为考试依据2、四川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指导委员会指定的教材现代汽车概论-第二版 编者:任恒山 周永庭 合著者:黄红武• 出版日期:2009-08 • ISBN:711407854• 出版社:人民交通出版社• 《现代汽车概论(第2版)(21世纪交通版)》系统地介绍了汽车基本构造、基本使用情况、汽车运用和维护等基础知识全书共分10章,主要内容包括:国内外汽车工业的发展概况、现代汽车的发展趋势、汽车的基本结构、汽车的性能及其分析、汽车运用、汽车电子技术、车身造型、新能源汽车简介、汽车的正确使用与维修 二、历史考试题型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判断改错、简答题、论述题等三、样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 1分,共1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下列国产汽车产品编号中属于轿车的是 【 】A.TJ7110 B.BJ2020 C.TJ6481A D.JX1030DS(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少先或未选均无分汽车底盘由以下哪些系统组成 【 】A 传动系 B 行驶系 C 车身系 D 制动系 E 转向系(三)判断改错题(本大题共 小题,每小题 分,共 分)判断正误,将正确的划上“∨”;错误的划上“”,并简述正确答案例如:根据现行国家标准的规定,汽车可以分为乘用车和商用车 【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 5分,共25分)简述曲柄连杆机构的组成以及功用参考答案:组成:机体组、活塞连杆组和曲轴飞轮组功用:将燃料燃烧时产生的热能转变为活塞往复运动的机械能,再转变为曲轴旋转运动而对外输出动力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试述发动机在不同运转工况下可燃混合气成分的要求参考答案:1.冷起动发动机在冷起动时,混合气过稀,不能着火燃烧为使发动机能够顺利起动,要求φa 约为0.2~0.6的浓混合气,以使进入气缸的混合气在火焰传播界限之内2.怠速在怠速工况,节气门接近关闭,吸入气缸内的混合气数量很少,混合气被废气严重稀释,使燃烧速度减慢甚至熄火。
要求供给 φa=0.6~0.8的浓混合气,以补偿废气的稀释作用3.小负荷小负荷工况时,节气门开度在25%以内供给 φa=0.7~0.9的混合气为了保证汽油机小负荷工况的稳定性4.中等负荷中等负荷工况节气门的开度在25%~85%范围内供给 φa=1.05~1.15的经济混合气,以保证发动机有较好的燃油经济性5.大负荷和全负荷发动机发出最大功率以克服较大的外界阻力或加速行驶供给 φa=0.85~0.95的功率混合气6.加速节气门突然开大,空气流量迅速增加,但汽油的密度比空气密度大得多,致使汽油流量的增加比空气流量的增加滞后一段时间另外,进气歧管的压力增加,不利于汽油的蒸发汽化瞬时快速地供给一定数量的汽油,使变稀的混合气得到重新加浓第三部分 考核重点内容(根据2010~2011考试题整理)一、总论1.汽车类型识记:汽车的一些基本概念(汽车、乘用车、商用车、电动汽车等)汽车的类型理解:轮式汽车驱动情况表示方法1)汽车的定义与分类汽车 motor vehicle GB/T 3730.1-2001 由动力驱动,具有四个或四个以上车轮的非轨道承载的车辆,主要用于: ——载运人员和/或货物;——牵引载运货物的车辆或特殊用途的车辆;—特殊用途。
本术语还包括: a)与电力线相联的车辆,如无轨电车;b)整车整备质量超过 400kg 的三轮车辆GB/T 15089-2001机动车辆及挂车分类:汽车(motor vehicle)分为乘用车(passenger car)(乘员不超过9人)和商用车(commercial car)两大类第一类汽车:乘用车(passenger car)在其设计和技术特性上主要用于载运乘客及其随身行李和(或)临时物品的汽车,包括驾驶员座位在内不超过9个座位也可以牵引一辆挂车第二类汽车 商用车commercial vehicle在其设计和技术特性上主要用于载运人员和货物的汽车,并且可以牵引挂车,乘用车不包括在内电动汽车以电动机为驱动机械,以蓄电池为能源的车辆2.国产汽车产品型号编制规则按照国标9417-88,国产汽车型号应能表明汽车的厂牌、类型和主要特征参数等该型号由拼音字母和阿拉伯数字组成,包括首部、中部、尾部首部——企业代号,如CA代表一汽,EQ代表二汽,SH代表上海等中部——由4位数字组成,分为首位、中间两位和末位数字三部分其含义尾部——专用汽车分类或变型车与基本型的区别,如X表示厢式汽车、G表示罐式汽车等。
3.汽车总体构造(1)理解:汽车总体构造的组成部分2)理解:底盘的组成部分3)识记:汽车的总体布置形式(轮式)1)、汽车总体构造的组成部分汽车通常由发动机、底盘、车身、电器设备四个部分组成1.发动机使供入其中的燃料燃烧而发出动力广泛应用往复活塞式内燃机,一般由机体、曲柄连杆机构、配气机构、供给系、冷却系、润滑系、点火系(汽油机)、起动系等部分组成2.底盘接受发动机的动力,使汽车运动并按驾驶员的操纵正常行驶包括:传动系:将发动机的动力传给驱动车轮,包括离合器、变速器、传动轴、主减速器及差速器、半轴、驱动桥等部件行驶系:使汽车各总成及部件安装在适当的位置,对全车起支承作用,以保证汽车正常行驶包括车架、车身、悬架、车轮等部件转向系:使汽车按驾驶员选定的方向行驶,由转向操纵装置、转向器、转向传动装置组成,有的汽车还带有动力转向装置制动系:使汽车减速或停车,并保证驾驶员离去后汽车能可靠地停驻包括供能装置、控制装置、传动装置和制动器3.车身是驾驶员工作及容纳乘客和货物的场所,由本体、内外装饰和车身附件等组成4.电器设备由电源、发动机起动系和点火系、照明和信号装置、空调、仪表和报警系统、辅助电器及现代汽车电子技术等组成。
2)汽车的总体布置形式按发动机相对于各总成的位置,汽车有下列几种布置形式:1.发动机前置后轮驱动(FR)传统布置形式,大多数货车、部分轿车和客车采用2.发动机前置前轮驱动(FF)大多数轿车盛行3.发动机后置后轮驱动(RR)大、中型客车盛行,少数轿车也采用4.发动机中置后轮驱动(MR)方程式赛车和大多数跑车采用,少数大、中型客车也采用5.全轮驱动(nWD)越野汽车特有的布置形式,通常发动机前置,在变速器之后的分动器将动力分别输送给全部驱动轮 (四)按行驶机构的特征分类1.轮式汽车分为非全轮驱动和全轮驱动两种类型汽车驱动型式一般用符号“nm”(车轮总数驱动轮数)表示:42—非全轮驱动,如普通轿车及大多数汽车44—全轮驱动轻型越野汽车,如BJ2020型66—中型越野汽车,如EQ2080型第三章 发动机构造 发动机工作原理与总体构造一、发动机的基本术语(如图2-1)1.上止点 (Top Dead Center)活塞离曲轴旋转中心最远的位置2.下止点(Bottom Dead Center)活塞离曲轴旋转中心最近的位置3.活塞行程 S上下止点之间的距离4.曲柄半径R曲轴旋转中心到曲柄销中心的距离5.气缸工作容积VS(单位 L)活塞由上止点运动到下止点,活塞顶部所扫过的容积VS =(π/4)D2S10-36.燃烧室容积(余隙容积)VC 活塞位于上止点时, 活塞顶部上方的容积7.气缸最大容积Va 活塞位于下止点时,活塞顶部上方的容积Va= VS + VC8.内燃机排量 VL所有气缸的工作容积之和VL =iVS9.压缩比ε 气缸最大容积Vt与燃烧室容积VC之比ε =1+ VS / VCε 越大,循环热效率越高汽油机ε =7~9柴油机ε =18~22三、发动机的总体构造1.机体与气缸盖机体:骨架作用,安装各个机构和系统,包括气缸体、油底壳、曲轴箱缸盖:组成燃烧室,布置各种零部件2.曲柄连杆机构(如图2-3)组成:活塞、连杆、曲轴三部分作用:将活塞的往复直线运动—曲轴的旋转运动对外输出动力3.供给系统组成:燃油供给系统和进、排气系统组成作用:将燃油系统和空气及时地供给气缸,并将燃烧后的废气及时排除主要部件:化油器(汽)、喷油泵和喷油器(柴)、空气滤清器、进气管、排气管、消声器等示例:电控汽油喷射系统的供给系统(如图2-4)4.配气机构(如图2-5)功用:定时开启和关闭进排气门主要部件:气门组、传动组5.点火系统(如图2-6)汽油机和煤气机所采用,点燃混合气主要部件:火花塞、点火线圈、断电器、分电器6.冷却系(如图2-7)功用:防止发动机过热,及时散发热量分类:风冷、水冷主要部件:水泵、风扇、水箱、节温器7.润滑系(如图2-8)功用:润滑、冷却、清洁、密封、防腐润滑方式:飞溅润滑:靠曲轴等旋转部件飞溅起的油滴润滑压力润滑:靠润滑系统建立起的油压经过各个油道润滑各零部件油雾主要部件:集滤器、机油泵、滤清器、各种阀体等8.起动系(如图2-9)功用:内燃机不能自行起动,借助外力使之运转主要部件:起动机、蓄电池、点火开关等3.曲拐布置与发动机工作顺序各曲拐的相对位置或曲拐布置取决于气缸数、气缸排列形式和发动机工作顺序。
当气缸数和气缸排列形式确定之后,曲拐布置就取决于发动机工作顺序在选择发动机工作顺序时,应注意以下几点:应该使连接做功的两个气缸相距尽可能远,以减轻主轴承载荷和避免在进气行程中发生抢气现象各缸发火的间隔时间应该相同V型发动机左右两列气缸应交替发火(1)直列四缸发动机工作循环(图3-35)发火间隔角为:720/4=180工作顺序为:1-2-4-3或1-3-4-2(2)直列六缸发动机工作循环(图3-36)发火间隔角为:720/6=120工作顺序为:1-5-3-6-2-4或1-4-2-6-3-5(3)V8发动机工作循环(图3-37)发火间隔角为:720/8=90工作顺序为:R1-L1-R4-L4-L2-R3-L3-R2或 L1-R4-L4-L2-R3-R2-L3-R11.配气机构的功用按照发动机的工作顺序和工作循环的要求,定时开启和关闭各缸的进、排气门,使新鲜可燃混合气或空气得以及时进入气缸,废气得以从气缸及时排除二、配气相位1.配气定时(配气相位)(图4-4a)配气定时:以曲轴转角表示的进、排气门开闭时刻及其开启的持续时间进气提前角α:从进气门开到上止点曲轴所转过的角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