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备考2023海南省教师资格之中学音乐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考前冲刺试卷A卷含答案.docx
46页备考2023海南省教师资格之中学音乐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考前冲刺试卷A卷含答案一单选题(共100题)1、我国民族乐器笙属于()类气鸣乐器A.哨嘴B.簧管C.拉管D.闭管【答案】 B2、下列不属于文艺复兴时期的音乐家是( )A.规多B.迪费C.若斯坎D.维拉尔特【答案】 A3、叶小刚的交响曲《地平线》中,蕴含了囊玛的音调和酒盅舞的节奏型,这说明除了蒙古族音乐A.维吾尔族B.哈萨克族C.达斡尔族D.藏族【答案】 D4、《黄河大合唱》是由冼星海创作,以黄河为题材,歌颂伟大的祖国和勤劳勇敢人民的合唱作品,是中国近现代音乐史上的里程碑式杰作下列乐章排列顺序正确的是( )A.⑧⑤④③⑥⑦②①B.③①⑧⑦⑥⑤④②C.③①⑦⑧⑥⑤④②D.③①⑧⑦⑤⑥④②【答案】 B5、《祖国颂》是一首单乐章混声合唱,其词曲作者是( )A.乔羽、孟卫东B.乔羽、刘炽C.张藜、秦咏诚D.瞿琮、郑秋枫【答案】 B6、《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实验)》指出:感受与鉴赏是重要的音乐学习领域,是整个音乐学习活动的基础,是培养学生()的有效途径A.学习音乐B.审美能力C.演奏能力D.合作意识【答案】 B7、“在欣赏拉威尔《波莱罗舞曲》时,老师引导学生听辨‘演奏同一主题的不同乐器’”,其教学重点是( )。
A.音高B.速度C.音色D.力度【答案】 C8、( )被称为“20世纪的平均律钢琴曲集”A.肖斯塔科维奇的《二十四首前奏曲与赋格》B.巴赫的《平均律钢琴曲集》C.勋伯格的《钢琴组曲》D.兴德米特的《调性游戏》【答案】 A9、在课程改革的背景下,不属于音乐新课程的特点的是( )A.加强人文教育、强调课程综合、注重学生体验、关注知识创新B.变革学习方式、培养创新精神、重建评价机制、实现民主管理C.加强人文教育、强调课程综合、培养创新精神、实现民主管理D.改变学习方式、培养集体精神、注重学生实践、关注知识更新【答案】 D10、在和声小调中,导音上方小六度是( )A.属音B.升高半音的属音C.下属音D.升高半音的下属音【答案】 A11、下列哪首曲目不属于广东音乐( )A.《雨打芭蕉》B.《赛龙夺锦》C.《旱天雷》D.《百鸟归巢》【答案】 D12、魏晋名士嵇康临刑前所奏之琴曲为( )A.《酒狂》B.《碣石调·幽兰》C.《广陵散》D.《声无哀乐论》【答案】 C13、下列选项不正确的是( )A.“铃木音乐教育体系”把母语学习的原理应用于小提琴教学B.“柯达伊音乐教育体系”的主要内容是首调唱名法、柯尔文手势、固定音名唱法、节奏唱名法、字母记谱法C.“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的主要内容是听觉训练D.“达尔克罗兹音乐教育体系”的主要内容是体态律动、视唱练耳、即兴创作【答案】 C14、我国汉武帝时期著名的音乐家是( )A.李延年B.阮籍C.司马相如D.蔡邕【答案】 A15、下列关于古希腊音乐描述有误的是( )。
A.里拉琴是敬奉光明、预言、音乐和医药之神阿波罗的乐器B.阿夫洛斯管是敬奉酒神狄奥尼索斯的乐器C.古希腊音乐是单声部的D.古希腊悲剧起源于阿波罗祭礼【答案】 D16、学生在音乐技能学习过程中,有时会产生生理和心理上的疲劳,如在音乐练习中期往往出现进步的暂时停顿现象,并呈现出下降趋势,这种现象一般称为( )A.平衡期现象B.平稳期现象C.高原期现象D.徘徊期现象【答案】 C17、下列歌曲乐句结构符合“起承转合”的是()A.《八月桂花遍地开》B.《小草》C.《绣金匾》D.《兰花花》【答案】 A18、下列不属于管弦乐队常用乐器的是( )A.镲B.吊锣C.定音鼓D.马林巴【答案】 B19、劳动号子是产生并应用于劳动.具有协调与指挥劳动的实际功用的民间歌曲流行于黑龙江地区的《哈腰挂》是一首()A.搬运号子B.船渔号子C.农事号子D.工程号子【答案】 A20、下列人物中,在音乐、绘画、书法等多个领域均有造诣的是( )A.李叔同B.赵元任C.沈心工D.聂耳【答案】 A21、乐队训练是学校课外音乐活动的重要组织形式,在指导学生民族管弦乐队排练时可以用来定音的乐器是( )。
A.二胡B.笙C.古筝D.琵琶【答案】 B22、在音乐课堂教学进行至歌曲演唱形式处理环节时,有益于培养学生音乐创造能力的做法是( )A.为了避免学生出现错误,教师自行设计歌曲的演唱形式B.鼓励学生进行创造,对于好的创意进行表扬,出现错误不必纠正C.严格按照教材上的设计进行演唱,一点也不能改D.学生根据歌曲风格和对作品的理解,自主选择适当的演唱形式【答案】 D23、叶小刚的交响曲《地平线》中,蕴含了囊玛的音调和酒盅舞的节奏型,这说明除了蒙古族音乐A.维吾尔族B.哈萨克族C.达斡尔族D.藏族【答案】 D24、作曲家施光南根据鲁迅的文学作品( )创作了一部同名歌剧,并于1981年首演A.《伤逝》B.《祝福》C.《孔乙己》D.《狂人日记》【答案】 A25、在一节高中音乐鉴赏课《看大王在帐中和衣睡稳》中,教师播放梅兰芳演唱视频,并请学生分组模仿梅兰芳的动作与唱腔,以加深学生对该选段印象该行为体现的音乐教学原则是()A.愉悦性原则B.情感性原则C.实践性原则D.形象性原则【答案】 C26、下列关于完满终止的说法,错误的是( )A.结束主和弦必须为强拍、根音旋律位置B.根音为原位的属或下属到主,即四、五度进行C.比不完满终止有更强的收束感,更适宜结束全曲D.与正格终止、变格终止并称为结束的三种基本类型【答案】 D27、“在中学歌唱课《阿拉木汗》中,在学生能够完整演唱歌曲后,教师引导学生从节奏、旋律等方面总结出维吾尔族民歌特点,激发学生兴趣并简单介绍了维吾尔族的风土人情。
该行为主要体现了以下哪种音乐课程性质?( )A.人文性B.审美性C.实践性D.情感性【答案】 A28、中央电视台《挑战主持人》2007高校系列节目给国内众多知名大学提供了展示的舞台在内蒙古大学对决天津师范大学的一期比赛中,内蒙古大学的同学们载歌载舞,将蒙古族的艺术瑰宝呈现在了广大观众面前,获得了比赛的冠军根据你所学的知识判断,他们表演的才艺最可能是()A.马头琴、囊玛、呼麦B.札木聂、安代舞、长调歌曲C.安代舞、呼麦、长调歌曲D.手鼓、安代舞、长调歌曲【答案】 C29、T-V,-T和弦序列进行属于( )A.正格进行B.变格进行C.补充进行D.阻碍进行【答案】 A30、“在学唱歌曲《半屏山》后,学生围成圆圈,边唱边用笔在地上敲出节拍,并在歌曲的每一句最后一拍将手中的笔往右传这一教学环节的目的是( )A.提高学生的演唱技能技巧B.培养学生的节拍感和乐句感C.帮助学生对歌词的理解D.培养学生的综合表演素质【答案】 B31、《伏尔加船夫曲》是( )民歌A.日本B.朝鲜C.俄罗斯D.加拿大【答案】 C32、在欣赏《广陵散》这首作品前,某教师声情并茂地给学生讲述了这部作品背后的历史事件——聂政刺韩王。
在讲述的过程中,该教师配上古琴曲《广陵散》的音乐,将学生带入历史的长河中,学生仿佛看到了聂政艰辛修炼、慷慨激昂为父报仇的场面……该教师的做法属于( )A.音源创设情境B.美术创设情境C.故事创设情境D.游戏创设情境【答案】 C33、下列作品由海顿创作的是( )A.《创世纪》B.《勃兰登堡协奏曲》C.《水上音乐》D.《安魂曲》【答案】 A34、在高中音乐鉴赏课《海岛冰轮初转腾》45分钟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运用30分钟时间来讲授京剧的相关知识,l0分钟介绍京剧大师梅兰芳,并利用最后5分钟的时间聆听该选段该案例违背了哪条高中音乐课程基本理念()A.以音乐审美为核心,培养兴趣爱好B.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个性发展C.重视音乐实践,增强创造意识D.弘扬民族音乐,理解多元文化【答案】 C35、( )是豫剧表演艺术家A.袁雪芬B.关肃霜C.常香玉D.严凤英【答案】 C36、下列关于八音的描述有误的是( )A.周代按照制造材料的性质将乐器分为八音B.八音分为金、石、土、革、丝、木、匏、竹C.八音分类法的产生标志着我国古代器乐艺术的发展进入成熟阶段D.八音中的匏指葫芦,即用干葫芦制作的乐器,包括苼、敔等【答案】 D37、下列有关格里高利圣咏描述正确的是( )。
A.以拉丁文演唱B.结构强调对称与均衡C.用复杂精巧的各种对位技术写作的混声合唱D.通常以琉特琴伴奏【答案】 A38、某教师在引导学生鉴赏《自由探戈》时,通过多媒体播放《自由探戈》的旋律引导学生聆听,播放《自由探戈》的视频引导学生观看,学生充分体会与感受到了《自由探戈》中的美感该教师的教学行为符合《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2017年版)》中的哪一个基本理念?( )A.彰显美誉功能,提升审美情趣B.丰富课程选择,满足发展需求C.强调音乐实践,开发创作潜能D.弘扬民族音乐,理解多元文化【答案】 A39、那不勒斯的街头小唱、威尼斯船歌、塔兰泰拉舞、西西里舞等属于( )音乐形式A.意大利B.西班牙C.法国D.俄罗斯【答案】 A40、“通过训练学生对音乐作品情绪、格调、思想倾向、人文内涵的感受和理解……养成健康向上的审美情趣上述描述体现的是《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年版)》总目标的哪个维度?()A.情感·态度·价值观B.过程与方法C.知识与技能D.表现与创造【答案】 A41、以“春天”这个主题,音乐教师让学生们欣赏了门德尔松的《春之歌》和斯特拉文斯基的《春之祭》,这体现了音乐比较中的( )A.同类体裁不同作曲家的作品比较B.同类题材不同体裁乐曲的比较C.不同表演个性方面的比较D.不同风格的比较【答案】 B42、首创“水磨腔”并被后人奉为“立昆之宗”,有“曲圣”美誉的戏曲家是( )A.魏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