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课 古代埃及和两河流城文明教学设计.docx
6页第1课 古代埃及和两河流城文明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本课主要包括两部分内容一部分是古代埃及及金字塔,另一部分是两河流城文明和《汉谟拉比法典》第一部分介绍了古代埃及的位置、尼罗河和金字塔古埃及文明的形成及其成果等等:第二部分介绍了两河流域的位置,文明形成的过程,以及古代两河流城最典型的文明成果《汉谟拉比法典)内容结构清晰,简单易学,作为本书的第一课,本部分知识对之后的学习具有重大的基础性作用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了解古代埃及以及两河流城的地理位置 2.了解古代埃及以及两河流域的文明象征,尼罗河、金字塔和《汉谟拉比法典》3.掌握古代埃及和两河流域文明的发展历程二)过程与方法 学会归纳总结古代埃及和两河流域文明的产生与其地理环境的关系,正确分析它们成为文明古国的原因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认识金字塔是古代埃及文明的象征、讨论《汉谟拉比法典)的实质,从而认识奴隶制文明的阶级本质三、教学重难点:(一)重点:知道古埃及文明和两河流域文明形成的原因熟记古埃及文明代表和两河流域文明代表(二)难点:古代埃及和两河流域文明的起源和发展四、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 课件展示四大文明古国的地理位置 教师:在人类的历史长河中,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社会形态发生变化,人类逐渐进入文明时代。
当时,世界上出现了四个地区,我们现在将其定义为人类文明最早诞生的地区,即四大文明那么大家知道这四大文明分别是什么吗? ………………今天我们就会学到两个文明古国,下面一起来学习: 设计意图:提前抛出问题、图片引入能吸引学生的兴趣二)讲授新课古代埃及和金字塔课件展示尼罗河全图 教师:在非洲东北部肥沃富饶的尼罗河流域,出现了古代埃及文明,它是非洲最早的文明,也是人类最早的文明之一公元前3500年左右,古埃及出现了一些奴隶制小国约公元前3100年,美尼斯建立了统一的奴隶制王朝,定都孟斐斯自主探究:为什么尼罗河能孕育出古埃及文明?教师小结:尼罗河每年定期泛温,不仅灌溉了农田,而且带来了富含腐殖质的淤泥,为农作物提供了天然肥料河谷地带是著名的粮仓,也是古埃及文明的发祥地设计意图:通过材料,让学生学会分析材料,培养学生分析思维能力课件展示法老的图片教师提间:大家预习课本,那么根据课本里的内容,说说古埃及法老的地位是怎样的?提示:法老作为全国最高的统治者,集军、政、财、神等大权于一身被视为“神王”拥有绝对的权成古埃及人相信人死后可以复生,复生的时候,人的灵魂会重新依附在尸体上为了追求永生,法老要求人们给他的尸体做防腐处理,制成干尸既木乃伊保存下来.教师提问:存放木乃伊的地方是哪呢?课件展示金字塔图片教师:金字塔便是存放“法老”木乃伊的陵寝。
现在,埃及境内保存至今的金字增共96座,大部分位于尼罗河西岸可耕谷地以西的沙漠边沿,巨大的金字是法老权力的象征,更是古埃及人智慧和创造力量的象征 教师:尼罗河下游,敞布省约80座金字增遗迹大小不一,其中最高大的是胡夫金字塔,高1465米,底长230米,共用2300万块平均每块2.5吨的石块砌成,占地52000平方公尺石块之间没有任何站省物,靠石块的相互叠压和咬合垒成,国王哈佛拉的金字塔前,矗立着一座象征国王权力与尊严的狮身人面像. 材料(看第三页阅读广场):胡夫强迫所有的埃及人为他做工他们分为10万人的大群来工作,每一个大群要工作3个月,字塔本身的建造用了20年金字塔是用磨光的石块,极其精确地建筑而成的 从此段文字可以看出什么呢:教师提示:金字塔是古埃及人民智慧和创造力量的象征,也是法老残酷压迫农民和奴隶的见证 课件展示象形文字的图片和太阳历圈 教师:早在公元前400年代中叶,古埃及人就发明了象形文字它是由一些描绘人和其他各种物体的符号构成古埃及人把这种文字写在纸草纸,木板上,或者刻在陶片、石头上古埃及的象形文字是一种比较完备的文字除了象形文字之外,尼罗河还有另一项伟大的成就,那就是太阳历。
尼罗河给予埃及人的极多,同样也需要埃及人为之付出努力尼罗河定期泛滥的特点,使古埃及人知道尼罗河一旦失控,也会毁天地他们开始挖掘,把泛滥的河水储存起来尼罗河涨水退水时,做出精确的记录和计算,制定了人类历史上第一部太阳历 设计意图:通过教师的讲解,加强学生对古代埃及象形文字和太阳历的认识,丰富学生的知识 教师:古埃及文明受到周围海洋、沙漠、险滩等的保护,外来入侵较少,延续了很长的时间但是,古代埃及文明并没有延续下来公元前4世纪埃及逐渐处于外族人统治之下,“法老时代”结束公元7世纪阿拉伯人征服埃及,古埃及文明逐渐被伊斯兰文明代替辉煌灿烂的古代埃及文明就这样湮没在历史的长流中两河流城文明和《汉谟拉比法典)教师:我们都知道世界有四大古文明,我们已经讲了古代埃及,而另一个距离古代埃及较近的文明,就是两河流城文明这是世界上最早的人类文明接下来我们一起探讨两河域文明发生、发展的全过程课件展示两河流域地图教师:两河流城是指亚洲西部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之间的美索不达来亚平原(意即“两河之间的地方”)狭长地带两河流域的定期泛滥,使两河沿岸因河水泛滥而积淀成适于农耕的肥沃土壤此处诞生了著名的巴比伦,创造了古代文明。
自主学习: 阅读教材P3. P4页,梳理两河流城文明的发展历程并找到课件展示的知识点教师根据学生完成情况,进行讲解,并逐步出示答案教师:大约在公元前4000年,苏美尔人在这里创造了最早的城市文明,史称两河流城文明两河流城地势开阔,众多民族来此定居,建立政权,公元前19世纪,阿摩利人在幼发拉底河中游建立了城市国家古巴比伦古巴比伦最杰出的国王是其第六代国王汉谟拉比他留后世一部(汉谟拉比法典》,这是古代世界第一部比较完整的成文法设计意图:通过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现在同学们阅读课文中第4页参与园地第2题材料分析,然后根据法典的内容讨论汉谟拉比法典的实质学生讨论并回答答:严格保护奴隶主阶级的私有财产,维护奴隶主阶级的利益教师进一步讲解课本知识教师: (汉谟拉比法典) 用楔形文字刻在根黑色的玄武岩石上, 分前言、正文和结语三部分前言宣扬汉谟拉比的权力来自神授,结语宣称法典的公正性,希望垂之后世法典正文共有282条,包含雇佣、租赁、损害赔偿、婚姻家庭、债权债务、买卖奴隶等内容从汉谟拉比法典的内容看,它处处维护奴隶主阶级的利益,强化奴隶主阶级的专政在阶级社会里,法律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是维护国家政权的工具。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阅读,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也能让学生了解文章的大意,以便于抓住点展开分析.五、课堂小结举世闻名而又神秘莫测的金字塔是古代埃及的象征和人类智慧的结晶它俯视埃及大地,目睹世间沧桑已近5000年之久金字塔的建造创造了古代世界无以伦比的奇迹,也留下了扑朔迷离的“千古之谜”(如何建成)《汉谟拉比法典》同样展示了古巴比伦的辉煌历史,它的存在对后世法律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但还有很多秘密没有被发现,古老文明的魅力仍在不断激发人们追索人类古代文明的热情与激情六、教学反思新课程遵循“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素质教育理念,但因为赶内容的原因,大部分是教师讲解,这种教师主导的课堂教学方式,没能给学生提供了充分展示自我的舞台,还需努力改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