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中考素材大象孤儿院.pdf

7页
  • 卖家[上传人]:小**
  • 文档编号:90022054
  • 上传时间:2019-06-06
  • 文档格式:PDF
  • 文档大小:731.20KB
  • / 7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大象孤儿院 经历过战争或大屠杀的人类孤儿往往会出现 精神障碍,被偷猎者夺去双亲的大象孤儿也有可能遭 受同样的折磨在肯尼亚内罗毕的一所大象孤儿院, 如何抚平大象孤儿心灵深处的创伤,比治愈它们身上 那些有形的伤口更加重要 大象是地球上最庞大的陆生动物, 从古至今, 它们就像陆地上的鲸鱼一样,凭借超常的记忆力不断 地重复着独特的迁徙路线 可现在的情况完全不同了, 人类的急剧扩张和气候的变化,让象群的居住地日趋 萎缩, 贵重的象牙更令它们付出生命的代价 1979 年, 非洲象有 130 万头, 如今还剩约 50 万头; 亚洲象的情 况更惨,野生数量目前还不到 4 万头即便如此,人 类和它们的摩擦仍在加剧在非洲,每天都会有大象 与村民冲突的报告 最近被送到内罗毕大象孤儿院的一头雌性小 象名叫穆卡,在察沃国家公园附近被发现时,一支长 矛插在它的两眼中间,伤口深 10 英寸,直达鼻腔更 让人触目惊心的是,它的背上遍布长矛和斧头砍出的 痕迹,无法愈合的地方已经感染化脓,里面长满了蛆 虫大部分大象孤儿是被偷猎者夺去父母,这头只有 1 岁大的小象,则是由于当地人因自己的牧场被划为 国家公园而成了迁怒的目标。

      幸运的是,一个流动兽 医小组及时发现了穆卡,给它注射了麻醉药,取出长 矛,清理了伤口,然后带到这家孤儿院接受进一步治 疗 人类是大象最可怕的敌人,同时也是挽救它 们的惟一希望,这种现实上的矛盾极大地触动了达芙 妮· 谢尔德里克, 遂于 1987 年在肯尼亚建立了这个孤 儿象康复中心她的丈夫大卫是着名自然学家,也是 察沃国家公园的创办人和管理者,1977 年因心脏病英 年早逝达芙妮对被遗弃的小生灵充满爱心,收养过 无数失去双亲的野生动物, 包括野牛、 犬羚、 黑羚羊、 斑马、疣猪甚至黑犀牛,但再没有哪种动物像大象那 样让她如此揪心 过度的爱是种谋杀 抚养大象孤儿的难度极高最主要的障碍在 于,小象两岁前得完全依靠母乳维生,有些甚至要到 4 岁才断奶谢尔德里克夫妇在察沃生活了几十年, 可从来没有成功地养活过 1 岁以内的小象,因为他们 找不到与象奶营养成分相似的代用品直到大卫去世 前不久,夫妇两人才找到正确的配方——用婴儿奶粉 与椰子汁混合,实践证明,一头名叫爱莎、当时只有 3 星期大的小象喝了之后,长得异常强壮 同样是爱莎,让达芙妮发现了抚养大象孤儿 的另一个关键因素:感情爱莎长到 6 个月时,达芙 妮去城里为女儿准备婚礼, 于是把它交给了助手照顾。

      谁也没想到,就在达芙妮离开的两个星期里,爱莎竟 然绝食而亡,显然是无法承受再度失去“妈妈”的悲 伤回忆起这件事,达芙妮依然痛苦不已: “直到爱莎 死后,我才意识到自己犯下的错误——它太爱我了 你绝对不能让小象过度依赖某个特定的人,我以为自 己能取代象群的大家庭,实在愚蠢透顶自那以后, 我就潜心观察察沃的象群,了解家庭关系对大象的重 要性 ” 不让一头小象掉队 从本质上说,任何野生象群都是一个巨大而 高度敏感的有机体,小象在一个充满了“女性慈爱” 的母系族群里长大, 从生母开始, 然后慢慢与亲姐妹、 堂姐妹、婶婶、祖母建立联系,这样的社交网络贯穿 了大象长达70年的一生 雄象到14岁时便离群索居, 而雌象一生都呆在大家庭里当某头大象遭遇威胁或 受到伤害时,同一象群里的所有其他成员,都会赶来 安慰并保护它 这种内聚力依靠复杂的交流体系而得到进一 步加强彼此接近时,大象们会用一系列复杂的声调 展开沟通,从低沉的咕噜声到“大喊”甚至“尖叫” , 间或辅之以各种视觉信号——用鼻子、耳朵、头和尾 巴等肢体动作抒发感情需要进行远距离通讯时,它 们会发出强有力的低频吼声,作用距离远达两公里 每当一头大象去世,家族里的兄弟姐妹会为 它举办葬礼。

      研究非洲象超过 35 年的生物学家乔伊 斯·普尔指出,象群会把死者小心地抬起来,用土和 树枝埋在特别的地方普尔亲眼目睹过一头雌象站在 意外身亡的孩子旁边,守候了三天三夜,低垂着耳朵 和鼻子表示默哀大象还会定期探望死者的骨骸,持 续数月甚至数年, 有时还会专门为此开辟出一条路来 尤其让达芙妮等人震惊的是,尽管来自不同 的地区和不同的族群,一旦进入内罗毕的孤儿院,这 些原本素不相识的大象,立即会精心编织起和野生象 群类似的 “社会组织” , 即便是受伤最重的小象也不会 被排斥在外 用她的话说:“它们有着强大的遗传记忆, 是一种社会性极强的动物,在年长者面前自觉顺从, 雌象也本能地表现出母爱每当孤儿院有了新成员, 全部大象都会围上来,亲热地将鼻子伸向小象后背以 示安慰,如此宽阔的胸怀真令人动容 ” 会和人类一样受到精神伤害 的确,大象是非常通人性的动物,当它们失 去了家庭,看到自己的父母被屠杀,来到孤儿院时经 常对人类充满敌意,富有侵略性,或是身心交瘁,悲 伤不已 到了晚上, 它们时而做噩梦, 时而整夜失眠 大象与人类在神经生物学上的共性,让不少科学家开 始思考如何更好地救助那些身体和心灵都受到伤害的 小象,要知道,经历过战争或大屠杀的人类孤儿会患 上“创伤后应激障碍”症(PTSD) ,大象孤儿极有可能 受到同样的折磨。

      在 1989 年国际象牙贸易禁令生效前, 偷猎已 经让许多象群的规模锐减,有时会改变象群的“社会 结构” , 因为偷猎者的目标主要是年长的大象 生物学 家曾发现,一些年龄在 15 至 25 岁的雌象根本没有亲 近的家庭成员更多的小象成了孤儿,只能由缺乏经 验的年轻雌象照顾,而且目睹了长辈被杀害的残酷过 程,陷入无法自拔的恐惧,这在心理和生理上妨碍了 它们的健康成长 幼年时代的阴影,加上“社会结构”断裂的 影响,导致许多大象行为异常1992 到 1997 年间, 在南非的匹兰斯堡国家公园里,一群处于青春期的公 象连续杀死了 40 多头犀牛, 表现出的暴力倾向令观察 者震惊 “被送到匹兰斯堡国家公园后, 这些小象在没 有成年公象的指导下成长, ” 乔伊斯· 普尔解释说,“幼 年时代的雄象以年长的父辈为榜样,然而,肇事的家 伙大多是偷猎狂潮的幸存者,从小就没有成年雄象作 为学习对象 ” 按照普尔的建议,匹兰斯堡国家公园引进了 6 头成年公象,年轻公象的异常行为果然消失了这 个实例证明,如果大象和人类一样会受到精神伤害, 那它们也能像我们一样康复管理员能够代替它们死 去的双亲,加上其他大象的照顾,大部分孤儿有希望 复原,并且正常地重返野外生活。

      到目前为止,内罗 毕大象孤儿院已成功地养育了 100 多头孤儿象 带上孩子回“娘家” 无法否认的是,尽管组成了新的群体,在孤 儿院度过童年时光的幸运儿们仍然跟野象不同,它们 对人有很强的依赖性在孤儿院,工作人员可以站在 离象群只有 20 多米的地方,如果换做纯粹的野象群, 这么近的距离会非常危险 一般来说,孤儿象长到 5 至 7 岁时就会被放 归自然,重新加入野象群有一头早熟的孤儿象名叫 伊里玛,本来已经被野象群接纳,可仍然忘不了在孤 儿院的美好日子某个傍晚,管理员突然听到一阵激 动的高声吼叫,明白这是伊里玛想要喝奶,于是不得 不回到这个熟悉的地方有意思的是,陪伴它回来的 还有一头叫伊多的成年象,从前也是孤儿院的成员 管理人员打开大门,放这两个孩子进来,趁伊里玛喝 奶时,伊多也趁机享受了一顿夜宵,酒足饭饱之后才 起身告辞,宣告这趟护卫之旅圆满完成 其实, 即便是已经完全融入野象群的孤儿象, 也时常回来看望孤儿院里的同伴和那些友好的人类 2008 年,曾有一头名叫艾米丽的雌象回“娘家” ,它 1993 年被送到内罗毕大象孤儿院,如今已是一个野象 群的家长随行的家族成员中居然还有一头刚出生没 几天的小象,看起来,艾米丽这次探亲就是为了向大 家炫耀自己的小宝贝儿。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