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苏科版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D卷.doc
13页苏科版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D卷一、 选择题: (共25题;共50分)1. (2分)追求与建立和谐、稳定的社会是中华民族的传统墨子思想中体现这一特点的主张是( )A . “福兮,祸之所倚;祸兮,福之所付.” B . “兼爱”“非攻” C .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D . “仁者爱人”“以德为政” 2. (2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大帝国指的是( )A . 夏朝 B . 秦国 C . 秦朝 D . 西汉 3. (2分)下列叙述与回族的形成有关的是( )A . 回族是汉族与畏兀儿人融合的结果B . 汉族与女真、契丹等民族融合结果C . 蒙古草原的统一 D . 信仰伊斯兰教的波斯人、阿拉伯人,来中国后与汉、蒙等民族融合的结果4. (2分)2004年是郑和下西洋600周年 我国将要开展纪念活动请你判断哪个设计活动方案不正确( ) A . 纪念郑和下西洋600周年仿真航模开展 B . 发行的《郑和下西洋》小型张邮票 C . 世界华人纪念郑和下西洋600周年航海论坛举办 D . 开新闻发布会,推出大国海洋霸权新主张 5. (2分)2005年5月15日中央电视台报道,云南省得宏州某村庄有11户人家因吸毒而灭户。
清朝后期,林则徐因禁烟而名垂千古下列对林则徐禁烟活动的评述,正确的是( )①缉拿烟贩,销毁鸦片 ②维护了中华民族的利益 ③使英国再也不敢进行侵华活动 ④其禁烟精神值得我们学习A . ①③ B . ①②④ C . ②③④ D . ①②③ 6. (2分)《陕西通志》记载:“1894年,陕西机器制造局在西安成立,开始试制枪械弹药陕西机器制造局为清政府所办,有机械师4名、铜匠2名、铁匠22名、帮工17名、学徒90名到1897年试造子弹208万颗,造枪炮及修造各种枪炮4500尊,造粗细纱布125包,配制机具36000余件以下不属于陕西机器制造局特点的是( )A . 官办 B . 工人少,生产规模小 C . 工场手工业发达 D . 主要生产军用品 7. (2分)近代中国面临着严重的民族危机,无数仁人志士都在探索救国救民的出路请同学们阅读下列表格内容,选出有关近代化探索的历程中表述正确的是( )派别主张洋务派利用西方先进技术维护清朝统治维新派实行君主立宪制,发展资本主义革命派实行三民主义,推翻君主专制,建立中产阶级共和国激进民主派提倡民主和科学,批判封建文化,后期宣传马克思主义A . 革命派推翻了中国的封建统治制度 B . 激进民主派始终宣传资产阶级思想 C . 四个派别的共同主张是向西方学习 D . 近代化经历了文化、制度、技术 8. (2分)史学界把维新变法、辛亥革命和新文化运动都称为近代化运动,因为它们都要求( )A . 民主和科学 B . 彻底废除旧制度 C . 新思想新文化 D . 实行资产阶级民主政治 9. (2分)达·芬奇作为艺术大师,他的主要作品有( )A . 《创世纪》 B . 《大卫》 C . 《蒙娜丽莎》 D . 《圣母像》 10. (2分)新航路开辟的影响是( )①开阔了眼界,把世界各地区连在了一起②拓展了人类的活动空间和范围,打破了以往世界各个地区相互隔绝和孤立发展的局面③锤炼了欧洲人敢于冒险、勇于拼搏的精神④开辟了欧洲殖民扩张和侵略的道路,使资本主义触角开始伸向世界各地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①②③④ 11. (2分)17-18世纪先后发生了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美国独立战争和法国大革命,这三次革命的共同点不包括( )A . 都推翻了封建专制制度 B . 都具有资产阶级革命性质 C . 都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D . 都建立了资产阶级统治 12. (2分)下图是一份在历史上产生了深远影响的文献,下列对它的描述正确的是( )①由马克思、恩格斯起草 ②它是科学共产主义纲领性文件③1871年首次出版 ④它的发表标志马克思主义诞生A . ①②③ B . ②③④ C . ①②④ D . ①③④ 13. (2分)19世纪中期,为促进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而开始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事件有( )①明治维新 ②美国南北战争 ③美国独立战争 ④俄国1861年改革A . ①②③ B . ①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④ 14. (2分)“我要求国会宣布, 自1941年12月7日星期日日本对我们无端进行卑鄙的进攻,美国同日本帝国之间已经处于战争状态。
罗斯福演说中谴责的日本“卑鄙的进攻”是指( ) A . 偷袭苏联 B . 偷袭波兰 C . 偷袭珍珠港 D . 柏林战役 15. (2分)下列哪一条不属于启蒙运动的影响( )A . 把人们的思想从宗教神学和封建专制的禁锢中解放出来 B . 为美国独立战争和法国大革命提供了锐利的思想武器 C . 推动了自由主义的产生 D . 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立提供了理论前提 16. (2分)(美)斯塔夫里阿诺斯著《全球通史》中写道:1917年11月7日,布尔什维克的军队几乎没有遇到任何抵抗就占领了一些重要地点——火车站、桥梁、银行和政府大厦关于这一事件表述正确的是( )A . 是无产阶级革命的伟大尝试 B . 推翻了沙皇专制统治 C . 阿芙乐尔号的炮声标志着起义的胜利 D . 把社会主义理论变成了现实 17. (2分)20世纪20年代,有作家说:“他们在各个角落织补支离破碎的工业网,重新组织俄国的商业,促使俄国大地开始复苏”,与这段材料描述有关的是( )A . 自由主义政策 B .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C . 新经济政策 D . 苏联计划经济政策 18. (2分)20世纪30年代,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成就令世界惊讶和赞叹。
这是因为当时苏联( )A . 工业生产总值居欧洲第一位,世界第二位 B . 农业产量居世界首位 C . 居民生活水平居世界首位 D . 农、轻、重各业齐头并进,成就巨大 19. (2分)“它在一定历史阶段里发挥过积极作用但也有严重的弊端:第一,优先发展重工业,使农业和轻工业长期处于落后状态……”据此判断材料评价的是( )A . 农奴制改革的利弊 B . 新经济政策的利弊 C . 罗斯福新政的利弊 D . 斯大林模式的利弊 20. (2分)2008年以来,一场全球性的金融危机导致了世界经济的不断恶化;2009年4月,20国集团领导人召开伦敦峰会,在应对金融危机方面达成了广泛共识在应对金融危机、加强政府对经济的干预方面,我们可以借鉴( )A . 杜鲁门主义 B . 罗斯福新政 C . 戈尔巴乔夫改革 D . 马歇尔计划 21. (2分)二战中“把不同社会制度、不同意识形态、不同种族、不同语言、不同宗教信仰的国家集合到反法西斯的大旗之下”的是( ) A . 太平洋战争的爆发 B . 《联合国家宣言》的签署 C . 雅尔塔会议 D . 诺曼底登陆 22. (2分)按第二次世界大战进程先后顺序列,正确的是( )①建立国际反法西斯联盟 ②攻克柏林战役 ③德国进攻波兰 ④斯大林格勒战役A . ①③②④ B . ②④③① C . ③①④② D . ④②①③ 23. (2分)下列历史事件有直接联系的是( )①《权利法案》——英国君主立宪制确立 ②珍珠港事件——世界反法西斯联盟建立 ③古巴导弹危机——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成立 ④经济全球化——世界贸易组织成立A . ①②③④ B . ①②③ C . ①②④ D . ②③ 24. (2分)下图是2006年德国足球世界杯官方吉祥物——狮子格里奥六世在向世人展示世界杯的门票。
该门票票面价格使用的货币单位最有可能是( )A . 美元 B . 马克 C . 英镑 D . 欧元 25. (2分)如今许多欧洲人正逐渐从“我是法国人”或“我是意大利人”转变为“我是欧洲人”,能够反映这一观念转变的图标是 ( )A . B . C . D . 二、 非选择题: (共3题;共55分)26. (15分)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英国人克服了这些困难,逼近镇江城的时候,才充分认识到:驻防旗兵虽然不通兵法,可是决不缺乏勇敢和锐气这些驻防旗兵总共只有一千五百人,但却殊死奋战,直到最后一人……如果这些侵略者到处都遭到同样的抵抗,他们绝对到不了南京——恩格斯:《英人对华的新远征》材料二:英国的大炮破坏了中国皇帝的权威,迫使天朝帝国与地上的世界接触与外界完全隔绝曾是保存旧中国的首要条件,而当这种隔绝状态通过英国而为暴力所打破的时候,接踵而来的必然是解体的过程,正如小心保存在密封棺材里的木乃伊一接触新鲜空气便必然要解体一样——马克思:《中国革命和欧洲革命》(1)恩格斯在这里高度赞扬了“驻防旗兵”的什么精神?他认为中国军队所进行的抵抗具有什么性质?(2)“与外界完全隔绝”的状态主要是由中国皇帝所实行的哪一政策造成的?这种状态是怎样被打破的?(3)结合当时的世界发展形势,说明马克思这句话中的“新鲜空气”比喻的是什么?“隔绝状态”被打破之后,中国的社会性质发生了怎样的变化?27. (20分)全球的联系越来越密切,国际社会日益成为一个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材料二:1933年美国的经济大萧条不仅是无比强烈的,而且具有独特的世界性影响……德国的情况最糟糕,工会成员中有五分之二以上的失业,由于失业者所占的比例较高,失望的情绪更为严重,局势也更为紧张;所有这些因素合到一起最终使希特勒的成功(即建立法西斯政权)成为可能——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材料三:当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序幕刚刚揭开,局部战争初次显露时,面对法西斯势力的猖獗,英法当权政府纵容侵略的绥靖政策,美国政府带有浓厚的绥靖色彩的“不干涉”政策和苏联政府1939年夏客观上助长法西斯侵略的“中立”自保政策都妨碍了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以致法西斯势力得寸进尺,提前发动世界大战……斯大林在谈到反法西斯联盟的作用时还说:“苏联、美国、英国和其他爱好自由的国家的反法西斯联盟对于粉碎轴心国的武装力量起了决定性作用”——黄安年:《论国际反法西斯联盟和第二次世界大战》材料四:人类也正处在一个挑战层出不穷、风险日益增多的时代……让和平的薪火代代相传,让发展的动力源源不断,中国方案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实现共赢共享……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关键在行动……国际社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