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西部地区主体功能区发展报告2013.pdf
35页刘欣英 戴江伟 姜 军 安树伟 摘 要:西部主体功能区按国家层面开发内容划分为西部城市化地区、农业功能区和生态功能区三类西部城市化地区经济发展迅猛,发展潜力增强,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但存在产业趋同、软硬件环境相对落后等问题;西部农业功能区主要农作物产量稳步增长,各地农业结构各有特色,但存在增产与增收、城乡差距过大及农村劳动力文化程度不高等问题;西部生态功能区是我国生态系统的敏感区域,提供的生态产品具有多样性和地域空间分异的特征,但西部生态文明建设与全国相比差距较大,同时生态功能区的建设不平衡未来,西部城市化地区要以改善民生为核心,以资源开发和生态保护为重点,以优化产业结构为主线,转变发展方式,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建设文明富裕的城市化区域;西部农业功能区应从西部农业的现代化入手,逐步把农业建立在现代科学技术的基础上,通过现代工业为农业提供物质技术和设施装备,把传统的低水平农业转变为具有当代世界先进水平的现代化农业;西部生态区要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的关系,探索出新型生态补偿机制,从而实现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的统一关键词:城市化地区 农业功能区 生态功能区 发展研究主体功能区指基于不同区域的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现有开发密度和发展潜力等,将特定区域确定为特定主体功能定位类型的一种空间单元。
主体功能区构想最早是在2 0 0 2 年 《 关于规划体制改革若干问题的意见》中提出的,主体功能区思想的确立是在 《 国家 “ 十一五”规划纲要》中,2 0 1 0 年1 2 月,历时多年的《 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发布 ( 张可云、刘映月,2 0 1 1 ) 主题功能区规划的实施,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大战略举措,对于推进形成人口、经济和资源环境相协调的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长远目标,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 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 ,2 0 1 0 ) 西部地区历史、文化悠久,自然资源丰富,战略位置重要,是中华民族的发源地,曾创造出汉唐辉煌历史和灿烂文化但由于区域因素和政策倾斜等,西部地区在建国后经济发展水平整体上落后了,迫切需要加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步伐西部地区推进主体功能区规划实施,科学开发现有资源,有利于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缩小和东部地区基本公共服务和人民生活水平的差距根据开发定义和开发理念,主体功能区可以分为优化开发区域、重点开发区域、限制开发区域和禁止开发区域四类。
本文旨在通过对西部地区按国家层面开发内容划分的主体功能区进行定量对比分析,描述不同主体功能区的发展现状,并针对现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未来发展思路和若干建议一 西部主体功能区的发展状况????????城市化地区对应的是优化开发区域和重点开发区域,规划中明确指出国家层面的优化开发区域不包括西部地区,规划中重点开发区域中包括西部地区的1 0个城市化地区,分析这些地区的经济发展有利于提升西部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能力,通过西部区域性城市群能够带动西部整个地区的经济发展,同时对促进全国区域协调发展也意义重大根据国家主体功能区规划重点开发区域中721西部城市化地区分别为呼包鄂榆地区、广西北部湾地区、成渝地区、黔中地区、滇中地区、藏中南地区、关中—天水地区、兰州—西宁地区、宁夏沿黄河地区、天山北坡地区基于分析需要明确界定地区空间范围和考虑数据获取的便捷,本文中选取的区域研究对象具体为:呼包鄂榆地区包括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包头市、鄂尔多斯市和陕西省榆林市,广西北部湾地区包括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北海、钦州、防城港 4市,成渝地区包括重庆市和四川省的成都、德阳、绵阳、眉山、资阳、遂宁、乐山、雅安、自贡、泸州、内江、南充、宜宾、达州、广安 1 5市,黔中地区包括贵州省的贵阳、遵义、安顺、都匀、凯里 5市,滇中地区包括云南省的昆明、曲靖、玉溪、楚雄 4市,关中—天水地区包括陕西省的西安、咸阳、宝鸡、铜川、渭南、商洛6 市和杨凌示范区以及甘肃省的天水市,兰州—西宁地区包括甘肃省的兰州、白银2 市和青海省的西宁市、格尔木市,宁夏沿黄河地区包括宁夏回族自治区的银川、吴忠、石嘴山和中卫4 市,天山北坡地区包括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乌鲁木齐、昌吉、奎屯、乌苏4 市。
分析数据选取主体功能区思想确立之前的 2 0 0 5年和 “ 十一五”规划实施末期的 2 0 1 0年这两年的数据,通过对比分析展现各城市化地区的经济发展现状及问题藏中南地区因为缺乏数据,本文暂不作分析1 经济迅速发展2 0 0 5~ 2 0 1 0年,西部城市化地区的地区生产总值由 2 1 3 4 7亿元增加到5 3 4 1 3 4亿元,扣除物价因素年平均增长率为 1 4 2 %;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由1 3 8 7 4元增加到 3 4 1 8 9元,扣除物价因素年平均增长率为 1 3 8 % ( 见表 1 ) 表 1 2 0 0 5年和 2 0 1 0年西部城市化地区的地区生产总值和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及年均增长率地 区地区生产总值( 亿元)2 0 0 5年2 0 1 0年年均增长率( %)人均生产总值( 元)2 0 0 5年2 0 1 0年年均增长率( %)呼 包 鄂 榆2 5 0 7 28 7 2 6 42 2 02 6 5 8 78 5 0 9 72 6 2广西北部湾1 1 1 0 52 7 1 8 51 3 71 0 3 4 62 5 4 3 91 3 8成 渝 地 区9 6 3 3 52 3 2 0 2 11 3 38 6 4 12 0 8 5 61 3 4黔 中 地 区1 1 1 1 12 4 1 7 01 1 07 9 2 21 6 5 0 31 0 1821续表地 区地区生产总值( 亿元)2 0 0 5年2 0 1 0年年均增长率( %)人均生产总值( 元)2 0 0 5年2 0 1 0年年均增长率( %)滇 中 地 区1 9 4 5 94 0 2 6 79 91 4 4 5 92 8 0 7 78 5关 天 地 区2 7 6 3 96 9 3 8 81 4 28 6 8 22 1 1 1 11 3 5兰 西 地 区1 0 0 7 92 2 3 9 91 1 51 6 6 0 14 3 2 9 21 5 1宁 夏 沿 黄5 6 2 11 4 5 8 21 5 01 2 5 8 62 8 4 9 11 1 9天 山 北 坡7 0 4 91 6 8 5 71 3 11 9 0 4 13 8 8 3 79 6合计/ 平均2 1 3 4 7 05 3 4 1 3 41 4 21 3 8 7 43 4 1 8 91 3 8注:表中地区生产总值和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的数据均为当年价格数据,年均增长率为剔除价格因素后计算指标值。
表中关天地区为关中—天水地区,兰西地区为兰州—西宁地区,下文同资料来源:根据 2 0 0 6年和 2 0 1 1年 《 中国城市统计年鉴》 、《 中国区域经济统计年鉴》 、《 陕西统计年鉴》整理计算西部城市化地区的经济发展尤以呼包鄂榆地区的快速发展带动,2 0 0 5~2 0 1 0年呼包鄂榆地区的地区生产总值的年均增长速度为 2 2 0 %,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的年均增长速度为 2 6 2 %这其中,鄂尔多斯的地区生产总值和人均生产总值的年增长率分别为 2 8 1 %和 2 7 6 %;榆林的地区生产总值和人均生产总值的年增长率更是高达 3 3 6 %和 3 3 1 %,远远超出同时期全国的平均发展速度,鄂尔多斯市和榆林市地下储有极其丰富的能源矿产资源以及由此形成的能源矿产资源开采加工业,极大地推动了呼包鄂榆地区的经济发展,同时也对西部城市化地区的经济增长作出重要贡献2 产业结构还需进一步调整2 0 0 5~ 2 0 1 0年,西部城市化地区三次产业比例由 1 5 1 ∶ 4 4 8 ∶ 4 0 1调整为1 1 8 ∶ 4 9 9 ∶ 3 8 3( 见图 1 、图 2 ) 。
第一产业比重在各地区均有下降;第二产业比重除了黔中地区外其他各地均以较快的速度增加,并且一半地区的第二产业比重超过 5 0 %,这是城市化地区工业化加速的表现;第三产业的比重变动在各地区是有升有降,变动方向和幅度也各不相同根据主体功能区的功能定位,城市化地区不但要提供工业品还要提供服务产品,未来第三产业的调整空间还很大3 发展潜力逐步增强2 0 0 5~ 2 0 1 0年,西部城市化地区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由 1 1 3 2 4 2亿元921图 1 2 0 0 5年西部城市化地区三次产业比例资料来源:根据 2 0 0 6年和 2 0 1 1年 《 中国城市统计年鉴》 、 《 中国区域经济统计年鉴》 、《 陕西统计年鉴》整理计算图 2 2 0 1 0年西部城市化地区三次产业比例资料来源:根据 2 0 0 6年和 2 0 1 1年 《 中国城市统计年鉴》 、 《 中国区域经济统计年鉴》 、《 陕西统计年鉴》整理计算增加到 4 1 5 0 8 9亿元,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年增长率 2 3 2 %,超过全国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平均增长率 7 2个百分点,对西部地区的基本建设、更新改造起到了推动作用。
财政收入由 1 2 7 8 2亿元增加到 4 3 2 6 0亿元,扣031除价格因素实际年增长率 2 1 3 %,超过同期全国财政收入年均增长率 6 0个百分点,为西部地区政府投资公共物品与服务以及实施公共政策提供了资金保障 ( 见表 2 ) 表 2 西部城市化地区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和财政收入及年均增长率单位:亿元,%地 区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及增长率财政收入及增长率2 0 0 5年2 0 1 0年年均增长率2 0 0 5年2 0 1 0年年均增长率全国8 8 6 0 4 52 7 8 1 4 0 01 6 03 1 6 4 9 38 3 0 8 0 31 5 3呼 包 鄂 榆1 6 3 5 25 6 8 5 62 1 91 6 3 16 3 0 62 4 6广西北部湾5 6 2 92 7 9 6 73 1 06 9 72 6 4 72 4 1成 渝 地 区5 0 3 3 91 8 1 1 6 92 2 85 3 9 71 9 9 4 22 3 4黔 中 地 区6 3 3 01 7 8 2 91 6 99 5 82 2 5 51 2 8滇 中 地 区8 9 1 63 2 6 7 22 3 21 5 4 64 0 0 71 5 0关 天 地 区1 4 6 8 76 5 6 7 82 8 21 1 5 73 9 9 22 1 7兰 西 地 区4 5 7 81 3 5 3 21 8 04 8 21 2 9 51 5 8宁 夏 沿 黄3 9 7 61 3 1 7 62 0 83 3 21 0 9 92 0 7天 山 北 坡2 4 3 36 2 1 01 4 65 8 21 7 1 91 8 0合计/ 平均1 1 3 2 4 24 1 5 0 8 92 3 21 2 7 8 24 3 2 6 02 1 3资料来源:根据 2 0 0 6年和 2 0 1 1年 《 中国城市统计年鉴》 、《 中国区域经济统计年鉴》 、《 陕西统计年鉴》整理计算。
4 人民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2 0 0 5~ 2 0 1 0年,西部城市化地区年末城乡居民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