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九年级物理上第1节电现象.pdf

3页
  • 卖家[上传人]:小****克
  • 文档编号:269389495
  • 上传时间:2022-03-22
  • 文档格式:PDF
  • 文档大小:106.82KB
  • / 3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第 3 章认识电路第 1 节电现象【知识与技能】1知道摩擦起电,并能解释有关现象. 2培养逻辑思维能力,通过实验分析推理得出正负电荷及相互间的作用. 3 知道验电器的结构和原理,会用验电 器判断物理是否带电.【过程与方法】1电荷量的定义及单位,中和定义. 2. 能根据原子结构理论解释物体在摩擦时为什么会带电. 3摩擦起电的实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知道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 2. 知道电流方向的规定. 3. 知道什么叫电源和电源的作用.【重点】1. 两种电荷规定和电荷间的相互作用. 2. 根据原子结构理论解释物体在摩擦时为什么会带电. 3. 理解电流是电荷定向移动形成. 【难点】1. 学生的逻辑思维的培养 . 2. 摩擦起电的实质.知识点一静电现象活动 1:学生实验,用毛皮摩擦橡胶棒,用丝绸摩擦玻璃棒,分别把棒靠近纸屑,乒乓球等轻小物体,观察现象. 归纳总结 :物体具有了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我们就说物体带了电,或说物体带了电荷. 习惯上把带了电的物体叫做带电体. 用摩擦的方法使物体带电叫做摩擦起电. 活动 2:实验 1:首先将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放在支架上, 用另一根被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去靠近它,观察现象实验 2:将被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放在支架上,用另一根被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去靠近它,观察现象实验 3:将被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放在支架上, 用被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去靠近它,观察现象实验 4:用手捋散开的塑料包装绳,在捋的次数不断增加的过程中,观察现象归纳总结 : 这些事实使人们认识到自然界中只有两种电荷,正电荷和负电荷(1)正电荷: 指被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所带的电荷,可用“+”表示 . (2)负电荷: 指被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所带的电荷,可用“- ”表示 . 知识点二电荷间的相互作用活动:演示用被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接触验电器的金属球,观察验电器金属箔片张角的变化,用力多摩擦几下玻璃棒,再去接触验电器的金属球, 观察验电器金属箔片张开的角度的变化 .换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重做上面的实验 .让学生分析、讨论现象原因,不同意见的给予补充 . 归纳总结 :(1)构造:它是由金属球、金属杆、金属箔等几部分组成的. (2)原理: 它利用同种电荷互相排斥的原理. (3)验电器金属箔片张开的角度不同,反映了带电体传给验电器的电荷的多少不同. (4)电荷的多少叫电量,电量的单位是库仑,简称库,符号是C. 【跟进训练】如图所示,通草球甲、乙相互排斥,甲、丙相互吸引,如果已知甲带正电,那么乙、丙的带电情况是(D ) A乙带负电、丙带正电 B乙带正电、丙带正电 C乙带负电、丙带负电或不带电D乙带正电、丙带负电或不带电方法点拨: 排斥的一定带同种电荷,吸引的可能带异种电荷, 可能一个带电, 一个不带电 根据上面的两个规律进行判断知识点三电流1. 得到持续电流的条件:引导同学 思考: 小灯泡持续发光,表示有持续电流通过小灯泡的灯丝. 你能否通过上述实验找到维持小灯泡中有持续电流的条件?(1)必须有电源;(2)电路要接通(合上开关). 2. 电源(1)电源作用:是提供持续电流,是把其它形式的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 (2)常见电源:干电池、蓄电池、发电机. (3)介绍干电池和蓄电池:干电池、蓄电池上有正极和负极,干电池的正极是碳棒,从外表看,即为带铜帽的一端;负极是锌筒(展示干电池剖面实物). 蓄电他的正、负极通常用“+” “一”号标在电池的上部. 3. 电流方向的规定:电荷有两种, 电路中有电流时,发生定向移动的电荷可能是正电荷,也可能是负电荷.还有可能是正负电荷同时向相反方向发生定向移动 . 那么规定: 正电荷的移动方向规定为电流的方向 . 4. 在电源外部的电流方向是从电源的正极流向负极;在电源内部的电流方向是从电源负极流向负极 . 完成本课对应训练教学视频见课件。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