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浅谈高层建筑结构转换层施工技术.doc
7页浅谈高层建筑结构转换层施工技术摘要:高层建筑物逐渐的向多功能、综合功能发展不 同的高层建筑物,应该采用不同的转换层施工技术本文结 合作者的实践工作经验,对转换层的分类和施工技术做出了 探讨关键词:高层建筑,转换层,施工技术转换层是为了满足某楼层的上部与下部因平面使用功能 不同,该楼层上部与下部采用不同结构(设备)类型,并通过该 楼层进行结构(设备)转换,则该楼层称为结构(设备)转换层 目前的高层建筑多为低层商用,上部住宿的多功能要求,在低 层商用要求的大空间与上部住宿要求的多墙多柱的小空间之 间,往往需要采用一定的结构形式进行转换处理,即加设转换 层转换层常用的结构形式包括梁式、空腹桁架式、斜杆桁 架式、箱形和板式本文结合作者的实践经验,对常见转换 层的方式和施工技术做出了探讨1•转换层按结构形式分类高层建筑转换层的主要结构形式有:梁式转换层、桁架式转换层、板式转换层及箱式转换层等1.1梁式转换层梁式转换层是目前高层建筑中实现垂直转换最常用的结 构形式,其传力途径为上部墙一转换梁一下部柱,具有传力 直接、明确和清楚的优点,便于工程计算、分析和设计,且 造价较为节省,据资料统讥粱式转换层数量约占转换层总量 的77%,转换梁的截面高度为0.8〜6.0m,高层建筑带转换层 结构的绝大多数为梁式转换层。
1.2箱式转换层是单向托梁和双向托梁同上、下层较厚的楼板浇筑成一 整体共同工作,从而形成刚度较大的箱式转换层如某花园 工程(地上25层,地下2层),如图1所示1.3板式转换层当转换层上下柱网错开较多,布置又不规则,难以用梁 直接承托时,则需要做成厚板,形成板式转换层,从抗剪和 抗冲切考虑,转换板厚度往往很大,实际转换板厚度可达 2.0—2.8m,板式转换层的下层柱可以灵活布置,但自重很大, 材料耗用多,施工难度大例如:某商务工程大大厦(地上31 层,地下3层),转换板长60m,宽47m,厚2.1m2转换层施工技术2.1转换结构支撑系统转换层结构自重及施工荷载较大,施工前应进行计算, 确保支撑系统具备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陛通常釆用的支撑方式有以下几种:(1) 满堂红钢管支撑架适用于转换梁布置较密,结构自重及施工荷载相对不太 大,或板式转换层结构的施工这类支撑系统通常采用钢管 脚手架,转换梁下立杆间距在600mm 600mm以内,立杆下 垫200mm 50mm木垫板2) 沿转换大梁方向设置钢管支撑架适用于转换梁自重及施工荷载较大的结构,且转换梁位 置不太高的情况须计算确定立杆的间距、步距,合理设置 水平及竖向剪刀撑。
某花园KZL-5转换大梁支撑构造示意如 图2所示立杆下设60mm 60m m 6mm的钢板以扩大受力面积,可 调顶托3) 型钢构架支撑适用于转换梁自重及施工荷载较大的结构,且转换层位 置较高的情况方法如下:在下层柱中埋置钢牛腿,型钢构 架作为转换梁模板支撑系统,搁置在钢牛腿上利用柱子传递 竖向荷载长沙市某大厦(总32层,地下1层),转换层梁截面 高2.0m,宽3.0m,位于5、13层,自重与施工荷载较大,相 对标高较高,因此采用该方法由2棍|平面构架组成1棍整体 钢桁架,平面构架在预制厂制作,运到工地用塔吊吊至安装 部位现场焊接拼装成整体,并与钢牛腿焊牢,如图3所示2.2模板工程梁侧模可采用组合钢模板或18mm厚覆膜胶合板,为防止 混凝土浇筑时产生的侧压力将模板挤压变形而出现胀模现 象,可在梁内设置对拉螺杆(三14mm),钢模板也可以设扁钢 拉片(厚度三3mm),螺杆纵横向间距为400〜600mm□狈9模用 钢管作背杠进行锁固,背杠间距纵横500mm,梁底起拱要求 1%转换层构件的混凝土强度达到100%方可拆除底 模2.3钢筋工程钢筋工程含钢量大,主筋长,布置密,在梁柱节点区钢 筋异常密集,绑扎难度大,在实践中,可采取以下措施:1) 为保证梁内钢筋骨架的稳定和便于操作,可在转换梁两 侧搭设双排脚手架作为钢筋临时支撑,利用钢管架支撑上部 钢筋,待钢筋位置固定并焊接后,撤去钢管脚手架。
2) 主筋接头全部采用闪光对焊或锥螺纹接头连接,并注意 接头位置,焊接人员均持证上岗,焊接和机械连接均按照规 范要求做力学试验,确保焊接及机械连接质量3) 征得设计同意后,可将箍筋做成开口箍,待梁的纵向钢 筋绑扎完成后,再将箍筋焊接成封闭箍4) 梁的上、下部钢筋伸人柱、墙内锚固长度,腰筋锚固长 度及楼板钢筋伸人梁内的锚固长度均按设计要求留设2.4混凝土工程转换层大梁是结构的关键部位,为大体积混凝土施工, 混凝土温度应力是由水化热、浇筑温度和外界气温变化等产 生的各种温度应力为防止大体积混凝土出现裂缝,主要应 从降低内外温差(也就是减小温度应力)方面采取措施0具体包 括以下五方面的内容:1) 原材料①选用水化热较低的水泥,如矿渣硅酸盐水泥或火山灰 硅酸盐水泥;②加入适量的粉煤灰以减少水泥用量;③加入适 量外加剂(减水剂、缓凝剂)使混凝土缓凝,使升温过程延长, 降低水化热峰值2) 合理设置施工缝及确定浇筑顺序有些是分层浇捣,有些 是整体浇筑,视It况而定,确定浇筑顺序,保证混凝土施工 不出现冷缝;同时为防止可能停电,造成混凝土施工中断,可 在现场设置1台备用发电机3) 因转换层结构钢筋密集,混凝土浇筑时振捣难度较大, 可与试验室协调,选择粒径较小的骨料,在施工中,采用30 型混凝土插入式振捣器进行振捣。
振捣时做到快插、慢拔 每点振捣时间约需20-30s,振捣间距500mm,振捣棒插入下 一层50mm深,对梁、柱、墙相交部位振捣时注意振捣密实 振捣以表面水平不再显著下降,不再出现气泡,表面泛出灰 浆为准4)掌握混凝土养护过程的温度变化规律埋置足够数量电 偶温度传感器作为测温控制点,并定时做好记录根据《混 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的规定, 混凝土内外温差不应大于25C -5) 混凝土内部预埋水管注入冷水循环,使内部降温,外部 用碘钩灯照射以提高表面温度,使温差缩小6) 养护较常用的是用2层湿草袋夹1层塑料薄膜覆盖养护, 专人定时浇水,目的是起到保温保湿的作用,一般转换层结 构混凝土的养护期为1个月左右3•结束语高层建筑转换层是建筑结构的关键部位,施工难度较大 在施工组织设计中一定要采用有针对性的措施解决好结构空 间关系、自然环境条件、施工组织安排等问题着重做好下 述几个方面工作:①合理设计模板支撑体系(包括下部楼层承 载力验算);②采取适当措施保证钢筋绑扎过程中骨架的稳 定;③解决好大体积混凝土的配制、浇筑、测温、养护等方面 的问题,确保混凝土质量只有在科学计算的基础上,精心 组织,规范施工,做好旌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才能为建筑 物整体质量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1] 徐国才主编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石家庄•河北人民 出版社[2] 赵世新,向军•高层建筑主体结构施工技术[J].山西 建筑[3] 博学怡•带转换层高层建筑结构设计建议[J].建筑结构 学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