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农普方案设计思路及原则.doc
7页农普方案设计思路及原则一、农业普查的特点与其他普查相比,农业普查特点非常突出首先是多主 体,农业普查对象为三个不同主体,即农业、农民和农村, 各主体间的经济特征、表现形式、统计方式存在明显差异 第二是多目标,普查对象没有核心经济指标,指标体系表现 为多目标结合体,农业不能核算增加值,农民不反映收入支 出,农村不涉及经济总量,普查更多的是调查生产、生活环 境和条件第三是口径范围不吻合,传统或政府管理农村的 范围是乡(镇)及以下,而国家方案规定普查范围是行政村 所辖地域内,并且是城镇区域以外的行政村农业普查的突出特点决定了农普方案设计思路及原则 首先普查对象要多口径、多范围以满足不同需求,特别是农 村、农民的口径范围设定,不仅要满足各级政府条块管理的 需要,满足国家城乡划分标准的需要,还要满足公安户籍管 理的需要第二,普查指标体系的设定要多模块,在需求与 可能的前提下,围绕人力资源、生产条件、生活环境、基础 设施等基本情况搞多模块、多主题调查第三,普查工作的 着力点是首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重点反映三农的“三清、 六改、六新、三化”现状(即:清垃圾、清淤泥、清路障; 改水、改路、改房、改厕、改圈、改环境;建设新农村、发 展新产业、培育新农民、组建新经济组织、塑造新风貌、创 建新(好)班子;硬化、绿化、亮化),为首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决策依据。
第四,普查工作要为建立大都市“三 农”统计体系奠定基础农业普查对象及范农业普查是在北京市地域内从事农业生产经营和服务 的单位、农村住户,以及乡镇政府和村民委员会,范围包括 三个层面一是农业范围,是指调查行政区域内的全部农林牧渔生 产经营,包括国有、集体、统一经营、农民家庭经营以及其 他经营形式经营的农业生产二是农村范围,按照城乡划分标准,城市以外均属农村 范畴具体本次普查,将提供四个口径的农村范围口径一:乡(镇)及以下地域内;口径二:乡(镇)及以下全部行政村,整村农转非、但 居住在本地仍保留原集体财产,实行收益分配的居委会;口径三:乡(镇)及以下全部行政村;口径四:乡(镇)及以下全部行政村,扣除镇区、乡政 府所在地的行政村、以及城市设施连接到的行政村;(注:口径二、三、四均扣除行政村区域内非当地居民居 住的集中连片商品房小区和企业宿舍区)口径一、二为我市农村口径,其中口径二为农业普查口 径口径三为国家农业普查口径口径四为新城乡划分标准 的农村口径三是农民范围:居住在农村地区范围的居民农业普查主要内容(一)普查表整体框架及主要内容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共设五套表,分别是住户普查表、 农业生产经营服务单位普查表、行政村普查表、乡镇普查表 及农业用地普查表。
由于农业用地普查表是由土地管理部门 为主实施,待国家方案确定后,再落实北京具体实施方案本次农业普查除农业用地普查表外,我市初步拟定共 811个指标,其中国家指标529个,北京市补充指标282个 主要内容包括10个模块,即:基本情况;劳动力就业及流 动;农民生活条件与质量;生产经营及条件;能源及水消耗; 基础设施及环境保护;资产负债及投资;新产业发展;社会 保障;民主管理与关注问题二)反映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要内容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主线,从“三农”问题入手, 通过“三清”、“六改”、“六新”、“三化”体现1、 “三清”是指清垃圾、清淤泥、清路障2、 “六改”(1 )改水,通过获取饮用水是否困难、本村饮用水是 否经过检验、是否达到安全水饮用标准、是否集中供水等指 标加以反映2) 改路,通过本村是否通公路、村公路路面状况、 村内道路总里程、道路硬化里程等指标加以反映3) 改房,通过农民住房面积、结构、建筑时间、住 房类型、房屋估价、用途、入住规划后农民新村的农户数等 指标加以反映4) 改厕,通过农民家庭厕所类型、村公共厕所数量 及质量等指标加以反映5) 改圈,通过本村畜禽养殖集中区据村民居住区的 距离、粪便处理方式、是否有粪便处理设施等指标加以反映。
6) 改环境,通过“三清”,即清垃圾、清淤泥、清路 障及农村绿色覆盖面积加以体现清垃圾体现指标为垃圾收 集方式、处理方式、收集频率;清淤泥体现指标为污水排放 方式、污水处理设施;清路障体现指标为垃圾清扫人员数3、 “六新”(1) 发展新产业,通过农业观光园、民俗旅游、特色 农产品等方面加以反映2) 培育新农民,通过培训农民入手,包括培训内容、 年份、证书、技术等级、农业技术人员数及等级等指标3) 组建新经济组织,通过农业专业合作组织个数、 参加成员户数、订单农业数量等指标加以反映4 )塑造新风貌,通过是否有村休闲公园(文化广场)、 图书室、文化活动室、农民业余文化组织、影剧院等指标加 以反映5) 打造农民新生活,通过有线电视入户率,是否有 宽带网络设施,订阅书报杂志数量,汽车、、计算机拥 有量,集中供暖户数,生活用燃气使用户数等指标加以反映6) 创建新班子,通过村干部文化程度、干群关系是 否和谐、对村干部作风满意程度、对村民民主选举制度的满 意程度、对村民代表大会制度满意程度、对村务公开满意程 度等指标加以反映4、 “三化”(1 )硬化,通过村内道路硬化里程加以反映2)绿化,通过镇区绿化面积、行政村绿色覆盖面积 等指标加以反映。
3)亮化,通过本村是否有路灯加以反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