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古诗三首·江南春》教学.docx

7页
  • 卖家[上传人]:付**
  • 文档编号:337326093
  • 上传时间:2022-09-29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21.27KB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古诗三首·江南春》教学重温诗文,描摹春的江南(一)学生回忆,诗人笔下春天的江南师:今天这节课,我们来学习一首古诗,《江南春》,作者唐代诗人杜牧,看题目,顾名思义,这首诗描绘的是江南的春天,回忆一下,你还记得哪些关于江南春天的诗句?我整理了你们的导学单,出现频率最高的是这几首:师:日出江花红胜火——生:(齐背)春来江水绿如蓝师:草长莺飞二月天——生:(齐背)拂堤杨柳醉春烟师:春风又绿江南岸——生:(齐背)明月何时照我还二)教师呈现,余光中《春天,遂想起》师:描写春天江南的诗,实在太多据不完全统计,有记载的描写江南春色的古诗有近五百首,不仅如此,还有无数现代诗人对江南也是情有独钟(配乐):春天,遂想起/江南/唐诗里的江南,九岁时/采桑叶于其中,捉蜻蜓于其中/(可以从基隆港回去的)/江南/小杜的江南……师:你们猜余光中笔下的小杜是谁?生:杜牧师:是啊,杜牧的《江南春》勾起了余光中的无限乡愁,那么今天他会给我们带来怎样的感受呢?让我们一同走进这首诗吧初读古诗,走进千里江南(一)反复诵读,初识江南师:看了同学们的导学单,大家都读了不下五遍,有的甚至十几遍,来,谁愿意来读一读这首诗请读得遍数最多的同学读(读得很流畅)。

      师:读正确了吗?生:正确师:特别是这个“莺”和“映”两个后鼻音都读准了来,一起读一读吧!生齐:莺,映师:再推荐一位女生来读一读,读出你自己的节奏一女生读师:果然,很有韵味,读出了江南女孩的温婉来,让我们一同走进一千多年前的那个春天的江南,一同来诵读——师读一三,生读二四二)《江南春》之初印象师:预习过,也朗读了,你在杜牧笔下见到了怎样的江南?生1:我觉得他写得非常优美生2:我感受到的是春意盎然师:从哪些地方感受到盎然的春意呢?我们稍后再细细体会吧生3:我觉得诗中描写的景物让我很陶醉师:诗中的哪些景物让你们有这些感受呢?大家都看到了些什么呢?让我们按照诗的顺序一样一样地说生:看到了黄莺在啼叫师:改一下语序,是看到了在啼叫的黄莺,对吗?生:是的,莺啼是听到的师:那黄莺啼叫的声音——生1:非常清脆;生2:非常嘹亮师:一声声的莺啼传遍了整个江南,接下来看到的是“绿映红”绿映红”就是——生:绿树映衬着红花师:仅仅是绿树吗?生1:还有青山生2:还有绿色的稻田生3:有绿色的草地生4:其实就是放眼望去那山啊、树啊、田地啊,都是绿的师:是啊,只有在春天的江南里,你才能看到那么大片的绿和各种红色的花在这绿映红中,你还感受到了什么?生:我感受到了春天的气息,到处青翠欲滴,桃红柳绿。

      师:知道吗,杜牧写诗,特别喜欢用这“绿”与“红”PPT呈现)据统计,在《樊川诗集》中收杜牧诗258首,使用色彩词近100次其中,“红”“绿”加起来有72次师:同学们,你有什么想说的吗?生1:我觉得杜牧喜欢用这么大红大绿的,说明他喜欢比较浓烈的色彩师:是啊,那是视觉的冲击生2:这可能跟他豪爽的性格也有关系吧师:完全有可能所以他的诗会特别大气生3:红与绿的搭配,让我们感觉到春天特别有活力师:是的,红与绿,大自然最亮丽的两种色彩,这一强烈的对比,丰富有活力,春天那万物复苏、繁盛绚烂的景色就映在了读者的心上生:(齐读第一句)师:“千里”啊,要读出怎样的感觉?生:非常辽阔的感觉师:那你们再试试生1:(朗读)师:嗯,感受到辽阔了,谁继续?生2:(朗读)师:不错,大气豪迈一齐读,感受一下辽阔、大气、豪迈!生:(齐读)师:继续看,在诗中,你还看到了什么?生:看到了“水村”师:水村就是?生:傍水的山村师:还看到了?生:山郭就是依山的村寨师:还看见了?生:酒旗在迎风招展师:是啊,你们看,像一个迅速移动的镜头掠过江南大地到处是繁盛的景象,鸟鸣莺啼,绿树红花再看,不远处那临水的村庄,依山的城郭,还有那迎风招展的酒旗。

      看,你还看见了什么?生1:我好像看到村子里有很多小孩在嬉戏玩耍,小狗们在他们跟前摇着尾巴笑声)师:好有烟火气息的一个小村子生2:我还看到村子旁边的那条小溪里,有几只小鸭子在悠闲地游来游去,好不惬意师:哈哈,这是春溪水暖鸭先知吗?生3:我看到了很多人聚在一起饮酒师:好不惬意生4:我还看到村子里熙熙攘攘的人群,听到各种各样的叫卖声师:你们都是火眼金睛,看到了不远处村子里那一片美好繁荣的景象,看到了春天的江南那特有的生机和活力春天,遂想起/江南/小杜的江南/那是——生1:万紫千红的江南生2:生机勃勃的江南生3:五彩缤纷的江南师:是啊,江南,这样的繁盛与美丽不觉中,天气竟变了,各位,再向远处望去,你们又看到了怎样不同的景象?生:看到了四百八十寺,在烟雨中师:真的是四百八十座吗?生:不是的,这是泛指,指有很多寺院师:就和“千里”是一样的,是吗?品读“千里”,感受空间辽远(一)质疑“千里”师:说到“千里”,我想起了一个小故事——明代有一位才子叫杨慎,对杜牧的这首诗十分不满,他在《升庵诗话》中说:“千里莺啼,谁人听得?千里绿映红,谁人见得?若作十里,则莺啼绿红之景,村郭、楼台、僧寺、酒旗,皆在其中矣。

      同学们,你赞同他的说法吗?生1:我觉得“千里”这两个字渲染了江南的辽阔,让我们感觉这个地方风景如画,跟后面的烟雨形成了对比生2:我觉得用上“千里”,他可能是为了突出后面的绿意,更显出春天江南的生机勃勃师:(板书:生机)是啊,千里江南啊生3:我觉得可以与下文中的“四百八十寺”作呼应,正是因为千里很辽阔,才会有下面写着的四百八十寺的多师:厉害好一个“千里”,让我们的眼前一下子豁然开朗一起来读出这江南的辽阔与繁丽吧:生:(齐读)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师:好一个“千里”,让我们从眼前的春景,想象到整个江南大地来,让我们一同走进这千里江南吧——生:(齐读)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二)好一幅江南烟雨图师:春天的江南是变化莫测的,时而色彩明丽,时而——生:朦朦胧胧师:这边是艳阳高照,那边是——生:细雨绵绵师:是啊,春天的江南,雨是最为常见的,你们看——(PPT播放雨中江南的美景)师:江南的春雨,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看,到处都笼上了一层青烟,又像披上了一层轻纱此刻的雨中,你最想去哪儿走一走?生1:我最想去西湖边走走师:撑着一把油纸伞,你也成了西湖边的一道美丽的风景。

      生2:我想去乌镇走走师:为什么?生2:乌镇的一排排古老的房子,还有很多小船在河里,雨中肯定更美师:我也特别想去看看那里的小桥流水,白墙青瓦生3:我最想去断桥边走走师:是去找寻雨中的白娘子和许仙的踪迹吗?(全班大笑)生4:我最想去西湖里坐船师:坐在船里看雨中的风景,多舒服啊,要不要再像苏轼一样,饮酒作诗?(笑)生4:可以可以师:诗情画意的江南,就这样在课堂里与我们相遇了,真好让我们再次回到诗中,齐读《江南春》师:(朗读)千里莺啼绿映红——生:(朗读)水村山郭酒旗风师:(语速渐慢)南朝四百八十寺——生:(语速渐慢)多少楼台烟雨中师:(语速更慢)南朝四百八十寺——生:(语速更慢)多少楼台烟雨中师:(更小声更慢)南朝四百八十寺——生:(更小声更慢)多少楼台烟雨中对比“烟雨”,体悟诗人深情(一)质疑:诗人情感师:多少楼台烟雨中,多少楼台烟雨中放眼望去,那一座座金碧辉煌的、庄严肃穆的寺院在雨雾中,变得朦胧了、模糊了相比之下,在阳光照耀下,绿树掩映下,那些寺院不是更加壮观、更加美丽吗?生1:不,老师,我觉得还是雨中的寺院更加庄严,多了一份深沉的感觉生2:我觉得雨中的寺庙看上去更加让人产生一种敬意生3:老师,我更喜欢看雨中的寺庙,这样更加朦胧,这也是我们江南才能看到的景色。

      师:说得真好烟雨迷蒙,那才是我们江南的魂啊而敏锐的同学似乎已经感觉到了,诗人仅仅是在写景吗?生:不是的师:是啊,都说一切景语皆情语,杜牧写这首诗的深意何在,咱们还得细细品出来学了那么多首诗,我们不难发现诗人们总爱把情寄托于山水间,寄情于烟雨中,来,让我们合作说一说:(PPT呈现)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唐·杜甫《春夜喜雨》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唐·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唐·张志和《渔歌子》生:(同桌讨论:这三首诗中的三处雨,分别在抒发作者怎样的情感?)师:我们一起来分享一下大家的体会生:(同桌读)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师:一个“好”字,让我们感受到的是?生:杜甫喜欢下雨,很高兴师:是的,那是一份喜悦之情生:(同桌读)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生1:“寒雨”让我们感受到了对朋友的那份不舍之情师:谁对谁的不舍?生2:王昌龄对辛渐的不舍之情    师:好,继续汇报生:(同桌读)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生1:我们在“细雨”中感受到的是向往田园生活、很悠闲的张志和师:说得好那么在这首《江南春》呢?“多少楼台烟雨中”,杜牧又在诉说什么呢?想知道诗人真正的情感,一般你们是怎么做的?生1:查诗人的资料。

      生2:查诗人写这首诗的背景生3:还要查当时的历史背景,这样更全面师:是的,背景很重要,昨天大家在预习时,做的那份导学单我看了看,把大家搜集到的各种资料作了一些梳理——(二)整理学生资料,小组讨论师:大屏幕呈现(把学生搜集的资料整理成文):关于杜牧:唐代著名诗人,才华横溢,与李商隐一同称为“小李杜”到了晚唐,诗坛一片颓唐,但是杜牧仍是“情致豪迈”,他关心时政,关心民生,关心天下关于南朝:南朝,公元420-589年先后建都于建康(今江苏南京)的宋、齐、梁、陈四个朝代的总称距杜牧所处的晚唐时期约有三四百年当时佛法兴盛,帝王提倡佛教而造寺塔者颇多,非常宏丽,当时有僧尼十余万,资产丰沃关于唐朝:唐朝前期,从唐太宗李世民起,在此期间出现“贞观之治”,而后的“开元盛世”构成了中华民族引以为傲的盛唐气象但唐玄宗后期出现安史之乱,使唐王朝逐渐没落杜牧生活的中晚唐时代,皇帝在政治军事上已无实权,致使藩镇割据局面形成,唐王朝岌岌可危以上资料由2、22、37、28、31、38、20、32、5、33、25、35、3、9、14、34等同学提供整合而成)师:同学们,看了以上三段信息,你有什么想说的?小组派一位代表来说一说。

      生1:我们组觉得他用借古讽今的手法在讽刺晚唐的君主,昏庸无道,还期待能靠兴建寺院来拯救师:安史之乱以后,唐朝便开始没落了,皇帝也无回天之力了,杜牧此刻的心情是——生2:沉重的生3:我们组认为杜牧写这首诗的时候心情一定是很忧郁的,他看着国家在走向衰败,心里很焦急却也没办法生4:我们组觉得杜牧很想告诉皇帝,不要再这样下去了师:是啊,烟蒙蒙,雨蒙蒙,一声叹息,几许惆怅一切尽在那——生:(齐读)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师:国之将亡,王却执迷杜牧当时多想告诉皇帝——生:(齐读)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师:大家看,在烟雨中,杜甫的“好雨”让我们感受到他的欢喜——生:(齐读)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师:烟雨中,王昌龄的“寒雨”道不尽对朋友的恋恋不舍——生:(齐读。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